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394章

作者:无量功德

“什么?”

“雄英的身份公布了?”

蓝玉一愣,然后面带狂喜之色:“看样子吕氏全家都已经被解决了。”

“蓝国公想的没错,吕家全族除了吕氏以外,其余全部凌迟处死,吕氏则是关押在了锦衣卫,饱受折磨。”

“吕家,算是完了。”

“就连吕氏的三个儿子也被囚禁在了宗人府,不得赦免。”

“只是没想到,当年皇长孙染天花而死,原来是吕氏的手笔,为了那个位置,吕氏已经丧心病狂了。”方孝孺十分感叹的道。

提及吕家,蓝玉就是一脸愤怒之色:“当年雄英染病身亡时,老子就怀疑是吕氏那个贱人干的,但是没有证据,如今果不其然,就是这个贱人。”

“这个贱人害了雄英,害了皇后,还害了我外甥女,她该死。”

方孝孺闻言,点了点头,虽然皇家之事与他无关,作为一个外臣,不能去参与其中,但是吕氏所作所为的确是太过心狠手辣了,而且还毫无顾忌,散播天花。

这等行为就算是称之为人神共愤都不为过了。

今后。

吕氏,乃至其全家都将遗臭万年。

“对了,你刚刚说雄英恢复了身份,怎么回事?”

“皇上难道昭告了什么?”蓝玉回过神来,又一脸欣喜的问道。

如果朱雄恢复身份,对于他们淮西一脉来说那就是甘露,以后他们也再也不用担心被皇上给处置了。

他们是朱雄英的绝对拥护者。

“皇上在朝堂百官面前当众宣布了皇长孙的身份,并且还下发了告示,向应天府,向天下都宣布了。”

“算算时间,现在整个天下人应该都知道皇长孙的身份了。”

“而且告示上还说了,皇上已经下旨让礼部择选吉日,册封皇长孙为皇太孙,监国掌政。”

“等以后再见,那就不是皇长孙,而是皇太孙了。”方孝孺笑着说道。

“太好了。”

“雄英被封为皇太孙。”

“以后继位为皇。”蓝玉大笑着道。

方孝孺也是笑着。

当年他之所以能够来到这安南治理,就是因为他和朱雄走得913近,让朱元璋重用于他,因为他是属于朱雄的人。

等以后归于应天,他也会更加得到重用。

朱雄了解他的能力,而方孝孺也有着强烈的报国之心。

“除了这,朝堂上应该还发生了不少事吧。”

“毕竟先前支持朱允炆的朝臣可不少。”蓝玉冷笑着道。

方孝孺带着敬畏的道:“皇长孙手段高明,利用治大疫时赵瑁,郁新他们的退缩,直接逼他们告老还乡了,这一举动也让皇长孙在朝堂上竖立了威严。”

“不愧是咱外甥孙,手段高明。”蓝玉大笑着,十分高兴。

能够看着朱雄地位越来越稳固,蓝玉是发自内心的替朱雄高兴。

“方大人。”

“你可是雄英这一方的人,也是雄英的支持者。”

“等交趾彻底定下,你归朝之后,想来会更加得到重用了。”

“户部尚书空缺,礼部尚书空缺。”

“而且其他几部的尚书也都老了,到时候,尚书之位必有你的一个。”蓝玉笑着说道。

看样子。

这段时间蓝玉和方孝孺相处的也是非常融洽,要不然以蓝玉的性格还真的不会说这些。

“那就借蓝国公吉言了。”

“如若我真的能够达到尚书之位,必为皇长孙,为大明尽全力,强盛我大明。”方孝孺也带着憧憬的说道。

方孝孺这个人本就是一个愤青。

在原本历史上。

被吕氏拉拢成为了朱允炆的老师,在朱允炆继位后,也让他得到了重用,但是没有朱雄的存在,也让他的思想充满了局限性,成了一个纸上谈兵之人。

但现在不同了。

与朱雄相处了那么久,方孝孺也学到了不少,这一次来安南治理更是对他的一种历练,他日归朝,他也会变得更加成熟,更有能力,能够被朱雄委以重任。

回过神来。

方孝孺忽然看着蓝玉道:“蓝国公,你想不想听我的一个提点,或许关乎你,乃至于整个淮西权贵的未来。”

“方大人,你就别卖关子了。”

“你这文人看的事比我更多更远。”

“有什么提点的就说吧,如果真的说对了,我蓝玉一辈子感激你。”蓝玉大大咧咧的笑道。

“你觉得以皇长孙的能力,未来会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会不会被外事把控?会不会让亲情大于律法?”方孝孺严肃的反问道。

闻言。

蓝玉也变得严肃起来。

“如果是小时候的雄英,我十分了解,他天资聪颖,对任何事情都能够很快掌握,以前皇族皇子还有雄英他们在大本堂受教时,只有雄英能够随时去,随时不去,并非是大本堂的老师畏惧雄英,而是因为雄英说出的道理让那些老师折服,而且时常能够举一反三。”

“在那时候起,就连皇上也不管雄英,让他率性而为,并且说雄英以后绝对是一个明君。”

“所以在那时候雄英身边名师环绕,都绝对雄英会是大明未来的希望。”

“不过被吕氏害了后,八岁。”

“到雄英十七岁来应天,近十年时间,我这个舅姥爷都认不出他来了,而且他的性格自然也不是如小时候一样,有了他自己的主见。”

“但……”蓝玉沉思了一会,一脸严肃的道:“雄英和他爷爷是一样的性格,就算是沾亲带故,如果真的触犯了国法,他也不会客气。”

“蓝国公能够明白这一点就很好。”

“那么接下来我说的话你就可以听进去。”方孝孺点了点头。

蓝玉没有接话,就这样看着方孝孺。

“交趾在施行收良田为官田,以税代租,百姓就可无需再缴纳高昂佃租,再去缴纳朝廷赋税,你知道这是何等意义吗?”方孝孺一脸笑容的问道。

“什么意思?”蓝玉不解道。

“国库充盈,百姓安康。”

“少了地主的高昂佃租,这就是活命之机。”

“蓝国公。”

“如若我说的不错,你淮西勋贵,乃至于朝堂权贵,甚至在大明各府域内不少权贵都侵占了不少田地吧?”方孝孺笑了笑,意有所指道。

听到这。

蓝田尴尬一笑:“是,有很多田地。”

“我料定。”

“交趾是作为皇长孙国策的试点,只要推行成功,他日必然会在大明推行。”

“在我大明,最强盛时期并非现在,而是刚刚开国之时,那时候百姓人人都有田可种,可这才二十多年,田地却落到了权贵,地主的手中,反而活不下去了。”

“这一个祸患,皇长孙必然会解决。”

“而且我也自信,皇长孙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解决。”

“话说到这里,想必蓝国公应该也明白意思了吧。”方孝孺饱含深意的说道。

蓝玉沉默了。

良久都没有说话。

但在回过神来后。

蓝玉站起来,躬身对着方孝孺一拜:“多谢方大人提点。”

“蓝国公。”

“有舍才有得。”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你在心里有一个计较就行了。”方孝孺微微一笑。

“我会慎重考虑的,还有我淮西勋贵,我也会规劝他们的。”

“此番就先行别过。”

蓝玉拱手抱拳道。

方孝孺也站起来:“蓝国公再会。”

安南军营内。

“怎么样了?”

“是不是要动兵了?”

众淮西将领看着蓝玉道。

“我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你们要不要听?”蓝玉看着众淮西勋贵一笑。

“大哥,有什么好消息你就说吧。”

“是啊。”

“难道是皇上对我们又有封赏了?”

“哈哈,你这可想多了,我们靠着这一次平定安南已经恢复爵位了,再想要封赏也肯定是归朝才有。”

一种淮西将领纷纷笑道。

“当年。”

“你们不是都在好奇我为什么会忽然对朱雄认错,然后示好吗?”蓝玉饶有意思的看着众人道。

众人抬起头,不解的看着蓝玉。

“我说大哥,你忽然说这话做什么?”

“这不是都已经过去了吗。”

“现在我们对朱将军可只有敬,没有以前的那种心思,如果不是他,我们只怕早就被处置了,哪里还有立功的机会。”何荣笑道。

“是啊。”

“现在我们对他还是很感激的,而且以前也的确是我们做错了。”张翼也说道。

其他人也是纷纷点头。

“当年我认错。”

“并不是怕了。”

“而是因为我们可以与任何人作对,唯独不能与朱雄作对。”

“因为,朱雄就是雄英啊。”蓝玉缓缓开口说道。

此话一落。

营帐内的淮西将领全部都愣住了。

“你说什么?”

“朱雄就是雄英?”

“大哥,你没有开玩笑吧?”

“这怎么可能?”

“雄英都已经去了那么多年了,我们都亲眼看着他葬入孝陵。”

“怎么可能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