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383章

作者:无量功德

“咱的皇长孙,咱的皇后。”

“为何而死,你们可还记得?”

朱元璋俯瞰着满朝,老脸上尽是狰狞的铁青色。

这。

就是朱元璋最大的禁忌。

此刻却是重新揭开了。

此话一落。

郁新和赵瑁相视一眼。

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

“难不成,当年的事也是吕氏所为?”

“不会吧?”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就完了。”

郁新和赵瑁此刻有些慌了。

作为大明的老臣,他们自然明白皇长孙朱雄英还有当年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他们为朱允炆求情就犯了天大的禁忌了。

“当年。”

“咱孙子染天花,皇后照顾咱孙子也被染上了,最终重病不治。”

“这一切,都是吕氏和吕家所为。”

“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口中无辜的朱允炆,她想着杀了雄英,东宫长孙的位置就是朱允炆的了。”

“以后朱允炆也可以顺理成章的登上咱的位置。”

“这,就是你们口中的无辜。”

“他无辜吗?”

朱元璋冷冷喝道,甚至是咆哮。

在他目光下。

郁新和赵瑁脸色已经变得煞白,低着头。

那几十个支持朱允炆的朝臣也是全部脸色大变。

他们似乎真的触犯了禁忌了。

“咱告诉你们。”

“吕氏,咱不会杀他,咱会让他承受无边折磨。”

“朱允炆三兄弟,念在是咱孙子的份上,咱也不会杀他们,但会将他们永远关在宗人府,不会放出。”

“至于吕家,咱会将他们全族碎尸万段。”朱元璋冷冷说着。

这代表着他的圣言裁定。

而郁新,赵瑁他们也不敢再开口说什么了。

但下一刻。

朱元璋又开口了。

“今日朝会。”

“咱再告诉你们一件事。”

“咱的皇长孙,根本没死。”

“活的很好,而且也回来找咱了。”

“今天朝会,咱就是为了宣布他的身份……”

PS:求月票,求追定,感激不尽!.

第246章 身份公开,册封皇太孙!

“咱的皇长孙,根本没死。”

“活的很好,而且也回来找咱了。”

“今天朝会,咱就是为了宣布他的身份!!”

朱元璋环视了朝堂一圈,威声喝道。

此话一落。

满朝皆惊。

除了早已经知道朱雄身份的,其他所有朝臣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朱元璋,对于这一个消息,完全是始料未及,完全没有想到。

“皇长孙,还活着?”

郁新语气有些发颤的看着朱元璋。

在说出这一个问题的瞬间,郁新心中都在疯狂的颤抖。

一个彻底不受他们掌控的情况出现了。

如果昔日皇长孙朱雄英还活着,那朱允炆就算不得什么长孙了,真正的长孙朱雄英可不仅仅是长,还是嫡,真正名正言顺的皇嫡长孙。

“咱的长孙不仅活着,而且还如日中天。”朱元璋沉声道。

目光看向了朱雄。

百官的目光也都顺着朱元璋的目光看去。

全部都落在了朱雄的身上。

这一刻。

再次让所有人大惊。

“不会吧?”

“朱雄是皇长孙?是昔日的皇长孙朱雄英?”

“他不是在北平出生的吗?”

“为何会是皇长孙?”

所有人全部都愣住了,目瞪口呆的看着。

“雄英。”

“上来吧。”

朱元璋根本没有理会群臣震惊,而是大声的喊道。

闻声。

朱雄表情严肃,缓步向着阶梯走了过去。

在无数朝臣诧异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走上了阶梯。

“当年。”

“咱孙子被吕氏害了,身染天花,但是苍天庇佑,让咱孙子侥幸活了下来。”

“正如你们所见,朱雄,就是咱的孙子,朱雄英。”

“我大明的皇嫡长孙。”朱元璋指着朱雄,大声的道。

这话一落。

满朝震惊,无不瞠目结舌的看着。

“朱雄是昔日的皇长孙朱雄英?”

“我没有听错吧?”

“这怎么可能啊?”

“朱雄的籍贯在北平府,怎么会是皇长孙?”

“这不可能啊。”

“难道当年出了什么隐情不成?”

“皇上如此笃定,那就肯定是调查了朱雄的身份,如若不然,绝不会如此肯定在朝堂上宣布。”

“难怪啊。”

“一直以来,朱雄都格外深受皇恩,不仅朱雄的子女经常被带入皇宫,被皇上亲自带着,而且朱雄还辅助批阅奏折,这并非是皇上对外臣的恩泽,而是对自己孙子的培养。”

“原来如此。”

“懂了,今天这一切都懂了。”

“朱雄就是皇长孙,昔日的朱雄英殿下。”

“当初孔纳还没死的时候,曾联名上奏让皇上早立储君以定国本,那时候皇上说了会立长,所有人都以为皇上会立朱允炆为储君,可如今看来,完全不是如此。”

“这一切都是一个局。”

“完了,我们这些选择支持朱允炆的人算是完了。”

“皇上,好算计啊。”

“没想到啊,皇长孙竟然还活着……”

此刻。

整个朝堂百官的表情都是无比复杂。

特别是那些选择支持了朱允炆的人,他们的脸色难看的很,心中也是充满了恐惧。

党争失败,后果是什么,他们是非常的清楚的。

或许在往后,他们会逐步被清理,好的或许还可以保全身家性命,但如果坏的,或许就是全族将亡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皇上。”

“皇长孙当年已经病逝了。”

“怎会还活着?”

“朱雄虽然是国之功臣,但他籍贯自小在北平,又怎会是皇长孙?”

“此事,是不是有所疏漏?”

赵瑁极为不甘心的站出来,脸色也是十分难看的道。

闻言。

朱元璋眉头一皱,冷冷看着赵瑁:“你的意思是,咱连自己亲孙子都不认识了?à?”

“老臣不敢。”

赵瑁被吓得立刻跪倒在地,这才意识到刚刚的话似乎失态了,然后又急忙道:“皇长孙当年薨逝,天下皆知,事关我皇族之本,更关系我大明未来的储君,此事还需慎重调查,以免出错。”

显然。

这赵瑁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更不甘心就这样输了。

“在咱孙子当年第一次来应天时,咱就认出他了。”

“所以,咱早就调查了。”

“雄英之所以会在北平府,全是因为皇后的安排。”

“皇后看到了当年雄英被害的真相,知道应天有奸人,所以让贴身嬷嬷将雄英带去了北平。”

“说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