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964章

作者:不是奸臣

小凤仙却开口笑道:“李博士(李贽的官职,是国子监博士),妾身很好奇。这四书五经那么多题目,你又不是主考官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他会出什么题目呢?你是怎么一次次压中考题的?”

听到这话题,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连装逼王徐二,都极其感兴趣。

罗万化也侧耳倾听。

这小凤仙人美,话更动听,一下子就戳中了李贽的尿点。啊,是爽点。

李贽哈哈大笑,滔滔不绝讲起来:“小凤仙姑娘这话问得好!但你是否知道,我朝科举,到底多少道题,有何说法?”

小凤仙想也不想,抿嘴笑道:“虽然小凤仙是女子不能参加科举,但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小凤仙也数次想过,要是男儿身,就去科场一试身手,与天下英雄华山论剑!我朝科举会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一共九天。第一场在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三场所试项目,其中第一场是四书文题目四道,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是五经文题目,出六道,选五道。第三场是策问一道。故而每个举子,要答题十一道!”

她落落大方,娓娓道来,毫无磕绊,看得出确实不愧女状元之称,对文事极其熟稔。

就连李贽之狂,都耸然动容,赞许点头道:“不错!但这十一道题,在科举中的地位,却截然不同!关系中举的比重,也大不一样!”

这就涉及到中举的核心问题了,一下子这凤仙楼中的读书人们,一个个都呼吸沉重起来。

这关系科举啊。

李贽丝毫不看他们,只笑看小凤仙道:“你可知道,我朝科举的主副考官,还有18房同考官,其实只看前四道四书题!四书题,才是决定科举的胜负关键!而诗词和五经题,都是匆匆一扫而过,只要不出大问题,就不会影响成绩。至于第三场策论,更是没人看!”

这一句话,石破天惊,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只有少数士绅人家、精通此道的弟子,才没有失态。

小凤仙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却皱起黛眉,柔声道:“为何呢?四书五经,地位为何差距这么大?”

李贽冷笑道:“这倒不是他们有意厚此薄彼。你可知道,一次会试,多少人考?”

小凤仙环视一下坐的满满的凤仙楼,想了想道:“全国的举子,怎么也有几万人吧?”

“不错!全国举子,一共14万人!”李贽作为国子监博士,对这些数字了如指掌,冷笑道:“除了那些年老体衰、死了心的老家伙,每次科举来应试的举子,都约有8、9万人!光是进场检查就需要足足一天的时间!”

众多考过科举的举子,纷纷点头....

李贽说的没错。

他们从天刚亮就过去贡院排队,一直到天黑才能都进去,可见考试人之多。

“那你们考虑过没有,这8、9万考生,判卷人有多少?”李贽突然发问道。

“18个!”

“只有18个考官判卷!”

“且他们必须在4、5天以内,将所有卷子判完,名次排完!”李贽一口气道:“你觉得,他们有时间、有心情,一个个都将你们每人11篇狗屁不通的文章,统统看完么?”

李贽一席话,说的众人恍然大悟。

是啊。这18房同考官,要将这大几万人的卷子,在几天之内,统统看完,就是不吃不喝,不拉不睡,3.8也够呛吧?

李贽淡淡道:“我作为国子监博士,可是参与过科举判卷。那判卷的日子,对于同考官来说,只能是昏天黑地,没日没夜,且责任极重。一个不慎,就容易出现失误,前程尽毁。”

小凤仙忍不住道:“确实,为了防止埋没人才,科举中黜落的卷子,还有主考官、副主考要经常检阅,这叫【捡落卷】,且御史还会派出专门的御史队伍,在一旁监督检查。一旦出现重大失误,同考官要承担责任的。”

李贽笑道:“如今你们明白了吧?科举是一个多么沉闷又倒霉的苦差事。只有主考官、副考官他们,才算是肥缺。”

。。

第1065章 严嵩就在旁边看你装逼【5】

“那这跟四书五经地位,又有什么关系?”罗万化忍不住问道。虽然他知道四书题地位重要,但并不如同李贽这么清楚门道:“有人说,四书重要因为都是圣人和亚圣之言,五经则有很多假托圣人的半圣编纂,是这样吗?”

“狗屁!”李贽毫不客气骂道:“狗屁不通!其实孔老1二一辈子,都没写过一本书。论语难道是他本人写的?还不是他的弟子们,那些亚圣、半圣们的手笔?”

众人瞠目结舌。

能在文会这场合中,公然毫不掩饰地叫圣人孔老1二,这牛逼哄哄也没谁了。要是那些文坛学究们听到了,没准会当场气得昏过去。

“四书能作为制艺科举的关键,只有一个理由。”李贽郑重其事道。

众人竖起耳朵,侧耳倾听。

“因为四书能出的题,少!”李贽微微一笑:“判卷容易!”

众人扑街!

心中一万头草泥马狂奔而过,一万句妈卖13批要讲!

尼玛,还有这么奇葩的理由?

这历史,也太不严肃了吧?

李贽一副风轻云淡理所当然道:“虽然听起来很荒谬,但事情如此。四书能出题的话,确实不多,大学1753字,论语13700字,中庸才3568个字!孟子最多,34685个字!加在一起,四书五经也不过5万字。这其中还要抛掉之乎者也之类的没用屁话,剩下不过三万字,再抛掉孔老1二说的今天天气真好心情不错这种没用的,能出的题目有人统计过,不过1000个左右。”

“一千道的四书题,就可以轻易建立起一套判卷标准!”李贽淡淡道:“八股制艺,起承转合,破题立意,这些方面,就能基本判断出一篇文章的高下。有经验的考官甚至无需看全篇,只需要看第一段破题和最后一段收尾,就能给出成绩,且八九不离十。而五经题一则都是半圣之言,重要性没四书那么高,二则较为混乱,难以建立统一标准,故而只是放在考题中,但不起决定作用,只要写的大差不差,就能过去。”

众人听得心服口服。

不愧是高考金牌辅导老师,看得眼光很毒啊。

就这一套理论,别人就从没说过,也没人敢说的这么透彻。

那徐二擦擦鼻子,两眼发光,直奔主题笑道:“李博士,咱们都是来听您押题的!干脆就别东扯西扯,直接押题吧!”

李贽很不高兴,擦,老子来你浙江会馆,主要是来宣扬老子的思想的,押题只是吊着勾引毛驴们的胡萝卜。你让我直接上干货,那怎么可能?

李贽瞪了徐二一眼。

小凤仙插科打诨道:“李博士押题可谓神乎其神。不知这其中到底有何玄机?您莫非能未卜先知?”

这下,美人搔到了李贽的痒处,弄得这位狂生哈哈大笑。

没人注意到,此时两个身影走了进来,悄悄坐在了凤仙楼的后面,笑而不语。

严嵩和陆柄。

没错,严阁老和陆都督也来了。

严嵩走到这里,纯属偶然。

他们接到了皇帝的圣命之后,要去皇宫面圣,请示这次丁未科事宜,请皇上面授机宜。

但徐阶还没来(正在家里阴谋密议)。

按道理,主考官、2个副主考最好一起面圣,省的皇上一句话说两遍,也显得考官班子团结。

于是,严嵩和陆柄就开始闲逛。

严嵩知道很快就要被锦衣卫“圈禁”起来,整整一个月都不见天日,生怕怠慢了自己的几位夫人,于是严嵩想去买点水粉啥的,没想到逛到了八大胡同,却意外听说了,浙江学子们正在八大胡同搞制艺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