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249章

作者:无量功德

因为这四个字。

针对孔家不知有多少声讨之声。

但孔家也利用自己的权势强行压下去了。

这让孔家的脸皮,声望,都是大损。

这一招,将孔家最关键的声望都给斩了。

此刻。

奉天殿内!

朝会已经到了尾声。

朝堂之上。

自一上朝,孔纳就死死盯着朱雄,那叫一个仇恨。

……

PS:求月票,求追定,感激不尽,谢谢老铁们的支持!土.

第177章 万邦来朝!朱元璋的请假!朱雄直言!

这一段时间来!

有关于他孔家世修降表的流言蜚语可谓是流传不断,甚至于民间讨论的热度比万邦来朝都没有少多少。

这段时间。

有不少儒家学子都联名来到了孔府,让他给天下儒生一个交代,并且说孔家不配为圣国公,更不配代表儒学。

自开国以来,他孔家经营的人设就于此崩灭了。

从刚开始无数儒家弟子敬仰,变成了现在的人人喊打了。

就好像是遮羞布被彻底撕下来了。

而朱雄做这些的时候,更是没有任何遮掩,只要随便一查就知道是他派人做的,反正恨都恨了,还怕这孔纳更恨吗?

所以朱雄完全就是放开了,要报仇,有什么手段尽管来,他可不怕。

也正是如此。

可以想到孔纳对朱雄有多么的恨。

感受着孔纳那择人而噬的仇恨目光,朱雄并没有怕,反而是露出了一抹十分灿烂的笑容看着他。

“世修降表。”

然后朱雄又张开嘴,一字一顿的说出了这四个字。

“竖子,混账。”

孔纳气得咬牙切齿,愤怒无比。

但是却显得无可奈何。

“赵瑁。”

“所有要朝见的番邦都到了吗?”朱元璋高居龙椅上,笑着问道。

“回皇上。”

“西域十几个国,北疆诸国,南境诸国,还有东边诸国,总计有三十多个番邦都已经来到。”

“并且都携带了朝贡之礼。”赵瑁笑着说道。

“很好。”

“万邦来朝,这堪称我洪武大明第一盛事。”

“此等彰显我大明天威之事,当普天同庆。”朱元璋大笑着道。

“皇上圣明!”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

“赵瑁,安排一下。”

“明日安排那些番邦来使觐见,让御膳房准备,大摆宴席,千万不可失了我大明天朝的礼数。”朱元璋对着赵瑁说道。

“请皇上放心,臣已经准备好了。”

“明日必会让那些番邦看到我大明富裕,大明昌盛之景。”赵瑁立刻道。

“启奏皇上。”

“臣以为,除了让那些番邦看到我大明繁荣昌盛外,必须还要让那些番邦看到我大明军威,唯有如此,才能让番邦敬畏,不敢犯我大明天威。”

“臣觉得,明日可在皇宫广场设下万众禁军,展现军威。”蓝玉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启奏皇上,此举万万不可。”

“万邦来朝,本就是番邦对我大明之敬,如若以军武威喝,却是会失了我大明的圣德仁义之威。”孔纳立刻站出来启奏道。

“若是没有我大明强大的军队为依仗,孔大人觉得这些番邦异族会来朝贡吗?”

“终究,他们是对我大明害怕,而非被所谓圣德折服。”蓝玉冷冷道。

孔纳分毫不让:“想要我大明边境长治久安,唯有圣德安抚,方可让番邦敬。”

“朱雄,你觉得咱要不要调动禁军镇守广场,彰显我大明军威?”朱元璋没有理会两人的争吵,而是将目光落在了朱雄的身上。

听到叫自己的名字。

朱雄一愣,这才缓缓站了出来:“回皇上,臣以为蓝玉将军所言可行,对付番邦异族,所谓圣德仁义就是放屁,唯有让他们怕,他们才不敢犯。”

“如若圣德仁义有用,下次如果再有异族犯境,攻我大明疆土,那就无需让我大明的将士去平定了,直接让孔纳大人去用仁义圣德感化。”

“孔大人,你意下如何?”

对付孔纳,朱雄可绝对不会客气,几句话就可以怼死他。

“朱将军说的有道理。”

“如果圣德仁义有用,那还要我大明将士做什么?”

“下次战场,臣也请命让孔大人一人前去,感化叛军,相信他一定可以办到。”徐辉祖立刻站了出来。

“臣附议。”

方孝孺。

李景隆。

还有淮西众多将领也都站了出来,直接附和。

“你们……你们简直强词夺理。”

孔纳手颤抖着,无比愤怒,但也无可奈何。

只能悻悻的退了下去,如果他再辩驳,只怕以后真的发生了战争,派他过去,那不是找死吗?

“如此。”

“就按照朱雄的意思来,给咱调集一万禁军,明日给那些番邦彰显我大明将士风采。”朱元璋当即拍板道。

“皇上圣明。”

蓝玉等人立刻齐声高呼道。

“好了。”

“明日皇宫举行大典。”

“诸卿也都回去准备一番,在那些异族面前可不能失了我大明官员的气度。”

“散朝。”

朱元璋大手一挥,立刻大声喝道。

“恭送皇上。”满朝文武齐声道,目送着朱元璋离开。

“朱雄。”

“终有一天,我会让你生不如死。”

孔纳死死盯着朱雄的身影,眼中的恨意毫无掩饰。

而朱雄根本没有理会他,如果眼神可以杀人,那这个孔纳早就凉了,朱雄直接就向着议政殿走去了。

这一段时间以来。

每日朱雄都要去议政殿报道。

议政殿内。

朱雄甚至没有通传,直接就走了进来,然后直接就坐在了老朱的面前。

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朱雄都已经习惯了。

然后朱雄直接拿起了奏折,就开始批阅了起来。

“你这臭小子,如今招呼都不给咱打一下了?”

看着朱雄都没有开口,朱元璋没好奇的骂道。

“皇上,都这么熟了,打招呼做什么?”

“我还是快些批阅了,然后回府陪媳妇去。”朱雄笑呵呵的回道。

“对于明天番邦觐见,你有何想法?”朱元璋笑着问道。

“北元覆灭,他们大多都是来试探大明的意图,是不是有吞并他们的野心,这不就是他们的目的,至于想法,臣的想法不重要,主要是看皇上你的想法。”朱雄平静的回道。

“咱的想法,如今咱大明已经够强盛了,版图也足够大,咱也不想扩张了,咱想要的就是咱朱家大明皇朝永永远远的掌控大明疆域,永世传承下去。”

“这,就是咱最大的心愿啊!”朱元璋眼中带着一种憧憬的说道。

正如他所言,大明疆域的确是非常的辽阔了。

凡人一生都无法踏足十分之一的辽阔地步,已经达到了自古炎黄王朝以来的天下地步,达到了如此层次,朱元璋已经满足了,或者说,大明已经满足了。

如果再继续扩张下去,地域辽大,疆域太广,反而不好治理,如果太过庞大,甚至会影响到大明国本。

“看样子,朱元璋是要在明日宣布那些朝见之中的许多番邦小国为不征之国了。”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雄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在历史上。

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定下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将这些不征之言立于他所定下的皇明祖训之中,让后世之君也无比遵守。

显然。

定下这不征之国,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大明的统治。

让这些异域番邦放心,让他们知道大明对他们没有吞并的野心,他们也从而安安分分的下去。

而历史所定下的不征之国,想要破了这一点,那就是这不征之国反破,兵反大明,大明才能出兵镇压。

反之,后世之君不得征伐不征之国,违背者就是有违祖训,违背祖制,这可是很严重的,朝臣也必然会弹劾,对皇帝名声都会有损。

“不征之国,唉,可笑的不征之国,虽然能够保全大明现在的威望,巩固大明疆土,短时间内那些番邦小国不敢来犯,可是也是给了他们发展的机会,长久以往必成大患。”

“就如同那倭国一样。”朱雄暗暗想到。

如果是他。

就断然不会设立这所谓的不征之国,而是会扩张疆土。

不过。

看着老朱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了,这似乎也是与他无关。

“看你小子的样子,是想到了咱会怎么对待那些番邦小国了?”朱元璋忽然笑着看着朱雄,然后问道:“你说说看,咱要准备对待这些番邦?”

“皇上肯定有皇上的想法,臣猜不出。”朱雄立刻回道。

“你小子还给咱装上了?”

“给咱说。”

“如果你说了,等明天以后,咱给你放几天假。”朱元璋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