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神公司到人类帝国 第442章

作者:小柒天

  那些脚步不是快而急促的战斗步伐,而是如同沉重钢铁交织的回响,每一步都在震撼着他们的心脏。

  他们抬头望向声源。

  只见一个个高大、比例夸张的“巨人”逐渐显现出来。

  对方身穿红色涂装的动力甲,镶嵌着金色的线条,就像是无所畏惧的战争神祇。

  每一名“巨人”在大步迈进时,都给人一种无可匹敌的威严感,而其身影也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并且这群“巨人”丝毫没有理会那些投降的冲锋队员,如同他们的存在,根本就不值得一丝关注。

  ?

  这让举手投降的冲锋队员略感困惑。

  “巨人”似乎对他们没有丝毫戒备,依旧自顾自的向着通往其他区域的闸口稳步前进。

  没有回头,也没有任何过多的动作,其步伐看似缓慢沉稳,实则在眨眼间已然接近闸口,马上便能够离开整备坞。

  难道“巨人”就不怕他们临时变卦,重新拾起爆能枪,来个背后捅刀?

  只是他们的脑海中刚浮现出这个念头,就发现其中一名巨人却突然止步,还从腰间拔出一柄跳动着红色光芒的动力剑。

  劈——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在静谧中划破,随即那柄动力剑释放出了一道“闪电”,像是带着毁灭性的气压直奔他们。

  几乎没有任何反应的时间,“闪电”就落在了他们的阵中,并引发了串联。

  “啊~!”

  “额”

  扑通.扑通!

  而“闪电”击中他们身体的瞬间,全身的肌肉突然失控、发生痉挛,仿佛被电流完全掌控了他们的每一根神经。

  所有对外界的感观,也在这一瞬间都完全被制约,他们的手脚不再听使唤,身体猛然失去力量,无力的摔倒在地、陷入晕厥。

  见此情景。

  这群“巨人”,或者说千疮之子1连的第2攻坚排成员们,便继续执行他们的“跳帮夺舰”战斗。

  “.”

  离开了整备坞、来至外面的枢纽区后,十八名千疮之子在外界看来,仍是保持着沉默无声。

  但实际上,三支小队的队长,似乎在头盔的内部通讯上完成了简短交流。

  他们互相轻点头,接着——

  咚、咚!!

  接着,三支小队便分头行动,朝不同区域开始迈步狂奔。

  磁力靴踩在金属甲板上的响动,传荡在整个走廊通道内,并且这群速度快到化成残影的千疮之子,没有再给予冲锋队“怜悯”.

  嘡!嘡嘡!!

  噗——噗嗤!!

  而是彻底的火力全开,但凡碰到试图拦截他们前行的家伙,一律直接用爆矢弹给予没有痛苦的死亡。

  他们需要掌控这艘歼星舰,以协助巴黎级、隐匿级对抗银河帝国的后续支援。

  至于如何掌控,就交给随他们一同行动的聪慧AI了。

  与此同时,斯卡里夫的轨道控制争夺战,已然处于最为激烈的势态,而空降至地表的千疮之子1连主力,也开始向斯卡里夫的帝国基地发起了猛烈攻势

第512章 “支援!!!支援到哪里了?!!”

  在斯卡里夫的近地轨道上,战斗的局势已经彻底的“白热化”。

  主宇宙帝国的两艘巴黎级与一艘隐匿级,虽然从战舰尺寸上,无法与银河帝国那长度接近两公里的歼星舰相媲美,但凭借出色的机动性、卓越的火力与超凡的灵活性,它们正以迅疾之势,把速度和战术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几乎占据了所有“制空权”。

  而这一切的关键,便是它们能够精准掌控局势,将敌人完全逼入被动。

  巴黎级与隐匿级凭借着超强的的机动性,在繁杂的宙域中,犹如三只灵巧的“猎鹰”进行穿梭、游击。

  尽管银河帝国的歼星舰看似庞大而坚固,甚至拥有《星球大战》宇宙中,令人惊叹的火力和防御力,但面对灵活的主宇宙帝国舰队,它显然无法展现出应有的优势。

  它那巨大的尺寸和沉重的结构,使得它在高速机动和灵活部署上,对比巴黎级、隐匿级就像是“反应迟钝”,如同一个庞然大物在密集的战场中奋力挣扎。

  而最为致命的是,歼星舰的内部局势同样混乱不堪。

  遭受三支千疮之子的战术小队跳帮后,歼星舰的舰组成员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双重压力。

  为了应对千疮之子持续不断的“侵蚀”,舰组人员完全无法集中精力,去制定有效的反击策略,更不要说是处理如何应对主宇宙帝国的小型舰队。

  整个歼星舰的运转已是漏洞百出,船员们忙于自保,毫无反击的余地。

  与此同时,银河帝国派出的钛式战机,与钛式轰炸机的表现可谓不堪一击。

  各类型号钛式战机面对主宇宙舰载机编队时,根本无法发挥出任何优势。

  鬼魅、白腿小隼和无人攻击机组成的舰载机编队,同样凭借超高的速度与机动性,加之精准的锁定和超视距作战能力,几乎对钛式战机形成了绝对碾压的局面。

  钛式战机想要同舰载机编队展开狗斗,可鬼魅、白腿小隼哪里会摒弃自身优势,去与钛式战机进行近战?

  所以,在钛式战机的飞行员们,还未能从雷达上发现目标之际,就已经被“空空”导弹锁定、击中,然后再与他们的座驾一同化成耀眼火团。

  至于派遣载有质子鱼雷的钛式轰炸机,意图通过冒险靠近巴黎级、隐匿级,来尝试“逆袭”局势的话.

  则是会面临“铺天盖地”般的拦截弹幕,全然无法靠近分毫。

  加之舰载的电子干扰,使得些许“漏网之鱼”就算凭借飞行员的超高技巧,以及无比的幸运,勉强躲过致命弹幕的钛式轰炸机,其电子设备也会被直接“干爆”。

  雷达、导航系统以及控制模块等关键设备瞬间失效,钛式轰炸机变得如同失去方向的太空垃圾,无法再维持任何有效的战斗能力。

  而电子设备彻底瘫痪,战机的操控系统被锁死,那些幸存的飞行员,就变成了完全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囚笼幽灵”。

  纵使飞行员们没有死心,依旧死死的把握操纵杆,但沦为废铁的轰炸机,却仍是毫无目的的漂浮在宇宙中,并被黑暗所吞噬。

  然而,主宇宙的舰队并不会轻易放弃这些珍贵的“资源”。

  巴黎级与隐匿级一旦发现这些“漏网之鱼”,便会立即释放出回收型猎杀者,去迅速靠近那些失去控制的钛式轰炸机,再用强力钩爪和磁力场将其牢牢抓住。

  接着,它们便能够带着这些废铁般的轰炸机,返回到母舰的机库中,且整个回收过程异常精准。

  至于为何要将其回收——

  一是经过地勤、后勤团队的维修后,依旧可以进行使用,成为主宇宙帝国的“螺钉”、“螺母”。

  二是对于那些飞行员来说,命运的转折也悄然到来。

  虽然他们在原有的阵营中极有可能视为失败者,甚至是弃子,但在主宇宙的眼中,他们依旧是一份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

  能够勉强躲过近防炮阵列的拦截网,就表明那些飞行员的生存能力、战斗经验,甚至是那股超乎常规的运气,是无法通过简单的进行数值衡量的。

  而主宇宙一方,自然是希望这些人从敌方阵营中拉拢过来,并将他们收编。

  接下来的他们,会被送入千疮之子1连的“人事部门”,接受的思想改造课程。

  他们在思想改造与教育计划中,不仅要接受更为严格的训练,还要学习帝国的理念,重新审视自己所代表的信念。

  通过这种“教育”,这些曾经的敌人,尤其是身为人类同胞的敌人会被逐步重塑,融入主宇宙的体制,成为忠诚的战士、继续为人类帝国效力。

  要知道,纵使现代科技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度,飞行员依然是比任何空中载具都要珍贵的“资源”。

  他们的技能、经验、反应能力和生死存亡之间的微妙运气,都是任何战争机器无法替代的.

  当然了,拥有“灵魂”的机器除外。

  不止于此。

  随着轨道控制权的战斗愈加紧张,并接近尾声,一架加长机体的运输型鹈鹕号,亦是搭载着一支突击小队,迅速从巴黎级的机库中弹出。

  鹈鹕号的机舱内,则是有具待机状态的重装暴君,以及五名精英老兵、十名地狱伞兵,和三十名同样待机中的重装克隆人士兵。

  紧随其后的,依旧是由一架白腿小隼战机,和六架无人机组成的护航编队,用以为这支突击小队提供掩护、展开突破。

  而这支队伍的目标,直指负责斯卡里夫护盾的空间站。

  虽说此刻的空间站,亦是进入了全面防御的状态,各类固定火炮正接连不断的向外倾泻爆能光束,但是“这点儿”拦截火力,还不如由钛式战机群构成的拦截网,更无法同主宇宙的近防炮阵列相媲美。

  甚至在应对这支突击编队时,空间站的反应显得异常迟缓,无法有效形成威胁

  没办法,空间站的固定火炮中,绝大多数都人为操控的,自然是无法像拥有智能辅助的近防炮那般,进行自动扫描、索敌。

  况且钛式战机群,早已被巴黎级和隐匿级所压制,几乎被消灭殆尽,导致空间站的防御显得格外脆弱。

  因此,鹈鹕号的两名飞行员几乎没有发挥极限技巧的机会,就凭借着机体的速度和护航编队的掩护,轻而易举的穿越了薄弱的火力网,毫无阻碍的向空间站机库逼近。

  紧接着,这架鹈鹕号更是轻而易举的闯过等离子阀门、进入了空间站机库的内部。

  ?

  !!!

  面对突入袭来的不速之客,机库内的帝国地勤人员,根本就来不及把阀门调整成“只准出、不准进”,亦或是彻底关闭的模式。

  由于千疮之子1连和调查部的联合舰队,早已对斯卡里夫的指挥系统展开了猛烈的电子干扰,致使整个指挥体系陷入了全面的瘫痪状态。

  即便空间站的控制室察觉到了突击编队的意图,然而,发出的相关命令和指示依旧存在显著的延迟。

  就算机库的地勤人员接到了提醒,但已经为时已晚。

  在众目睽睽之下,运输型鹈鹕号展开了尾部的舱门——

  踏、踏!

  然后,二十名克隆人士兵率先涌出机舱。

  这些生物兵器身穿厚重的战术甲胄,而且还配备了全覆盖式机械骨骼,来进一步增强力量与速度,而他们手中紧握的则是大口径高斯枪械。

  “1队,向十点钟方向进行火力压制。

  2队,解决三点钟方向的冲锋队哨兵。

  余下单位负责掩护,构建防御阵地。”

  头盔涂装为红色的克隆人指挥官,发出的命令清晰有力,且克隆人独有的沉稳鼻腔音,听起来更是充满威慑力。

  随着指令传出,所有克隆人士兵迅速分散开来,进入最佳的战斗姿态。

  最主要的是每个单位,都展现出了超凡的默契与执行力,它们会自主选择最佳的位置和射击角度,向那些仍处于懵圈状态的帝国冲锋队,进行长短点射的火力压制和精准击杀。

  克隆人系列“产品”,早已不同于最初的原始版本。

  经过十数年的迭代与升级,它们的思维逻辑不再局限于机械、呆板的反应,而是拥有了完整的战术头脑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它们不仅是“高端的炮灰”,更是能够在极端压力下,迅速做出战术调整的“战士”。

  虽然它们的智能比不上愚笨型AI,或者更加“拟人”的合成人,但它们展现出的战斗力若是横向对比,几乎无可匹敌。

  纵使精英老兵、地狱伞兵,也不敢保证能够轻易战胜相等数量的克隆人士兵。

  况且,克隆人的优势始终体现在低成本与高效率上,尽管在其他方面相对薄弱,比如情报处理与情感理解,可它们不知疲倦、没有痛觉,永远执行命令,直至战斗结束。

  所以在三十名克隆人涌出鹈鹕号机舱的瞬间,就对驻守空间站机库的冲锋队,形成了绝对的火力压制。

  待重装暴君亦是屈膝爬出机舱,再双手拎起旋转高斯机炮后

  驻守机库的冲锋队,算是彻底失去了反击能力。

  而五名精英老兵和十名地狱伞兵,则是借助这些生物兵器的掩护,开始向空间站的控制室进发。

  待他们夺取空间站的控制权,那么巴黎级和隐匿级,便可以为空降至斯卡里夫地表的主力部队,提供更好的火力支援。

  而此刻的斯卡里夫地表,同样被战火所吞噬。

  有着类似地球热带气候的沙滩、雨林之上,散落着各类型号的空投仓。

  嗒——嗒嗒——!

  嘡——嘡嘡——

  轰.轰!!!

  而在护盾的苍穹下,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与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撕裂了空气的寂静,并为银河帝国一方,带来了无法逃避的死亡气息。

  从上空俯瞰,可以发现被空投至此的精英老兵、地狱伞兵和千疮之子,正以极其熟练的战术阵型,扫荡着驻扎在安全综合设施附近的防线。

  尤其是千疮之子的每一次步伐踏出,都仿佛在为这片血染沙滩添加一笔新的血色。

  完成运输任务的露娜运输艇和银鸥号,亦是为主力部队提供火力掩护,解决钛式战机群和银河帝国的大型地面载具,例如AT-AT步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