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美女如云/武侠之花间邪王记 第512章

作者:关节炎

雪球总是越滚越大的。

从初始的一颗星辰,到现在的数百星辰,以天庭时间计,也仅仅用了十年。

而当时光又过去十年,池中星辰,染煌煌金气者,赫然数以万计。且每一颗染上煌煌金气的星辰,都氤氲了一层朦朦青气……

天庭二十年,凡间已二百年。不知不觉,昔年大闹天宫、威震三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已被镇压在五行山下,将近五百年之久。

凡间新生的群妖,已不知道孙悟空的名字。即使听说过他威名的,这五百年下来,也渐渐淡忘了他的存在。到了现在,齐天大圣的名号,已经吓不到什么人了。

这一日,正无聊地数着头上又长出几颗青草的孙悟空,忽然听到空中有人叫他。

“孙悟空,孙悟空……”那是一把柔和的女声,声音中,似蕴含着无量的慈悲。

“是观音菩萨啊!”孙悟空抬起头,笑嘻嘻地看着空中那踞坐莲台,左右有童子、龍女随侍的白衣菩萨。

自被如来抽去恶念后,数百年镇压下来,孙悟空心中戾气,不知不觉已被消磨大半。虽坐了这么久的牢,心中难免有怨气,但比起刚被镇压时,心境平和了不知多少。此时见到观音菩萨,也能笑脸以对。

孙悟空并不知道如来对自己动的手脚,只以为是自己心性修为大进,因此还颇有几分自得,寻思着出去以后,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突破大罗之境。

却不知他本性真灵被一分为二,失却了恶念,若无意外,哪怕修炼到宇宙破灭,都无望大罗。

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的齐天大圣,笑嘻嘻地对观音说道:“菩萨今日怎得闲,来看望俺老孙啦?”

观音宝相庄严:“孙悟空,你被镇压五行山下,已近五百年。佛祖着我来问你,可有悔过之意?”

“悔过啦,悔过啦!”孙悟空努力作出严肃的模样,可一双滴溜溜乱转的猴眼,显出他心里正转着鬼主意:“悔过个鬼!俺老孙再出山后,定是要讨还公道的!冤有头债有主,玉帝老儿和如来老佛,都是我的债主,他们两个,休想赖掉俺老孙的账!”

虽恶念被抽出,心中戾气平息不少,毕竟怨气仍在。孙悟空心里面,还是存着报复的念头,只是态度并不是那么坚决罢了。

观音心机何等深沉?一看孙悟空的眼神,就知他打着什么鬼主意,嘴上却不说破,只在心中好笑:“饶你这猴头精似鬼,又怎敌得过佛祖的算计?有那紧箍儿咒,未来你便是怀有二意,也不得不乖乖听话!”

心中暗笑之时,她表面仍是宝相庄严,嘴角挂着一抹慈悲笑意,柔声道:“既已悔过,那么你脱劫之日,便已不远。我佛座下,曾有一弟子,法号金蝉子,因犯嗔念,被佛祖贬入红尘,轮回十世,方可回转灵山。如今他十世轮回已满,需一位护法,护他一路行至灵山。孙悟空,你可愿为我佛弟子护法?”

第一卷 707,狡兔

“愿意愿意,一百个愿意,一千个愿意!”

孙悟空心花怒放,喜形于色,满口答应:“菩萨,护送佛祖弟子转世身上灵山之事,俺老孙愿一力承担!管教他一路平安!”

“如此甚好。”观音含笑点头:“二十年后,自南瞻部洲东土大唐而来的取经僧,便是金蝉子转世。你需拜他为师,好生侍奉,赎你之罪……”

作罢交待,观音口喧佛号,化光飞遁。

确定观音走远后,孙悟空实在忍不住心中激动,放声狂笑:“四百八十年!俺老孙已在这五行山下,坐了四百八十年苦牢!四百八十年都熬过来了,哪还在乎区区二十年?二十年后,待俺脱身,定要踏破凌霄,打上灵山,再闹他一个天翻地覆!哈哈哈哈……”

……

西牛贺洲,女儿国以西数千里处,一座万丈仙山中。

一块三丈六尺五寸高,周长二丈四尺的奇石,伫立于一灵气盎然的山头。周围芝兰遍布,鲜花似锦,一派人间仙境。

如此灵胜之地,自有精怪啸聚。此时此刻,这山头上,便聚集了大量山精野怪——鹰隼枭禽、麋鹿豺狼、虎豹獐牛,林林总总,不下数百。

照常理,如此之多的精怪啸聚一处,这山头早该乱七八糟、妖氛冲霄、乌烟瘴气。

然而,数百精怪,此刻却排列得井井有条。鹰隼老枭,与黄莺鹂鸟共栖大树枝头,旁边还有蛇蟒为伴。虎豹豺狼,与麋鹿獐牛并卧,和睦相处,秩序井然。

这数百精怪,赫然并未彼此厮杀作恶,身上气息也并非野怪狞恶妖氛,反透着精纯湛然的玄门气意。

它们排着整齐的队列,或坐或卧于一块大青石下,与枝头禽鸟、蛇蟒,聆听一位盘坐于青石上的僧人讲道。

那僧人白袍如雪,气质飘逸出尘。相貌英俊潇洒,剑眉飞扬,眼神锐利,眉宇之间,不显佛徒慈悲,反予人一种飞扬肆意、桀骜锋锐之感。

他阐述的道理,也并非佛门真经,反是玄门奥义。讲道之时,地涌清泉,空绽莲花,异香缭绕,玄机渺渺。更有一道金虹,悬于僧人头顶,闪烁煌煌金光,昭显玄门正法。

这以僧人形象,阐述玄门正法的,正是独孤策第二元神,金蝉灵童。

他为截教徒,昔年截教祖师有教无类,凡有心向道者,皆可入截教门下。独孤策既承祖师正法,自秉祖师之道,在此一坐三百年,闲来无事之余,便向被此间灵机诱来的飞禽走兽,传道授法,三百年下来,倒也教出了几百个成气候的小妖。

今日他又开讲,说的正是登仙脱劫之法,炼形化人之道。直听得那几百个尚未炼形化人,渡劫登仙的小妖如痴如醉。

这些小妖,多有已修至阳神圆满,只差半步便能脱劫登仙之辈。

而山精野怪,若无正法传承,渡劫全凭机缘。在劫雷之下,化为灰灰者十之八九。只有一两成精怪,有幸扛过雷劫,脱去妖胚,化形成仙。

此时独孤策所授正法,对那些即将渡劫的阳神小妖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大机缘。

正讲时,一只白兔忽然蹦蹦跳跳上了山头。

那白兔,通体毫毛洁白若雪,不染纤尘,定睛细瞧,甚至有莹莹玉色,仿佛每一根毫毛,都是由羊脂美玉炼成。一双红瞳,更是晶莹澄澈,有若最完美的红宝石。

它眼神灵动活泼,透着丝丝狡黯机智之意。上山后,躲在一块大石后,探头探脑地偷瞧了那白衣僧人一眼,眼珠儿滴溜溜一转,又蹦蹦跳跳地出来,若无其事地钻进了听讲的小妖队列中,规规矩矩地团成一个绒球,作出用心聆听的姿态。

独孤策本尊已然青气郁郁,近乎大罗境界,这第二元神境界随之水涨船高,金蝉灵童已有不逊强力金仙的本领。

白兔上山,偷瞧,入列,他虽未看一眼,却也了然于心。不过他并未对白兔多加关注,仍是继续讲道授法。

又讲三个时辰,直到日落西山,时近黄昏,他方才悠然道:“今日授法到此为止。近来灵石异动,将有大变,吾将封山一月。一月后,尔等再来听讲。”

群妖虽心有不舍,却不敢造次,同时拜伏,口吐人言:“遵上师法旨。吾等拜谢上师传道之恩!”恭恭敬敬叩首之后,作鸟兽散。

众妖四散时,那白兔却反其道而行,逆流而上,蹦蹦跳跳来到了青石下,红宝石般的双眼仰望独孤策,耳朵不时扑棱一下,作出憨态可掬的萌萌模样。

“群妖已散,兔儿你为何还不走?”独孤策俯瞰白兔,淡淡说道。

白兔也不吭声,人立而起,两只毛茸茸的小小前爪搭在一起,朝独孤策连连作揖,然后一跃而起,蹦到大青石上,团成一只绒球,眯起双眼,小脑袋在独孤策腿上轻轻磨蹭。

独孤策失笑:“你倒是卖得一手好萌。”

说话间,他大手一伸,抓住白兔两只长耳,将它拎到自己眼前,笑得:“吾辟谷多年,餐风饮露,虽身体不乏,口中却是寡淡。今日你既送上门来,正好拿你做一道烧烤。看你白白胖胖的样子,想来滋味很是不错。”

白兔双眼瞪得老大,红瞳中透出一抹人性化的惊恐,一双兔腿儿连连蹬弹,终于开口出声:“呜呜,出家人慈悲为怀,你你你,你一副大德高僧模样,怎能杀生开荦?”

“谁说我是出家人?”独孤策呵呵一笑:“你这狡兔,擅离天庭,私自下凡不说,居然还对吾图谋不轨,妄图打吾主意,你说,你该当何罪?”

第一卷 708,广寒玉兔

“啊!”

白兔嘴~儿张得老大,兔脸上尽是惊讶:“你你你,你怎知我是从天庭偷溜下来的?”

说到这里,它又用一只前爪儿捂住嘴,另一只前爪儿左右连摆:“不对不对,人家才不是从天庭偷溜下来的,人家只是一只自学成材的小小兔妖而已!听山下小妖说,此山有大德讲道,这才跑来听讲的!大师,看在小妖一心向道的份上,您就饶过我这一遭吧!”

说着,它两只小小前爪儿搭在一起,朝独孤策连连作揖。

独孤策拎着它两只兔耳,笑眯眯地说道:“唤我大师也是无用。本尊平生不修善果,专爱杀人放火。闲来抓只兔妖,生火做个烧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