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女侠别怕,我是好人呐 第717章

作者:善解人颐

  我们到底在和谁打仗?

  “上来吧。”李二凤凌空飞渡,顺便使用控鹤擒龙,把李渊他们几个一起抓到了龙身上。

  龙吟之下,全是跪拜的身影。

  处在龙鳞之间的几人并不怎么显眼,反倒是站在龙头龙角中间的李二凤显得威严十足,仿佛天地的中心。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他们也是渐渐转变思想。

  输给这样的人好像并不丢脸。

  而且大家都姓李,说不定几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爷几个互相对视一眼,有些释然,但也有些可惜。

  特别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是摆在了明面上了。

  现在倒好,谁都当不成皇帝,倒是能免除兄弟相残。

  甚至两个兄弟在眼神交换之间,瞬间有了共同进退的想法。

  毕竟以后是要在李二凤朝廷做事,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们要是再不和睦,岂不是让外人得了便宜?

  大唐这个帝国可不仅仅只有这一片区域而已,他们可知道另外几个国家都是李二凤的目标。

  只是爷几个传递完了眼神之后,表情就略微有些复杂的看向旁边默默无语的妹子李秀宁。

  自家姐妹,女儿,李渊他们哪里察觉不到李秀宁对李二凤逐渐变化的态度和感官。

  以前倒也还能算是平等相处,即便是他们处于劣势,但至少双方从身份上还是对等的,都是争霸天下的势力之一嘛。

  但是现在再见面的时候却是献城投降,李秀宁又会怎么想呢?

  而且陛下又是怎么想的呢?

  毕竟他们飞速远去的时候,瞄了一眼城外跪着的一群人里,李秀宁未婚夫还一脸懵逼的抬头望着他们呢~

  ……

  由于魔龙的超快速度,李二凤离开之后又迅速回来,实际上也没有耽搁太多事情。

  就算众人之前也察觉到了,好像有地龙翻身,但是等到李二凤带着李阀投降的消息回来之后,就一切都不重要了。

  该走的流程继续走,歌照唱,舞照跳,从白天持续到夜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五彩的烟花从晚上夜色降临开始,就一刻都没有停歇过,持续到了第二天天明。

  你要说睡觉?

  这个情况谁还睡得着觉啊!

  况且陛下甚至下旨狂欢三日与民同乐,还有比这更快乐的时刻吗?

  当然他这种旨意也让一群儒生憋的脸都扭曲了,偏偏又不敢上书,打扰兴致。

  就连已经全都成为了大唐帝国班底的魏征,房谋杜断等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乱来。

  他们是以降臣的身份加入大唐的,可不如原本历史上那么高位。

  第一天热闹过后。

  这第二天,李二凤直接就开始封公行爵。

  他不搞那些虚的,知道底下这伙人就是为了啥来的。

  同时底下那些人兢兢业业的为自己工作,不就是为了这些好处吗?

  他李二凤是个好老板,底下谁做了什么事,他都记在心里的。

  嗯,当然,即便他没有记到,督军部也会记下的。

  大体的朝政体制,李二凤自然是选用的大唐帝国那一套,只不过也增添了一些李二凤自己开办的部门。

  手底下的人是没人能够封王的。

  因为大家在后宫里面合计的时候发现,即便确实有许多人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做出了许多重要政绩。

  但是仔细一想的话,就会发现串连所有势力的,还真就是李二凤本人!

  他都已经是皇帝了,还封个屁的王啊。

  所以就直接开始封赏公爵。

  首先便是镇南公宋缺,说他投机倒把最后选择正确也罢,说他赌性大,孤注一掷也罢。

  总之没人说他不配。

  毕竟岭南宋阀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不过与前朝不同的是,宋缺主动交出了兵权,接受了朝廷的领导,而不是像杨坚那个时期,明面上臣服于朝廷,实则割据一方。

  随后便是安乐公宇文化及,正在长安颐养天年。

  这……反正大家眼神古怪,却没人反对。

  三四十岁就开始颐养天年,不愧是安乐公,甚好甚好。

  顺带一提的是,宇文化及身体抱恙,窝居府中不便出行,是由他的弟弟宇文智及代为出面接旨谢恩。

  本来大家都以为这样的家族以后也会渐渐没落,但李二凤却丝毫没有太过防范的心思一样。

  他大方的表示,新朝新气象,宇文家族照样可以正常入仕为官,只要能力跟得上。

  除了这两个以前的世家顶级门阀混上了公爵之外,剩下的公爵就不李阀和独孤阀了。

  他们作为争夺天下失败的投降者,也就是看在了某些人的面子,以及以前的世家大族份上,李二凤才给了他们一个侯爵。

  没人敢说什么,甚至什么五姓七望啥的,在李二凤的朝廷当中根本不敢出声。

  因为在李二凤的朝廷当中,他们既不能做到垄断资源和垄断人才,也做不到拥有强大的武力对抗李二凤。

  李二凤还有其他地区的人才资源支援嘛。

  所以他们只能跟着其他人一起内卷。

  要说李二凤的大唐有多么内卷的话,简单说一下就知道了。

  由于林二凤打的基础实在太好,领兵的两位大将军岳飞和李靖,都没能靠军功当上公爵,只能是个侯爵。

  甚至更下一层的其他武将,那都多数是伯爵子爵啥的了。

  如此也都能看得出李二凤这一朝,爵位到底有多么难得和珍惜。

  换而言之就是含金量十足,底下那伙人不仅不抱怨,反而干劲满满。

  嗯,文臣武将都不怕,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毕竟天下这么大,何况李二凤早就已经透露,建立大唐帝国之后,就要开始横扫四方,顺便攻占大明大宋两个大帝国。

  机会实在太多了。

  军方这边,留的自然是岳飞和李靖,两人战争途中手段各出,倒也是不相上下。

  李二凤思量一阵,没有钦定谁当军方老大,而是决定自己上任。

  嗯,枪杆子握在自己手中,这不是很常见的事情吗?

  李世民还能当个天策上将呢。

  他李二凤当个大将军怎么了?

  所以岳飞作为从其他国家带过来,算是嫡系部队,被封为神武左将军,正二品。

  李靖是在大隋这边被捞出来的半路角色,亲疏方面略微远了一点点,被封为神威右将军,正二品。

  还有默默发展的海军部门,也终于是在一两年研究当中,突破之后成果斐然。

  阵纹大船!

  这些是在海战当中有着切实战果的。

  所以,李二凤没吝啬,依旧将海军交给了黄药师掌管,封为镇海大将军。

  随后就是底下的梁山好汉以及归降的隋唐好汉,他们同样也是各种封赏。

  甚至像是娘子军这样的部队,李二凤也让他们成为了正经部队,赐号巾帼军,由扈三娘掌管,沈落雁为军师。

  李二凤封的那些爵位没有说一个个到了无可封赏的地步,但愣是没人提出什么异议。

  因为相比于各种职位的大小,他们手中的权力大小才是实惠。

  大唐帝国实在囊括太广,作为真正的大帝国,他这边六品官员掌管的权力恐怕要高于其他国家四五品官员。

  毕竟它不仅仅只是将大唐区域统一,还囊括合并了自己在大明北边的那一大片唐国区域。

  嗯,海外领地嘛,遥控就是。

  只会充足,而且还有盼头,那一群武将自然是闹不出什么事来。

  甚至一个个的都在想着怎么在接下来的战争当中担任先锋,攻打异族。

  他们都是人精了。

  谁看不出来李二凤这样的皇帝上位会开启战争啊?

  连杨广都想着三征高句丽,比杨广更厉害的李二凤会无动于衷?

  更别提像什么突厥,吐谷浑等等,这些可都是在他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来阻挠过他的。

  嘿!

  陛下心眼可小了!

  啰嗦了大半天,将武将那边安定完之后。

  剩下的自然就是文臣这边了。

  如果是正经的历史当中,李二凤估计还是。会把一众历史名人拿来继续当工具人。

  毕竟什么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啥的出场率不要太高。

  但是他这里太复杂了。

  而且上述那一票人还是跟着投降过来的,没有从龙之功哪有那么容易登上高位。

  三省六部制很有用,但也繁琐,而且历史教训后期权力分散,名存实亡。

  李二凤自己不担心,但是后人的话……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管儿孙我享福。

  他们出了问题自己解决吧。

  所以合计了一下,李二凤干脆直接设丞相之职,左右丞相,总揽全局,官居二品!

  这可不是什么侍中和中书令,就是大小相公了。

  位高权重,可谓是百官之首。

  由于大宋和大明的存在,大唐各官员对于这些职位倒不难理解,反而眼神更加火热。

  只不过李二凤的任命就差点让众多读书人当庭开喷。

  因为他的著名人物没选,左丞相选择的是之前任劳任怨的邪王石之轩,当然在官场上,他用的名字是裴矩。

  知道真实身份的人不敢骂,不知道其真实身份的人也只能小声逼逼。

  毕竟人家之前在隋朝的时候也有经略西域的战绩,而在李二凤建朝之前,他也算是总揽全局的丞相式人物,所以让他当第一任左丞相倒也勉勉强强能接受。

  只是许多人小声嘀咕着,绝对是因为这老小子把女儿送到了后宫的缘故!

  听说叫什么石青璇?

  呸!

  居然走这种路线!

  看来自己也得回家找找家族当中有什么机灵点的女子了。

  陛下他就好这一口。

  现如今已经治好了精神分裂的石之轩,看着李二凤如此器重自己,当真有几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要是陛下不找人明里暗里的说自己女儿的事情就好了~

  哎!算了,陛下虽然风流花心了一点,但也算个好男人……

  除开石之轩这个左丞相,最受争议的当然就是右丞相了。

  谁也没能想到,李二凤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了阴后祝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