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358章

作者:无量功德

“肯定不像你这个丫头一样,弱不禁风。”沐玲十分得意的笑道,对于自己,她可是非常自信的。

徐妙锦白了一眼:“到时候你可别哭就行了。”

“哭?你想多了。”沐玲仍然很得意。

“你现在就嘴硬吧。”徐妙锦懒得和沐玲掰扯了,等到了那时,就看沐玲要怎么哭了,作为女子,她们都必须要经历的。

这时。

朱雄缓步走了过来。

“在聊什么呢?这么高兴?”

朱雄看着两女,笑着问道。

“雄哥哥,这丫头还没嫁过来就思春了。”徐妙锦直接给朱雄告状。

沐玲瞥了一眼,看到朱雄来,她还是表现的有些端庄。

“怎么?”

“在雄哥哥面前就老实了?刚刚可不是这样的。”

看着沐玲变得端庄的样子,徐妙锦调侃的笑道。

“臭妮子。”沐玲瞪了一眼。

朱雄笑了笑,看着沐玲。

自从回应天后,朱雄也有很多天没有见到她了。

看着她,朱雄就想到了小时候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跑的那个野丫头。

“野丫头。”

“这么端庄,可不是你的性格。”

“以前你不是最喜欢跑吗?”

“从小就野。”朱雄调侃的笑道。

一听这话。

沐玲顿时不干了:“雄哥,你可别听妙锦这妮子瞎说,我可是很端庄的。”

不过自己的话一出来。

沐玲就睁大眼睛,有些诧异的看着朱雄:“什么以前我喜欢跑?”

一旁的徐妙锦掩着嘴笑着:“沐玲,我说了你知道了一件事后会更气。”

“看样子雄哥哥准备告诉你了。”

……

PS:求月票,求追定!.

第233章 蒋瓛,给咱拿下吕氏那个贱人!

沐玲还是一脸茫然的样子,根本不明白徐妙锦在说什么。

徐妙锦十分聪明。

看着朱雄这样子,显然是不准备瞒着沐玲了。

“野丫头,忘记你这个名字是谁取得了?~”徐妙锦笑着问道。

沐玲一愣,然后想了想。

“还不是当年的雄英哥哥取得。”沐玲没好气的道。

但是回过神来。

沐玲就睁大眼睛看着朱雄。

而朱雄就是似笑非笑的看着。

“你是雄英哥哥?”

沐玲一瞬间反应了过来。

“野丫头变聪明了。”朱雄笑了笑。

“雄哥,妙锦。”

“你们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

“当年的雄英哥哥都死了很多年了,怎么可能活过来?”

“这不可能的。”沐玲一脸难以置信。

“如假包换,我就是朱雄英。”朱雄展开双手,一笑。

看着朱雄这样子。

又看着一旁徐妙锦微笑着。

沐玲也意识到,这似乎是真的。

“你,真的是雄英哥哥?”

“你怎么活过来的?当年……当年明明都已经埋进坟墓了。”沐玲语气有些震惊。

“阎王不收我,所以我就从坟里爬出来了。”朱雄笑着回道。

沐玲一脸恍然:“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爹会同意让我嫁给你,原来爹早就知道你的身份了。”

“不然你以为堂堂沐家侯爷会那么简单的就同意。”

“而且。”

“别说你爹不会同意。”

“就算是皇上也不会同意啊。”

朱雄笑着道。

如果自己是一个外臣。

迎娶了徐妙锦就已经是烧高香了,国公之女,这本就是身份尊贵。

徐家的地位崇高,而沐英的女儿,更是无需多言,更是封疆大吏。

再加上一个富可敌国的沈万三。

如果是外臣,早就被找一个理由给清算了。

但是在朱雄这身份下,一切都顺理成章,这些外戚也将成为拥护朱雄的力量。

回过神来。

沐玲俏脸立刻就变得苦了,欲哭无泪的那种。

死死盯着徐妙锦。

“你这臭妮子,当年你就和我抢雄英哥哥,现在你又先得手了。”

“你太坏了。”沐玲十分不满的道,都快被气哭了。

看到这。

徐妙锦却是笑了。

“我早就说了,你会被气哭的。”

“不过。”

“或许是冥冥中的天意注定吧。”

“我当年去了北平失散,遇到了雄哥哥,然后一步步带着雄哥哥回家了。”徐妙锦转过头,有着无限柔情的看着朱雄。

或许。

也真的是小时候的誓言吧,分开了那么久,结果有缘千里相会,这种感受对于徐妙锦和沐玲都是一样的。

……

时间流逝。

眨眼间。

就过去了二十多天。

应天,一切都风平浪静。

朱雄每日批阅着奏折。

议政殿内。

“云南传回了奏报。”

“安南和占城两地已经完成了彻底的整编掌控。”

“两国原有的大军也完成了整编,总得兵力二十三万余众。”

“沐侯爷上奏下一步该如何?”

朱雄看着朱元璋说道。

手中奏折正是从云南传回来的。

“你心里应该有了打算吧。”朱元璋笑了笑。

“我准备将安南和占城各设为一府之地,废安南与占城国名,设交趾府。”

“以方孝孺为交趾知府,以解缙为副。”

“老头子觉得如何?”朱雄说道。

“国名若存,对于原本两国之地的百姓恐怕还会有心思,废了国名,立郡府,是此理。”

“只不过,一千万的人口,这足可称得上我大明第一府域了。”

“虽然如今都为我大明执掌,但曾经两国的那些权贵,那些地主绝对不会老实下去。”

“还是要派重兵镇守。”

“而且对于这两地的百姓也必须多有抚慰,才会不让他们再想故国,瓦解那些权贵之心。”朱元璋沉声道。

亡国之初,那些失去了曾经权柄的权贵绝对会有很多心思的。

“乘着两国现在战乱初定。”

“孙儿倒是有一个想法,也算是给我大明未来做一次试点。”朱雄眉宇一展,笑着道。

“什么想法?”朱元璋立刻问道。

朱雄没有说话,而是拿着一张白纸,提起笔在上面写下来六个字:“收官田,赐万民。”

朱元璋心底一惊,立刻明白了自己孙子要做什么了。

“细说。”

朱元璋立刻道。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田地就是关键。”

“老头子你也说了,我大明开国之初是我大明最强盛的时刻,那时候天下的田地还没有被豪门权贵占据,而现在的安南和占城就相当于是我初生的大明,一定要好好抓住这机会。”

“否则,田地兼又将出现问题。”

“乘着现在两地还处于战时,还未下达撤军旨意,一鼓作气,将这交趾所有良田全部收取为国有官田,凡官田,不允许售卖,不允许私占,一切都需登记在官府册录之上,直接上报户部。”朱雄严肃的说道。

“那如何将这田地赐予百姓?”朱元璋问道。

“以税代租。”

“凡我大明子民,以户籍人口来得赐官田,赋税就是租赁费用,只要向朝廷缴纳赋税,那就是田租,如今在交趾如此实施,他日我大明也可如此。”

“这样就直接省去了那些权贵以高昂田租来欺压百姓。”

“我大明立国于天下,周围番邦都受到我大明无形影响,这些国也一样,权贵兼并良田太甚,底层百姓苦不堪言,只要我大明施行如此国策,那交趾千万百姓必然归心,就算那些权贵再想如何复国,反我大民,民不从之,他们就如同蚂蚱。”朱雄仔细的说道。

朱元璋听到这,老脸上也浮起了一种动容之色,充满了异彩:“好一招一石三鸟之策。”

“一来将田地收归于国家所有,二来可直接赐予百姓种植,三来可打击那些权贵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