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384章

作者:无量功德

“如果没有徐家女,咱这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再见到雄英了。”

“但,天赐恩泽。”

“咱更是感激当年皇后的安排,如若不是她将雄英送到了北平府,凭吕氏那个贱人的心狠手辣,绝对会再次对雄英下手。”

朱元璋慈祥的凝视着朱雄,述说着有关于朱雄的身份。

这一切的一切。

全部都是吕氏做的。

听到这。

赵瑁还想要说什么,可是看着高位上那冷漠面容的朱元璋,他却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很明显。

以朱元璋的严谨,对于自己孙子的查探又怎会出错。

“今日朝议。”

“便是我大明皇长孙归来之日。”

“朱雄,就是咱孙子朱雄英。”

“诸卿,还不见礼。”朱元璋威声喝道。

这一声。

也是给一切都盖棺定论。

朱雄的身份就是如此,他就是大明的皇长孙,朱雄英。

未来大明的继承者,储君。

“臣参见皇长孙殿下。”

徐辉祖,李景隆,还有大批朝臣全部都跪了下来,向着朱雄参拜。

而愣神的赵瑁,郁新他们在得到了同伴的提醒后,也是惊恐回神,直接跪了下来。

但这一跪,他们的精气神似乎都跪没了。

他们,似乎已经失去了未来在朝堂立足的机会了。

而站在阶梯之上。

朱雄俯瞰着满朝,有着一种无言的豪迈之气顿生。

似整个天下都臣服在了脚下。

“这,就是真正的皇权吗?”

“百官臣服。”

“天下臣服。”

朱雄凝视着大殿内跪倒一片的臣子,朱雄纵然见过了很多大场面了,但此刻也是一样,无比的震撼。

俯瞰朝堂,俯瞰天下。

终究是被他执掌了。

“诸卿,平身。”

朱雄凝视着朝堂文武,威声道。

“谢皇长孙殿下。”

满朝文武齐呼道。

“朱雄既咱嫡长孙,即为朱雄英。”

“咱已经决定,立朱雄英为皇太孙,继其父之任,监国掌政。”

“礼部侍郎何在?”朱元璋大声道。

应声。

礼部侍郎立刻站了出来。

“臣郑沂恭听皇命。”郑沂恭敬道。

“给皇长孙挑选良辰吉日,秉承天意,册封皇太孙。”

“至于地点,就在应天城外,咱要让应天百姓,天下百姓皆知我大明皇长孙归来。”

“册封之礼也在万民瞩目之下进行。”

“具体事项,全部交给你去办。”朱元璋沉声说道。

“臣绝不会让皇上失望。”郑沂恭敬一拜。

此刻他的心情自然是难言的。

朱元璋直接越过了礼部尚书,选择让礼部侍郎来负责此事,可见赵瑁已经被摈弃了。

此刻赵瑁这个礼部尚书脸色变得煞白。

他自然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除册封大典所需外。”

“宗人府也在当日举行归宗之礼,将雄英的名字重新录入族谱,赐玉器,除此外,雄英的子女也全部录入族谱,制作玉器。”朱元璋又大声道。

“臣领旨。”

宗人府一个官员恭敬道。

“雄英。”

“这一次你作为平定天花大疫的功臣,对这一次平定天花有功的大臣,有过的大臣,赏罚之权,咱都交给你了。”朱元璋看向了朱雄笑道。

“多谢皇爷爷。”朱雄转身道谢道。

随后。

就看向了朝堂文武。

“此次大疫乃是人为,但也来的突然。”

“但好在我大明诸臣皆有能力,及时遏制了大疫外溢。”

“平定天花过程之中,诸多大臣也都立下了不少功劳。”

“徐辉祖。”

“李景隆。”

“秦逵。”

“严震。”

“陈敬……”

一个个名字在朱雄的口中念出。

听到叫到了自己的名字,这些臣子纷纷站到了大殿中,神情期待而敬畏。

“这十几个大臣,舍生忘死治理大疫,皆有大功。”

“每人赐予俸禄一年,并赐锦缎百匹,以表皇恩。”

“除此外。”

“昭告天下天花大定的告示上,表彰其名,让天下百姓皆知。”

朱雄微微一笑,对着这些有功群臣道。

闻言。

群臣全部都向着朱雄一拜:“臣等谢皇长孙大恩。”

对于赐予俸禄一年,还要锦缎,这是物质上的增加,而真正的赐予则是在昭告天下的告示上表彰,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更为让他们激动的。

“此次大疫。”

“有功之臣不少,但有过之臣,贪生怕死之辈,同样也不少……”

朱雄转过头,脸色却是变冷了,冷锐的目光直接落在了赵瑁,郁新等人的身上。

当日议政殿。

他们这些贪生怕死的嘴脸朱雄还历历在目。

闻声。

赵瑁他们的脸色已经变得煞白。

“.々 天花,千古以来都是大疫。”

“染之九死一生。”

“天下皆知。”

“但什么人可以怕,什么人不可以怕。”

“这都在心中权衡。”

“百姓可以怕,因为他们是民,兵卒可以怕,因为他们是兵。”

“但为官,为将,绝不可怕。”

“天花如战争,如敌人席卷,就如同昔日元庭铁骑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若作为掌权之人都怕了,那国将不国。”

“皇权,百官之权,皆皇恩赋予治理天下,天下若乱,权柄无用,那要臣又有何用?”

“幸亏此次有诸多舍生忘死的大臣参与治理,否则让天下百姓知道我大明朝堂之上有那么多贪生怕死权贵,那就真的是贻笑大方。”朱雄冷冷的说着,言语之中的厌恶,苛责,毫无掩饰。

而朱雄那冷锐目光落在赵瑁和郁新身上,更是没有任何遮掩。

满朝文武的目光也是纷纷汇聚。

戏谑者有之。

看透者有之。

所有人都明白。

这是当今皇长孙开始发难了,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一句话绝不是假的。

乃至于龙椅上的朱元璋也是冷漠的看着。

在这么多目光注视下。

郁新和赵瑁缓缓跪了下来。

在两人跪下后。

当日议政殿内贪生怕死的那些官吏也都纷纷跪了下来。

“臣有罪。”

所有人都跪下来,惶恐无比的道。

他们心中都明白。

提及当日镇疫,这只是朱雄的一个由头,这件事可大可小,但如果传出去,绝对会引起百姓的民愤。

很明显。

当日议政殿内,朱雄就挖了一个坑,就是要收拾他们的。

“皇爷爷。”

“他们这些可以按照渎职罪惩处了吧。”朱雄转过头,看着朱元璋道。

“咱说了。”

“此事交给你来处置。”

“咱不会过问。”朱元璋温声回道。

不过在眼中。

看着朱雄的目光透出了一种欣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