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仙武,从皇子开始无限进化 第11章

作者:沉默的不言

  成为杨安的武道老师六年。

  人也在大乾皇宫演武堂中荒废了六年。

  如今猛然听到十三皇子杨安有获得天元神丹,脱胎换骨,改善了修行资质,并准备重拾武道,努力修行。

  雷觉虎那是一个激动啊。

  天知道,他在获得传召后,是怎样一个泪流满脸啊。

  六年啊!

  整整六年。

  他等这一天,整整等了六年。

  终于等到了杨安浪子回头一天。

  激动。

  真的是太激动了。

  “卑职见过十三殿下,殿下万安!”

  雷觉虎微微拱手,一脸激动的向杨安行礼拜见。

  杨安从一旁的宫娥手中接过巾帕,擦了擦手上因抛弄石锁而沾染的稍许尘泥,然后快步走到雷觉虎身前,将他扶起。

  “雷师傅无需多礼,这些年却是委屈你了。”

  像雷觉虎这种皇宫演武堂武师,往往都是跟教导的皇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的考核标准,也是跟教导的皇子武道进境有关。

  正常皇子,在十四岁的时候,哪怕没有修行到先天境界,往往也能成为武道五品练气境武者,哪怕再不济,也能突破换血境。

  哪像前身这般。

  都已经十四岁了,连武道入门都没有。

  如此一来,身为杨安武道老师的雷觉虎,在皇宫演武堂的日子能好过了才怪。

  想想看。

  一名武道四品的先天武者,就因为摊上了他这么一个不上劲学生,不得不在皇宫演武堂里蹉跎六年时光。

  业绩月月倒数第一,奖励赏赐一点没有。

  甚至就连能分到的武道修行资源都少的可怜,每天只能靠低保过日子。

  你就说委屈不委屈吧?

  所以杨安的这一声“委屈”,绝非客套话。

  而是真的委屈人雷师傅了。

  雷师傅一脸感动道:“殿下,卑职不委屈,因为卑职知道,您也有您的难处,卑职只希望能尽卑职所学,为殿下分忧一二。”

  听到雷师傅的回答。

  杨安不由诧异的看了对方一眼。

  那目光好似在说:“瞧你浓眉大眼的,没想到这么会拍马屁。”

  只能说不愧是宫里的人才。

  武道本领如何,尚且不知,拍马屁的本事却是炉火纯青。

  不过杨安眼中的诧异,仅是一闪而过,并没有因为雷觉虎的谄媚而有丝毫不悦,反倒觉得眼前这人挺不错。

  说话怪好听的。

  当然,这不是说杨安喜欢阿谀奉承之辈。

  而是因为人生不仅有打打杀杀,更有人情世故!

  像魏征那般不畏生死,犯颜直谏的人,固然值得尊重。

  但是对君主而言,这样的人就不是那么讨喜了。

  毕竟君主也是要面子的。

  雷觉虎能在讲述自己委屈的同时,维护杨安这个主子的颜面,顺带还能表达出自己的忠心,拉近自己跟杨安的距离。

  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他不是个迂腐之人。

  当然,也有可能是被现实毒打太久,已经懂得了人情世故。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

  只要雷觉虎忠心有能力,他就敢重用。

  所谓的世家门第,在他看来,根本就不重要。

  这也是杨安跟大乾王朝其他掌权者的最大区别。

  前世的三观理念,就已经注定了杨安不会在意什么世家门阀,武道宗门之类。

  在他看来,所谓的举荐制,门阀世家,武道宗门,宗族法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等,都应该扫到历史的垃圾堆里。

  真要让他成为大乾天子。

  不说人人如龙,天下布武,赤色江山万里吧。

  怎么也要打通底层和上层的上升通道,来个普及教育什么。

  毕竟个人的智慧终究有极限,众生的智慧却是无限,当个人走到极限后,就只能借众生的智慧继续前行。

  所以杨安根本就不在意雷觉虎的身份背景。

  只要他足够忠心,有能力。

  杨安就敢重用。

  在稍微关心两句后,杨安也没有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道:“此次请雷师傅前来,却是本宫想要重拾武道修行,还望雷师傅能不吝赐教。”

  雷觉虎闻言,一脸受宠若惊道:“殿下言重了,这本就是卑职的职责所在,卑职自当义不容辞。”

  “卑职一定会竭尽所能,辅助殿下武道修行的。”

  且不说,教导杨安武道修行本就是他的职责,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着想,雷觉虎也会竭尽所能的教导好杨安。

  毕竟无权无势,还没有门路的他,想要进步,就只能依靠杨安这位大乾十三皇子。

  杨安点头道:“如此就麻烦雷师傅了。”

  他对雷觉虎这番话,还是比较相信的。

  当然,杨安不是相信雷觉虎的人品,而是他相信雷觉虎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选择。

  这人但凡在皇宫中有一点的门路和可用背景,就不会成为他的武道老师,在演武堂中荒废那么多年了。

  如今的自己,已然是雷觉虎的最后希望。

  哪怕这个希望看上去非常的渺茫。

  但只要雷觉虎还有丁点的野心和上进心。

  他就不会放弃。

第14章 武道,是一门自然科学!

  “殿下,养血境的关键,并不在于如何高效率的凝练气血之力,而是一个‘养’字。”

  “因为人的身体虽然是个巨大宝藏,但在武道修行有成之前,却是异常的脆弱,哪怕一天到晚卧榻在床什么都不做,也会有所耗损。”

  “而想要凝练出气血之力,就必须对人的肉身进行一定程度的压榨,通过压榨体内的精血,来凝练武道气血之力。”

  “很多武者,在年轻时候勇猛无双,气血澎湃如江河。”

  “但年龄一过四十,便气血干枯,实力不进反退,乃至是卧病在床,各种恶疾缠身,寿命还不如一个普通人长久。”

  “其原因便在于年轻时候练武过度压榨肉身本源导致。”

  “所以养血境的关键,并不在于如何高效率的凝练气血之力,而是在于如何在不损耗身体本源的情况下,蕴养出武道气血之力。”

  演武场中,雷觉虎一边纠正指导着杨安站桩姿势,一边向杨安讲述养血境的关键。

  练武从来都不是玄学,而是一门科学。

  所谓的气血之力,也不是玄之又玄,难以用科学解释的神秘力量。

  而是通过锻炼,从武者身体细胞中提取的一种生命能量。

  或者说,所谓的气血之力,也是生物能的一种。

  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有过度压榨身体潜能,便会造成身体细胞大量死亡,迫使细胞不断地分裂生长,让血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不断分化。

  然而,无论是人体细胞的分裂,还是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都是极限的。

  如果一个人为了凝练气血之力而让体内细胞分裂次数过多,让造血干细胞分化次数过多。

  那么等人体细胞达到极限之后。

  其下场可想而知。

  实力倒退,气血枯竭,寿元锐减,老来只能卧病在床……

  完全是再正常不过了。

  这个世界的武者虽然不懂科学,也不知道细胞,免疫系统什么。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对武者的肉身情况没有研究。

  事实上。

  此方世界的人类,能够开创出一套完善的武道修行体系,并将这一体系发展到超凡脱俗地步。

  这就证明了他们对人之身体,有着自己的一套进化理论。

  一套完全不亚于杨安前世生物医学的研究理论。

  毕竟杨安前世的生物医学,可没有发展到让人体超凡脱俗,打破普通人类极限的程度。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细胞,也不知道人体血液的组成部分,甚至不知道血髓造血干细胞有着分化极限。

  但是他们却能通过武道修行,通过各种丹药,油膏,药膳等辅助手段来蕴养武者的身体细胞,增强人体的各大器官组织,让人完成进化,实现生命跃迁。

  在杨安看来。

  这一过程,无疑是另一种科学。

  一种依托于仙武之道修行理论,而形成的自然科学。

  听着雷觉虎对养血境阐述。

  杨安点头,对他的这番话表示理解,随即提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那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达到极限,有没有损伤到身体本源呢?”

  雷觉虎沉声道:“殿下,这个问题卑职也没有办法准确的告诉你,因为每个人的体质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普通武者初入养血境,一般凝练三道气血之力,就已经达到身体极限,再继续修炼下去就会消耗身体本源。”

  “哪怕有丹药等手段辅助,最多也只能凝练九道,再想继续修炼下去,就只能等身体元气恢复。”

  “而一些天赋异禀的武者,在初入养血境时,能够凝练的气血之力,却能远远超过三道,而不会消耗身体本源。”

  “所以殿下想要知道自己的身体极限在哪,就只能自己在修行过程中根据感觉来衡量。”

  “无论是凝练武道气血之力也好,还是凝练武道内力也罢,亦或者是凝练武道真气等,只要有开始消耗身体本源,人的身体都会给出一定的反馈。”

  “比如说,在修炼过程中,身体突然有传来空虚感,无力感,有出现莫名悸动,眩晕耳鸣,手脚发冷等情况。”

  “这些都是身体给出的讯号,意味着你的身体已经达到修行极限,再继续修行下去,将会消耗身体本源,压榨肉身潜力。”

  雷觉虎神色郑重的提醒道:“殿下在修行时,一定要细心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修行切勿操之过急,损伤到身体本源。”

  都说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武道修行,是一项严谨、严肃、科学且危险的运动。

  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

  尤其是在武道修行的过程中,更是有着诸多禁忌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些禁忌和注意事项,都是武道先贤们用一代代死亡和鲜血换来。

  若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哪怕给了你修行功法和武道资源,伱都有可能将自己活活练死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