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灯和善
摆宴席,那全村甚至其他村都知道他们家儿子练出了精气,还是武堂第一名。
“小晨,这事情你不要管,这是咱们村的规矩,我亲自来给你操办。”
听到村长这么说,林晨就知道这宴席的钱是村子里出了,再看到爹娘期待的眼神,也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行了,想看热闹的,明天吃席的时候再看,现在都各自回去。”
村长挥散了村民,又跟着林晨说了几句悄悄话后才离去,林晨目送村长离去,却是陷入了沉思。
“晨儿,村长跟你提了事情?要是难做的话,那这宴席咱们就推掉,我去跟村长说。”林父看到自家儿子站在原地不动,有些担心问道。
“爹,村长跟我说的是好事,和姜举人有关。”
第20章 人生哪得几回醉
姜举人,是临湖村走出的大人物。
也是临湖村村志记载中最厉害的人物。
可惜的是在十年前,姜举人全家便是离开了临湖村,也没在鄱阳城定居,而是直接搬走了。
去了哪里,林晨是不知道的。
村里有传言,姜举人全家是搬到了饶州府。
刚刚村长告诉他一个消息,当初姜举人带着全家搬迁时候,交代过一句话,若是村中有杰出后辈,务必到饶州府告知他一声。
临湖村离着饶州府极远,人去通报消息显然不可能,最好的方法便是写信告知,写好交给驿站的驿卒送到姜府去。
村长让他给姜举人写信。
他在思考现在要不要写这封信?
他在琢磨姜举人当时说这话时候的心态。
是面对父老乡亲的相送时候,随口一说的场面话,还是真的对临湖村比较关心。
联想到姜举人十年来都没回来过,且姜家也没人回来过,林晨心中判断姜举人只是说的场面话的可能性很大。
但人对一件事物的态度是会随着年纪而改变的,尤其是对家乡的情感。
当时的姜举人,可能只是这么随口一说,现在过去了十年,也许姜举人的态度改变了也说不定。
年轻的时候骂家乡穷,老后思念家乡的一抹土。
人越老越思念故土和家乡。
姜举人自然不算老,按照于教习所说,姜举人现在应该正值入品武者的壮年,所以这态度如何变化就更难把握了。
“姜举人……”
林父听到自家儿子的话,沉吟了片刻,姜举人和他相差不了几岁,他当年在村子里也是接触过姜举人的。
“姜举人祖上是逃荒到咱们村的,到姜举人也才三代,人丁不算兴旺,他们家和村里人走动的不多。”
听到自己父亲的话,林晨更加确定姜举人当年那话就是随口一说了。
农村什么情况他还能不清楚吗?
虽说不至于出现什么剥削抢夺之事,但家里男丁少的家庭,在村子里多少是会被欺负的。
田地灌溉,都要排到家里男丁多的人家后面。
加之又是外来户,姜举人对村里人的印象绝对不会好,也难怪人家发迹了立刻就走。
至于给临湖村村民争取到的武堂免费学武的福利,只怕还是姜举人出自于塑造形象做出的决定。
这么一分析,自己给姜举人写信,姜举人碍于当初的场面话,姜举人会给自己一些帮助,但也只有一次,后面就别想了。
这封信得留着关键时候去用,现在用掉有些浪费了。
暂时就不给姜举人写信了。
……
……
次日。
天蒙蒙亮,林晨便是起来,在院落里开始练拳。
即便已经练出了精气,他在武道上也不会松懈。
练出精气,只是武道的入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若现在便是沾沾自喜,在武道上松懈了,即便有命格加持,在武道之路也走不远。
林母看到自家儿子这么一大早就起来,脸上有着心疼之色:“晨儿,你穿的这么少,会不会冻着?”
“娘,我现在练出了精气,体内气血旺盛的很,这点寒冷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林晨笑着宽慰了自家娘亲一句,以他现在的气血,即便是大冬天也无需裹着棉袄,更何况他现在正在练拳。
等到林晨打完拳,林父和大哥也都起来了。
已经入冬,各家的渔船都不再出湖捕鱼了,村民们都闲了下来。
整个冬天对于家里粮食充足的村民来说,是一个好季节,忙碌了一年可以休息一个月,直到来年过了正月十五之后,再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今天是林家的大日子,虽说酒席村长会给筹办,但林父还是决定去镇上买一扇猪肉,大哥林亮也跟着去了。
等到天开始放亮,村长便是组织村子里的人,把家里的桌子和板凳搬到村子祠堂前的晒谷场。
冬日太阳暖融融的,林晨练完拳到祠堂的时候,许多老人正坐着晒太阳。
林母和村子里的妇人,在忙着洗菜切菜,祠堂里的两口大的土灶烧的旺盛,大锅里的猪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许多小孩允吸着手指,站在灶旁不走。
“你们这些小家伙,快点走开,小心被烫到。”
林母想了下,将锅里刚熬好肉油,剩下的肉油渣舀了一大勺,分给这些小孩,小孩得了肉油渣,这才开心的离去。
“娘,二娘。”
“晨儿练完拳了,今天你最大,快去招待客人。”
二娘笑着开口,看到林母正拎着一筐萝卜,连忙过去帮忙:“弟妹,慢着点,让我来。”
林晨看着二娘殷勤模样,倒没什么反感,他对二娘一家观感还不错,不然昨天也不会替林辉出头。
哪来的客人?
都是村子里的人,没什么外人。
自己娘亲那边有两位舅舅,但因为不在靠河镇,光是路程就要五个时辰,大冬天的,临时办宴席,又是村里给操办的,林母也就没让大哥去通知。
祖父和大伯大娘一家没来,出了昨天这事情,他们也不会来。
让林晨有些诧异的是,顾飞也不在,问了顾飞父亲才知道,两天前顾飞就跟着她娘去外祖父家里了,得过几天才回来。
村子里的人看到林晨现身,又是一阵夸赞。
刚开始林晨听着他挺满意,可当发现自己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林晨又有些难受了。
他连想掏一下鼻屎,都得给忍着。
半个时辰后,村长的到来解救了他。
村长带着香烛,领着林晨进了村子里的祠堂,先是拜了列祖列宗,随后又祭拜了湖神爷,一套礼仪走完,也到了开席时间。
作为主角的林晨,虽然不用挨桌去敬酒,可架不住村民主动来找他喝酒,这么一场下来,即便气血旺盛,最终也还是喝倒了。
倒下的那一刻,隐隐约约中,林晨发现好像有几位村中少女要来搀扶自己,却被二娘给拦住了。
“晨儿有些醉了,弟妹你带晨儿回家休息。”
二娘扯着嗓子喊,林晨只记得迷迷糊糊听到二娘低声嘀咕了一句:“哼,这些个丫头精的很,咱家晨儿有出息了,可不能被她们给沾上,晨儿将来是要娶城里姑娘的。”
……
……
人生难得几回醉!
晚上醒来的林晨,装醉没有再去酒席,躺在自己的硬板床上,母亲给他熬了醒酒汤和清粥。
喝醉了他倒是不懊恼。
武道是他的追求,但沿途的风景同样优美,他又不是一个无情的练武机器人。
支撑他前进的动力,除了对武道,对超越常人的强大力量的追求,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收获成就感和虚荣感,也是他武道路上的动力。
若是让他一个人在深山老林,只要练武就可以不断突破武道境界,直到最后站在武道巅峰,然后瞬间老去
这样的路,他是不会去选的。
他不是那种纯粹的武痴,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21章 武道之路,从来就不公平(求追读)
清早!
【姓名:林晨】
【职业:武者】
【气血:4150/5000】
【命格:[水到渠成]:武道一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势如破竹,无瓶颈之困。】
从他练出精气后,除了当天增长了一千气血,后续每天又跌落到了50点。
于教习给的两天假期已经结束,跟家里打了招呼之后,林晨便是前往镇上。
出村路上,遇到的村民都跟他热情招呼,林晨也是含笑一一应答,直到出了临湖村的地界,这才加快了脚步。
赶到武堂时候,演武场极其冷清,没有一位学员,他也没在演武场耽搁,直奔于教习的小院。
林晨敲门,里面传来于教习的声音:“进来。”
推开院门,林晨扫了眼没看到于教习的身影,不过内里堂屋的门是开着的。
“桌子上的那几张纸,你先看看。”屋内传来声音
“是。”
听到于教习的吩咐,林晨走到石桌上,拿起桌子上的纸张,粗略扫了眼后,便是知道教习为何让他先看一下了。
纸上写的是县城八大武馆的信息。
【铁血武馆:主练铁崩拳,拳法刚猛,杀伐力位列八大武馆第一,讲究一力降十会,每届县城武馆大比,铁血武馆必有弟子位列前三。】
看到关于铁血武馆的描述,林晨眼瞳收缩了一下,这么看来铁血武馆应该是最厉害的,报名的弟子应该很多。
【铁血武馆每年报名弟子数量,排不上前三,只因为修炼铁崩拳需要秘药辅佐,开销极大,非一般富贵人家能够承受的起。】
嘶!
林晨看的直抽搐,这纸上的内容是于教习写的,所以于教习口中的一般富贵人家,应该是指的赵景川他们这些镇上有钱人。
连赵景川他们都承受不起,那自己就更不配了。
目光下移。
【七星武馆:主练七星拳,七星拳虽刚猛不如铁崩拳,胜在有步法相配……】
【震岳武馆以横练功夫铁骨功为主,优势便是抗击打,缺点和铁血武馆一样,需要秘药辅助。】
【狂风武馆以狂风腿法为主……】
【云隐武馆以身法为主……】
【螳螂武馆:主练螳螂拳,刚猛不如铁崩拳,灵活不如七星拳,但在通筋柔骨上有优势,无需太多秘药,胜在一个稳步提升。】
林晨标记了一下螳螂武馆,教习对螳螂武馆的描述很适合自己,多花时间少花钱。
【清风武馆:主练清风掌,初时威力较小,越往后越强,优势是后期花销跟前期相差不大,劣势便是初期威力低于其他武馆功法。】
“清风武馆,也可以列入待选名单。”
【静水武馆:主练水云掌,讲究以柔克刚,掌法华丽秀美,劣势是威力在八大武馆中垫底;优势是女弟子极多。】
看到于教习关于静水武馆的描述,林晨嘴角抽搐了一下,所以这静水武馆就是女子学校的意思。
上一篇:暗黑童话:开局邪恶王后翻白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