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385章

作者:无量功德

他自然明白这是自己孙子开始清理朝堂了,也联想到了当日议政殿就是自己孙子给这些人挖的一个坑。

说是坑。

或者也是专门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之人的坑。

“高明啊。”

“咱孙子,厉害。”

“这一手腕,足可收拾他们。”朱元璋心底一笑。

得到朱元璋的首肯。

朱雄又看向了这些跪倒一地的大臣。

“渎职罪,可大可小。”

“此事传出去,可大可小。”

“你们说,我该如何处置你们?”朱雄冷漠的看着这些人,带着一种深意。

听到这话。

这些跪在地上的人脸色一变,他们自然明白这话里的深意。

“唉。”

“终究是站错了。”

“想错了。”

“选错了啊。”

郁新和赵瑁相视一眼,都是带着一种苦意。

作为在朝堂混迹了这么多年的他们,又哪里听不出这是朱雄在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啊,或者说是选择要命还是要官的机会。

到了他们这等的权位,站在这朝堂上的人,基本上是没有几个完全淤泥不染的,只要调查,肯定是能够查到什么的,到时候,想要如何定罪都在锦衣卫,在锦衣卫的逼供下,他们就算再嘴硬也是没有办法。

而现在帖。

他们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机会了。

贪生怕死。

或许是朱雄开出的由头,但也仅仅是由头,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选择支持了朱允炆。

这才是根源啊!

……

PS:求月票,求追定,感激不尽!.

第247章 大明皇长孙!!

在朱雄的注视下。

这些人很快就知道如何选择了。

“老臣无能,在大疫时未曾秉承职责,请皇上和皇长孙念在老臣这么多年为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份上,恩准老臣告老还乡。”赵瑁跪下来,有些凄苦的恳求道。

“老臣也是如此。”

“请皇上与皇长孙恩准老臣告老还乡。”

郁新脸色煞白,也跪下来祈求。

在两个尚书都作为表率跪下请命后。

那在朱雄目光凝视下的十几个朝臣眼中带着强烈的不甘,但更多的还是无可奈何,直接跪了下来,

“请皇上和皇长孙看在臣等为大明苦劳,恩准臣等告老还乡。”这些大臣纷纷大声高呼道。

听到这话。

朱雄十分满意,但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

“皇爷爷。”

“当日定大疫,或许也是因为这些卿家老迈无力了,念在他们以前也为大明做了不少事,就恩准他们告老还乡吧。”朱雄转过头,说道。

“恩准。”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道:“礼部,户部尚书告老还乡,职责由侍郎暂替,至于尚书人选,咱会与皇长孙考虑后定夺的。”

“至于其他六部和都督府官吏,由各主官筛选人选顶替后上奏。”

听到这话。

赵瑁,郁新他们跪在地上,齐声道:“谢皇上,谢皇长孙隆恩。”

这一句话一出。

他们好似失去了全部的气力,整个人也变得十分的无力。

今日之后。

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尚书,以往的权势也将如同过往云烟。

而朱雄轻易间就下了这么多朝臣,让他们告老还乡,也让整个朝堂上的臣子心中暗惊。

他们也明白了一点。

朱雄,不同于那个容易被操控,容易被影响的朱允炆,他是一个如朱元璋一样,有着很强帝王心术的人,对权柄,对驭下,都得心应手。

“以后,我大明未来的皇帝仍然是一个手腕很强的帝王。”

“强君,驭臣。”

每一个朝臣暗暗想到。

对于未来,许多朝臣也是有些忐忑。

自古以来。

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君弱则臣强,滋生权臣,而且还会滋生影响皇帝的宦官,而强君,则是君驾驭臣子。

往往这种强君就是很厉害的。

“皇爷爷。”

“如今大疫已定913。”

“该给应天府乃至于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了。”

“虽然这一场大疫及时平定,但因为这大疫而死的百姓也有不少。”

“他们要交代,那些因大疫遭苦的百姓更是要交代。”

朱雄带着一种严肃的说道。

“吕家。”

“罪无可赦。”

“传咱的旨意。”

“昭告下去,将吕家罪行,乃至于当年罪行公之于众。”

“三天后。”

“于刑场将吕家除吕氏以外之人,凌迟处死。”

“应天府所有百姓皆可去看。”

“还有那些参与投毒的人,一并凌迟。”

“这,就是咱给应天府百姓的交代。”

“至于吕氏,永世囚禁于锦衣卫,承受无边折磨,朱允炆三兄弟,永世囚禁于宗人府,永不宽赦。”朱元璋冷冷道。

此刻。

在朱元璋的心底不仅仅是要为应天府的百姓报仇,更是要为自己的妹子报仇。

在知道自己妹子是如何死的真相后。

朱元璋恨不得将吕氏碎尸万段。

凌迟处死,这是让人十分痛苦的处置刑罚,灭吕家全族,这是朱元璋愤怒的表现。

更是他为了复仇的表现。

“皇爷爷圣明。”

“吕家,理当如此。”

朱雄当即说道。

“皇上圣明。”

听到这一处置,满朝也尽是附和之声。

吕家犯下了如此滔天之罪,何人敢为他们求情?

求情,就等同于找死。

“好了。”

“今日诸卿可还有启奏?”

“如若没有,就散朝吧。”

“今日之后可是有不少事。”朱元璋对着朝堂群臣道。

“臣等无本启奏。”

满朝文武纷纷道。

经历了朱雄身份这一个大冲击,还有两个尚书,许多大吏直接被逼的告老还乡了,这让朝堂上许多文武都难以平静。

“散朝。”

朱元璋大声道。

随即站起身,给了朱雄一个眼神后。

就缓步离开了奉天殿。

而朱雄也看了一眼朝堂,跟着朱元璋走了过去。

朝会散去。

“大哥。”

“妹夫怎么会是皇长孙?”徐膺绪一脸懵的看着徐辉祖道。

“二哥。”

“我们在刚刚知道的时候也是和你一样的表情,不过现在倒是习惯了。”徐增寿笑道。

“你们早就知道了?”徐膺绪更是震惊。

看着自己大哥和四弟。

怎么就他不知道?

“在一两个月前就知道了。”

“只不过这件事很大,我们可不敢乱说。”徐增寿笑呵呵的道。

“这消息真的太大了,妹夫竟然是皇长孙,而且还要被皇上册封皇太孙,就是以后的大明皇帝。”

“我的乖乖。”

“以前我们兄弟两个还那样对妹夫。”

“现在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在之后皇上莫名其妙的骂了我们那么多次,原来这是给妹夫报仇啊。”徐膺绪一脸恍然的样子。

想起当初。

在朱雄刚刚来到应天后,毫不犹豫的将徐家两兄弟所作所为摆在了明面上,一时间让徐家都受到影响,他们两兄弟也沦为了笑柄,被人称之为狗眼看人低。

这也事也经过了一年多时间才平淡下去,在那段时间里,他们两兄弟是真的不敢见人。

哪怕是被传召到了议政殿内,就连皇上也对他们嘲讽,还带着几分斥责,现在想想,自然是完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