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493章

作者:无量功德

这几艘海盗船周围,一瞬间都黑了。

两面的阳光都被庞大的战船给遮蔽了。

“神武大炮准备。”

自五艘战船上,发出了五个异口同声的大喝声。

…….

第323章 建武二年,九月!

随着这五声大喝响彻。

下一刻。

五艘战船上三十门神武大炮都对准了被他们包围的海盗船。

“完了。”

“完了。”

“投降,我们投降了。”

“饶命。”

看到那黑洞洞的炮口,这些海盗们全部都慌了,惊恐大喊着。

在这大炮的威慑下,哪怕他们还握着兵器,握着弓箭,可这就如同拿着木棍对枪炮。

此刻他们眼中都是恐惧。

“开炮。”

一声大喝。

轰,轰,轰。

五艘战船上三十门神武大炮全部都爆发出了威力。

三十发炮弹交叉的向着这些海盗船轰去。

直接命中。

轰隆!!

轰隆!!

一阵阵爆炸的声音,震动虚空,在那大海上也掀起了炸鱼的滔浪。

只是一瞬间。

这几艘海盗船就被炸的粉碎,几十个海盗瞬间被炸死。

还有小部分侥幸的海盗在开炮的那一瞬就跳到了海中,试图挣扎。

但是看着海盗的船只残骸,大明战船仍然没有任何留情。

“开炮。”

又是一声。

又是三十发炮弹轰来。

炮弹在这些海盗船残骸边上爆炸。

将这些残骸彻底摧毁,掀起了一道道膨胀的水柱,待得水柱落下,海面上除了那些木板残骸外,也多了一百多具尸体,鲜血染红了海面。

当然。

还有一些在海水之中挣扎的,侥幸活着的海盗。

“不留活口。”

战船上的大明将士高声喊道。

然后他们纷纷提起了弓箭,直接对准了海面上挣扎的海盗。

直接放箭补刀。

乱箭下。

直接将侥幸生存的海盗给解决了。

“将那浮标丢下去。”

彻底解决之后。

一个百户大声喝道。

“是。”

几个将士立刻应道。

随后他们搬出来了一个漂浮物,上面还插着一柄白色的旌旗,看到旌旗之上还写了什么。

只见几个将士直接丢下了浮标,对着海面上丢了下去。

下一刻。

映入眼中。

在那旌旗之上。

写着一句话:“犯我大明者,杀无赦。”

这就是大明解决海盗后的举措,用这些海盗的血来震慑那些海盗。

在大明启动航行之后,就是如此做的,只要发现针对大明商船的海盗,就是如此残酷对待。

以血震慑。

唯有如此。

他们才知道怕。

主战舰之上。

“统领,副统领?à。”

“海盗已经解决了。”

“不堪一击。”

“一百多个海盗全部被轰杀了。”

一个将士来到了刘勉和马和面前禀告道。

“浮标丢下去了没有?”刘勉问道。

“回统领,已经丢下去了。”将士立刻回道。

“每次灭杀海盗都要如此。”

“虽然在这远洋之地,但是我大明战船所至,便为我大明疆域,我大明的商人也是我大明子民,绝不可被伤害。”

“这一路航行,我们杀的海盗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这些都是血的震慑。”

“只要把他们杀怕了,他们就知道避开我大明商船了。”刘勉冷笑着道。

“等以后归于大明后,一定要向皇上禀告这西洋情况,看看以后我大明是不是能够在西洋驻扎战船,驻扎兵卒,以此来保护我大明商人不受海盗之害。”马和笑着说道。

“的确是如此。”

“等归于应天,一定要向皇上禀明这西洋情形。”刘勉笑着道。

……

时间逐渐流逝。

建武二年,九月!

应天府

不知不觉。

朱雄已经登基继位一年多了。

整个大明也好似新皇登基一样,焕然一新。

又是一年的秋收之时。

应天府外的农田。

到处都是忙碌的农民,到处都是忙碌运粮的驴车。

在应天府各处,田地有官田,也有朝廷赐予百姓耕种的田地。

官田由驻守的军队种植,为军屯。

这也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

农田各处。

来来往往都是笑容满面的农民。

在田地里有各种的作物,有种植稻谷的,有种植番薯,也有种植马铃薯的。

又是一年的丰收季。

“老伯。”

“今年收成怎么样啊?”

一个穿着普通布衣的年轻男子走到一个老伯面前,笑着问道。

“哈哈,年轻小伙子。”

“看你这样子就是外乡来的吧。”老伯一脸的笑容道。

“老伯好眼力,我就是外乡来的。”

“想要来应天做一些买卖,正好就看到了应天在收成了,这不特意过来看看。”朱雄笑呵呵的道。

“我们的皇上已经登基一年多了,自从皇上登基后,我大明那更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不,在去年的时候,皇上下旨赐予了我大明百姓两种全新农作物,高产啊。”

“以前朝廷说这两种作物能够亩产三十石,很多人都不相信,那小老头我对皇上深信不疑,直接选择了以来年赋税多上一成换取粮种,结果呢,去年秋收就大收成了,亩产可不止三十石,而是四十多石。”

“大丰收啊。”

“以后,我家里是不缺粮食了,而且还能够卖粮食。”

“多亏了皇上,要不然我们普通百姓可都过不了这种吃饱喝足的好日子啊。”老伯笑着说道。

一股劲的夸赞着当今的皇上,却不知道他面前的就是。

听着这些。

朱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来,对于他来说,能够听到天下万民的称赞,那也是一种慰藉了。

“看样子,今年收成也不错。”朱雄笑了笑。

“何止不错啊。”

“今年比去年还要更加丰收。”

“去年的粮食还存下了大半,今年这一收成,大半都可以卖了,家里也可以过的富裕起来。”老伯十分高兴的道。

“恭喜了。”

“如今的大明真的是蒸蒸日上啊。”朱雄笑着道。

“祖皇开国,对于我们平民百姓本就是恩重,建武皇帝也是一样,恩泽万民,对待我们平民百姓更是恩泽无尽。”

“而且,不单单是对我们平民百姓,还有对家中有入伍从军的,那恩泽才是真的大,不仅仅田地多分,而且年年都有官府送来针对军伍家庭的犒赏。”

“.々 建武皇帝,当真是千古明君。”

“老汉我以前在元庭时期是吃过苦的,如今能够进入大明朝,三生有幸了。”老伯十分激动的说道。

看得出。

在如今的民间,朱雄的声望已经达到了真正的顶峰。

针对于底层百姓,那恩泽是真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