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462章

作者:无量功德

与平日里的龙袍完全不同。

听到自己孙子的调侃,朱元璋老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咱孙子要给咱过大寿,咱还不能穿得正式了一点吗?”

“得得得。”

“难得我们老头子这么庄重,正好也让臣民看看老头子七十大寿的风采。”朱雄笑着道。

“你这小子就会说。”朱元璋笑呵呵的道。

“看看时间,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

“王公公。”

“怎么样了?”朱雄转过头,看向了殿门侍奉的王景弘。

“回殿下。”

“刚刚礼部尚书派人来禀告,应该还有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就可以去奉天殿了。”王景弘躬着身道。

“我看了看,这一次礼部准备的十分周全,保管让老头子你满意。”

“七十大寿,一定要过的漂漂亮亮的。”朱雄笑着道。

“大寿不大寿的,咱没有那么在乎,咱是在想,你究竟要送什么大礼给咱?à?”

“都藏着掖着这么久了。”

“你硬是没有说。”朱元璋表现的十分无奈。

听到这。

“哈哈哈。”

“等在寿宴上您就知道了。”朱雄笑了一声。

爷孙两人继续聊着。

大概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

郑沂快步来到了议政殿内。

“臣参见皇上,参见太孙殿下。”

郑沂入殿,恭敬一拜。

“准备好了?”朱元璋问道。

“回皇上。”

“都已经准备好,所有宾客都已经入座,皇上和太孙可以移驾前往奉天殿广场了。”郑沂恭敬道。

“走。”

朱元璋缓缓站起来。

朱雄也是站起来。

爷在前,孙在后,向着议政殿外走去。

在殿外。

一个銮驾已经准备好了。

在皇宫内。

也唯有皇上还有太孙才能够拥有銮驾,不过今日,爷孙共乘。

奉天殿广场上。

所有宾客都已经入座。

来自大明各处的藩王,还有他们的妻儿,来自老朱家凤阳祖地的长者,还有旁系亲戚。

更有来自大明天下各处寿达八十岁以上的老者。

当然。

还有文武百官,退养在家的,还有嫁出去的公主,郡主携家眷等。

整个广场上已经摆满了桌子,坐满了人,少说也有几千人。

“皇上驾到。”

“太孙殿下驾到。”

王景弘一声高喊。

广场上闲聊的所有宾客都肃然站起来,全部都看向了銮驾驶来的方向,随后全部都躬身参拜:“恭迎皇上,恭迎太孙殿下。”

在万众瞩目下。

銮驾停在了广场阶梯前。

几个侍从立刻上前,将幕帘拉开。

朱元璋一身威严之气,缓步从銮驾上走了下来。

在他走下来后。

朱雄身着一身太孙袍,也是相随而下。

祖孙两人。

一前一后。

逐步踩着红毯,向着这广场的阶梯走去。

身后还跟着一众侍从。

当到了阶梯最上。

祖孙两人转过身,俯瞰着整个广场。

广场上的所有人,全部都在祖孙两人的目光之下。

那种帝王的威严,在祖孙的身上展现的玲离尽致。

“平身。”

朱元璋双手一展,带着无限威严,威声道。

在他这一声下。

所有宾客。

广场四处值守的禁军将士,全部都站起来,大声谢恩:“谢皇上隆恩。”

“今日。”

“吾大明开国之军,洪武皇上七十大寿。”

“奉太孙旨意,为皇上开办七十大寿之礼。”

“广邀宾客齐聚。”

“为皇上庆贺大寿。”

郑沂走到了阶梯中层,对着广场上所有宾客说道。

声音落下。

所有宾客全部齐声道:“恭贺洪武皇帝陛下七十大寿,愿洪武皇上洪福齐天,寿与天齐。”

“愿洪武皇上洪福齐天,寿与天齐。”

……

一阵阵恭贺的高呼声响彻整个广场上。

听着这阵阵朝贺之声。

朱元璋老脸上也尽是笑容。

自从开国以来,他从未如此铺张办过大寿,他毕生想要的就是天下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为民立命。

以前过寿时,就是和自己的妻子,儿子们一起过,从未有过如此之景。

“咱这一生。”

“苦,吃了不少。”

“幼年之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咱的父亲,粮种被抢,被元庭酷吏逼得上吊自尽,咱的母亲,也追着父亲离开了,咱的兄弟,饿死的饿死,被卖的被卖,到现在已经只剩下了咱了。”

“当初,咱是吃了太多苦了。”

“所以咱不喜享受,更不喜铺张浪费。”

“.々 咱想要的就是天下安定,再无战争,想要的就是天下所有的子民都能够吃饱。”

“为了这。”

“咱愿意付出一切。”

“人到了中年,中年丧妻,中年丧孙。”

“或许,也是因为天妒吧。”

朱元璋语气带着一种诉说,更带着一种发自心中的悲戚。

听到这些。

广场上无数宾客都不由得心中一颤。

当今皇上曾经有多苦,他们是知道的。

幼年丧父丧母,中年丧孙丧妻。

那种苦难,真的难以想象。

或许。

在曾经元庭时期,这种苦难也是时常可以看到吧,毕竟在那混乱的时代,天下大乱,一切都乱了。

想要吃饱,谈何容易?

“但好在。”

“苍天也并非完全没眼。”

“在咱垂暮之年。”

“咱的孙儿回来了。”

“咱的孙儿没有死。”

“咱知道这个消息后,高兴的几天都睡不着,这对于咱来说就是失而复得。”

“咱的大孙儿回来了,咱又有依仗了。”

“而咱的大孙儿也没有让咱失望,他的能力,天下间的百姓都是有目共睹。”

“他为大明开疆拓土,为大明奠定民生,咱有这个大孙儿,是咱的服气。”

“所以这一次他要给咱办这七十大寿,咱没有反对,咱很高兴。”

朱元璋转过头,一脸笑容的看着朱雄。

“皇爷爷一辈子都未曾办过大寿,今天孙儿也是响应万民的号召。”朱雄笑着道。

“太孙殿下所言极是。”

“皇上开创大明,定天下安宁,居功至伟。”

“臣等敬服。”

所有宾客齐声高呼道。

对于朱元璋办这大寿,无人反对,并不是不敢,而是这都是朱元璋应得的。

“咱孙子很孝顺。”

“咱自然不能辜负他的心思。”

“不过咱这孙子太会卖关子了。”

“早在几年前,他说等咱七十大寿的时候要送给咱一份大礼,可到了今天,还没有告诉咱是什么大礼。”朱元璋语气促狭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