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下午念端告辞离开,说道:“念端先生接下来凡有所需,可随时来寻政,政一定全力满足,接下来就有劳先生了。”
念端行了一礼,说道:“此等之事,医家义不容辞,念端一定竭力而为。”嬴政令延瑾派了四名高手保护念端,日常若有所需尽力满足,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找他。
念端辛苦了半年,彻底将嬴政说的一切编撰成书,嬴政见到极为欢喜,当时也没说什么,只说学宫论学大典请念端出席,有一点惊喜送给她。
在论学盛典开始前一天,嬴政令人上门送上了一件美丽典雅的纯丝宫装,依旧是了解她的喜好,蓝白相间,雅而不俗,美而不艳。
到了今天,念端恍惚的看着嬴政,此时才知,何为惊喜。
即便是再怎么淡泊名利之人,也抵挡不了如此流芳千古之名。
这是多么盛大的场面啊,在大秦的咸阳学宫,在天下诸子百家,无数有名有姓之人面前,送给自己的惊喜。
天下千余高人,即便是名满天下的荀夫子,也要躬身为自己行礼。
一切,真是如梦似幻。
此时又想起成书之日,前往宫中献给嬴政,临走时忍耐不住问的问题:
“太子殿下,此医书功德无量,殿下所述详细,教授给谁都是大恩一件,天下女子医师众也,我名声不显,何以非我不可?”
嬴政只微微一笑,道:“此天命耳。”
嬴政见念端有些恍惚,台下一群人还弯着腰呢,急忙传音入耳提醒:“念端大师。”
这一声唤回了念端的思绪,念端急忙向台下众人回礼:“诸位先生,念端受不得诸位此礼,请诸位先生快快请起。”
待众人起身,念端站向一旁,嬴政说道:“诸位先生,传播天下之事,就有劳了,接下来,论辩正式开始,凡是造福天下之论,百家百业,皆无不可,请诸位先生一展所学,畅所欲言!”
说罢坐在子楚右侧,看向台下,早已有人按耐不住,当然,也有人知道自己才华在这千余人中算不得上等,打算先声夺人,也可在天下人面前留下姓名。
一时间,便有人走上高台,对着秦王行礼,再对着四方一拜,便开始言说自己所学,待其说完,凡有不同者登台辩论。
当然真正的百家大佬是不会上台的,他们已经不需要和这些年轻人争了,之前是嬴政谁也不见,现在既然出门了,他们只要送上拜帖,嬴政绝不会不见。
不止如此,他们还会注意这些人才里有没有无门无派的,会主动吸纳人才进自己家门。
论学大典没有设置结束期限,每日都可随意前来,有的是有心人盯着,子楚除了第一日待了一整天,接下来每天也都过来旁听一个时辰,嬴政倒是每日里都来上两三个时辰,挑选可用之人,一直热闹了大半个月,风头才稍微平静了些。
凡有高才,有了机会,自然大放光华,有心人自会前往邀请,私下面谈详叙。
也有的自有想要投靠之人,主动上门自荐,当然,这种就要看双方意愿了。
当然,这些天最开心的就是吕不韦了,狠狠地招募了许多门客,而且据说要竭尽全力写出自身所学,也要出书!!!
把中苍等人都压下去。
大秦朝堂和嬴政麾下自然也增添了许多新面孔,只要是人才,哪怕用不上,先养着也无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许多人也是得偿所愿,投入嬴政麾下。
而子楚想的更多一些。
利用嬴政的名气,借由念端千金买马骨,效果极佳,现在就是要把这个效果真正用出去,让人才也都有可施展之地。
大秦的职位现在是饱和的,需要动手了。
大秦已经安宁好几年了,而新王继位,肯定是要彰显武威的。
好巧不巧的是,东周君最近也在不自量力的筹划着一些可笑的事,正好给子楚送上了理由。
新任的相国吕不韦,也需要通过一场成功的大战彰显出自己的能力,让世人知道,自己可不只是靠着奇货可居才能坐上大秦相国这个宝座的。
当然嬴政也在论学大典结束后,也找了几个名列前茅,确实极有才华之人拜为博士,日常教导嬴政,至于出书,只给了两人机会,毕竟物以稀为贵,而且,成本并不低。
而在吕不韦和嬴政身上,某些有心人也有了启发。
吕不韦可以奇货可居,一举权势滔天,当然我们也可以。
楚墨之人盯上了某一位同样生活的不太好的质子,而且据说这位质子和秦国太子嬴政交好,两人是实打实的好朋友。
虽然这位质子的老师是农家之人,但是经过打听,地位不高,不受重用,问题不大。这位质子虽然比不得嬴政天命之子一般早熟聪慧,更没有如此天眷,但也比一般孩童聪明许多,巧了不是,这不就是最佳的投资对象吗?
干了!
咸阳学宫论学大典辩论的内容我就暂时不展开写了,原本想好好写一写的,但是实在太费脑子,太费时间,而且辩论都是对话,也怕大家说我啰嗦水文,暂时就不展开写了,反正不影响剧情,以后再看情况出番外吧,感谢大家支持。
第80章 荀子拜访(求订阅,求票票)五更
子楚和嬴政的热灶是赶不上了,但是这位公子乃是燕王嫡子,这边的冷灶要是给烧起来,回报率也是值得期待的。
楚墨表示,燕公子丹这个朋友,我们交定了。
当然,六指黑侠的这个想法,自然也是有人提点的。
尴尬的是,后来楚墨在邯郸踩点的时候遇见了农家人,一番了解,六指黑侠发现对方也是这么想的。
两家皆是当世大派,势力也都是多在楚国,侠魁田光和巨子六指黑侠又是相识多年,倒也不至于打起来,经过六指黑侠送出许多好处,两家成功进行了友好协商,农家愿意让一步。
一起投资!
燕丹的老师已经是农家之人,不必多说,农家内部提一提地位,墨家这边,巨子六指黑侠也亲自将燕丹收入门下,说起来也是奇怪,农家不像这么好说话的人啊,但是不管了,怎么都是好事一件,农家还能对墨家怎么样不成。
这对燕丹来说还真是又惊又喜。
燕丹在赵国这两年的日子正如之前所料,没有嬴政在邯郸帮衬着,是一天不如一天,日子过的不说是惨不忍睹,至少也是苦不堪言,毕竟跟着嬴政过惯了好日子。
孤身一人在邯郸的日子不好过啊,发往燕国国内的信件,一封不回,想要回去,遥遥无期。
只能每天都期待着政哥能不能帮衬着一把,只可惜政哥太忙了,又是过于遥远,这两年来只寄了两封信。
嬴政可是没忘了自己这笔投资,而且他可知道,自己这个小弟在自己辛劳培养下,心眼可不大,时不时的安抚还是要的。
在燕丹听闻嬴政成为太子的时候,心里是百感交集的,自己的政哥早已是游龙入海,雨过天晴,回去不过一年就成了太子,据说还有天眷,再想想,政哥在赵国过得也比自己好,这心里的滋味,真是难说啊。
唯一欣慰感激的是政哥并没有忘记自己,信里还说正在想办法要帮助自己回国呢。
农家和楚墨找上门的时候,说要帮助燕丹返回燕国,燕丹真是喜不自禁,苦心人天不负啊。
等政哥还没个谱,还是抓住眼前的机会吧。
至于嬴政这边,还有其他的事。
自论学大典第一日后,念端便一跃成为了当今天下最具盛名之人,每日里邀请她的人不胜枚举,有些可以婉拒,有些是当世高人,谦逊邀请,不便不去,搞得嬴政想要邀请她都没有机会,当然,这些时日嬴政也太忙了。
那日在场众人,也有许多真正心怀百姓之人,顾不得自身发展,当日连夜便携带着器物书籍返回故里,竭尽全力传播,早一日传播,便早一日多活太多人。
嬴政也早有准备,印刷的书籍和打造的器物都准备了许多,参与学宫辩论大典的人,每人都可以再领取十份,当然印刷书籍的文字也都是秦国小篆。
免费领取,嬴政也是下了血本。
此物不能免费印刷发放天下,必须由这些知识分子帮助传播。
一则成本太高无力承担,二则关乎医术,没有知识分子教导,容易弄巧成拙,三来当今天下文盲率太多。
四来就是私心了,来这参加学宫论学大典的人,再差也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帮忙传播,对于嬴政与念端声望的提升,会有更好的效果。
反正也不怕这个功劳被人抢占,至于这些传播的人得到一些声望,那是应得的,整体而言皆大欢喜,全赢!
做事自然是有头有尾,做了就做完善。
果不其然,一切都如嬴政计划的一样,随着事件的发酵,秦太子嬴政天命之子的名头再也没人怀疑,甚至已经有地方立起了嬴政与念端的生祠。
先前纸和书还只是惠及了读书人,主要还是便利了贵族,培养了一些寒门,可是再寒门的寒,也不是普通百姓可以碰瓷的,这个年代甚至都不能称为百姓,因为平民没有姓。
只有这番预防天花,挽救妇孺的举动,才是真正惠及了天下所有苍生。
加上嬴政不遗余力的营销手段,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都是正面的效果,这获得的巨大声望,良好名声,带来的隐形好处,是无法计量的。
名之一字,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真正无比强大的一种力量。
对于君王来说,这种力量对于征服与统治带来的效果,更胜百万大军,是远远强过杀戮的力量。
王师所过之处,敌军望风而降,百姓箪食壶浆,不再是一件无法做到的事。
当然,王师还是要有的,因为百姓的记忆总是不太好。
往往只有吃二茬罪的时候才能想起来好。
在有王师的基础上,更好更大的名望可以大大减少维稳统治成本,节省的力量可以投入到其他地方,但是如果没有王师,就没有统治。
这些嬴政不急,静静等时间为他发酵助力。
现在他在接见百家中真正的大人物。
在论学大典第二日,就已经有几人送上拜帖求见,够忙几日的了。
嬴政见的第一个人,就是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
如今儒家资历最长,声望最高的代表人物,没有之一(秦时明月时间线是错的,荀子公元前238年就去世了,年75岁,本文根据原著设定,荀子长命百岁)。
以荀子的声望和儒家地位,是没有必要来见嬴政的,而且他和楚国春申君交好,在兰陵做县令,如今却奔波千里,在咸阳待了半年,不可谓不庄重。
这样的人物,这么给面子,大概率是为了自己的弟子和传承,到了他这个地位和年龄,也就只有这些是可以让他如此操劳的了。
嬴政私下找冉宏谈过,冉宏曾在小圣贤庄求学,也曾在荀子门下,荀子初来咸阳冉宏便前去拜访,荀子却什么也没说,只说想要见一见嬴政。
既然如此,只能见一见了。
对于这样的人物,不见是不合适的。
反正有所求的是荀子,主动权在嬴政这里了,问题不大。
第81章 荀子献徒(求追读)一更
论学大典次日,一早嬴政便派人去请荀子,荀子到后,嬴政亲往殿前迎接,拱手一礼,笑道:“荀夫子大驾光临,政不胜荣幸,快请入殿上座。”
荀子规矩行了一礼:“儒家荀况拜见太子殿下。”
嬴政听了自称便明白,这是以儒家身份拜见,心里当时就有数了,笑道:“荀夫子不必多礼,请入殿详谈。”
待两人入座,嬴政说道:“荀夫子,政早已仰慕夫子大名,以夫子之才德,委身一小小县令之职,实在过于大材小用,常言道:能愈盛,于国责愈重,以夫子之能当承担更重益民之责才是,若夫子不弃,政愿为夫子举荐,请为大秦上卿。”
“父王初初继位,求贤若渴,若得夫子相助,一定喜不自胜,大秦如今关于民风律法急需重新编订,也需要夫子这样的高德之士相助,不知夫子意下如何?”
荀子也想不到嬴政一上来就是先挖人,不过这点小招数应付起来易如反掌,虽然给的待遇实在令人心动。
荀子笑道:“小民毕竟是外臣,如今年纪也大了,不过寻一养老之处,春申君乃小民老友,实不可弃他而去,公子好意小民感激不尽,大秦如日中天,人才济济,不差老朽一人。”
嬴政笑道:“夫子哪里话,夫子已然返璞归真,看似略显衰老,实则血气雄厚,早已达天人合一之境,天地元气连接天地二桥循环不息,一身修为堪称惊世骇俗,如今不过甲子之龄,哪里说的上老朽,纵是再过一甲子,应也无碍。”
天下人从未见过荀子动武,皆以为荀子只是文人,也不想想,这个时代的儒家可能有单纯的文人吗?
荀子最尊崇孔子,要知道,孔子可是一手《论语》,一手《抡予》的,尚武之风,乃至个人武力,丝毫不比墨子差。
荀子也想不到嬴政竟能看出自己修为,而自己却完全看不清嬴政的修为,自己面前的嬴政就像一个普通毫无修为的少年人,心中不由得感慨真是可怕,纵是荀子不信神鬼之事,也不由得有些怀疑。
但是被揭穿谎话对于荀子这种人来说,完全算不得什么大事,甚至可以当听不见,对此很好解决,转移话题就好了。
荀子充耳不闻,看向嬴政自顾自说道:“殿下果然非同一般,只是不知殿下可知殿下的命格,已经大不相同了。”
嬴政笑意一滞,只一瞬恢复自然,笑问道:“儒家不是向来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吗?”
“政曾一览荀夫子著作,记得夫子说过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如今怎的说起人之命格?”
调侃笑道:“夫子莫不是也要知天辨人?”
荀子淡然道:“殿下读过小民之论,小民大幸,那么殿下应该也知道还有一句: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天行有常,殿下之命格亦在天地自然之中,小民为何不能观而察之?”
嬴政笑意慢慢收敛,面无表情,说道:“我受命于天,天命在我,周室天数已尽,如今天子气在大秦。”
“夫子虽然学识渊博,却也不过是一小吏,焉敢妄谈天命?”
“你可知因你今天之论,我就可以杀了你。”
荀子道:“小民非是谈论天命,是天道也。”
嬴政冷哼一声:“哼,狡辩,故意混淆天道和天命,罪上加罪。”
荀子站起身来,拱手一礼:“殿下若如此说,请斩小民。”
嬴政看着荀子,盯了数息,突然笑道:“荀夫子,被政吓到了吧,哈哈,快请落座,政不过笑谈罢了。”
荀子安然落座,嬴政笑问:“不知荀子方才所言政命格已变是何意?”
荀子回道:“殿下,小民研究天地自然之道,略有一些感悟,二十年前便看到紫薇之气披挂于秦,天子之命必出于秦,故而入秦一观,当时小民便言秦四世有胜,数也,只是小民还有半句话未说,那就是天子必出于秦也,殿下所言周室天数已尽,小民也认同。”
“十年前,飞星划空而过,扰乱星辰,小民自然之道学术粗浅,之后便再也看不清了,闻听殿下上天眷顾,想到殿下年龄,这才想到,也许是殿下之故,这才入秦求见。”
嬴政问道:“哦?那夫子今日见政,有何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