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第482章

作者:凤雀吞龙

  在从兖州出发来青州之前。

  曹昂其实就已经用心收集过,关于孔融的信息情报,再结合自己于史书中所了解到的一些事件。

  孔融大致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曹昂已经大致掌握。

  根据他对孔融的了解,眼前这个宽衣博带,一副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是个出了名的谨守礼法之辈。

  所谓的谨守礼法。

  就是只要一件事情于礼不合,那便是天子当面,他也要怼上一怼,人情上合适,他也觉得不合适。

  反之,只要是合乎礼法。

  那哪怕一个人,一件事不太妥当,孔融也会坚定的选择支持。

  这样的特质,说难听点其实就是迂腐,非得追求什么礼法礼制。

  对付这样的老顽固,倘若没有什么针对性高招的话,是很难行之有效的令其改变想法,并做到主动配合自己的。

  ……

  不过,事情妙就妙在这儿。

  曹昂手上正好掌握了一条,针对孔融的杀手锏,同样也是根据孔融自身所携带的特质,衍生出来的妙招。

  思及此处。

  曹昂也不再犹豫。

  霍然站起身来。

  以慷慨激昂的语调,一边双手比划着,一边对孔融说道。

  “文举公一意认为我是在私占郡县,那我也无话可说,毕竟我本汉室忠臣,一心向着天家朝廷,所作所为,是非功过,自有后人来评说。”

  “但有一点我必须言明,继续让焦和担任青州刺史,此地早晚毁在他手中,进而天下也将因此倾覆于其手!”

  孔融顿时一懵。

  焦和何德何能。

  能造成这么大的恶果?

  …………

  ?月票??推荐票?

第314章 我,孔融,支持曹家做话事人!【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焦和的位置陡然被抬到了无限高。

  这让孔融感到有些困惑。

  青州隶属于关东地区,同时也是沿海地带,在黄巾军肆虐之前,的确算得上是天下的经济重镇。

  把持着盐业这一命脉,每年能够为朝廷提供大量的税收进项,倘若当时说青州颓废将导致天下不稳,这句话还真有几分正确性。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

  在被黄巾军一番犁地之后,青州早就变得破破烂烂,一番稀碎了,也就东部沿海由于位置偏狭,方才能幸免于难,遭到较少的破坏。

  其余各郡国早就不成样子了。

  这样残破的青州,对于整个天下的格局而言,只能说是无足轻重。

  更何况天下还不够乱吗,早就是一锅稀粥了,这和青州有什么关系?

  而许是在孔融脸上看出了疑惑和茫然,曹昂当即向前一步,来到孔融跟前,接着双眼直视着孔融,随后以循循善诱的语气解释道。

  “青州之地于旁人而言,或许无关紧要,但于我,于整个曹家而言,却是相当关键的一块地方。”

  “因为这里毗邻兖州,地处兖州之东,乃是我们曹家的大后方。”

  “只有这里安稳如山,平静的不起一丝波澜,才能保证兖州的安定,倘若这里三日出一小乱子,十日出一大乱子,那我们曹家想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也只会觉得束手束脚。”

  “所以似焦和这等无能之辈,在我眼里就是毒疮一个,只有把它挖掉,换上一块好肉,方能安稳舒心。”

  …………

  耳畔听着曹昂的解释。

  孔融不由得连连点头。

  大致搞清楚了言语中的逻辑,也弄明白了青州对曹家的重要性,只有稳定后方,才好在前面施展拳脚。

  可这和天下有什么关系呢?

  既然谈到了深处,孔融在说话时也不会顾及那么多,当下便同样站起身来,随即向曹昂拱手询问道。

  “青州的确地处兖州的后方,青州落定,则兖州将安,此乃正理。”

  “只是请恕在下冒犯直言,兖州的安定与否,曹家能否安稳的腾出手脚,与天下大局有何相干之处。”

  “莫非在子脩眼中,曹家一姓之地,已经可以代表天下了吗?”

  最后一句话问的有些不太客气。

  氛围一下子就变得尖锐了起来。

  然而曹昂对此毫不在意。

  只是轻描淡写的,伸手向西边指了指,紧接着意味深长的解释道。

  “曹家一家一姓之地,自然代表不了天下大势,兖州的安定繁荣,也并不能决定朝廷的强大与否。”

  “但我之所以将这二者连起来,乃是因为我与我父亲曹操,筹画着开春之后,便纠合兵马西进长安,兴义兵讨伐董贼,以勤王之师迎回天子,尽当初讨董联军未竟之全功!”

  ……

  说到这里。

  曹昂故意停顿了几秒。

  给孔融留足了消化信息的时间,刻意的吊了吊他的胃口。

  随后亲眼目睹着孔融猛然抬起头,瞳孔猛烈收缩,双眼向外突出,脸上满是惊骇莫名的神色。

  如此。

  曹昂才满意的继续说道。

  “只有兖州无后顾之忧,家父与我才能毫无顾忌的腾出手来,调集州中绝大部分兵马,跨越两三千里地,远征西都长安。”

  “反之,倘若青州尚自混乱不休,兖州后方不稳,随时都有可能生出乱子,从而影响到我们曹家的根基,那我是绝对不会同意调动兵马的。”

  “毕竟讨伐董贼,迎回天子,此虽为浩瀚之伟业,但要是连基业都没守住,那一切也只是空谈而已。”

  “只要青州不在掌握之中,那我就不会调兵西进,不会给任何潜在的威胁,留下一丝一毫的机会!”

  ……

  “哗!”

  一阵因衣袍摆动,而猛烈卷起的风声,顿时在屋内响起。

  只见原本还能保持仪态,颇有几分士大夫矜持儒雅之意的孔融,此刻仿佛瞬移般凑到了曹昂跟前。

  双目死死的盯着曹昂。

  胸腔前后剧烈的起伏着,连带着孔融在呼吸之间,都能听到类似于抽风箱的声音,端的是有些骇人。

  只是若仔细观察的话。

  便能发现孔融这看似有些惊骇的情绪背后,隐藏的是些许惴惴不安,以及很有几分忐忑的神色。

  一番作态过后。

  孔融才勉强压制住了自己内心的激荡,强行令自己冷静了下来,干咽了一口唾沫之后。

  其双手抓住曹昂的臂膀,接着以饱含期许的语调,小心翼翼的问道。

  “子脩,你方才所言可是当真,你与你父亲真有西进长安,讨伐董卓,救回天子以及公卿百官的想法,这该不会是在诓骗于我吧?”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孔融会感到质疑,这是合情合理的。

  主要是前些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这件事给大家带来了相当浓厚的阴影,让不少诸如孔融一般的爱国志士,都不再相信所谓的讨伐云云。

  那么多人聚在一块,最后什么事都没干成,让董卓大摇大摆的跑了,甚至还是在众人眼皮子底下,一把火烧了洛阳城,然后打包带走所有值钱的东西。

  彼时关东各路诸侯,却在做壁上观,各自勾心斗角,想着保存实力。

  自那以后。

  不少人就对讨伐董卓,失去了信心,像孔融这般尚存心志的,也很难对此再抱希望。

  …………

  而在感受到孔融言语中的质疑后。

  曹昂却是自信满满。

  无比镇定的朗声道:“不瞒文举公,举大军攻打长安,讨伐董卓,这是我们曹家接下来的重要战略,若无大事,绝不会轻易更改。”

  “事实上迎回天子,救出公卿百官,再兴汉室之威严,彰显朝廷之法度,这件事一直铭记于家父与在下心中,但是一刻也不敢忘记啊!”

  “当初在洛阳城外,袁盟主等人各有借口,各行其是,推脱着不愿意追击董卓,唯有我父亲率领着麾下全部兵马,头也不回的追出了函谷关,直到兵粮耗尽,方才郁郁而回。”

  “此事想必有不少人知道,由此难道还不可见,我曹家父子的忠心耿耿,对汉室忠心的天日可表吗?”

  “公为何还心存疑虑?!”

  此言此语,掷地有声。

  孔融当即沉默以对。

  作为一方郡国的太守,他也算是官场中的中上层人物了,尤其在地方上具备实权的他,更是拥有寻常官吏难以想象的发达耳目。

  而曹昂之父曹操的事迹,这本就不是一件小事。

  关东联军解散之后,曹家父子一路上的所作所为,也随着各路兵马返回原处,而像插上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天下各地。

  对此,孔融又岂能有所不知呢?

  曹操以及曹昂,这父子二人,一门两英杰,都是不容置疑的汉室忠臣,是令人心生敬意的大汉擎天柱。

  自己对他们产生怀疑。

  确实很不应该。

  …………

  想到这里。

  孔融当即松开了双手,向后倒退了一步,接着双手作揖拱在身前,给曹昂结结实实的行了个躬身大礼。

  “在下一时心急,说错了话,还望子脩千万莫怪,你与令尊皆是汉室股肱,天下人又岂有不闻之者!”

  面对孔融的赔礼道歉。

  曹昂是坦然接受。

  不过在礼毕之后,还是动作沉稳有力的,将孔融搀扶了起来。

  “文举公言重了,我知你亦是忠良之辈,心忧于朝廷社稷,故而心存疑虑,这也是难免的。”

  “只是话我也说了,青州若不能长久稳定,不能做到确保兖州后方安稳无事的话,那勤王伐贼这件事,恐怕要暂且搁置,向后推迟一段时间了。”

  “毕竟只有确保根基不失,才能拥有讨伐董贼的实力。”

  言尽于此。

  曹昂不再多说一个字。

  而是转身迈步来到桌案前,将之前一口未饮的茶汤端了起来,捧在手上开始细细品尝,给孔融留出了大量思考的时间。

  ……

  而看着曹昂,将一碗平平无奇的茶汤捧在手上,一边喝着还一边观赏,仿佛是什么美味佳酿一般。

  孔融知道。

  曹昂这是在让自己做出选择。

  究竟是支持曹家夺取青州的控制权,承认并支持曹家对青州各郡国的实际占有,还是继续坚持心中的礼法,选择保全青州刺史焦和。

  两条路,皆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