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躺平了,你卷成少将? 第118章

作者:山海特战刘

两个中队的人齐齐敬礼,应了一声:“是,参谋长!”

“嗯,都在原地休整吧。”

丘靖华交代一句后,也在原地等待起来。

这次他是跟着林宴的车顺路过来的。

实际上还有一辆指挥车,是整个演习对抗的“大脑”所在。

那辆车等一会,特种部队大队长郑经年和政委方华波会开过来。

随后。

众人就开始坐在草地上,原地等待人员到齐,有的人在补充能量,有的人在检查装备。

他们的准备都已经非常充分,毕竟作为特种兵,时刻都准备着出任务。

全副武装,准备出击,早已成为习惯。

对于这次演习,不论是一中队还是三中队,都是准备充足。

但大队长和政委还没过来,演习自然没法开始。

众人只能在原地等待。

又过了半个小时后。

一辆指挥车开了过来,后座上下来两名大校。

赫然是大队长郑经年和政委方华波。

郑经年年纪看上去有点大了,头发白了大半,脸上皱纹纵横交错,显得历经沧桑,老态十足。

虽然年纪才六十,但看上去像是七八十岁了。

显然,疆区特战大队大队长这个位置不好坐,常年劳累,就会老得更快。

在年轻个二十岁他还能经常出生入死。

但随后这些年里伴随着特战大队日益增多的事务,他也随之殚精竭虑。

到了现在,他的任务更多的交给政委、参谋长和部下们,进行传承和传递。

在发掘新兵上,郑经年并未丧失灵敏的嗅觉。

在陈铭破纪录的第一时间,他就开始行动准备抢人。

直奔司令部,把这枚尖刀纳入囊中。

这回对抗演习的意义重大,郑经年也明白。

但管理全队的各项工作是整个领导班子的职责。

他是按照司令部的指示来办,无论结果如何,都站好最后一班岗。

一定要保持雪鸮突击队的敏感性。

总之不能让这支反恐悍旅最锋锐的刀刃给磨平了。

在他之后,最有希望顶上的是参谋长丘靖华。

毕竟他们都是作为军事干部,而政委、政治部等人属于政工干部。

在日常指挥、作战到执行、训练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战战力、战术部署、战斗任务,这些都是丘靖华作为队内第二核心指挥官要考虑的。

例如郑经年将三中队交给他,也不无这方面的意思。

在郑经年旁边,则是政委方华波,平时主要负责特种兵的思想工作。

毕竟作为素质最高的特种兵,思想这方面也要狠抓,忠诚永远是放在首位的。

见到大队长和政委来了后,所有人齐齐起立、敬礼,喊道:“大队长好,政委好` ‖!”

郑经年点了点头,勉励道:“同志们好,快年底了,咱们队里组织最后一场演习对抗!”

“希望你们都能够拿出自己的实力来,好好对待,打出一场漂亮战!”

“是!”所有人应道。

郑经年接着说道,“上次演习,一中队是防守的红方,三中队是进攻的蓝方。”

“那这一次,就反过来,一中队充当蓝军,三中队充当红军。”

“现在,两支中队商量下战术安排,就开始演习吧!”

在大队长郑经年说完后。

“是。”

林宴和阎锋对视一眼,皆是自信满满。

林宴本就擅长战术布置,这次三中队是防守的红方。

在我军的传统中,红方代表我方及其友方,负责防守。

而作为假想敌的蓝方组织进攻,由此来检验己方的战术布置、装备武装和训练成果。

在军事演习中,之前通常都是红方胜,也就是所谓的剧本设计。

到后来军演改革后,有了堪称变态版的蓝军。

更是流传出一句经典名言,“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

由蓝方军队频频吊打红方军队,烈度拉满。

加入任职蓝军参谋长在军演中,更是拿出无限制饱和轰炸袭击和各式阴谋诡计。

放在特战对抗领域里也一样。

当然也没有既定的套路,打得就是又准又狠。

局部的丛林战,非常具有对抗意义。

对于射击、格斗、侦察、搜索等方面都是极具考验性。

林宴所指挥的三中队虽然是防守方,也需要将进攻方给尽数消灭。

实兵对抗演习是军事训练的最高阶段,充分影响着作战决策、部队训练和战斗力的生成。

尤其是客观真实的类实战化演习中。

林宴打定主意,这次定要让一中队有来无回。

但对于这一次演习对抗,阎锋同样很有自信。

因为他能感受到这支一中队精气神提升了。

凭借这股精神意志,也能和三中队打到最后,不仅仅是作为“军队磨刀石”,更是“断刀石”。

装备都一样好,就看谁训练更精,战术更高超。

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底牌,陈铭。

这小子给了他太多惊喜,平时各种表现非常棒。

他也想看看陈铭在这场模拟实战中,能有怎样的发挥。

所以,这场对抗性演习没有导演部,只有观战部。

用以判定双方作战单位的损耗,战术,以及最后的讲评。

重在对抗,而非演习。

不设预案,谁胜谁负,更凭本事。

在大队长郑经年让两支中队去商量战术后。

紧接着,两支中队都迅速远离对方。

各自走到空地尽头两侧,聚在一起,开始悄声布置战术。

秘密战术往往决定着一场对抗的优劣。

就如同现代军演也会进行适当保密,真正的机密都不会放出来给公众。

最多放一些炮弹齐发、硝烟弥漫的片段。

毕竟保密就是战斗力,战术就是指挥棒。

阎锋看向众人,严肃说道:“这次咱们担当进攻方的蓝军,压力会更重!”

“所以,希望你们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把这场演习当成实战来对待!”

“有情况立马在公共频道里汇报,记住我平时教给你们的团队作战战术要点。”

“如果遭到埋伏或者火力压制以及人员伤亡,千万不要急,注意冷静!”

阎锋扫向几个小队的具体人员,开始更细致的战术讲解。

之前讲过通用的版本,面临实战前又要进行一定的变通。

“这次是丛林作战,狙击手和观察手担当更重的职责。”

“留意对方狙击手的位置,留意对方诡雷的布置,注意小队之间的阵型分布,不要落入敌人的包围圈。”

“记得我讲过的围棋理论,哪怕被包围了,也可以通过战术迷惑和迂回游走,实现反包围!”

“……”

阎锋一边说着,所有人一边认真听着。

他讲的都是针对各个小队位置上的要点。

包括队内指挥、突击手、观察手、狙击手、爆破手等要注意的地方。

以及还有一些战术布置和设计,对于红方如何展开进攻,反包围等。

而两支特种部队狭路相逢。

想要分出胜负,自然是完全摧毁对方的有生力量,即主要目标。

陈铭同样在认真倾听,哪怕他刚入队三天,晚课还没有听全。

尽管他是第一次经历特种兵的对抗演习,也是头一次参与军演。

但有着丰富特战经验的他,完全能听懂阎锋说的所有术语。

甚至自己还能补充一些,具体战术中更加完善的地方。

当然,这个时候就没有装逼彰显丰厚理论知识的必要了。

在这个对抗演习中,他只是一个小队的狙击手而已。

他又没有指挥权,老老实实听阎队长讲就完事了。

阎锋讲完战术安排和各个注意事项后,拿出军用平板。

基本说的差不多了,防守方将会提前进入丛林中布置防线。

而这个区域是双方都完全陌生的地方,需要尽快熟悉掌握。

天时地利人和,历史上以地利取胜的战争数不胜数。

他将会坐镇后方,来指挥各个小队进行渗透、穿插、摧毁防守方的三中队。

阎锋最后说道,“.ˇ这片胡杨林区域的军事地形图,我已经发到你们各自平板上了。”

“趁着还没开始,先看看吧!”

至此,阎锋的战前布置结束。

在对抗演习开始后,他会再进行相应的细节调整。

所有人五十号人点了点头。

各自散开拿出平板来,认真地看起来军事地形图。

军事地形学,和作战参谋学一样,都是特种兵的必修科目之一。

通过观察军事地形图,可以提前知道哪一块地方适合敌人埋伏。

哪一块地方掩体多可以打拉扯战、游击战。

哪里又是适合当狙击手的阵地,可以远距离狙杀敌人。

正是出于对地形的研究和灵活运用,才有了诸如四渡赤水、乌蒙山回旋战等那么多迂回的经典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