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121章

作者:无量功德

“这些日子一直都心不在焉?”

风韵的徐妙云从一旁走了出来,身边还跟着三个小家伙,最大的一个小胖子,看起来很有福气,年龄大概才十岁左右,另外两个则是小了许多,大概都是相差一两岁。

这自然是朱棣的三个儿子。

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三个小家伙也是扬名的存在。

只不过现在还小。

“父王。”

三个小家伙来到朱棣面前,恭敬的喊了一句。

朱棣回过头,微微一笑:“能够回都休沐,这可是父皇恩泽,本王又怎会不高兴。”

“那你这些为何心不在焉?”

“别以为臣妾不知道,你是想着大宁的战事吧。”徐妙云淡淡一笑,直接看破了朱棣。

“知本王者,唯有王妃。”朱棣一笑。

“朱雄奉命去大宁平叛了,五万兵力,说多不多,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平息这三卫叛军啊。”

“如若不能,本王就向父皇请命,前去大宁增援。”朱棣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父皇之所以只派了五万大军去大宁,自有深意,如今将要入冬了,大宁守军有朝廷调拨的御寒之物,还有粮草后继,可叛军没有,这一战,打得并非兵锋,而是坚守,只要将战况拖到冬季,三卫就会不攻自破了。”

“所以夫君你想要去大宁,只怕不会如愿,而且就算战事真的吃紧了,父皇也会另做定夺。”徐妙云带着几分睿智的道。

“唉,本王也只是心中带着侥幸罢了,王妃直接就给本王戳破了。”朱棣无奈的看了徐妙云一眼。

他的王妃,可是少有的聪明人。

“那个老和尚呢?”

“你们一向形影不离,这次怎么没有跟着夫君你来应天?”徐妙云问道。

“他出去云游去了。”朱棣回道。

“臣妾看来,这老和尚可不是什么好人,夫君你可千万要小心,不要被他蛊惑了。”徐妙云十分严肃的道。

听到373这话。

朱棣眉头一皱,他自然明白徐妙云话里的意思。

“本王又岂会受他蛊惑。”

“无事的。”朱棣摆了摆手。

而这时。

徐增寿快步走入了燕王府内。

“姐夫。”

“姐。”

徐增寿一脸激动的跑了过来。

“四弟,怎么了?这么高兴?”

徐妙云转过头,笑着问道。

“我是来告诉你们好消息的。”徐增寿笑呵呵的道。

“有什么好消息啊?”朱棣也来了兴趣。

“妙锦,她又有身孕了。”徐增寿笑呵呵的道。

“真的?”

徐妙云一愣,然后也面带笑容:“这倒真的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朱雄那出征去了,希望这一次,他能够在妙锦生产时回来吧。”

“朱雄这小子还真的是有福气。”朱棣也有些感慨的道。

“不过,四弟。”

“你和你二哥可终于懂事了,知道关心妙锦了,以前的蠢事可不能再做了。”朱棣带着教诲的语气道。

“姐夫。”

“我和二哥早就认错了,妙锦也都原谅了我们了。”

“这是可别提了。”

“现在想起来,我们都臊得慌。”

“而且有一次皇上也很是奇怪的派人来训斥了我和二哥一顿,就在三天前,就是因为当初我和二哥对朱雄做的事。”徐增寿一脸无奈的道。

一听这话。

朱棣倒是有些惊讶:“父皇对朱雄还真的是看重啊。”

“对了。”

“还有一个好消息。”

“我刚刚从兵部看到的,等下就会昭告天下州府。”徐增寿回过神来,眼中也有敬佩。

“大宁的战事?”朱棣顿时来了兴趣。

“朱雄领兵大破叛军,解临城被围城之危,大破叛军,斩敌超过两万,自身折不过数百,伤不过两千,大胜!”徐增寿语气也十分骇然的说道。

朱棣一听,也愣住了。

“真的假的,他怎么做到的??”朱棣追问道。

这战况,与他想着的完全不同啊。

他想着朱雄领兵到了后,会先行固守,等待冬季。

可如今怎么直接大破敌军了?

“细细给本王说来。”朱棣又道。

“是这样的……”

徐增寿也立刻说了战果。

听到后。

朱棣和徐妙云都是一脸惊讶。

“朱雄,当真是一个天生的统帅啊。”

“本王不如他。”

朱棣一脸感慨的道。

“小妹真的是找了一个好男人啊。”徐妙云也是一脸感慨。

“我刚刚还听说了,皇上知道这战果后可是大悦,当即就下旨要昭告天下州府。”徐增寿无比羡慕的道。

……

PS:之前那个边城守将的名字更改了,叫曹峰,之前打成刘磊去了,忘记了前面已经写了.

第111章 朱元璋昭告,朱雄实力全开!获取经验值!

“父皇昭告这战果并无意外。”

“如今朵颜三卫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开了,让不少百姓都是群情激奋,如今朱雄领兵大胜,自然是要大肆宣扬以平息民愤。”朱棣十分平静的说道。

“这一次要是真的将叛军彻底击溃,我这妹夫归朝之日,必然又是很大的封赏啊。”徐妙云说道。

“可惜了。”

“这一次本王想要领兵去大宁就更无可能了。”

“朱雄带领五万大军,足以。”朱棣又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朱雄知道我以一万步卒换了一万骑兵,会不会上奏,如果让父皇知道了,这可就是大事了。”

转而,朱棣心中又有了几分不安来。

圣旨上是让朱雄麾下五万军全部迁移大宁府镇守,其中三万骑兵,两万步卒,但朱棣却私自扣下了一万骑兵,换成了一万步卒。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妙云。”

“朱雄立功这么大的事你等下要去告诉妙锦一下,也省得她担心。”朱棣回过头,对着徐妙云道。

“恩。”

“等下臣妾就去。”徐妙云点了点头。

大宁府!

青城境内。

距青城不过十余里之距。

冷瑟的寒风之下,两军列阵以待。

朵颜三卫剩下的兵力全部汇聚于此。

而在他们相隔不过数百丈的对面,朱雄一身血污的紫花鳞甲,右手提刀,策马立于五万大军阵前。

在身后。

五万镇寇军将士眼中都涌现着杀气和战意。

张辅负责统领的三万步卒也列阵以待,弓箭手在前,而在之后,两万骑兵呈现三排,横跨了这一方战场。

“该死的明军杂碎。”

叛军阵前。

三个部落的眼中都充满了怒意。

临城一役,他们损亡了近四万大军,除了被朱雄带兵斩杀的,还有受伤而死,哄散逃走的。

他开始起兵造反时的十八万,除了镇守那些多来城池的一万多人,剩下的都在这里了。

“儿郎们。”

“这些明军的崽子们死死咬着我们,我们退一步,他们就袭扰暗袭,根本不打算放过我们。”

“他们就是想要用此策拖死我们。”

“如果你们想要活命,想要活着回到我们的领地,那就只有碾碎明军的崽子们。。”

“我们兵力比他们要多,击溃他们,攻占大宁府,大元的援军就会来。”

“儿郎们,杀!”

朵颜部首大喝一声,战刀一挥。

“杀。”

杀光明军崽子。

“杀……”

五万三卫骑兵,还有近五万步卒,向着大明的军阵冲杀了过去。

十万大军攻伐,浩浩荡荡,真的带着一种碾碎一切的气势。

对于这三卫叛军而言,他们的确已经没有了选择,算算时间,青城已经被夺取了,后路已断,除非他们强行绕开青城,但他们的粮草辎重根本不足,他们,只能一战。

“镇寇军将士们何在?”

朱雄抬起战刀,威声喝道。

“嚯,嚯,嚯!!”

五万镇寇军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喝声,所有将士的目光都死死盯着冲杀而来的敌军。

“叛军,不留活口。”

“弓箭准备。”

朱雄威声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