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萧峰:开局速通杏子林 第113章

作者:望长川

  但一条右臂已是微微颤抖,指尖更是传来一阵灼痛感。

  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便是降龙十八掌?好生霸道!我的枯荣禅功竟也抵挡不住?此人内力之厚,掌力之猛,简直匪夷所思!

  乔峰一掌逼退枯荣,身形如陀螺般一转,面对刚刚缓过气来,再次揉身扑上的四本。

  他双掌连环拍出,依旧是降龙十八掌的招式,或是见龙在田,或是鸿渐于陆,或是震惊百里。

  掌风绵绵,呼啸阵阵。

  他出掌看似大开大合,刚猛无俦,但每一掌击出,力道都拿捏得妙到毫巅。

  掌力及体之前,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微微一顿,或是偏转几分角度,那排山倒海的力道便会恰到好处的将四本震开,使其气血翻腾,难以形成有效合围,却又不会真正伤及他们经脉脏腑。

  四本越打越是心惊,他们只觉自己仿佛陷入了惊涛骇浪之中,乔峰的每一掌都像是一道巨浪拍来,让他们只能勉力支撑,毫无还手之力。

  对方的掌力明明可以轻易将他们重创,却总是在关键时刻收回大半力道,这种对力量的精准控制,简直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

  他们练武数十年,何曾遇到过如此憋屈又如此令人绝望的对手?

  枯荣大师强压下翻腾的气血,再次加入战团。

  他与四本配合默契,时而以精妙指法牵制,时而合力硬撼,将段氏一阳指的奥妙施展得淋漓尽致。

  指风嗤嗤,或刚猛,或阴柔,或迅疾,或沉缓,从四面八方笼罩向乔峰。

  可乔峰便如同磐石立于激流之中,任你千般变化,我自一掌破之!

  他始终以降龙十八掌应对,招式古朴简单,却蕴含着无上威力与武学至理,大道至简,一力破万法。

  他的身法并不算多么奇幻,但每一步踏出,都仿佛契合某种韵律,总能于方寸之间避开最凌厉的攻击点。

  他的掌法则更是惊人,那亢龙有悔的悔字诀被他运用得出神入化,刚猛霸烈的掌力之下,始终藏着一份余裕和收敛。

  往往掌风眼看就要拍实,却能在最后一刻如潮水般收回大半,只以恰到好处的力道将对手逼退震开,使其失去战斗力而又不受伤。

  转眼间,二十余招已过。

  禅堂内,掌风呼啸之声渐渐平息。

  乔峰收掌而立,气息悠长,面色如常,仿佛刚才那番激烈交锋只是热身而已。

  而反观枯荣大师与四本,五人皆是呼吸急促,僧袍被汗水浸湿,脸上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疲惫与震撼。

  本因方丈看着自己微微颤抖的双手,又看了看气息均匀、渊渟岳峙的乔峰,脸上露出一丝苦涩,长叹一声,率先双手合十,躬身道:“阿弥陀佛!乔帮主神功盖世,贫僧心服口服。”

  他清楚地知道,方才至少有十次,乔峰的掌力若是落实,自己不死也要重伤。

  本观、本相、本参也相继躬身,齐声道:“多谢乔帮主手下留情,我等拜服。”

  枯荣大师站在原地,那半枯半荣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释然,更有一丝如释重负。

  他沉默了片刻,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清晰:“乔帮主武功通神,已非尘俗手段所能衡量,老衲心服口服。

  我等五人联手,在帮主掌下竟如稚童嬉戏,若非帮主处处容情,我等早已毙于掌下,先前疑虑,实乃坐井观天,贻笑大方了。”

  他顿了顿,面向乔峰,郑重地合十深施一礼:“老衲枯荣,代表天龙寺,从此谨遵乔帮主号令,绝无二心,段氏一族,愿附骥尾,共图大业!”

  这一礼,代表着天龙寺的彻底臣服,也标志着乔峰整合大理的最后一道障碍,被其以绝对无敌的武力,彻底扫平。

  段正明和段正淳见状,心中最后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由衷的喜悦。

  段誉更是看得心驰神摇,对大哥的敬佩之情无以复加。

  阿朱眉眼弯弯,满是自豪。

  阿紫则已经兴奋的快要跳起来,恨不得上去钻到乔峰怀里,只是觉得不合适,这才忍住,看着乔峰的眼神充满了无尽的崇拜。

  乔峰上前一步,亲手扶起枯荣大师,诚恳道:“大师言重了,诸位大师武功高强,一阳指更是武林一绝,乔某亦是佩服。

  今日切磋,只为印证武学,绝无他意,日后,还需倚仗大师与天龙寺诸位高僧之力。”

  他的话语平和,既维护了枯荣大师等人的颜面,也明确了上下之分。

  枯荣大师等人闻言,心中最后一丝芥蒂也烟消云散,对这位武功盖世,气度恢弘的未来之主,真正生出了归附之心。

  他们清楚,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弱肉强食的,乔峰武功极高,且裹挟着大势,那听乔峰的就不丢人。

  且看乔峰为人豪迈正义,未来也必然不负他大理段氏,这对于枯荣这个段氏守护者来说,那就够了。

第220章 制衡之术

  天龙寺禅堂一战,乔峰以绝对无敌的姿态,彻底折服了枯荣大师与天龙四本。

  那刚柔并济,收发由心的降龙十八掌,那深不见底、沛然莫御的内力修为,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入五位高僧心中。

  五个老和尚心中都有数,乔峰的武功远在他们之上,自然拜服。

  自此,大理段氏最后的,也是最核心的力量,终于毫无保留的归附于乔峰麾下。

  大局已定,乔峰不再耽搁。

  次日,他便与段正明和段正淳,以及代表天龙寺态度的本因方丈一同,再次踏入了高升泰的相国府。

  相较于之前的剑拔弩张与神秘诡异,今日的会面显得正式而凝重。

  高升泰早已在正厅等候,他面色有些苍白,眼神复杂地看着联袂而至的众人,尤其是在目光扫过神情平静的乔峰时,眼底深处不由自主的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

  那生死符发作时的痛苦,已然成为他永恒的梦魇。

  那雄才大略的巨大野心,也已经让他佩服到了极致。

  此刻的高升泰,心中确实已经认可了乔峰这位主公的存在。

  众人落座,无需过多寒暄,乔峰便直接开门见山,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高相国,大理内耗已久,于国于民皆无益处。今日前来,便是要彻底了结此事。

  自即日起,除军权之外,所有政务、财政、人事任免等权柄,你需悉数交还予段皇爷与镇南王,日后大理日常国事,均由他二人决断处理。”

  高升泰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嘴唇嗫嚅了几下,想要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他心中天人交战,充满了不甘与恐惧。

  他不敢忤逆乔峰,可心中却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交出权力,就意味着他高家数十年的经营付诸东流,他本人也将从权倾朝野的相国变成一个空有爵位的富家翁。

  更让他恐惧的是,一旦失去权力,自己对于乔峰还有多少利用价值?

  万一乔峰事后清算,他高家岂有活路?

  作为高家的家主,他自然也要为高家所考虑才行。

  看着他脸上变幻不定的神色,以及那深藏的犹豫与担忧,乔峰洞若观火。

  他深知,驭下之道,在于平衡,在于给予希望,而不能一味强压。

  他语气稍缓,但依旧带着掌控一切的威严,继续说道:“高相国不必过于忧虑,大理军权,依旧由你执掌。

  平日里,你无需过问政事,安心颐养即可,但若遇战事,或需调动兵马之时,你需听我号令行事,段皇爷与镇南王,无权直接调动军队。”

  此言一出,不仅高升泰愣住了,连段正明和段正淳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归于平静。

  乔峰这一手,可谓深谙制衡之道。

  他将行政权交还段氏,安抚了段氏皇族,也使得大理日常运转得以恢复正常,赢得民心。

  同时,他将最核心的军权依旧留在高升泰手中,既是给了高升泰一个定心丸和保命的筹码,确保其不会因权力尽失而狗急跳墙,也是在自己手中留下了一把悬在段氏头顶的利剑。

  最终的解释权和指挥权,牢牢的掌握在他乔峰自己手里。

  段氏有治权而无军权,高氏有军权而无治权,两者互相牵制,都必须仰仗他乔峰的鼻息。

  如此一来,大理才能真正稳定,成为他可靠的后方,而非潜在的隐患。

  段正明和段正淳都是聪明人,瞬间便明白了乔峰的用意。

  他们对此心照不宣,并未流露出任何不满。

  既然已经决定追随乔峰,那么接受其安排便是理所当然。

  更何况,他们本心也并非贪恋权术之辈,能够摆脱高氏掣肘,真正为大理百姓做些实事,已是心愿得偿。

  至于军权,未来天下一统,他们作为藩王,本就不会拥有大规模的独立兵权,此刻提前适应,倒也并无不可。

  可能也是下限低的好处,之前这哥俩就是被高升泰掌权时间长了,对于权力没什么欲望了,所以怎么着都行。

  高升泰在最初的错愕之后,迅速权衡利弊。

  军权还在自己手上!

  这意味着他高家依然拥有举足轻重的力量,依然是乔峰需要倚重甚至忌惮的对象!

  只要牢牢握住兵符,他就还有价值,乔峰就不会轻易动他,甚至在某些时候还需要借助他的力量来平衡段氏。

  这无疑是一颗巨大的定心丸。

  因为他还有价值,有价值的人,是不会轻易被杀的!

  想通了此节,高升泰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和一丝重新燃起的野心。

  当然,这野心已被牢牢限制在乔峰画下的框框里,但对于现在的高升泰来说,是完全足够了的。

  他立刻起身,对着乔峰深深一揖,语气变得无比恭顺甚至带着几分感激:“主公思虑周全,安排得当!

  属下谨遵主公之命!即日起便着手交接政务权柄,军权之事,必时刻谨记,唯主公马首是瞻!”

  看着高升泰态度的转变,乔峰微微颔首。

  大理内部的权力格局,至此才算真正尘埃落定,以一种微妙的平衡方式,被他完全掌控。

  站在镇南王府的望楼之上,极目远眺,乔峰心中豪情激荡。

  西夏、吐蕃、大理,这环绕大宋的三方势力,如今已尽数落入他的掌中。

  一幅宏大的战略包围网已然成型。

  接下来,他的目光投向了北方,那片广袤的草原和平原山川。

  那个幅员辽阔,由契丹人建立的强大帝国:大辽。

  他的亲生父亲萧远山,在被扫地僧以神照经无上玄功治愈沉疴,恢复神智后,已然返回了辽国。

  乔峰知道,自己北上辽国,不仅是完成天下布局的最后一块,也是一个与父亲重逢的时刻。

  一转眼,之前少室山暴揍亲爹萧远山,居然都是两年前的事了。

  时间过的还是太快了。

  不过也没办法,在逍遥派这边就耽搁了好久时间,总算是没白忙活。

  只要再将辽国纳入掌控,或者至少使其无法干扰自己的计划,那么,对积弱已久、内部问题丛生的大宋形成合围乃至最终一统,便将水到渠成。

  以中原正统王朝之名,接收四方疆土,重塑华夏版图,避免那记忆中令人痛心疾首的靖康之耻,此其时也!

第221章 大婚

  然而,在即将北上,踏上那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程之前,乔峰心中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必须完成。

  这件事,关乎承诺,关乎情义,更关乎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牵绊。

  他找到了正在庭院中与段誉说笑的阿朱。

  阳光洒在她清丽秀美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乔峰走到她面前,目光温柔而坚定,拉起她的手,声音低沉而充满歉意,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阿朱,诸事已毕,大理安定,我曾答应你,待事了便与你成婚。

  南来北往,事情繁多,此事已是拖延太久,如今却是时候了,你可愿嫁我为妻?”

  阿朱闻言,先是一怔,没想到乔峰居然来了个如此直球

  可随即,无边的喜悦与羞涩瞬间染红了她的双颊。

  她等这句话,已经等了太久。

  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却是幸福至极的泪水,用力的点了点头,声音轻若蚊蚋,却清晰无比:“乔大哥,我愿意!我一直都愿意!”

  消息很快传开,整个镇南王府乃至皇宫都为之欢腾。

  段正淳得知此事,更是老怀大慰,笑得合不拢嘴。

  他这个亏欠良多的女儿,能嫁给乔峰这等顶天立地、前途无量的英雄人物,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归宿。

  这桩婚事,于公,是段氏与乔峰势力更紧密的绑定,是一剂强心针。

  于私,则是女儿得偿所愿,佳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