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这个旁白不对劲! 第307章

作者:水群触手怪

  “当然是什么苦恼说什么,我们的成员大部分都是女性,很多都是讲述家庭里遇到的糟心事。”

  家境优渥的大友太太说道。

  白川意外地看了她一眼,“大友太太,我记得您的家庭条件还不错,为什么也需要互助会的补助?”

  其他人也好奇地看向大友太太,大友太太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即便家庭优渥,她穿的也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平价商品。

  所以站在人群中,基本上没有人会觉得她是有钱人。

  “这个真的不是我主动申请的。”

  大友太太面对同伴们的目光,挥手解释道,

  “有一次倾诉日,我说大友君总是很小气,虽然他能挣钱,但从来不把钱交给我保管,只会给出十分之一的家庭开支,弄得我十分拮据,想要买点东西都做不到,然后三井桑就主动帮我填写了申请表。

  “我本来想拒绝的,三井桑却说,家庭富裕不代表我富裕,我没有工作能力,全在为家庭创造,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也算在贫困户里,认为我有资格领取救济,用这些钱买一些自己想要买的东西。

  “三井桑真是个好人,假如我是男人,一定会疯狂地爱上她。”

  “是啊,三井桑确实很不错,人长得漂亮,心眼也好。”

  其他人附和道,似乎都回忆起了爱丽丝互助会里三井小姐的优点。

  “她是会长吗?”

  白川问道。

  “不是,她是干部。”

  有田太太回答道。

  【呵呵,表面上大家都很喜欢这个互助会,真实的想法又是怎样的呢?你不妨试试让他们说真话,体会一下人性之恶吧。】

  旁白君的忽然提醒,让白川决定对他们来一次“集体教唆”。

  当然,白川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品尝人性之恶,完全是为了深入了解爱丽丝互助会。

  说是集体教唆,实际上还是得一个个来。

  因为教唆术不支持群体攻击。

  也不知道高级教唆术,或者大师级教唆术支不支持。

  总之中级教唆术只能一对一。

  白川首先询问了川田先生,他是真心认为爱丽丝互助会就是一个伊甸园,里面没有歧视与偏见,即便是他这样的人也能被接纳,在里面交到朋友,在儿子死之前,他很喜欢去互助会,然而他不能理解互助会帮助流浪汉的行为,也怀疑过互助会也许在利用这些流浪汉做点什么。

  立花太太和川田先生一样,非常感谢爱丽丝互助会,已经是一名忠诚的信徒,坚信自己的几个孩子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并强迫着自己所有的孩子都跟着她一起进入互助会,参加周一与周三的活动。

  久保先生则认为爱丽丝互助会能无条件接纳他们,肯定是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他还怀疑报纸上怀孕的女人就是和副会长搞在了一起,才怀孕的,他认为爱丽丝互助会的副会长是一个喜欢对漂亮女会员动手动脚的人渣,只不过大家都被他英俊的外表蒙骗了。

  白川在他的语言里听出了嫉妒与不满,明明拿着互助会的钱,心里却没有一句好话。

  大熊太太认为像三井桑这样漂亮的女性在互助会里就是为了找个富豪老公,没准她就是某个富豪包养的情人。

  上岛太太讨厌互助会总是让她当着所有成员的面说出自己贫穷的事实,觉得很伤自尊,如果不是为了领取补助金,她不愿意和互助会任何人进行交流,她同样不喜欢三井桑。

  大友太太想要成为三井桑那样的女性,又怀疑三井桑和副会长有一腿,她其实很喜欢副会长,可惜副会长看不上她。

  滨本太太长得很漂亮,她第二次参加互助会,就被某一个富豪看上了,并且成了那个富豪的情妇,为此她很愧疚,还特意找到了副会长倾诉,结果两人又滚了一次床单。

  假如不是单独聊天,滨本太太即便被教唆,也无法说出这些真相。

  有田太太想要通过互助会,帮女儿找一个有钱人,哪怕是被包养也无所谓,总之只要女儿能带她看看上流社会的世界,她就心满意足了。

  安永太太认为爱丽丝互助会太傻了,只有傻子才会不停地往外送钱,她希望世界上多一些这样的傻子机构。

  小平太太想要与互助会成员再生一个孩子,无论是谁都可以,只要再给她一个孩子,她就可以活下去。

  绝大部分人的内心,其实都是阴暗的,不能完全被满足的。

  除了横井香苗,她已经没有家人了。

  但是她的父母在死前,也是爱丽丝互助会的成员。

  死者家属们对互助会的看法各不一样,但却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曾经在周一的倾诉日上说过自己孩子的缺点,觉得自己被孩子拖累,才会过得如此辛苦和不堪。

  其实很多家长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尤其是被孩子惹怒之后。

  但这10个人都说过这样的话,他们的孩子又都自杀了,这就很令人寻味了。

  “谢谢大家,今天就到这里吧,辛苦了。”

  白川看准时间与众人告别,走进了校园。

  门卫已经认识白川了,一个不愿意掏500元硬币的警察本部顾问。

  他自觉地给白川开了校门,并询问道,

  “案子还没有进展吗?”

  像极了一位领导。

  白川笑着摇头,“假如这么容易,就不需要找我了。”

  像极了外派员工。

  “真是辛苦你了。”

  门卫领导说完,挥了挥手,与白川告别。

  白川点头回应,感觉两人在1分钟内飙了人家1年的戏。

  将领导和外派员工的形象刻画地入木三分。

  白川来到了教室门口,下课铃声刚好响起。

  小泽靖子很惊讶,想不到白川说等自己,竟然真的一直就在教室门口等着。

  其他女同学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竟然在等她放学,好温柔。”

  “我也好想拥有这么温柔的哥哥啊。”

  “做男朋友才好,对妹妹都这么温柔,对女朋友肯定更好吧?”

  女孩子们议论着,似乎忘记之前孤立小泽靖子的事。

  以高个子男同学为首的几个男同学,此刻埋着头,装乌龟,不想被白川看见。

  他们即便有抱负小泽靖子的心思,现在看到白川,也不敢有了。

  这个哥哥,站在门口,不就是在警告他们吗?

  小泽靖子不好意思地朝着白川鞠躬,“对,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第292章 听劝系少女!

  “不需要使用敬语,走吧,靖子。”

  白川叫得很亲切,因为周围有许多人,为了丰满小泽靖子哥哥的人设,也为了让少女此后在学校不受欺负。

  小泽靖子的脸颊微微泛红,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跟在白川背后,旁人羡慕的目光仿佛热浪,一阵阵拍打在她身上,让她的脸更红更烫。

  她还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假如自己的哥哥,也有这个少年这么关心自己该有多好。

  小泽靖子和亲生哥哥的感情并不是很好,但也不算太差,只能说是一般兄妹。

  小时候会因为抢玩具打架,长大了会因为一起看蹩脚的电视节目开怀大笑,但自从哥哥上了大学,交了女朋友之后,就很少与家里人联络。

  哥哥不会把他的事告诉小泽靖子,小泽靖子也不会主动说自己的事,彼此的交流越来越少。

  兄妹俩就像是蒲公英,一阵风就吹散了,各自落地生根。

  小泽靖子也羡慕那些将自己妹妹当做宝贝的哥哥,但是现实生活中真的很难遇到,至少她不是那个幸运儿。

  她看着少年的背影发呆,午后的阳光洒在少年身上,光影描绘着他的轮廓。

  小泽靖子不自觉地拿出手机,按下了快门键。

  她想记录下这一刻,那个勇敢闯入自己生活的少年。

  想在他离开之后,自己也能记得他。

  咔嚓的声音吸引了少年回头。

  也正是这一瞬间,照片定格了。

  白川猜想,照片有90%的概率是糊了,10%的概率可以拍出两个脑袋。

  人动起来之后,照片拍成什么样都有可能。

  为了维持温柔大哥哥的形象,白川按了按小泽靖子的脑袋,“给我看一眼。”

  “啊?什么?”

  小泽靖子握紧了手机,红着脸问道。

  “照片。”

  白川说道。

  小泽靖子乖巧地递出手机,同时咽了口唾沫,委屈地说道,“能不能不要删掉。”

  白川看着她拍下来的自己,都可以拿去当某部电影的男主角海报了。

  这技术一看就是练过的。

  白川不喜欢自拍,也没有人给他拍照,所以他的照片很少,属于那种即便要网恋也找不出照片发送给对象的人。

  所以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他突发奇想,想要分享给远在东京的千雪芽衣看看。

  好东西,当然要分享给芽衣同学。

  “发给我。”

  白川将手机还给了小泽靖子。

  小泽靖子微微一愣,“那,那我可以保留一份吗?”

  “当然,这是摄影师的权利。”

  白川无所谓道。

  小泽靖子感动地重重点头,“那,那我加你的line。”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出校园,来到地铁站。

  期间他们加上line好友,小泽靖子将偷拍白川的照片发给了白川,白川存好照片,发送给了千雪芽衣。

  大概1分钟后,信息变成已读,然后收到了来自千雪芽衣的回信。

  是一张千雪芽衣一板一眼的自拍照,看起来跟证件照差不多。

  白川觉得她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矢野心美的自拍技术,要多活泼有多活泼。

  千雪芽衣一看就是那种基本不自拍的人,假如她不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美人,这张证件照绝对会令人捧腹大笑。

  可惜,她是那种无论怎么拍,都很好看的人。

  所以白川默默将这张照片存在了手机里。

  看照片里她的穿着,非常正式,荷叶边领口的红衬衣搭配黑色西装外套。

  看来是千雪悠人已经开始带她熟悉公司业务了。

  可怜的芽衣同学,小小年纪就要背负起成为会长的责任了吗?

  白川感叹着,果然收到了千雪芽衣的一条消息。

  [我正在熟悉公司业务,爸爸让我从一家小公司的会长做起,测试我的能力,这是一家美妆公司,我有点不自信。]

  白川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快速回复了一条管理秘诀。

  [善于用人,比自己什么都会更重要,加油。]

  由于地铁上人太多,白川草草结束了和千雪芽衣的聊天,并下意识地将身材娇小的小泽靖子护在面前,没有让她遭遇每天都会遇到的咸猪手。

  这让天天都有福利享受的中年男人很气愤,他想要挤开面前这个碍眼的少年,却直接被少年一个胳膊肘拐到怀疑人生。

  中年男人捂住腹部,不想吃闷亏,直接吼叫道,“你怎么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