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躺平了,你卷成少将? 第126章

作者:山海特战刘

“参谋长,这一点,倒是和你的风格挺像!”

说完,方华波看向邱靖华。

邱靖华点了点头,他的风格,的确同样是有些激进。

林宴作为他的得意门生,风格像他,并不奇怪。

若是他在场指挥,极有可能选择同样的战术布置。

见到对面出现一个棘手的人物时。

也会选择倾巢出动所有人员,全力绞杀。

把最尖锐的那根刺拔掉!

只有把这根刺拔掉,把最大的隐患排除掉。

才能继续安心地排兵布阵,进行接下来的对局。

“噫,一中队居然也全员出动了!”方华波再度惊讶出声。

他原本推测林宴会出动一部分精英来围剿,这也是常理之中。

但林宴全部给压上,集结所有力量,如同一个攥紧的拳头。

但一中队的决策,就更显得出人意表。

局部取得优势之后,全员都围过去,不怕被人包饺子吗?

腹背受敌和前后遇敌是两个概念,意味着没有后退,也没有拉扯的空间。

有纵深空间的队伍,将会更占据优势。

这是一场豪赌啊。

赌三中队会派出多少人来进行围剿。

是佯剿,还是全围?

继三中队全部兵力扑向第七小队所在位置后。

一中队似乎猜到三中队的意图,同样出动了所有人员。

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朝中心围绕。

而中心点,就是三中队第五小队和一中队第七小队遭遇的区域。

此时,三中队已经抄上,组成双层包围网。

而一中队全员也全员包围,层层外包。

看样子,是要把三中队给包饺子了。

看到这一幕的情况后,邱靖华眉头皱得更紧了。

局面和他预料的有些偏差。

林宴干的绝,阎锋比他更绝。

而且,还真让阎锋赌对了。

在第五小队全员阵亡之后,当地的信息对林宴和阎锋就形成信息差。

阎锋后来居上的行动指挥,也验证了这一点。

他要包饺子!

若是真把三中队包饺子包成功了……

那这场演习的胜负天平,就彻底倾向于一中队了啊。

战术上三中队吃亏,队员能力上一中队还有一个陈铭。

邱靖华自问没有太好的办法。

在两位指挥官的雷霆万钧下。

到目前为止,胜负手已经出来了。

谁能拿下陈铭,谁就占据先机。

而问题是,能拿下吗?

能花多大的代价拿下?

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倒是郑经年发现了邱靖华内心的一丝不安,笑着说道:“这包饺子战术,也得看人嘛。”

“若是三中队在一中队赶来之前,率先处理掉一中队第七小队。”

“此时,再对一中队的包围圈进行反扑。”

“以三中队人员的团队战斗能力,未必会输!”

听到这话,邱靖华心中的不安缓解了一些。

经过郑经年的提醒,他站在一中队的角度思考后发现。

对三中队是一场豪赌。

而一中队又何尝不是呢。

大队长说的对啊。

就如同围棋一般,包围圈从来都不是定死的。

在围别人的同时,己方也在被包围。

所以在围棋中有着各种定式,用以占据更好的机会。

而现实与围棋不同的是,现实中的特种兵不同于棋子,有着个人素质的分别。

整体来看。

三中队团体作战能力要高于一中队。

若是三中队组成的包围网,能提前顺利解决掉一中队棘手的第七小队。

接下来,面对一中队剩下小队的包围圈。

三中队未必没有突围和反扑的机会。

这一切,比的就是时间、速度和效率。

三中队必先早一点赶到支援。

不惜一切代价干掉第七小队。

这就是林宴的底牌。

这个底牌,对于战场之中的指挥官阎锋以及特种兵小队是盖着的。

在这个牌翻开之前,一切都还未成定局。

虽然心中是这样想,但邱靖华嘴上却是说道:“从目前情况来看,是一中队占据优势。”

“至于三中队能不能创造奇迹,实现局势逆转,还真不好说啊。”

郑经年点点头,凝神看着屏幕。

在明面上,他们还是一把手和三把手。

都是为整个演习对抗的形式进行考虑和思考。

对抗到了现在,也进入最高潮的时期。

第七小队位于包围网的中心。

汹汹来袭的三中队全盘投入。

最后是一中队的援手再度展开大的包围网。

在包围中,能有效瓦解对方的战斗力。

包围方主动增加了战场的宽度。

火力兵力的投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很容易打出歼灭战。

而反过来说,三中队也是属于被钳住的一方,成了夹心饼干。

只不过这个“钳子”有一边特别薄,只有五个人。

可以想见。

三中队一旦缩紧包围网后,就会大力打透这个薄弱部位!

45vs5,乱枪都能射死。

第七小队又会怎样应对?

陈铭又会怎样应对?

360

这是三人都很好奇的。

准确的说,经过之前这次全歼第五小队。

他们对陈铭的好奇心都被勾起来了。

这时,方华波提议道:“要不我们调出这个新兵陈铭的第一视角。”

“看看面对三中队的围剿,他接下来会怎么做?”

在这群特种兵装备的智能头盔上,有一个摄像头是一直打开的。

相当于汽车的行车记录仪。

这个摄像头就是特种兵的对抗演习记录仪。

当出现争议或模糊判定时,就可以通过这个摄像头进行裁决。

而此时,方华波来了兴趣,想看看陈铭这个兵王的第一视角。

邱靖华和郑经年对视一眼。

皆是点了点头,算是赞同这个提议。

毕竟,目前来看,一中队的优势,都是陈铭夺得的。

可以说,陈铭就是这场演习对抗的关键先生。

以他的视角,来看看这个“赛末点”是怎么转折整个局势的变化。

而且之前,陈铭的表现也足够惊艳。

都说特种兵相当于五个普通人,而陈铭却是干掉了五位特种兵。

这个过程的精彩他们错过了。

而现在。

他们也想瞧一瞧,面对三中队这么多人的疯狂围剿。

陈铭这个尖兵,会做怎样的应对。

随后,方华波开始在屏幕上操作起来。

调出陈铭头盔摄像头记录的第一人称视角。

将之在另一块屏幕上演示出来。

那是一块静止不动的画面,周围糊了一些草屑,但没有掩盖住整个摄像头。

三人结合着整体局势,认真看了起来。

郑经年期待着陈铭能再有惊艳的发挥。

邱靖华则是好奇,这个才训练不过几天的兵王小子,到底会怎样来应对?

至于方华波,就是单纯以欣赏的视角,来观看陈铭的表现。

陈铭作为雪鸮突击队的尖兵,方华波当然是希望他越优秀越好。

只是现在面临着整个三中队的扑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