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325章

作者:无量功德

“定北元,定三卫叛乱,出征安南,开创我大明天朝鼎盛之威望。”

“虽我年长朱将军,但对于朱将军为国立下无数战功,开国之盛世,我也万分敬佩将军。”

“今日我辈士人聚集,还请将军为我们说几句。”于仁带着一种敬意,对着朱雄道。

许多士人也是十分期待的看向了朱雄。

朱雄年纪轻轻,可是却为国屡立战功,为国击灭强敌,为国开疆扩土。

这显然已经成为了无数爱国子民,秉承忠义的爱国士人所追捧的豪杰。

想一想。

方孝孺这种倨傲的人都愿意与朱雄最朋友,而且推心置腹,可想而知朱雄在大明天下内的声望有多大。

“诸位。”

“我朱雄只是一个武人,又怎有能力承当大师来说。”朱雄连连摆手道。

“朱将军。”

“达者为师。”

“我儒学之道,忠君爱国,朱将军做到的却是我辈毕生难以做到的. .. ”

“不管朱将军有何言,吾等都将铭记于心。”于仁十分正色的道,躬身一拜。

“请朱将军赐教。”

所有士人纷纷躬身一拜。

“这……”

看着周围这些士人期待的眼神,而且眼神之中那种狂热并非装的。

朱雄也是有些诧异。

什么时候,他竟然在儒家士子眼中的威望都到了如此地步了。

“好吧。”

“朱雄,针对于大明天下,有所拙见。”

“如若不中听,说错了什么,还请诸位赐教。”

朱雄抬起头,微笑着看着周围的士人。

于仁,还要所有的士人都期待的看着。

这刑场方圆,显然就成了一个士子的追捧大师的现场。

哪怕是周围数万围观的百姓,看着大明如今威望最甚的战将,他们也并没有离开,也都是十分好奇的看着,他们或许没有这些士子这般的朝气蓬勃,但是也十分好奇朱雄要说什么。

“在吾大明内。”

“学派众说分坛。”

“但归根结底,儒学之道,深入我大明子民之心,深入无数士子之心。”

“儒学之道。”

“根本之体现。”

“便是忠君,爱国,治天下。”

“但是,今日我朱雄再说两句。”

“在忠君,爱国,治天下之后,还要加两句,那便是凝血性护天下,忠正君逆昏君。”朱雄正色道。

“敢问朱将军。”

“何谓凝血性护天下?何谓忠正君逆昏君?”于仁大声问道。

所有士子也都抬起头,十分好奇的看着朱雄。

这两句话。

他们都是第一次听到,出自朱雄的口中。

“所谓凝血性护天下。”

朱雄表情正肃,大声道:“往长远一点,昔日三国末期,三国归晋,晋八王之乱,乱我炎黄汉家之根基,导致异族有机可乘,屠戮我炎黄族人,杀戮我汉家子民,此事,可记得?”

“昔日靖康之耻,异族猖獗,屠戮我炎黄汉家?可还历历在目?”

“昔日元庭跋扈,铁骑破国门,炎黄汉家遭屠无数,属于我祖辈传承之疆域,最终沦为蛮夷跋扈之地,我炎黄汉家子民沦为奴隶,可曾浮现眼前?”

“古往今来。”

“我炎黄汉家人口超过疆域之外族群十倍,甚至数十倍。”

“可古往今来,为何我炎黄族群要遭受异族破国门,沦为猪狗牛羊一般遭屠?”

“在天下,人口,或为劣势,但更多的则是优势。”

“可曾经我炎黄族群却无法将这人口的优势发挥出来。”

“归根结底。”

“百姓为权贵奴役,生活不定,食不果腹,这是其一,但更重要的,曾经的我辈先祖丧失了血性,面对异族屠刀,十之八九之人不敢去面对,只敢跪地乞降,甚至为了活命,倒戈相向,叛变族群,沦为异族屠戮我族群之帮凶。”

“敌人也正是这样一步一步破开我炎黄国土,霍乱苍生。”

“试想一下。”

“如若我炎黄子民人人皆有血性,人人皆有2.9血性护国之心,面对敌寇攻破国门,誓死抗衡,当年又岂会有五胡之乱?岂会有靖康之耻?岂会有元庭之祸?”

“在我炎黄族群人口庞大的优势下,以命搏命,一切尚未可知。”

“这,就是凝血性,护天下。”朱雄沉声道。

听到这话。

于仁,还有许多士人都是眉头紧皱。

显然,很多人对于朱雄的话,提及五胡之乱,提及靖康之耻,提及元庭之祸。

单纯是无血性,无法以万民护卫天下,这似乎不能说得通。

朱雄微微一笑,看着周围士人的皱眉,自然是知道他们心中所想。

“我明白。”

“你们此刻心中所想。”

“无论是五胡之乱,靖康之耻,还是历朝历代被异族所破国门之殇,皆为当权者无能,皆为皇权王权争夺导致。”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句。”

“忠正君逆昏君。”

朱雄大声说着。

所有士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朱雄,此刻,他们眼中也都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对于他们而言,朱雄此刻所说的话,却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

虽然刚刚说的凝血性,护天下。

似乎不能完全概括昔日炎黄之乱象,但也的确是有这事关于血性之本。

“昔日五胡之乱,我炎黄族群差点族灭。”

“此乃司马氏之祸,司马氏之名,遗臭万年。”

“此为当权者。”

“靖康之耻,更是宋国无能昏君所导致。”

“历朝历代,无道昏君多不甚数。”

“贪赃枉法,专权跋扈之权贵更是不计其数。”

“对于底层百姓而言,生活在他们操纵之下,无法摆脱,生活在他们欺凌跋扈之下,别说燃血性,就连活着都艰难。”

‘这,正是一切祸端之根源。’

……

求月票.

第216章 凝血性,忠正君!朱棣的绝望!釜底抽薪!

“皇帝无能,天下子民受苦。”

“昏君跋扈,天下子民遭难。”

“昏君贪图,国门失陷,民不聊生。”

“无论是五胡之乱还是靖康之耻,还是历代被异族攻破国门的国殇,大多都为昏君无能所导致。”

“但有昏君,必有佞臣。”

“昏君贪图享乐,佞臣跋扈弄权。”

“昏君,佞臣,国乱之根本。”

“所谓忠正君逆昏君。”

“便是让所有人辨明那高位之上的皇帝,究竟是正是昏。”

“为正君,当得满朝效力,当得天下人之效力,君王旨意下达,天下莫不从之,哪怕敌寇来袭,正君之道,无畏强敌,正君之道,恩泽万民,恩泽众生。”

“于此正君,必誓死报之,忠之。”

“为昏君,佞臣当道,如若愚忠,必为天下大祸,便是昔日五胡之乱,靖康之耻又一次序幕。”

“对昏君,一而谏,二为直,三为逆。”

“如若昏君不改,当以天下之乱,除昏君,重塑朝纲,重塑天下,天下正直之士,天下忠义之人,皆当应从。”

“绝不可因昏君一人之故,乱天下,祸子民。”

“此乃逆昏君。”朱雄大声说着。

说出的这些话。

就如同如雷贯耳,将这刑场方圆所有人都给惊到了。

朱雄以臣子之身,说出这等话,那就是大逆不道之言。

这……这已然是悖逆之言了。

当然。

如果有人知道朱雄的身份,那绝对会更加充满了钦佩。

自古以来。

昏君无数,但敢逆之人少之又少,除非是亡国之时,国祚消耗殆尽,这才会让无数人揭竿而起,乱天下,王朝终。

自古以来,几乎每一个王朝的终结都与昏君佞臣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但是。

何人敢逆?

今日朱雄之言。

着实是让此间所有人都震惊到了。

今日朱雄之言。

却是将自古以来,炎黄王朝亡国之本给说了出来。

一则昏君掌国,佞臣当道。

二则子民无血性,无誓死护国之心。

“今12日说出这些话后。”

“归朝之后,本将必受弹劾,但本将不在乎。”

“如若本将的这些话能够点醒无数子民,凝属于我炎黄族群之血性,拥有真正的护国之力,那一切都值得。”

“天下士子,以忠义忠君为准则。”

“士子读书,为自己而读书,为国而读书,更为我炎黄大兴永昌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