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164章

作者:无量功德

“此番平叛,耗时不过五个月,战局大定。”

“大宁府危机彻解,北疆解决了三叛乱部落,我大明北疆也迎来了安宁。”秦逵恭敬启奏到。

“五个月,灭了这三个人口加起来超过百万的叛逆部落,众卿,朱雄表现如何?可担得起我大明战神,当代冠军侯之名?”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兴奋的大笑道。

听到自己孙儿如此出色,出彩,朱元璋除了兴奋就是兴奋。

“大明有朱将军如此能将,此乃我大明之福。”

“大明千秋万世。”

满朝文武纷纷高颂道。

“大宁府的募兵情况如何了?”朱元璋又问道。,

“回皇上,募兵已经结束。”

“在大宁府总计募兵六万人,除去编入大宁府守军的四万,还有两万人是给予镇寇军兵员补充。”

“此战,大宁府边军损耗数万,镇寇军虽然战力强大,但也有万众伤亡。”秦逵立刻回道。

“如此就好。”朱元璋点了点头。

随后。

又关切的问道:“三部落皆已经平定,此战也算是结束了,大宁可传回战报,朱雄还需多久返回大宁?”

“回皇上。”

“朱将军现在并未归于大宁,而是继续带军北进,追击三部落逃走的余孽去了。”秦逵面带苦笑着说道。

“什么?”

“他还在追?”

一听这话,朱元璋眉头一皱。

但不是愤怒,而是担心。

虽然每每传回来的战果都是无比丰厚,也展现了朱雄的强大统兵之力,每次看到战报后,朱元璋就安心下来,但多日没有战报,朱元璋又十分担心。

“大局已定下了。”

“一些残存余孽罢了,根本无需太过费神。”

“传朕旨意。”

“让朱雄无需去追了,久战近半载,让他归于大宁修整,然后再回应天述职。”朱元璋当即下旨道。

“臣领旨。”

“不过皇上,这旨意想要传到朱将军手中只怕有些困难。”秦逵又面带难色的道。

“为何?”朱元璋眉头一皱。

“据宁王殿下所奏,之前皇上封赏朱雄将军的两道圣旨如今还在他的手中,他根本没有机会见到朱将军,更没有机会传达圣旨。”

“朱将军一直就在北疆征伐,如今继续北进,在草原大漠之中更是难以找到传旨。”

“所以……这旨意只怕还是要朱将军从北疆归大宁后才能领到。”秦逵无奈的说道。

一听这话,朱元璋也立刻明白了。

心底暗道:“这小子还真是……这肯定是他故意的,他就那么喜欢战场吗?”

“启奏皇上。”

“朱雄将军虽已荡平三叛乱部落,但还有诸多事还处置,大宁府多个城池被叛军攻占,黎民遭难,官吏遭屠。”

“除此外,朱雄将军将三叛族青壮妇孺全部贬为了奴隶,押送至大宁府内,如今大宁上报的这些奴隶人数就超过了四十万,这些人也都需要处置,但具体如何,还需皇上定夺。”郁新站出来,恭敬启奏道。

但他话音一落。

孔纳就站了出来,一脸义愤填膺:“启奏皇上,朱将军虽为大明击溃叛军,立下战功,但对于叛军部落处置欠妥,叛军之乱皆乃三贼首所至,与那些部落黎民无关,臣听闻,朱将军将那些部落黎民老弱皆弃,尽夺粮草,青壮妇孺全部贬为奴隶迁移。”

“此举,有违天和,更有损我大明仁德之名。”

“朱雄此举欠妥,还请皇上裁定。”

此举,显然就是在弹劾朱雄没有仁德之心,太过残忍。

一听此话。

徐辉祖又站不住了,当即站出来,就如同当日孔纳弹劾朱雄一样,直接道:“启奏皇上,臣以为朱将军此举最为妥当,三贼首叛乱,屠我百姓,杀我将士,乃造反不可赦大罪,在我大明,如若有人造反谋逆,那自然是牵连九族。”

“而这些叛族人人皆为叛贼,他们的家人皆入叛军,如若对他们都赦免了,那就是对大明律法的亵渎。”

“至于朱雄摈弃老弱,将粮草尽夺。”

“孔大人,你可不要忘记,他们的粮草都是从我大宁府无辜百姓手中抢夺的,朱将军将粮草夺回,那也是物归原主。”

孔纳脸色铁青:“强词夺理!”

“或许你说的有几分真的,但我大明以仁义对外邦,此等残酷之举若出,天下番邦如何看我大明?”

徐辉祖冷笑着:“孔大人,在这些叛军造反时,你怎么不去战场上用你口中所谓仁义去感化这些叛军?如若你的仁义有用,为何那些叛军要造反?为何还需我大明将士在沙场浴血奋战?”

“皇上,既然这孔大人如此推崇仁义。”

“那下次再有叛乱,再有造逆之贼,无需派军队上战场镇压了,直接派孔大人前去,让孔大人试试用他口中的仁义去感化那些叛.'';是那些叛军的刀锋利。”

“在此。”

“我再奉劝孔大人一句。”

“你说的这些所谓仁义,都是践踏在了那些遭叛军异族所屠无辜百姓的尸体之上,倘若那些叛军闯到你家里杀人放火,杀你全家,你还会开口闭口的仁义吗?”

“你会原谅杀你全家的恶贼吗?”

“皇上,此乃臣所有的肺腑之言。”

“更支持朱将军对那些叛军部落黎民的处置。”

“他们只配为奴,以此为戒,可震慑天下番邦,让他们不敢再犯我大明天威。”

徐辉祖一脸正色的道。

“你……”

再次被徐辉祖所怼,而且句句话在理,孔纳根本无言驳斥,只能铁青的脸看着徐辉祖。

而这时。

“魏国公之言。”

“臣附议。”

“臣虽学儒道,但同样知黎民之苦,知叛军屠戮百姓之惨烈,以此重典治之,必可取得成效,以此震慑天下番邦。”

方孝孺站出来,一脸正色的道。

“方孝孺,你……”

看着同为文臣的方孝孺也出声附和,孔纳更是一脸愤怒。

“臣附议。”

紧随着。

六部尚书。

还有大多的武臣也纷纷站了出来。

哪怕是蓝玉那些淮西将领,与朱雄不合的,在此事上也支持朱雄。

整个朝堂之上,大多都是一片附和之音。

对于叛族数十万奴隶。

或有大臣心中的道义,但也有利益在其中。

这么多奴隶,可是能够做很多事,如若被赐予,那也是人力。

看着徐辉祖有理有据的驳斥,朱元璋眼中聊感欣慰。

“我孙儿做的本就是对的。”

“对于叛军,对于造逆恶贼,岂能宽恕。”

“这孔纳一而再再而三,当真是不识趣。”

朱元璋心底冷笑道。

随即。

大声喝道:“异族数十万奴隶,诸卿看来如何处置啊?”

此话一落。

奴隶二字从朱元璋口中一出,自就表明了他的态度。

“启奏皇上。”

“朱雄将军倒是呈奏了一份策略,请皇上一阅。”郁新笑着从怀中掏出了一份白纸,然后恭敬一递。

“朱雄既有呈奏,为何不早拿出来?”朱元璋问道。

“朱将军说了,如若皇上不同意处置这些奴隶,还有以所谓仁义对待,那他这呈奏就相当于不存在。”郁新笑着回道。

“这小子,还真的以为咱是那种愚蠢之人吗?对敌人仁慈,那就是对大明百姓的不公。”朱元璋一语双关的道。

殿内的孔纳脸色一变,不敢多言。

他很清楚这是在骂他愚蠢。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是老朱在替孙儿骂他。

“呈上来。”

朱元璋开口道。

王景弘立刻走入了大殿,将郁新手中的纸拿了起来,恭敬递给了朱元璋。

看到了这纸上所写,朱元璋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朱雄提议。”

“异族适龄女子赐予未曾婚配有功将士,以大宁府将士和镇寇军将士优先分配,如若还有盈余,就分配给北平府将士。”

“除此外,青壮为苦力,发配我大明各处要地为我大明修缮驰道,至于那些孺子皆为奴,赐予有功之臣,有功之士。”

“此举,众爱卿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大声的说道。

“臣附议。”

“理当如此。”

徐辉祖当即附和。

“臣等附议。”

除了孔纳还有那些圣母大臣,其余大臣都是纷纷附和。

毕竟。

他们或许也能够从其中得到好处。

何乐不为。

“如此,就按照朱雄所提之策施行。”

“郁新,秦逵,你二人亲自来督管,按照朱雄的方法来处置。”朱元璋直接看向了两部尚书。

“臣领旨。”

两人当即领旨。

在这时代。

中原炎黄遭遇了太多的入侵了,族群根本也早就有许多不是纯种的炎黄族裔了,但是在漫长的时间之下,那些曾经入侵炎黄的都已经被炎黄汉化了。

以这些异族妇孺来增加人口,这也是上策。

毕竟军中将士有许多将士都未曾婚配。

能够增加大明的人口,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