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36章

作者:无量功德

第53章 朱棣震惊,圣旨到!

北元都城!

朱棣正在军营内处置着军务。

战事到了现在,北元逃入草原,基本上都已经平定了,现在只要等将长城攻占夺回,

“报。”

“张玉将军急报。”

一个亲卫快步走到了营帐内,单膝跪地禀告道。

“呈上来。”

朱棣放下军务文书,表情一变,立刻道。

“看来是朱雄出事了。”

“这小子,太过莽撞了。”

朱棣心中暗道。

张玉用急报传回,足可证明事情不简单,而在朱棣先入为主的思索下,情况或许真的不好了。

亲卫立刻将军报呈给了朱棣。

后者一打开,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精彩了。

“这……是在与本王开玩笑吗?”

看完这军报,朱棣愣住了,显然对于这军报里的内容始料未及,完全和他想的不一样。

“凭六千骑兵攻破了北元万众大军依险镇守的长城,阵亡不过数百人,这朱雄,真的……真的……”

朱棣喃喃自语着,到最后,他也不知道如何去说朱雄了。

如此统兵能力,如此厉害,当真是让他都叹为观止。

“这统兵能力,只怕连蓝玉都比不上了吧。”

最后。

朱棣总结了一点来。

用如今淮西子弟之中威名最盛的蓝玉来比较,可见朱棣心中对朱雄的能力是有多么震撼。

“燕王殿下。”

“朝廷传达皇上圣旨来了。”

“天使如今在营帐外。”

傅友德这时来到营帐内,激动的说道。

听到圣旨来了,朱棣立刻回过神来,连忙从椅子上站起。

“走,傅将军,立刻迎接天使。”朱棣立刻说道。

整理了衣冠后,迅速走出了营帐。

在这世上。

朱棣最敬最怕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父皇朱元璋,而天使携圣旨临,代表着就是他父皇而来,他又怎敢失礼。

营帐外。

几个身着禁军战甲的人笔直的站着。

当看到朱棣和傅友德来到,为首的禁军将领立刻捧起圣旨,大声宣读:“燕王朱棣,副将傅友德听旨。”

“儿臣朱棣。”

“臣傅友德。”

“恭听皇上圣旨。”

朱棣和傅友德立刻跪下。

周围的兵卒们也都纷纷单膝跪地恭迎。

这就是圣旨的威势,见圣旨如皇帝亲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四子燕王朱棣,颍国公傅友德,统兵征伐北元,为大明立大功。”

“今,北元占我炎黄疆域之城池已被尽数夺回,北元余孽已逃至草原大漠,战果已成,大战已定。”

“咱,心中甚悦。”

“今,赐予燕王朱棣千金,千匹上等布匹,赐予携家眷归于应天府休沐一月。”

“颍国公傅友德恩赏,归于应天府后,咱亲自定夺。”

“另,根据战报,北平军中,守备朱雄再为国立赫赫战功,咱心甚悦,如此人杰,自当培养,今得太子提议,凭朱雄所得军功,赐予官晋两级。”

“除朱雄外,军中还有诸多战将劳苦功高,燕王朱棣将军功整理上奏兵部,咱一一封赏。”

“为国阵亡者,为国受伤者,全部登造名册,交由兵部与户部安置,不得薄待。”

“凡为我大明效忠者,咱不会薄待,大明更不会薄待。”

“北元降卒,咱已交代太子与兵部,将会分配至各地藩属,各地边境整编。”

“如今攻灭北元已然功成,大军可以长城为限,镇守长城,永驻北境安稳。”

“钦此。”

禁军将领捧着圣旨,大声宣读完毕。

“儿臣朱棣。”

“臣傅友德。”

“领旨谢恩。”

两人脸上都带着敬畏的面容,领旨谢恩。

禁军将领将圣旨放到了朱棣的手中。

“圣旨已宣读,燕王殿下,颍国公,平身吧。”

禁军将领微笑着道。

“有劳了。”

朱棣笑了笑,将圣旨握在手中。

“除了这圣旨外,皇上还有一句交代。”禁军将领又道。

“父皇还有何交代,但请说来,本王一定照办。”朱棣立刻回道。

“战事平定,将后事处置之后,请燕王一定要将阵亡将士尸躯好生安葬,也请殿下一定要重点监督发放至阵亡将士家中的抚恤。”

“此事处置之后,燕王殿下可携家眷归于应天府。”

“此事,乃是重中之重。”禁军将领恭敬说道。

“请将军转告父皇。”

“有关于阵亡抚恤,儿臣一定会亲自监督,处置妥当,不会让任何有功于国的将士寒心。”朱棣一脸严肃的保证道。

禁军将领笑了笑:“敢问燕王殿下,不知朱雄将军何在?”

“不知将军寻朱雄有何事?难道是父皇有何事交代?”朱棣一愣,连忙问道。

一旁傅友德也一脸惊讶的看着:“燕王殿下,看样子是朱雄战功卓越,让皇上也有几分好奇了。”

……

PS:第三更,求鲜花,求评价票,感激不尽.

第54章 朱雄可在?

“这个,朱雄如今并不在这城中,一时半会,本王也找到不到。”朱棣表现的一脸无奈的道。

“这北元都城不是被朱雄统兵攻破的吗?为何他不在此城?”禁军将领一脸诧异莫名。

“在攻破此城后,朱雄就率军追击北元残军去了,而且就在几日前,朱雄成功将北元掌控的长城夺了回来,之后就直接越过长城,追击北元去了。”朱棣无奈的说道。

听到这话。

这禁军将领也是一脸震惊。

虽然朱棣话语间很是平静的说出,也并没有刻意夸大,但这禁军将领也能够听出关键。

越过了长城,踏入了草原追击北元。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气魄了。

“朱雄将军,当真是好魄力啊。”

“这可是我大明立国后,第一次有大明战将越过长城追杀敌人吧。”禁军将领说道。

“这小子虽然勇猛,但也是有些莽撞。”朱棣只能无奈的说道。

“自燕王殿下呈上的战报,皇上也了解到了这朱雄的几分,所以这一次特意让末将代皇上当面褒奖朱雄,皇上还有言,希望朱雄能够把持自身,为国效力,有朝一日,也希望在应天府见到朱雄。”禁军将领笑着说道。

“父皇的话,本王会原原本本告诉朱雄那小子。”

“这小子还年轻,要是知道父皇对他如此关照,肯定会喜极而泣的。”朱棣笑着道。

“皇上交代的,末将都已经转呈完了。”

“末将就先告退,归于应天向着皇上复命去了。”禁军将领躬身对着朱棣一拜,就告辞离开。

“有劳了。”

“将军慢走。”朱棣微微一笑,拱手抱拳。

可以看出。

从表面上来看,朱棣真的有着一种礼贤下士的气度,眼前这传达圣旨的并不是什么大吏,只是禁军之中的一个千户,但朱棣身为藩王却没有任何倨傲,以礼相待。

“十六岁的守备已经足够出彩了。”

“没想到朱雄还能够得太子和皇上亲自下旨赐封,官晋两级,直接做到了指挥使。”

“十七岁的指挥使,这才我大明更是独树一帜吧。”傅友德有些感叹的说道。

“你说什么,朱雄这小子才十七岁?”朱棣表情微变。

“殿下难道没有去查朱雄的入伍兵册吗?”傅友德转过头,有些诧异。

“这个本王还真的未曾去查,虽然本王知道朱雄年轻,但想来也有十八九岁了。”朱棣有些莫名的说道。

“如果不是看到了登记的兵册,或许末将也是如殿下一样的想法,但是看到之后,方知这朱雄的厉害啊。”

“十六岁的守备,如今再晋两级,十七岁的指挥使,未来我大明顶尖战将必有朱雄一席之地。”傅友德十分感叹的道。

但此刻。

朱棣的心思却并不在此,而是暗暗想着:“这也太过凑巧了吧,如果雄英没死的话,那他也是十七岁了,难道这天下真的有如此凑巧的巧合不成。”

如果是其他藩王,或许对朱雄英的年龄不会那么清楚,但朱棣可是看着朱雄英长大的,而且当初还未就藩的时候一直也都带着朱雄英玩,自然印象深刻。

“唉。”

“我又乱想了。”

“人死不能复生,父皇,大哥,还有我们都是亲眼看着雄英下葬的,不可能还活着。”

朱棣原本心底还有些打鼓,但转念一想,发现也是自己臆想太多了。

也不知道怎么了。

自从听到朱雄名字开始,朱棣就恍惚了一阵,如今看到年龄竟然也附和,自然更是让他打鼓。

当然。

在心底深处,还有一种心思让他复杂,如果朱雄真的是他的侄儿,他该怎么办。

姚广孝的话,还在他耳边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