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树叶
再比起地球没了来说,这更是皆大欢喜了。
……
往后几个小时内,地球没有复原。
不是无法恢复,而是大家正在做技术复盘。
所有研究员与老刘等决策者,也都从虚空中打开实验报告,观察里面的失控原因。
哪怕老刘等人不是很懂,但如今的文明跃迁是不可逆的,是势在必行的。
所以,他们为了适应今后的时代,而不是被时代所抛弃,就必须要了解一些。
包括在虚拟世界内学习,也和真实世界内一样。
如今的虚拟世界,在技术的快速演算与完善中,已经能完全模拟人的基本记忆与思维状态。
就像是的科研人员有什么灵感以后,也能把思维里的公式物品具象化,然后和同组的人员讨论。
虚拟神经元资料,不仅是张逢在看,包括超导与虚拟小楼也在补充数据库。
现在的虚拟世界越来越完善了。
也是借用于这种思维分析力。
另一个虚拟世界内的金丹拆解,也是利用这样的解析方式,让人工配合量子与虚幻小楼演算。
这样可以将一个人的思维快速具现,再让量子解析。
一个方圆十五公里的精密星际武器能这么快的形成‘不完全形态’,也是借用于这样的演算方法。
不然的话,是很难在几年内就计算出星际武器与压缩阵法的理论。
……
大家还在复盘。
张逢则是回到了现实,继续学自己的东西。
因为自己一个人的思维力量,比起众人与量子计算来说,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压缩阵法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了。
也算是什么人做什么事。
一个劲的提现实程度,为的也是种菜与收菜。
包括现在的脉络与内力收集,也可以停下了,因为已经100%。
这些省下来的检测资源,可以用来作为机能检查,或是灵气检测。
这也是随着自己小半年前将修真功法传出去以后,现在很多人就开始接触修真了。
再加上普通灵石的造价,随着上一次的种植收获以后,已经低于两千块一颗。
现在的价格是5千三颗。
又以联邦的整体居民工资,在大发展下,不算那些高收入的人群,正常人也达到了每月两万左右。
那么一月三颗还是能搞得起的。
尤其随着灵石越来越多,买的人越来越多,逸散的越来越多。
现在地球上的平均灵气值,已经达到了0.003。
简单来说,全球的每一方空气中,都含有灵气了。
每一人的呼吸,也都会为自己带来灵气。
又有现在的科技成果。
计划部也有预测,在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大致四年以后,全球灵气程度会达到0.1。
要知道,在两年前,还只有超凡之乡内有微弱灵气。
但现在已经开始全球化。
最大的影响就是,空气变得更好了。
当然,这里还有Z1等环保能源的影响,才使得夜晚时,大家都能看到天空中的星星。
包括在冬日的早晨,也没有什么雾霾了。
差不多二十年的超凡发展,让现实焕然一新。
又在利民的医药与丹药下,平均寿命也延伸了三十多年。
然后问题就来了。
大夏的人口有点太多,继而迁移到国外的也挺多。
绝大部分还都是去干活的男性。
可不管最后会不会大夏统御全球。
但以往的全球死亡数量,是每年五千五百多万人。
而现在在联邦的统一与更完善的制度下,死亡数量被无限的压缩。
这使得每年死亡人数,只有百万人。
最后,这将近二十年下来,除去最早几年没有完善以外。
现在全球是将近85亿的人口数量。
其中的Z1与药草,经过十年左右的铺盖,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
所以在人口与食物药材等能源上,计划部预计,哪怕现在科技发达了,又有超导概念的小高层。
但等全球100亿人口的时候,还是会出现部分资源上的‘匮乏’。
届时要想保证药材与利民化的灵石供应,就需要城市与种植结合。
很可能出现一栋百米高的建筑内,其中小半的楼层是Z1与土地药材。
城市内也可能随处见到漂浮在空中的‘种植小岛’。
当然,这都是为了保证全民修炼与利民的进展,所以才会出现这个很抽象的状态。
也是资源分配的创新尝试。
可要是放弃所有,还像以前一样,那么就无所谓了。
但在减少利民的情况下,也会形成某种意义上的‘能源与药材资本’。
这些计划里有利有弊,是没有绝对完美的。
包括能放很多东西,能住很多人的机械平台,目前也无法构建,因为超导还没实现全民式的普及。
超导现在是供不应求,医药、军事、科研,什么等等都要超导,完全是有多少要多少。
飞车目前也没有量产,更多是每月发行一万辆,疏解日常的交通压力。
并且建造路边商店,也是为了疏解交通。
反正就是哪里都要。
各地超导的制造厂订单,都延续到了二十九年后。
各行各业都在排队。
其中科研又不停的插队,其次是‘插队二哥’的医药。
这两门是不讲道理,只要需要超导,就优先向它们倾斜。
第三位插队的科室,才是‘三维式的交通’建造。
至于其他重要的单位,则是看重要程度分配。
例如,虚拟世界游戏等相关生态链,让那些超级机构慢慢等吧。
也是在这般各行各业,都需要超导为其升级的情况下。
机械平台是一拖再拖。
因为单单是打造这种‘超导怪兽’的城市地基,就需要全球十几年的超导产量。
这也使得,大家都知道好,可是不敢动工。
毕竟单单是城市地基的代价,就会让各行各业的超导进度,往后延伸十几年。
尤其是再随着机械平台的不停搭建,那各行各业的超导升级,基本就停工了。
对此。
张逢在卧室内翻动信息报告后,倒是看到了另一个缓解人口资源的解法。
那就是‘移民月球计划’。
很有意思,和陈天才的超导世界,完全形成了一个对调。
陈天才是不移民,先机械平台,然后缓解人口压力,并用机械平台增加算力与能源。
但现在自己则是走成了,用移民缓解人口压力,并实现更多土地的药材种植。
特别是关于这个移民计划。
张逢也仔细看了一下。
它这个也是有一些弊端。
首先,得倾斜算力,计算出类似‘外星生存穹顶’的保护罩原理。
形象来说,就是一个大罩子扣着一大块月球土地,然后人在罩子里生活。
类似最早的外星文明的怪兽试炼。
他们就是用一个‘奇怪的罩子’,将写字楼的数十里方圆内,划分成了文明试炼场。
如今的地球,其实只要倾斜算力,也具备研究‘防护罩’的基础科技。
只不过没有外星文明那么发达,地球更多是要借用符文与能量装置,才能形成‘穹顶’。
不像是他们一样,单单一个罩子放下来,也没见什么能量装置,就具备异常稳固的特性。
而在如今的张逢来看。
他们的穹顶之所以稳固,应该是透明的穹顶表面上,已经自带能源吸收装置。
或者是深入地底的穹顶下方,有哪种能量吸收仪。
反正不管是哪种,联邦要想简单一些,潦草一些,其实也可以用超导打造穹顶,然后再植入Z1。
超导合成后,自然颜色又是浅银色的。
这么一个亮闪闪的银色罩子,如果放在月球上,好像也挺好看的。
因为它很实用,实用就是好看。
当然,想要搭建这么一个平台,首先得需要一定量的超导,还有一艘能携带不少数量的‘星际飞船’,或者是‘星际生态旅行器’。
前者,地球能轻易造。
后者,是打造一个人类能在太空中生存的‘小型生态家园’。
它也有概念设计图。
是一艘巨大的数公里飞船,能携带巨量的超导与超导生产线。
月球上的物质,也能造超导。
只不过这个飞船很奇特。
因为它除了是一个很大的战舰结构以外,它的四周舰体外围,还有一个个不停旋转的平衡重力圈。
这些直径将近一里的圈里面,也能住人。
哪怕它在不停的旋转,但人却如履平地。
比如说,自己现在正在圈的下方,又站在一块土地上。
之后,它不管是转到上方,还是转在侧方。
理论上来说,自己会头朝下的摔倒,且在圈转到上方的时候,土地也是在天花板上。
可实际上,自己依旧还在土地上,地面也依旧在下方。
因为这个圈,完全模拟了地球的自传,施加了物理上的‘地心引力’。
上一篇:高武:满门抄斩,才知是人生模拟
下一篇:兄长不如弟?那就到人皇幡内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