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萧峰:开局速通杏子林 第64章

作者:望长川

  而且,在她看来,学武功嘛,总得有点门槛和要求,哪有凭空就教绝世神功的道理?

  当初在星宿派,让丁春秋教她武功,她都巴结了师父和师兄们好久的呢,把还是个小孩子的她累的身心俱疲。

  比起这些,现在好像还是很轻松的。

  无非就是先学点基础,磨磨性子罢了!

  这点挑战,对她这个在星宿派那种龙潭虎穴都能活下来、并且成功偷宝叛逃的聪明人来说,算得了什么?

  她对自己的悟性和学习能力可是有着迷之自信。

  这么一想,阿紫又重新燃起了干劲,握了握小拳头,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早日让姐夫满意,学到真本事!

  至此,小镜湖的风波总算彻底平息,迎来了真正的万事大吉。

  段正淳和阮星竹欣喜万分,立刻亲自张罗,命人就在这水榭之中,置办了一桌丰盛的宴席。

  虽处江湖之远,不如王府精致,但山珍野味、湖鲜时蔬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更重要的是这份失而复得、全家团聚的喜悦之情。

  众人围坐一桌,气氛前所未有的和谐温馨。

  段正淳坐在主位,看着身旁的妻女和对面的乔峰,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不住的举杯。

  阮星竹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左边给大女儿阿朱夹一筷子鲜嫩的鱼肉,右边给小女儿阿紫舀一勺香浓的羹汤,看着两个女儿吃得香甜,她比自己吃了蜜还甜,眼角的笑意就没消失过。

  说起来,不管是这次来和阮星竹进行一段短时间温存的段正淳,还是在此安静隐居的阮星竹,都没想到,会在这样一个突然的情况下,认了两个女儿。

  但这一切,终归还是这么发生了。

  尤其是还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当真是让段正淳这个见识过无数大场面的人,都忍不住有点难以消化。

  所以,他们现在是既高兴,又激动,有时候手掌都不太稳了。

  这绝对是非常难忘的一天。

第121章 阿紫有点小吃醋

  阿紫为了早日达成自己的学武大业,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巴结乔峰。

  她很快发现,直接巴结姐夫似乎效果有限,于是转变策略,将攻势重点放在了姐姐阿朱身上。

  她凑到阿朱身边,姐姐长姐姐短地叫着,又是夹菜又是倒水,小嘴像抹了蜜一样甜,变着法地夸阿朱漂亮温柔。

  但这话里话外,都是暗示姐姐,要多在姐夫面前帮自己美言几句,吹吹枕边风。

  对此,阿紫非但不觉得别扭,反而有一种新奇而自然的感受。

  之前在星宿派,她也需要巴结师父、师兄师姐以求生存,但那种巴结带着恐惧和算计,总是提心吊胆。

  而现在巴结自己的亲姐姐,虽然目的性依旧很强,却莫名地少了许多隔阂与压力,仿佛这本就是天经地义,姐妹间该有的亲密一样。

  这种微妙的感觉,让阿紫心中第一次对亲情有了些许模糊,却也十分真实的触感。

  阿朱看着这个古灵精怪,前一刻还狠毒无比,下一刻又能撒娇卖乖的妹妹,心中也是无奈又好笑,但更多的是一种天然的亲近和溺爱。

  刚刚相认,得知自己还有一个血脉相连的妹妹,她心中充满了怜惜和想要补偿的冲动。

  虽然这个妹妹的性子实在有些抽象,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她哪里会不喜欢?

  对于阿紫这点小心思和小要求,她自然柔声应承下来,答应会帮她说说好话。

  段正淳看着两个女儿相处融洽,阮星竹也笑容满面,心中那失而复得的喜悦感充盈澎湃,只觉得人生圆满,莫过于此,高兴得无以复加,连连畅饮。

  褚万里和朱丹臣等四大家臣此刻也是同桌而食,看着主公一家团聚,其乐融融,也都是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脸上洋溢着笑容,气氛融洽无比。

  说起来,这也是大理段氏的好处了。

  为什么四大家臣都对他们忠心耿耿呢?那就是他们的主公们是真的没有架子。

  不管是当皇帝的段正明,还是当王爷的段正淳,都和这些侍卫兄弟相称,吃饭的时候最多分一下主次席位,大家都是同桌而食的。

  这种情况在大宋显然是不可能出现,所以这些家臣才会对他们忠心耿耿,这份待遇简直没得说。

  情绪价值给的很足很足,地位上大家兄弟相称,金钱上更不必说,以他们的地位,显然给的钱也不会少。

  各方面都给满了,你说他不忠心谁忠心吧。

  宴席间,自然不可避免地谈到了乔峰与阿朱的婚事。

  段正淳和阮星竹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没有丝毫异议,反而觉得是天作之合,心中都十分高兴。

  段正淳端着酒杯,对乔峰郑重道:“乔帮主,不,未来的贤婿!阿朱能得你青睐,许以终身,是她几世修来的福气!也是我段家的福气!将阿朱交给你,我们一万个放心!”

  言语之间,充满了对乔峰的认可和赞赏。

  阮星竹也拉着阿朱的手,眼中含泪,却是喜悦的泪:“阿朱,乔帮主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你能嫁给他,娘…娘真是替你高兴!”

  阿朱听着父母的话语,俏脸微红,如同染上了天边最美的晚霞。

  她偷偷抬眼看向身旁的乔峰,正对上乔峰也望向她的温柔而坚定的目光,心中顿时被巨大的甜蜜和幸福感填满,轻轻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乔峰虽不喜过多客套,但此刻也是郑重举杯回敬段正淳夫妇:“两位大可放心,乔峰此生,必不负阿朱。”

  话语简洁,却重若千钧。

  朱丹臣脑子转得最快,见状立刻上前一步,笑着拱手道:“恭喜主公,恭喜夫人,恭喜乔帮主,恭喜大小姐!此乃天作之合,佳偶天成!卑职等为诸位贺!”

  其他三人也立刻反应过来,纷纷出声祝贺,宴席上的气氛顿时更加欢腾热烈,充满了喜庆之意。

  然而,在这片欢腾和祝福声中,却有一个人,心中泛起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连她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酸涩和异样。

  那就是阿紫。

  她坐在那里,看着乔峰和姐姐阿朱四目相对时那旁若无人的温情与默契,看着乔峰那张棱角分明,充满男子气概的脸上流露出罕见的温柔,看着姐姐那幸福娇羞的模样…

  她的心里,竟然莫名其妙地感到一阵不舒服,仿佛有什么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分走了一样。

  自从被乔峰以绝对的力量和气势彻底压制和管教之后,这个高大伟岸,强大无比又仿佛能掌控一切的男人,就在她心中留下了极其复杂深刻的烙印。

  有恐惧,有敬畏,但似乎还悄然混入了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扭曲的崇拜和朦胧的好感。

  此刻,看到这份她潜意识中或许渴望得到的关注和温柔,完全倾注在姐姐身上时,一种混合着嫉妒、失落和酸楚的情绪,悄然在她心底滋生。

  但她现在可不敢有丝毫表露。

  乔峰的威严和手段她可是领教够了,只能强行将这点莫名其妙的不舒服死死压在心里,低下头,默默扒拉着碗里的饭菜,将那点异样的情愫深深隐藏起来。

  只是那本来十分可口的饭菜,此刻似乎变得有些索然无味了。

  很快,一顿宴席就已经过去。

  段正淳今天十分高兴,喝了不少的酒,四大家臣也是一样,乔峰更是如此。

  只不过乔峰的酒量简直和bug差不多少,和这群人喝酒,把他们都喝趴下,几乎是两坛子酒下肚,但他根本一点都没有喝多,反而神采奕奕。

  而段正淳和四大家臣都已经喝倒了好几个,剩下的也都是走路歪斜,回屋躺着去了,十足的酒蒙子模样,也是让人有点无语。

  而更无语的是,阮星竹都喝多了。

  因为她这个当娘的十分高兴,找到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心情可以理解。

  但没办法,喝完之后这也是个俏皮性子,蹦蹦跳跳,又哭又叫,和那几个酒蒙子没有半点区别。

  还是阿朱费了好大的劲,把他们都扶在屋里休息的。

  而这一顿酒饭过后,天也已经黑了。

  乔峰和阿朱便在边上的房子找了一个房间休息,度过了这一天。

  只能说,这一天属实是让人挺难忘的。

  而乔峰则是很满意。

  弥补遗憾计划,又进行了巨大的一环。

  阿朱不再是塞外牛羊空许约,阿紫也在管教之中逐渐变好,褚万里也没死,段延庆的伤也好了不少,开始为他做事。

  他主打一个为人正派,这些遗憾,都扭转过来了。

  就俩字,舒坦!

第122章 珍珑棋局的请柬

  次日清晨,小镜湖畔的竹屋内,段正淳与阮星竹相继醒来,回想起昨日宴席上的放纵畅饮,都不禁面露几分惭愧与尴尬。

  尤其是段正淳,他身为大理镇南王,平日里自是注重仪态,昨日竟在乔峰和众家臣面前如此失态,着实有些汗颜。

  然而,那失而复得、双喜临门的巨大喜悦瞬间又冲散了这点尴尬。

  段正淳大手一挥,朗笑道:“哈哈,人生得意须尽欢!昨日之喜,值得大醉一场!今日我等换个地方,继续庆贺!”

  于是,一行人并未继续留在清幽的小镜湖,而是来到了信阳城中最为繁华地段的一家大酒楼。

  包下一个雅致的包厢,点了满满一桌当地特色佳肴,准备再续昨日欢庆。

  包厢内气氛融洽,段正淳与阮星竹看着并坐在一起的阿朱阿紫两姐妹,越看越是欢喜。

  四大家臣侍立一旁,脸上也带着欣慰的笑容。

  阿紫为了表现,更是殷勤地给乔峰和阿朱倒茶,小嘴叭叭地说着俏皮话,虽然目的性明显,但也确实给席间增添了几分活泼气息。

  然而,酒菜刚上桌,还未等众人动筷,雅间的门便被轻轻叩响。

  一个衣着虽破旧却浆洗得干净,神色恭敬的丐帮弟子在门外求见。

  乔峰微微颔首,示意让其进来。

  那丐帮弟子进门后,先是对乔峰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属下参见帮主!”

  “何事?”乔峰问道。

  “启禀帮主,若非要事,属下自然不敢来报。”

  那弟子恭敬回道:“楼下有两人,指名道姓非要见您老人家不可,我们见其形迹有些奇特,不敢擅自做主,特来请示。”

  “哦?奇特?带他们上来吧。”乔峰略感好奇。

  不多时,那弟子便引着两人走了进来。

  这两人一出现,包厢内的众人都不由得愣了一下。

  只见这两人皆是中年模样,衣着普通,但面色有些异样的苍白。

  最奇特的是,他们从进门开始,嘴巴就无声地张合着,发出“啊…啊…”的短促气音,手指还不停地指向自己的耳朵,又焦急地指向乔峰,神情激动却又无法表达。

  竟是两个聋哑人!

  乔峰眉头微挑,看向引路的丐帮弟子:“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是什么人?如何找到你们的?”

  那弟子连忙躬身回答:“回帮主的话,这两人今日一早便寻到了咱们信阳的分舵,打探您的消息。

  弟兄们见他们举止怪异,又是生面孔,自然不敢轻易透露,便盘问他们的来历和目的,谁知他们竟说不出话,也听不见我等问话,只是焦急的比划。”

  弟子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份制作颇为精致的请柬,呈给乔峰:“后来,他们从怀中取出了这份请柬,并未拆封。

  又向弟兄们讨要了纸笔,在纸上写下:求见北乔峰乔帮主,奉师命呈上请柬。落款是:聋哑谷,聪辩先生门下。”

  “聪辩先生?”

  段正淳闻言,轻咦一声,面露讶色:“原来是聋哑老人的门人,那就难怪了。”

  一旁的阿紫听得云里雾里,她久在星宿海,对中原武林这些隐逸高人知之甚少,忍不住好奇问道:“爹,这聪辩先生又是什么人?很厉害吗?怎么派来送信的人都是聋的哑的?”

  段正淳笑着解释道:“聪辩先生苏星河,乃是江湖一位极有名的隐逸奇人,据说他学识渊博,堪称旷世奇才,于琴棋书画、医卜星象、奇门遁甲、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诸多杂学,无一不精,无一不通!

  其门下更有八位弟子,各承一艺,在江湖上被称为函谷八友,皆是有趣的妙人,苏先生早年并非聋哑,只是不知后来遭何变故,竟成了又聋又哑的老人,故而如今也有人称他聋哑先生。

  此人虽从来都不在江湖走动,但名声却是很高,是一位令人敬仰的隐士贤达。”

  阿紫听完,撇了撇嘴,顿时失去了兴趣。

  一个隐居的、又聋又哑的老头子,就算懂得再多杂学,在她看来也是无用,难道还能比姐夫乔峰这般威震天下的武功更厉害?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坐在乔峰身边的阿朱,却像是想起了什么,轻轻“啊”了一声,对乔峰低声道:“乔大哥,我想起来了!阿碧就是那位函谷八友之首,琴癫康广陵先生的弟子!

  这么算起来的话,这位聋哑先生苏星河,还是阿碧的师爷呢!”

  乔峰微微点头,他自然知晓这一切前因后果,甚至比在场所有人都更清楚聋哑谷,苏星河以及背后隐藏的无崖子传承的秘密。

  他面色平静地接过那份请柬。

  请柬入手微沉,用料讲究,封面并无多余纹饰,只以古篆写着:北乔峰亲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