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仙武,从皇子开始无限进化 第24章

作者:沉默的不言

  “不急,这一世我为大乾皇子,生来就是有权势之人,再有血色进化晶石辅助,只要按部就班的修炼武学,积蓄力量,终究能站在这方天地的顶端。”

  “权与拳,皆归于我!”

  “如今嘛!”

  “不过是恰似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杨安深吸一口气,按下心中的妄念。

  终究是养气功夫不够深,不过是些许的灵药和宝药,就让他有些浮躁了。

  实属不该的。

  …………

  送走了司礼监的传旨大太监。

  杨安在李公公的陪伴下,再次回到乾东九院的后院演武场。

  从今日起,这位天人大宗师境界的李公公,便会留在乾东九院,在负责保护他安全的同时,也会教导他武道修行。

  一尊武道一品的天人大宗师亲自教导。

  这样的待遇,在诸多皇子中,恐怕也只有杨安一人能够享受到。

  由此也足以表明泰隆帝对他这个儿子的看重。

  不对。

  应该说是对先天道体的看重。

  而李公公的存在,对杨安来说,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麻烦。

  说是好事,那是因为有这么一尊天人大宗师亲自保护,杨安的个人安全肯定能有所保障,不至于第二天就不明不白的死掉。

  同时,有这么一尊天人大宗师亲自教导,他的武道修行之路,必然是一片坦途,根本就不用担心走错路什么。

  但李公公的存在,对杨安来说也是一个很大麻烦。

  他可不觉得,自己每次进化后的身体异常,以及吞服宝药灵药的情况,能够瞒过一尊天人大宗师的感知。

  所以在不知道这位李公公的真正态度前。

  杨安肯定是不敢开启第七次进化的。

  甚至在此之前,他还需要尽快将血色进化晶石中的能量填满,让自己能借助丹药等修行资源正常修行。

  否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这位李公公觉察到不对。

  所以李公公的存在,对杨安来说也不完全是件好事,让他有种束手束脚的感觉。

  杨安心念百转,脸上却没有丝毫表现,而是一脸郑重的向李公公拱手道:“以后,怕是要多麻烦李公公了。”

  面对杨安的行礼。

  李公公却是万万不敢接受,急忙后退一步,行礼道:“殿下折煞老奴了,能留在殿下身边,乃是老奴的荣幸,何来麻烦一说,老奴还要感谢殿下收留呢!”

  “李公公客气了。”

  杨安快走两步,亲自将李公公扶起,笑道:“本宫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在云华殿时,多有在书库中缠着公公讲述天下趣事。”

  “如今想想,一切都恍如昨日。”

  “甚至这些年来,若非公公守护,我和母妃恐怕也很难活到现在。”

  “所以在杨安心里,李公公一直都是位非常值得尊敬的长辈。”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杨安承认。

  自己变得虚伪了。

  但这种改变,绝对不是他自己想要的,而是现实生活的逼迫。

  尤其是对李公公这么一尊天人大宗师。

  哪怕身份上有着尊卑之分。

  但是考虑到对方天人大宗师的实力,这种尊卑差距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所以杨安将他当做长辈来尊敬。

  肯定是没错的。

  “殿下客气了,这一切都是老奴应该的做的。”

  李公公不敢居功,更不会将杨安的这番话当真了。

  毕竟杨安真要将自己当长辈对待的话,就不会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前往云华殿书库看过自己一次了。

  还什么回忆曾经,恍如昨日。

  这些都是在忽悠鬼呢。

  李公公心中无语,却没有半分的失望,反而有种莫名的欣慰感。

  毕竟他作为大乾皇宫中的一个老人,如何能不知道“天家无亲,皇家无情”这八个字。

  此时杨安的表现,无疑是非常合格的皇子行为,深得皇家帝王术真传。

  如此性格和城府。

  再加上先天道体的恐怖修行资质。

  李公公看着眼前的杨安,就好似有看到了一尊年少的武道天子。

  有看到了一尊唯我独尊,威压整个神州天下的无上帝王影像。

  “假以时日,此子必成大器!”

  莫名的,李公公心中有浮现出这么一个念头来,觉得眼前的杨安真不是一般的小皇子能比,未来能成为大乾天子,甚至是神州武道天子的可能性极大。

  想到这里。

  李公公脸上不由露出感动神色,激动道:“老奴也没想到殿下还能记得那些小事,这些都是老奴的荣幸啊。”

  “还请殿下放心,老奴一定会誓死追随在殿下身边,但凡老奴还有一口气在,任何人都不能伤害到殿下分毫。”

  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

  杨安同李公公,自然是相谈甚欢,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当然,这个熟悉,主要是指杨安对李公公的熟悉。

  毕竟对李公公而言,杨安一直都在他眼皮子底下,若非他最近一段时间变化颇多,让人有些琢磨不透。

  李公公都敢说,自己比杨安本人还要了解杨安。

  根据李公公的说法。

  他本是前司设监掌印太监,名为李如海,十四岁入宫,至今已经在大乾皇宫中生活了六十七年有余,对皇宫中的大部分太监内侍而言,都是名副其实的老祖宗级别人物。

  事实上。

  李如海并非泰隆帝的心腹,而是上一任大乾天子贞元皇帝留给泰隆帝的人手。

  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

  虽然在泰隆帝继位初期,对李如海这些宫中老人还有重用。

  但是等泰隆皇帝手底下的人成长起来后。

  当年贞元皇帝留下的老人就逐渐从皇宫中的重要位置退了下去,离开了皇宫。

  而李如海则是有接取了暗中保护杨安和云妃的任务,所以才一直留在了云华殿,迟迟没有离开。

  “离开皇宫?”

  “李公公可知道那些人都去了哪里?”

  杨安听着李如海讲述,突然开口问道,对贞元皇帝留下的那些老人去向非常好奇。

  毕竟能被贞元皇帝留下辅佐泰隆帝的宫中老人,恐怕没有一个弱者,再差也是武道三品神变小宗师一级。

  尤其是像十二监掌印太监等人。

  能成为大乾皇宫十二监掌印太监的,最弱的也要武道三品神变小宗师才行。

  而像司礼监,御马监,神宫监,都知监等重要部门,每一监的掌印太监更是需要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师强者才能担任。

  由此就能想象大乾皇宫的恐怖了。

  绝对的龙潭虎穴。

  所以杨安完全能想象,当初贞元皇帝给泰隆帝留下的那批人是何等强大的一股力量。

  事实上,这也是大乾皇室的规定。

  每一任大乾天子退位后,都会留下一部分的人手帮助继任者稳定皇宫和朝局。

  等新帝掌握局势后,便会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手,进行交接。

  皇宫内部如此。

  宫外朝堂同样如此。

  如此一代代下来,谁都不知道大乾皇宫中有着多少的强者隐藏,也没人能知晓大乾朝廷究竟有着多少的底蕴。

  杨安原本以为,那些隐退的强者都有留在皇宫中。

  如今才知道,他们竟然有离开皇宫。

  说实话。

  此事若非李如海亲口所言,他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公公却是误会了杨安的意思,还以为他想招揽自己的那些老朋友,不由摇头道:“殿下对那些人就不要想了。”

  “因为那些人既然已经离开了皇宫,就不可能再回来。”

  “并且,除非太上皇他老人家发话,否则殿下也不可能招揽到他们的。”

  杨安听到这里,顿时一惊,急忙打断道:“等等,你说太上皇?你的意思是那些人离开皇宫,并非外调和归隐,而是回到了太上皇身边?”

  听到“太上皇”三个字。

  杨安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好像忽略了一件事。

  在前身的记忆中,似乎并没有贞元皇帝驾崩的事情发生。

  这意味着贞元皇帝并没有死亡,而是正常退位。

  甚至那位贞元皇帝到现在还活的好好地。

  不过很快,杨安就反应过来。

  这个世界的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师,哪怕不能像修仙者一样长寿千年,却也有着二百年左右的寿元大限。

  泰隆皇帝五十来岁登基称帝。

  而眼前的李如海也才刚八十来岁,距离二百年的寿元大限还有着一百多年。

  此时的他,看似形如枯骨,苍老的不成模样,实际上却是以秘法封锁了体内精气外泄,借此来减少日常消耗罢了。

  既然李如海能活的好好地。

  那么,同样有着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师境界的贞元皇帝,又怎么会死去?

  甚至往深处想一下。

  恐怕不仅他那位皇爷爷贞元皇帝没死,就连他的太爷爷武德皇帝都有可能活着。

  倘若再算上大乾宗室,以及追随在这两位身边的心腹太监等。

  杨安当即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为大乾皇室的底蕴恐怖而震惊。

  只不过……

  “这些人又在什么地方呢?”

  杨安在短暂的震惊过后,很快就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他并不觉得这两位在退位后,会依旧留在大乾皇宫中,否则李如海也不会说当年服侍贞元皇帝的那批人大部分都有离开皇宫了。

  并且,真要让贞元皇帝留在大乾皇宫里。

  他那位便宜老子泰隆帝,能睡的踏实了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