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409章

作者:无量功德

听到朱权的分析,朱雄笑着点了点头:“未雨绸缪吧,不过还早,等正式册封之后,我要改变大明内部的一切,将整个大明彻底执掌,我才会逐步施行对外扩张。”

“相对于皇爷爷的心思,让我朱家传承千代万代,我更想在这个基础上让大明的疆域真正扩张至天下,开创日不落大明。”

“太阳光芒照射之地,太阳升起日落之地,皆为我大明疆域。”朱雄带着一脸正色的道。

听到这。

朱权和朱柏眼中也带着强烈的向往之色。

如果真的能够到那一步,大明该有多么强盛。

“誓死追随。”

朱权和朱柏凝视着朱雄,异口同声道。

时间很快。

四天时间。

转瞬即过。

洪武二十七年,十月!

秋收刚过。

或许是苍天庇佑,或许是苍天福则天下,知大明皇长孙归来,并将册封。

今年大明举国丰收。

并无天灾。

而今日的应天城下。

空前的热闹,人声鼎沸。

无数百姓汇聚在了城外,看着那修建高耸,与城楼相并的册封台。

在近一个月前。

当今皇上就昭告了天下,将择期册封皇长孙朱雄英为皇太孙。

而今日。

正式册封之日。

无数百姓收到了消息后,纷纷来到了应天,就为了观礼,册封大典。

此刻应天城不仅仅是应天城的百姓,更有来自其他府域的百姓。

每一个人都是争先看着那城前的册封台,充满了激动。

太阳高照。

但是在入秋之后,并没有夏天那般炎热。

无数百姓汇聚。

城门,还有官道都有都督府调动的御林军镇守。

五万御林军。

四万禁军,全部都用来镇守,可想而知这一次汇聚的百姓有多少。

毕竟这一次册封大典比之昔日册封太子朱标的大典都要热闹,都要郑重啊。

……

PS:不好意思,更晚了,上午去幼儿园做志愿者去了,没办法。耽误了时间.

第261章 册封皇太孙!

应天城外。

空前热闹。

无数百姓期待看着的同时,也是议论纷纷。

“李兄,今天你也来了?”

“哈哈,皇长孙对我全家有救命之恩,他的册封大典我又怎能不来?不仅是我来了,我全家老小都来了。”

“一样,我全家也来了,虽然我们不能为皇长孙做什么,但能够来支持皇长孙晋位,这就是我们的一种荣幸。”

“是啊,皇长孙大恩大德,我全家永世不忘,但是作为平民百姓,也只能这样来支持皇长孙。”

“皇长孙晋位皇太孙,国之储君,我大明必然可以变得更强盛。”

“不错。”

“皇长孙乃是苍天赐予我大明的明君。”

“先有洪武大帝,现在又有皇长孙,我大明之幸,这是无数异族番邦羡慕不来的……”

无数百姓兴奋的议论道。

哪怕是在这太阳普照下,虽然酷暑那般,但也有些难受,但每一个百姓都没有任何不耐,仍然是带着全家老小等待着,只为见证这一刻。

此刻。

除了百姓外。

那册封台之下。

应天的所有官吏,满朝文武汇聚。

还有从各地而来的藩王也全部都站着等待着。

百姓的议论声也传到了他们的耳中。

“皇长孙当真是深得民心啊。”秦逵笑着对着左右两人道。

“是啊。”

“当初太子殿下也是如此深得民心,原本以为这等民心簇拥的局面很难再有,如今皇长孙册封大典,甚至比昔日太子殿下的册封大典还要鼎盛,百姓也更是拥戴。”

“有皇长孙掌国,得民心,天下大定。”

“皇权传承,两代明君。”

陈敬,严震两人也是纷纷附和道。

三个尚书对朱雄如此推崇,可想而知在如今朝堂,朱雄凭借他的功劳,还有人格魅力已经得到了大半朝臣的支持了。

无人可以反对。

“没想到雄英竟然如此得民心。”

“这可比昔日大哥得到的更多啊。”

朱权看着周围热闹讨论的百姓,笑着说道。

“那可不是吗。”

“雄英为大明,为天下百姓做的事可不少。”

“不单单是荡平外敌,开疆拓土,更是解了天花大患,如今在民间,无数百姓称颂雄英为救世圣贤。”

“就算没有皇长孙这身份,雄英也可以名留青史。”朱柏也是无比惊赞的道。

朱权点了点头:“没错,这我也听说过,救世圣贤,我听说天花爆发时,雄英为了救那些染上天花的百姓,连续炼药七天七夜,唉,人比人气死人,雄英竟然连医道都精通。”

听到医道两个字。

排行老五的朱橚却是来了兴趣。

“雄英炼制解天花灵药,医道必然高超,有时间我也去请教一番。”朱橚十分感兴趣的道。

“五哥,你成天沉醉医学,说不定去向雄英请教还真的可以受益匪浅。”朱柏笑道。

“恩。”朱橚十分坚定的点了点头。

在老朱诸子之中,历史上除了老四朱棣篡位成功外,其他的藩王也是很多有特色的,暴戾有之,被毒死的,病死的。

但老五朱橚,却是一个得到了善终的藩王,而且还是一个有名的医学家,传彻于后世,编写了许多医学经典也是随之传下。

可以说,他对医道十分的痴迷。

听着朱柏几人的议论。

还有周围百姓无数对朱雄叫好称赞的,朱棡脸色很难看。

在他心中,他已经是恨及了朱雄,看着朱雄如此得民心,而且百官也是如此拥护,他充满了嫉妒。

但这些也只能在心中表现了,明面上,他什么也做不了,除了眼睁睁的看着。

不一会。

“皇上驾到?à。”

“皇长孙驾到。”

王景弘一声大喝声在城内传来。

城外的一切瞬间安静了下来。

无数百姓的目光,所有臣子的目光,全部都向着城内投去。

一架九马拉着的銮驾,缓缓从城中驶出。

周围全部都是骑着战马的禁军拱卫。

在这一个銮驾之后,同样也是一个九马拉着的銮驾,不同于禁军的值守,全部都是由朱雄的亲卫营将士拱卫。

此时此刻。

每一个亲卫营将士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喜悦之色。

他们的将军,今日将受封皇太孙,成为国之储君,他们每一个亲卫营都是属于他们将军的死忠,从今以后,他们的身份也将水涨船高。

“恭迎皇上。“

“恭迎皇长孙。”

看到銮驾的出现。

城外的百官,藩王,还有百姓全部都跪倒了下来。

所有人都恭敬目视着銮驾的来到,恭敬无比。

当銮驾停在了城前。

禁卫军放下阶梯,銮驾幕帘缓缓的打开了。

朱元璋一身龙袍,缓步从銮驾上走了上来。

而在第二个銮驾,陈权恭敬的将幕帘打开,放下阶梯。

今日的朱雄,同样是威势无限。

身上并非穿着恢复身份后的公子服,而是身着王袍,带着冠冕。

虽然相隔秦汉时代已经有了很多年,但是秦汉的皇权习俗仍然沿袭至今,皇帝龙袍虽与秦汉时期不同,但是在庄严肃穆之时,祭天,乃至于大典之时,还是沿袭的秦汉时期的冕袍。

只见朱雄身着冕袍,带着冕旒,腰间还配着剑,端是威势无限。

身上充释着一种无言的帝王威势。

而在朱雄的身边,今日的徐妙锦也是有着一种巾帼女子的英气蓬勃,身着王后的宫装,属于王后的装束。

虽年轻,但在这一身王后凤袍下,也是有着一种母仪天下之势。

而在朱雄还有徐妙锦的身边,还跟着两个小家伙,穿着大明皇族的公子服,一个四岁多,一个两岁左右。

正是朱雄的两个嫡子,嫡女。

嫡子朱文贤。

嫡女朱文垛。

在这等场合下,能够坐在銮驾上的,也唯有徐妙锦的两个嫡子嫡女才能够真正参与其中。

炎黄汉家,从古至今都是嫡长为先。

到了大明后也不会例外。

在銮驾后,还有着几个六马拉着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