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290章

作者:无量功德

“开疆扩土之喜。”

朱元璋大声笑道。

直接将手中的捷报对着王景弘一递。

王景弘恭敬接过来,将捷报打开,大声宣读道:“儿臣沐英拜上!”

“不久前。”

“我云南府兵与朱雄将军统领凉州七卫在安南都城合兵一处,安南国半数疆土已为497我大明掌控,我军也开始进攻安南都城。”

“但,由于安南胡家已知我大明攻势,紧急从占城调回大军回防,胡季犛更调集了二十多万大军镇守安南都城,此战,如若以常规手段强攻,我大明必损失惨重。”

“为此。”

“朱雄将军深思熟虑,料到胡季犛会派人求和,在胡季犛派人求和之际,朱雄将军暂时以缓兵之计拖延,暗中命儿臣联系安南都城内陈氏皇帝,给予其承诺,里应外合。”

“五日后,朱雄将军下令,大军开始总攻,安南城内陈氏皇族则乘势动兵,制造了些许乱象。”

“朱雄将军亲领麾下亲卫,两万重甲步兵,数万攻城大军,在火炮掩护下,强攻安南都城……”

话到这里。

特别是读到了朱雄亲自领兵,王景弘的话音都不由得一顿。

“这臭小子,屡教不改。”

朱元璋心底一惊,然后忍不住的暗骂道。

显然。

沐英在奏折上提及这一嘴,是故意的。

毕竟这战报是要如实上报的,直接用剑斩开了城门,还直接用手将堵门的巨石都推开了,沐英真的编都编不出,还不如直接上奏实情。

毕竟欺君之罪可不小。

沐英可不敢。

反正如今都已经大胜了,这也是属于朱雄的真正大功。?

“在朱雄将军的统领下,将士们悍勇无比。”

“短短半个时辰,朱雄将军斩破城门,攻入城中。”

“血战三天三夜。”

“朱雄将军斩胡季犛,斩其子胡汉苍,掌控安南都城。”

“此战,我大明将士有所伤亡,具体还需统筹,但总计伤亡不会超过四万,斩敌超十数万,俘获近十万,大胜!”

“安南都城已定,接下来攻占安南全境,占城国全境,最多一年半载之内。”

“儿臣沐英拜上。”

王景弘大声宣读道。?

听到这捷报内容。

满朝大惊。

“不愧是我妹夫,此番大战又立大功,快哉。”徐辉祖心底暗喜道。

“朱雄兄弟,你真的羡煞旁人,如若有朝一日我能够文治如此,那该多好。”

“可惜这一次没有与你一同出征,要不然你以武定,我方孝孺必会全力助大明掌控这异域之地。”方孝孺也是无比感叹。

“朱兄厉害。如此战果,皇上必然重赏重赐。”李景隆也暗想。

朝堂上。

与朱雄交好的人都是为朱雄感到高兴,那些与朱雄没有仇怨,没有相对的自然也是被朱雄的战果所惊。

当然。

一方喜一方忧。?

孔纳等人则是心底充满了愤怒。

“该死的朱雄,竟然又立下如此战功。可恨,可气。”

“想要对付他,真的就只有以后允炆公子封为皇太孙,甚至是继位才行了。”

“朝堂之上,大明天下,你我之间只能存一。”

“否则,只有你跪着向本官致歉。”

…….

第198章 不愧是咱孙子!重封重赏!

孔纳心中充满恨意的想到。

对于他而言,早就已经是和朱雄不死不休了。

除非朱雄当着众人的面向着他下跪认错。

否则他绝不会罢手。

不过。

这可能吗?

一个世修降表的角色,还想被朱雄认错?

不说朱雄不会,哪怕是从外人的角度来看,朱雄又何错之有?

龙椅前。

看着满朝文武的惊骇模样,朱元璋的脸上则是浮起了一种得意之色。

“这就是咱的孙子。”

“勇武无比。”

“如今更是为我大明开疆扩土了。”

“两国疆域,千万人口,再过不久就将尽归我大明。”

“咱,除了是开国之君,更是扩土之君。”

“以后这功绩永存,咱孙儿的功绩也会永远记载在史册之上。”朱元璋一脸激动的想到。

这时。

方孝孺站了出来,大声启奏道:“启奏皇上,朱将军为国立功,开疆扩土之功,理当重赏!”

“臣附议。”

徐辉祖兄弟,李景隆。

那些与朱雄交好的朝臣全部都站了出来附和。

“启奏皇上。”

“朱雄虽有功,但还算不上什么开疆扩土之功。”孔纳这时候站出来,一脸正气的样子。

听到这话。

朝堂上许多人都是不善的看着孔纳。

如此大胜,如此大喜,他竟然还敢跳出来胡言乱语。

原本还面带笑容的朱元璋此刻眉宇间也露出了冷意。

“据臣所知。”

“安南进攻占城,一切都是因为胡家父子的缘故,与安南王族无关,这一次我大明师出有名,平定安南叛逆,骤必可得到安南王族更为忠诚,而且占城国还有皇族,我大明天军出兵,可为占城王族主持公道。”

“如此一来,天下万邦都会被我大明所慑服,更加敬畏大明。”孔纳义正言辞的说道。

总结来说,他话里就透出了一个意思。

大明不要攻占安南和占城,而是要重新将攻下来的疆土还给安南和占城王族,这样他们就会更加对大明感激。

听到这话。

朱元璋眉头紧锁。

如果不是他有这个身份,朱元璋都恨不得抽这孔纳两巴掌。

大明将士付出了诸多伤亡攻占下来的疆土还要还回去,这是脑子有病吧?

如果还回去,他朱元璋还怎么面对那数十万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方卿谏言。”

“有理。”

“传咱的旨意。”

“晋朱雄为不世袭国公之位。”

“另,晋官一级,为提督,为从一品。”

朱元璋直接无视了孔纳的胡言乱语,对着方孝孺道。

“皇上圣明。”

方孝孺以及徐辉祖他们立刻附和道。

“皇上……”

看到朱元璋不理自己,还给朱雄升官晋爵,孔纳急了,还想开口。

“除此外。”

“蓝玉,还有凉州七卫众将都立下大功。”

“皆恢复以往爵位。”

“沐英立下大功,等到彻底平定安南和占城之后,封为世袭国公。”朱元璋继续无视了孔纳,大声的封赏道。

“皇上圣明。”

大半朝堂文武都立刻附和。

“启奏皇上。”

“这是胡家父子人头。”

为首传令兵指着身后两个兵卒手中的盒子道。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丢到乱葬岗去。”朱元璋冷冷道。

“臣领旨。”

几个传令兵恭敬道。

“安南和占城攻占之地需要我大明朝臣治理,方可定疆域,定民心。”

“咱,需要选择两个能臣去安南和占城治理。”

“方孝孺,你可愿意替咱分忧?”

朱元璋笑了笑,忽然看向了方孝孺。

闻言。

方孝孺带着一种激动,直接面朝朱雄跪了下来:“臣,愿为皇上,为大明肝脑涂地。”

“你为大明去治理安南,占城还需一能臣,你可有什么忠义之臣举荐?”朱元璋笑了笑,对着方孝孺问道。

“臣还真有一人举荐。”

“只不过此人如今被罢官在家,但一直心系朝廷,心系天下。”

“他言语冲撞,性格或有缺陷,太过刚正,也太过自负。”

“但是他的能力,毋容置疑。”

方孝孺恭敬说道。

“咱知道你说的是谁了。”朱元璋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现在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