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和联胜当坐馆,我只揾正行 第86章

作者:淡墨青山

  具体的汇率从一开始的1兑2,到1兑3兑4直至最高时的1兑6,同样提供了有上亿美金资金。

  84年开始,国家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海省就在其中。

  80年代的海省太穷了,就连在征兵的时候,用来写标语的纸都买不起,(bbff)拿什么发展经济。

  所以国家在83年下发一个决定,允许海省自主进口短缺消费品的特权,比如家电、汽车等。

  就是这个决定,让这个自古以来的流放之地变成了天选之地。

  在这些短缺消费品中,汽车就是最大宗,也是利润最高的商品。

  只要能搞到批文,再把车子转卖出去,一辆车少说就能赚1万人仔。

  为了搞活经济,原来海省只准备进口1.3万辆汽车,转卖内地,赚个2个亿就行了。

  海省从84年8月开始,海省的经商热彻底演变成了汽车热。

  可是这个口子一开,再想关上那就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

  1984年下半年开始,海省上至单位领导,下至看门的大妈大爷,全都在四处奔波,争搞进口汽车批文,寻找贷款,炒买外汇。

  实际上在下发给海省的文件上,还有一行字被海省忽视了,那就是仅限省内使用。

  也不算是忽视吧,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新车不让出岛,那旧车不就可以出岛了吗?

  但怎么叫旧车呢,也很简单,只要能证明车子在路上跑过就可以了。

  怎么证明呢,好吧,开罚单。

  一整套流程下来,合理合法,完美的规避风险,就是罚款的数额有些大,按售价的4%-5%罚的。

  在此期间,有没有人贪呢?

  那肯定是有的,但有弊也有利,就这一整套流程下来,海省的经济开始好转了。

  这一波狂潮中,可是集中了全国的投机倒把份子来此可劲的消费了一把。

  截止到85年3月华国叫停开始查处的的时候,一共进口了8.9万辆汽车,交付了7.9万辆,除此之外,还有286万台电视机,12.2万台录像机,10万台VCD机。

  咳~~~这一波,香江的华科销售公司也算是收益颇丰的一方。

  在这提一下,华科的销售分为两块,一个是深华科,另一个是香江华科,香江华科面向全世界,深华科只对国内市场,两者之间的销售产品也是有差剧的,香江华科的产品一般会领先1、2代。

  这可不是区别对待,而是怕深华科更新太快,加重国内民众的负担。

  所以要薅羊毛,还要逮着国外薅才好。

  可没想到,居然还是有人拿着批文跑到香江华科进行采买,那只能卖啊,难道有钱不赚嘛。

  “算算,都赚了多少。”在春节来临前,在荃湾的文记酒楼四楼,三人碰了面,张文开口问道.

第一百七十章 东方巨人号

  85年1月底,又是每月交数的时间,只不过这次交数的地方不是在东方公主号上。

  而是在由巨型油轮改装后的另一艘巨型观光船上。

  原先的东方公主号对于目前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来说,还是太小了。

  正好包船王一直在贱价抛售手中的~船只。

  张文免为其难就收了一艘,经过一年的改装,终于在84-年11月竣工完成。

  这艘30万吨级的巨型油轮将长年停靠在香江正南方的公海海域内,离南丫岛只有80海里的距离,可以承载6000人同时登船,简直就是一个海上小城镇。

  名字也非常贴切,东方巨人号。

  主打的是游玩,不是以赌为主体,那只是附带。

  同时也附带着一些以船为主体的拍摄工作。

  而且还有着比东方公主号更加方便的登船方式,那就是直升飞机。

  民用贝尔212型直升机,260万美金一架,张文直接斥资买了6架,专门用来载客,每架载客14人,一次就可以运送84名乘客,半小时即到。

  当然了,只是纯粹的观光、游玩,肯定还是不够日常支出的。

  船上可是有着近500人的服务人员,还有300人的安保队伍。

  上层是观光游玩,看表演的地方,当然也有付费锻炼的地方。

  下层就是赌了,规模不下于濠江葡京的大规模赌厅,依然选择和何赌王合作,毕竟那些美女荷官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起来的。

  而另一个重头就是地下赌拳了,受了上次九龙城寨的启发。

  如此赚钱的行当,在那位顶爷的手上简直就是浪费,还能培养自已的打仔,何乐而不为呢。

  只不过相比九龙城寨,这里要正规很多,也安全很多。

  开赛时,周边都会有一个医疗小组随时待命,还有一个小型的急救室,服务全船。

  赚钱之余,还同时为了举办UFC比赛在积累经验。

  最底层,也是全船最神秘且是安保最严密的地方,还有一个面向全球的地下拍卖会,进入其中的人,就连张文一眼都认不出来是谁。

  因为所有进入其中的人都会披着斗蓬,戴着面具,都是世界各地非富即贵的人。

  拍卖的物品,大都是全世界的贼赃。

  作为东家的张文在此可是拍了不少件堪称国宝级的文物,其中就有一件龙首,花了他100万美金,早已被他送回了国。

  至于其它国家的宝物,他就不怎么感兴趣了,总之不管买方和卖房都要给他10%的抽成,他是稳赚不赔。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只是想赚回日常支出的张文,却意外的发现,赚的好像有点多了,刚开始三个月,每个月的营收就一路走高。

  到1月底总体算下来,反而赚了1000万美金,买这艘船加改造也不过只花了5000万美金,这样下去的话,马上都回本了。

  反观社团这边,越来越让他看不上眼了。

  虽然各个堂口的交数数量不等,每月交数的金额都开始奔着3000万去了。

  但这点钱,真的是太少了,自已任何一个正行产业,每个月收入都是其10倍以上。

  这其中还是因为收了两个油水比较大的地区,油尖旺区域和铜锣湾。

  交数数量最多的,也是这些区域,当然了,都是自已的直属小弟,没人敢做手脚。

  荃湾的大D、尖沙嘴的湾仔、油尖旺区的大波义,光三人就交了2000万,占去了三分之二。

  就连铜锣湾这个刚过档来的细B都交了200万。

  而那些之前的和联胜堂口大佬们,除了吹鸡和高佬两人交了500万外,其它人依然是你30万,我40万,不是衰狗交了100万,连300万都凑不齐。

  这种情形,已经持续了一年,张文也觉得该到动手的时候了。

  虽说他看不上这点钱,可也不能让人贪走吧。

  交给社团的规费,可是有要求的,每家都会有一个红线,不得低于这个红线金额,那也不能就按这个底限交吧。

  按规定可是所有营利的50%。

  一年了,各家堂口的生意,张文在不遗余力的支持,居然还他妈的按红线金额交,等所有堂口交完数后,张文的脸色开始发冷了。

· ·求鲜花····· ·····

  随着他的脸色越发的冷,一百多平的房间内,气温骤降,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

  “龙根,我听说你在钵兰街,刚买了一幢楼,是吧?”张文问道。

  “阿......公,一幢旧楼啦,没多少钱的。”龙根头上瞬间冒出了细密的汗。

  “火牛、肥华、冷佬、双番东,你们四人在濠江赌厅的帐,我要不要找何赌王对一下?”

  每点到一人,那位的头上都和龙根一样,冒出一丝冷汗。

  张文上位一年了,之前交数都是如此,没想到今天突然发难,打的这些原来社团的老梆子一时,措手不及。

... ......... 0

  “我给你们24小时时间,把钱给我补齐了,不凑齐别想下船。

  之前的,我不跟你们计较,从这个月开始,有多少算多少。

  谁他妈的,再跟我玩虚,别怪我不客气,这里可是公海,扔你们下去喂鲨鱼都没事。”张文阴沉着脸骂道。

  “阿雄,带他们下去,让他们打电话,少100万给我剁一根手指。”紧接着张文又命令一直在旁等着的刑堂人马。

  “是!”

  几个老鬼,不敢有丝毫的反驳,谁让他们做的过分了呢。

  和他们同时期的另外几个大佬,没有任何帮他们求情的意思,都还觉得张文动手太迟了,让这些老鬼赚了不少钱。

  “阿公,太便宜他们了吧,都快一年了,龙根少说贪了500万。”高佬小声嘟囔道。

  “阿公,直接把他们扔下海吧,给个游泳圈,让他们游回去,运气不好,死了也活该。”吹鸡很直接,直接说了出来。

  “哈哈哈,这个办法好,就龙根和肥华的体质,绝对游不回去。”交了100万的衰狗笑道。

  “行了行了,他们贪那点钱,连你们一半都没有,就这样吧,都准备准备,今年有大动作,投的多赚的也多,翻个三四倍应该没问题。”张文笑道亡.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华科电讯上市

  67年六七暴动后,及70年代香江政府计划发展新界。

  为了得到新界原居民的支持,当时的香江政府于1972年12月实施的小型屋宇政策。

  规定年满18岁,父系源自1890年新界认可乡村居民的男性香江原居民。

  每人可一生申请一次于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共3层高(27呎/8.23米高),每层面积不超过700平方呎(70平方米,三层就是210平方米)的丁屋,无需向政府缴付地价。

  210平方米啊,在香江人的眼中,超过70平方米就是豪宅了,何况是3倍面积。

  但能盖得起这么大面积房子的人又有多少,最少要花费几十万港纸。

  相较于现在普通月薪才2000多的香江人来说,绝对是笔巨款。“三九零”

  所以呢,出售丁权换取一些港纸也是不错的选择,当时新界还是很穷的。

  只不过丁权也不是那么好卖的,有丁没地也是不行的。

  收丁权、收地。

  这是张文在去年刚上位的时,就让这些与自已亲近的社团大底们做的事。

  第一期由丁权盖起来的高楼已经封顶了,第二期、第三期正在建设中。

  开发的区域重点集中的荃湾、大浦、沙田、西贡等地。

  至于屯门洗米俊的地盘,张文同样是其背后的开发商。

  自从华英联合声明签订后,原本疲软的地产市场开始回暖。

  之前无人问津的土地又开始进入了抢购阶段。

  张文手中大批楼盘正在陆续竣工,回报率最低都有双倍的利润,这些社团大底们都要乐疯了。

  虽然他们只占据了非常小的一部分,但也能收获上千万的港纸,这算是张文对于忠诚的回报。

  丁权的价格已经开始涨了,原先三四万一个,现在都快突破到了五万了。

  主要是有人在和他抢。

  利润太丰厚了,一幢30个单位的住宅楼,最多用到15个丁权,一个单位卖40万,就是1200万。

  收丁权收地加建设成本最多花500万,翻倍还多的利润。

  如此暴利,各大富豪地产商们都纷纷进入这个市场,想分这块蛋糕。

  但对于最早进入这块市场的张文来说,他们也只能吃点汤,油水最多、肉最多的,早就被抢了。

  除了元朗、天水围、粉岭、上水这些宗族势力强大,或者是号码帮掌控的地块外,基本上都让张文安排和联胜的人抢得差不多了。

  手握几千个丁权,还有大片的建设用地,张文的文记置地最少在10年内不愁没有楼盘卖。

  而且丁权的地,就算价格涨了,文记置地依然在大批的吃进,他可不想10年后就没地开发了,他要保证20年、30年的可持续性发展。

  文记置地,这个之前不显山不露水,只是闷头开发村屋的小型房地产企业。

  正在逐步张开它的獠牙,誓要在香江这块土地上分一杯羹,不对,应该是吃一块肉。

  “张生,好魄力啊,居然吃下这么多地皮,想来你是非常看好未来香江的发展喽?”经四叔李照基的介绍,郭德胜与张文见了面。

  张文也没想到,自已在新界的频繁出手却与新红基这个巨无霸地产公司产生了交集。

  “这个四叔是知道的,我一向看好香江的未来。”张文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