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80章

作者:不是奸臣

这道对联,彰显着大明的儒家学堂,最为进步、先进的思想和力量。

那就是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将读书与天下结合起来,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

一个头戴白色头巾、相貌堂堂、一脸正气的学子,捧着一本【西方崛起】,高声朗诵着。

他名叫王锡爵,此时是杭州万松书院的一名士子。虽然日后他注定有高中会元(嘉靖四十一年会试名列第一会元,廷试名列第二榜眼)、飞黄腾达、身为首辅(万历二十一年首辅)、执掌权柄的一日,但此时他却在认真地按照师长沈炼的要求,领读【西方崛起】。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730。前者包括所拥有的舰队,包括附属的基地、港口等各种设施,后者则包括以海外贸易为核心的,和海洋相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也就是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

“海权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总体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成为一个伟大民族。”

“西班牙依靠掌握海权,攻灭了阿兹特克等数十个美洲土著帝国。从大明弘治五年,西班牙哥伦布登陆美洲开始,西班牙在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地区,就不断地进行着征服和殖民,先后占领了大部分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北美中部内陆。其面积相当于一个大明。”

“葡~tao牙依靠海权,攻占了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巴西,非洲海岸和印度,马六甲上百个殖民据点,染指南洋诸岛,并将魔爪伸入了我大明南洋。”

众多学子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愤怒攥拳。

他的老师沈炼,在下面听得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

。。

第316章 波及到了各大书院【5】

同样的情景,在杭州的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等大书院,也在上演着。

严嵩发表【西方崛起】,不仅将小市民、富裕商人吸引了进来,甚至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院学子们,也暂时扔下了四书五经、科举时文,被【西方崛起】深深卷入其中。

这倒不完全是因为书院学子,关切天下事的良好动机。

任何能掀起热潮的事物,背后一定有利益。

而严嵩这本与科举无关的【西方崛起】,为何能风靡士林书院,读书人中间?

原因无他,因为【西方崛起】这本书的作者,是当朝一品、内阁首辅严嵩,炙手可热的大权臣!

而这位大权臣在【西方崛起】的扉页上,十分无耻,公然写了一句话:“呜呼,我朝八股取士,素重时文经策,看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而今西方崛起,风起云涌之际,焉能不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固有饱学之士,如不懂西学,不明时事,圣人之道何用哉?”

这货拽了那么文绉绉的文字,其实就一个意思。

阁老我给你们划重点!这本【西方崛起】就是考试重点!

老子是内阁首辅,下次会试考试,主考官是我的人,丫的第一道大题就要考【西方崛起】,你们有本事就别看!到了考场上别哭!

严嵩还真不是吓唬这些读书人。

他是内阁首辅,有权举荐南北考试的主考官,对考题也有很大的发言权。只要他严嵩一个暗示,下次主考官在选择四书五经八股文题目时,必然会出一道与【西方崛起】有关的题目,为难一下那些胆敢不看首辅应试教辅材料的考生。

什么?你说四书五经中,哪里跟【西方崛起】搭得上边?

你小看古人智慧了。

四书五经,排除之乎者也,还有孔子列圣装逼的话,可以出题的一共五万多句话,还可以出惨无人道的截搭题,排列组合,变化无穷,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想出什么题目出不来?

严嵩早已想好了一个思路,比如清末维新运动旗手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中,随便弄两道题目,就能把这帮学生刁难死!

所以,才有那么多学生士子,不顾道学师长的责骂,千里迢迢赶来购买【西方崛起】,不然你以为这么好卖?

其实,严嵩对于科举没有太大反感。科举取士制度本身没错,到了现代不是还有高考制度么?到了米国不是还有大学高考么?问题是明清科举的内容上日益腐朽,被程朱理学绑住了人心,限定了答案。

也就是说,科举就是一把刀,关键看掌握刀子的人,怎么想问题。

如今,他就熟练掌握了科举制度,来宣传自己的思想,【西方崛起】一旦与科举、功名结合起来,就会让科举这个千年的制度,迸发出强大无比的鲜活生命力!

严嵩深知,要想影响大明的内外决策,光是以利益引诱打动商人、平民还远远不够!

大明最有力量的一个阶层,是士人!

大明的阶级划分,是士农工商,士人是四民之首,是国家的统治力量,他们掌握了国家的决策、话语权和舆论导向。

任何国策,没有士人阶层的支持,都将沦为一纸空谈。

所以,严嵩一方面在写着【西方崛起】,一方面高举科举大棒,如同后世的高考指挥棒,调动士人参与【西方崛起】的热情。

当然,对于那些已经高中科举,掌握国家政权的士人官员,他还有其他后招。

……

万松书院。

身穿儒生青衫、相貌堂堂、脸色严峻的沈炼,听完那王锡爵的朗诵,轻轻按了一下手。

王锡爵坐下。

沈炼淡淡道:“这【西方崛起】,是海权论的第三部,前两部我已经领着你们读过了。大家说说吧,有什么看法々「?”

一名士人站起来,大声道:“严嵩奸臣乱国,妖言惑众、祸国殃民,何足道哉?”

不少人,纷纷点头。

这就是大明的读书人。

在他们看来,品行和名声,是评价一个人的全部标准。名声好,做什么都是对的,哪怕错的也是对的。比如邹应龙、王本胜,名声不好,做什么都是错的,哪怕对的也是错的。

很不幸,反例就是严嵩。

严嵩在清流读书人中的名声,远比在民间臭的多。这里面的原因,大家都懂。

沈炼的目光落在王锡爵的身上。

王锡爵不仅是他的得意高徒,更是他十分看重的一个未来之星。

这人的身上,有别人少有的思辨精神,凡事总要思考几个为什么。

听到师傅叫他,王锡爵站了起来,朗声道:“.〃虽然学生对严嵩的为人,颇有微词,有(赵吗赵)些做法也看不惯。但读完了三本【海权论】之后,学生以为,如果论大明对外界了解最多之人,非严嵩莫属。”

几个同窗不屑一顾,更多人若有所思点点头。

王锡爵慨然道:“抛开为人,就事论事,这严嵩的【西方崛起】,讲述了西方以两牙为首,殖民世界的经过,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

他咬了咬牙道:“甚至,学生以为我们大明应该学习两牙,推动殖民!”

“胡闹!”一声厉声呵斥,从后面响起。

一个留着五道美髯胡子,相貌堂堂,身穿六品朝廷官员服侍的人,走了出来。

他就是今年刚刚从翰林院外放,担任浙江提学的张居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