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424章

作者:无量功德

“占城,已彻底为我大明掌控。”沐英恭敬启奏到。

“安南郡,人口五百六十万,原有兵力三十万,当日太孙统领亲征,灭安南军队超十五万,我大明攻占安南后,收编十万,也打散整编,与占城郡一样,所有官吏留下不到三成任用,其余皆为我大明官吏。”

“时至今日,安南郡已彻底为我大明执掌。”蓝玉也带着激动之色说道。

这些。

都是他与沐英的战功,也是方孝孺和解缙的政绩。

“好,很好。”

“交趾府数千里疆域,千万子民,尽归我大明了。”朱元璋大笑着道。

不过在大笑后。

朱元璋又十分欣慰的看着朱雄:“雄英,这都是你的功劳。”

“皇爷爷。”

“孙儿可不敢居功。”

“这一战,除了孙儿统兵外,还有沐国公,蓝国公,我数十万大明将士之力。”

“如今交趾府安定,这都是所有出征将士,所有治理官吏之功。“朱雄笑着道。

“放心吧。”

“所有有功之臣,有功之士,咱都不会薄待的。”朱元璋笑了笑。

“过去了这么久,良田收归国有之事,如何了?”朱雄看向了沐英和蓝玉问道。

这,才是他真正的关切所在。

“回皇上,回太孙。”

“交趾府全境,所有良田全部收归于国有,凡户籍在录的百姓,皆可凭户籍人口获朝廷官府分配良田。”

“此策施行,得交趾府千万百姓拥戴。”

“当然,那些手握良田的权贵,白班阻挠,甚至掀起兵祸反抗,皆被我大明军队镇压。”

“国策施行以来,我大明军队在整个交趾府内镇压了超过五万之众的权贵挑事,为首之人,全部诛杀,那些被驱使之人,按殿下旨意,给予恩泽,赐予户籍,分配良田。”

“交趾府,民心大定。”

沐英大声的启奏道。

“好。”

“这就是咱想要的效果。”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如此看来。”

“交趾府的税收,应该也有册录了吧?”朱雄笑了笑,比较关切的问道。

这一次沐英他们回来的是时候,以方孝孺的个性,绝对也会将交趾府真正的改变呈奏上来。

“太孙殿下英明。”

“这是交趾府税收。”

“单单是丰收之后的农税。”

沐英从怀中拿出了一本册录,恭敬一递。

王景弘立刻走到了大殿之中,将这奏折立刻拿起来,恭敬递给了朱元璋。

后者立刻打开一看。

老脸上同样也是浮起了期待。

“好,好,太好了。”

“看来。”

“咱的重农之策也没有错。”

朱元璋捧着手中的奏折,大笑了起来,随后看着满朝文武道:“诸卿,可知道这一年来,交趾府良田归国之后,收了多少赋税吗?”

满朝文武全部都抬起头看着,也是十分好奇。

“用收取的粮米来算,或许还不能彻底,咱就用白银来说。”

“这一次收取的税收,单单是交趾府,足有八百万两白银。”

“这还只是一个府域啊。”朱元璋大笑着说道。

“交趾府那等贫瘠之地,一年竟然能够收取八百万白银的粮米赋税?”

“这不可能吧?”

“是不是方孝孺乱报的赋税?”

“赋税乃国之本,当年胡惟庸还活着的时候,或许还有人敢在赋税上做文章,但经过胡惟庸一案,再无人敢在赋税做文章了。”

“空印案,历历在目啊。”

“这应该是真的。”

“哪怕是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江南府域,一年最高赋税的时候也不过相比于九百万白银,这贫瘠的交趾府归于我大明掌控还不到两年,竟有如此。”

“这当真是不可思议。”

满朝文武全部都吃惊的议论起来。

听到这种数字,实在是让他们有些震惊,甚至是难以相信。

“.々 诸位大臣。”

“是不是很惊讶,为何你们视为蛮夷贫瘠之地的交趾府会有如此税收?”朱雄微微一笑,将朝堂上群臣的表情尽收眼底。

“请殿下赐教。”

许多朝臣直接恭敬一拜,也是十分好奇。

“两个字。”

朱雄抬起手,竖起了两根指头:“盼头。”

“我大明在交趾府将田地收回,给予了交趾千万百姓活着的希望,相比于之前,他们大多人都没有良田,田地都被豪门权贵掌控,他们种田要缴纳高昂的佃租,丰收之后能够留下来的也微乎其微,但现在不同了。”

“他们只需要缴纳赋税,省去了高昂佃租,剩下的全部都是属于他们的。”

“日子有可盼头,他们又怎会不尽心呵护良田。”朱雄笑了笑。

闻言。

群臣也都纷纷点头,立刻明白了朱雄的意思。

就在这时。

蓝玉忽然一步跨出,跪在了地上。

“蓝国公何意?”朱元璋看着蓝玉的动作,有些不解。

“承蒙皇上圣恩,太孙殿下圣恩。”

“让蓝玉戴罪立功,恢复爵位,更让淮西众多将领也戴罪立功。”

“今。”

“臣亲眼看到了交趾府收良田为国有,分配于民之景,更看到了交趾府丰收之景。”

“而在我大明疆域内,权贵兼并良田,凭各种手段夺取了原本属于百姓的良田,此举在天下盛行。”

“归根结底,土地未曾收归于国有,方让豪门权贵有可乘之机。”

“交趾府丰收,赋税超过我大明不知多少府域,而且还是原本我大明视之为贫瘠的地方。”

“可见太孙殿下提出土地国有之策大用。”

“臣,深有体会。”

“为大明昌盛,为大明千秋万世。”

“臣,也是曾经兼并良田之人,一人所占良田超万亩,遍布各地。”

“今日,臣愿意将所有良田全部上缴,归于朝廷,归于国有。”

“不仅是臣。”

“还有我出自淮西的战将二十七人,愿将名下所有良田全部还给大明国有,不再贪图。”

蓝玉跪在地上,一脸诚恳之色的说道。

此话落下。

再次在这朝堂上掀起了一种惊涛骇浪般的波澜。

对于曾经的淮西一脉而言。

想要让他们放血,那就是要他们的命,他们断然是不会同意的,但今日,蓝玉竟然主动开口将所有良田要还回来,而且不仅是他一人,而是整个淮西一脉。

这对于朝堂而言就是石破天惊秆。

许多朝臣脸上已经浮现了一种不安感来。

毕竟兼并良田,不仅仅是蓝玉等淮西一党,在朝堂上也有不少权贵也依靠各种手段兼并了良田,有蓝玉开了这一个头,后续,朝廷只怕会针对大明天下所有良田开始变革。

聪明人都知道,交趾府就是一个信号。

而现在税收大涨,这个信号就变得更加强烈了,当今皇上肯定会施行国有之策。

听到蓝玉的话。

朱元璋和朱雄相视一眼,眼中都有着一种惊奇,似乎也都没有想到蓝玉会有此表态。

……

PS:求月票,求追定,两个娃都发烧了,无奈.

第271章 国策施行,谁敢阻挡,孤杀谁!

随后。

朱元璋就直接开口了。

“交趾府土地收归国有,乃咱与雄英议定国策,以交趾府为试行,然后在大明疆域推行。”

“如今。”

“交趾府税收大增,也的确是时候了。”

朱元璋沉声说道,带着深意的目光扫视朝堂之上的百官。

“雄英。”

“当初咱说了,土地归国有,由你全权负责,你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吧。”朱元璋对着朱雄道。

闻言。

朱雄站出来,俯瞰着满朝文武,随后道:“如今已是洪武二十八年,我大明真正立国统御天下已经有二十八载了,但,我大明最为强盛的时刻并非此刻,而是昔日刚刚开国,洪武十年之前。”

“诸卿可知道是为何吗?”

徐辉祖站出来,大声道:“土地兼并,原本属于百姓的良田沃土都被权贵兼并,为了夺取良田,豪门权贵无所不用其极,从原本的百姓私田变成了权贵所有。”

朱雄点了点头:“说得对,说得好。”

“土地兼并,我大明如今国力大不如前的真正祸端。”

“孤知道,在这朝堂之上,满朝文武之中,有不少人都是那所谓的权贵,夺百姓良田,侵占庶民土地。”

“手段也都并不光彩,许多人钻了律法上的空子,巧取豪夺。”

“以前,孤不会管,但现在有了交趾府的试行,孤必须管了。”

“倘若再让你们这样下去,让天下的那些权贵豪门这样下去,我大明百姓迟早无田可种,迟早又是一个暴元。”

“孤,决不允许。”

朱雄声音透出厉色,响彻整个大殿之中。

在这声音下,每一个朝臣都能够感受到了朱雄要改变的决心。

“蓝国公,还有淮西众多将军,深明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