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我的武道逆袭生涯 第34章

作者:九灯和善

  林晨又一次一掌拍在了樟树上。

  砰!

  樟树震动,以手掌接触之处,上下数尺位置树皮皆脱落,露出光滑树肉,这一次足有两成树叶掉落下来。

  樟树枝繁叶茂,树叶之多堪比华盖,然而此次落下之后,肉眼可见的树叶间隙疏松变大。

  至于林晨手掌拍落之处,深入树肉之中,足有半尺之深。

  清风掌,至此达到精通!

  “继续!”

  扫了眼面板,上面显示的【清风掌:精通(1/10)】,林晨并没有停下来。

  清风掌入了精通,林晨每一次出掌,掌风呼啸,同时在运掌之时,左肩和右臂处的气血有源源不断的气血开始运转,这些气血全都通向第三处窍穴:右肩处。

  武道功法达到精通,气血运转加速,林晨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又是一夜苦练。

  ……

  ……

  次日醒来。

  林晨继续练了一个时辰的清风掌,然而面板上面的清风掌进度却纹丝不动。

  “怪不得进度变成(1/10),看来清风掌到了精通之后,不是靠多练就能行的,更多的是需要感悟清风掌的真谛。”

  “有【一黑到底】的称号,我晚上悟性会提升,放在入夜后修炼清风掌是最适合的,白天可以修炼其他武道功法,让时间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虽然有些遗憾清风掌的进度不增长,但林晨也不贪心,他在武道功法的进度,已经远超大部分人了。

  脱下练功服,林晨换上了自己的衣服,出了宿舍,径直离开武馆。

  武道上的突破喜悦,不该自己一个人独享。

  他准备前去拜访于教习!

  于教习对自己恩情很大,现在自己清风掌达到精通,该向于教习告知这个好消息了。

第41章 师徒共勉(求月票)

  第41章 师徒共勉瑞麟巷!

  林晨来到巷子口便是知道,这应该就是鄱阳县的富人权贵居住区了。

  巷子青石铺路,两旁宅第巍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顺着这些宅第门匾找去,到了巷子深处,林晨停下来了脚步。

  舒府!

  舒巡察使的府邸。

  林晨不知道于教习是不是在舒巡察使府上,当初离去之时,教习也没有告知他在县城的落脚点。

  可即便教习没有住在舒府,舒巡察使可肯定是知道教习居住之所的。

  上前敲门!

  几息后,有一位丫鬟打开门。

  “敢问这里是舒巡察使大人的府邸吗?”

  “嗯,公子有何事?”

  “弟子林晨前来拜见舒巡察使,还望姐姐帮忙通报一声。”

  “你是林公子?”

  丫鬟听到林晨报了姓名,也不去通报,直接是打开了门,这倒是让林晨有些惊讶了。

  舒巡察使是跟下人提过自己的名字?

  跟着丫鬟进了舒府大门,映入林晨眼帘的便是一座照壁,上面雕刻着寓意吉祥的图案。

  绕过照壁,便见一方款茶的天井,四周回廊环绕,廊下雕花栏杆,精致入微。天井中央,一口古井静卧,井沿古朴,见证着宅邸的沧桑岁月。

  丫鬟领着林晨入了正厅,给泡上了香茗后,道了声歉退下了。

  林晨扫了眼正厅,厅内陈设简洁又不失庄重,几把太师椅皆是上等木材制成,雕工精湛。壁上挂着几幅山水画卷,笔墨淋漓,意境深远。

  这些装饰布置,如果出现在一个读书世家他能够理解。

  可舒巡察使是武者啊。

  武者,也有文人情怀吗?

  盏茶时间后,丫鬟去而复返,手上却是拿着一个信封。

  “林公子,我家小姐和于先生在几日前离开了鄱阳县城,于先生留下一封书信,让我转交给林公子。”

  听到丫鬟的话,林晨有些诧异,接过信但却没急着拆开,而是问道:“姐姐怎么称呼?”

  “画儿。”

  “画儿姐,于教习离开县城去哪了,不知可否告知?”

  “于先生要参加武举,离开鄱阳县了,我家小姐也是辞去了巡察使一职,跟着于先生一同去了。”

  “武举?”

  林晨是真被震惊到了,自家教习这个时候要去参加武举?

  转念一想,他大概猜到原因了。

  舒巡察使家世不一般,教习显然不是一个甘于吃软饭的人,这是要发愤图强考取功名,好去上舒巡察使家提亲?

  果然,爱情催人奋斗。

  教习原本都躺平了,现在也算是为爱再拼搏一把了。

  “林公子,于先生离去之时,特意交代过,若是林公子来到府上,除了将这封信转交给公子,公子若是有需要,也可以住在府上,府上有许多客房。”

  “不必麻烦了,我一会就回武馆。”

  林晨摇头拒绝了,他来是向于教习汇报喜讯了,既然于教习不在,自然也不会住在舒府。

  “教习可说过,此次离去要多久才回来?”

  “这个我便不知道了,也许于先生在信里有提到过。”画儿摇头,她只是一个丫鬟,知道的并不多。

  听到画儿这么说,林晨没再犹豫,将手上的信封拆开。

  【致吾弟子林晨:】

  【尔收到此信,吾已离开鄱阳县城,料想画儿也告知你吾之去向,吾与师姐情同意合,订下了山盟海誓。】

  【然,吾之师姐出身于饶府舒家,实乃名门望族,师姐虽不嫌弃吾之身份贫寒,可吾不能让师姐蒙受他人闲话,适才决定参加武举,若能摘得举人之位,将上舒府提亲……】

  看到这里,林晨眼睛微微眯起,他没想到教习会把这些事情都在信里告知给他这个晚辈。

  【武举之难,难于上青天,往昔武举高中之人,皆是名门望族子弟,亦或者是入品强者悉心栽培之天骄,吾之身份、之实力妄图高中举人,传扬出去,徒惹众人耻笑,言之痴人说梦。】

  【然,吾下定此决心,一来是为不负师姐,二来也是受尔所影响,村中少年,赤子之心,虽无银钱,却依然攀登第一,尔尚如此,吾何不如?】

  林晨有些明白教习为何在信里要写明参加武举事情的原因了。

  

  教习通篇写的是他自己为何要去参加武举,但字字都是在鼓励他。

  教习参加武举面对的竞争,和自己在武馆是一样的,教习都能不在乎别人议论,说他是痴人说梦,那自己这个当弟子的,在武馆修炼就更该坚持。

  师徒共勉之!

  【学武之道,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持之以恒,方得始终。勿以一时之得失,而或喜或悲;勿以一事之成败,而自满或自弃。武无止境,心向光明,则前路自明,智慧自生。】

  ……

  【最后,借用尔之所言,与尔共勉: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吾虽离去,但亦心系于尔,愿汝前程似锦,光风霁月。】

  ……

  ……

  信里内容到此结束,但信封里面还有东西,一张薄薄的二十两银票。

  林晨眼眶微红,将信珍重折好,放回信封之内,藏于胸口内衬之中。

  于教习可以说是他在武道上的第一位良师,哪怕离开县城了,依然还惦记着他。

  “祝教习此去参加武举,金榜题名,蟾宫折桂。”

  在心里轻语了一句之后,林晨收敛情绪,朝着画儿抱拳道:“画儿姐,既然舒巡察使和教习都不在,我便告辞了。”

  离开了舒府,林晨并没有赶回武馆,而是去了一家香烛铺买了一个彩漆涂抹,雕刻粗犷的面具。

  这种鬼神面具一般是用在法事和祭祀当中的,看着就面目狰狞,林晨尝试戴了一下,尺寸与他的脸庞很是匹配。

  拿着面具,林晨前往武园,踏入林木葱郁的道上,他将腰间面具给戴在了脸上。

  到了武园门口后,林晨发现戴着面具入武园的人不少,等到了擂台广场,一眼扫去,一大半都带着面具,还有好几个跟他撞面具的。

  真的就是……

  林晨有些无力吐槽,他就觉得奇怪,那香烛铺为何摆的面具比香烛都多,原来都是给自己这类人准备的。

第42章 擂台初战(元旦快乐)

  擂台场。

  对于林晨的到来,现场波澜不惊。

  十二座擂台上,除了靠后的五座擂台没有人,其他擂台都有武者在上面比斗。

  但被围观最多的,是第三座擂台。

  围观人数可以说是其他擂台的数倍,这座擂台上正在交战的两位武者都带着面具,而他的视线之所以被吸引,是因为其中一位施展的是水云掌。

  是静水武馆的某位师姐?

  虽然这位施展水云掌的武者,戴着一个青面獠牙的鬼面具,但男女身形的差距还是摆在那里的,加上施展的又是水云掌,林晨估测应该是武馆的某位师姐。

  只见,这位师姐水云掌行云流水,整个擂台几乎都只看得到掌影,对手被打的只能不断招架,最后竟是被逼的退无可退,掉落下擂台。

  “这位倒挺厉害,连败四位。”

  “此人水云掌已经修炼到了精通,开窍六处,应当是在武馆待了两年以上的学员,不是武馆那些风云弟子。”

  围观的武者在猜测青面獠牙面具女武者的身份,林晨听了会分析,也觉得这些猜测靠谱。

  武馆上一届的那几位顶尖师姐们,最次的都已经是开窍十二处了,境界不符合。

  排除了上一届的那几位风云师姐,要说是新学员的话,整个武馆也就只有姜师姐境界符合,可姜师姐的水云掌,应当没到精通阶段吧。

  武道功法熟练度,是可以靠时间追上来的,一年的时间只要不是悟性极其差,愿意在上面花费时间和精力,是有可能将水云掌修炼到精通的。

  这位戴着面具的师姐,应该是武馆的老学员。

  若是已经离开武馆的,一般都不会再戴面具遮挡真容。

  看到这位师姐击败对手,下了擂台坐在一旁休息,林晨收回了目光,他来武园擂台场的目的,不是来观战的。

  来这里的目的只有两个,第一个是增加实战经验,第二个是冲着那擂主的十两银子奖金来的。

  第一座擂台,此刻刚好结束了战斗。

  林晨走向擂台下方的裁判处,出示了武园的身份牌。

  裁判是一位中年男子,头上有着几缕白发,林晨便是明白这位应该是年过四十,气血开始衰败了。

  白发,便是气血衰败的特征。

  “一窍到二窍可上擂台,若有作假,取缔资格,终生不得踏入武园。”

  “多谢前辈告知。”

  虽然对方已经气血衰败了,可林晨没敢轻视,不说对方背后站着武园,即便衰败那也是有个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