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第286章

作者:西门扬舟

曹操点了点自己,“第一条就是讲孤自己,估计很快就能应验,如子桓继位后真的逼迫子建,诛杀司马懿全家势在必行,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咳咳……我自会为孟德分忧……咳咳……”夏侯惇突然血气翻涌,捂住胸口连续咳嗽听不下来。

曹操虚着眼关切地问:“元让身体不适?”

“今夜北风大作,我可能受了些风寒……”夏侯惇解释。

“北风大作?”曹操心里莫名有些预感,他不放心继续交待:“孤多年来与士族们争斗,前有荀彧、荀攸后有钟繇、陈群,可到现在也没解决这麻烦,司马懿与子桓相交莫逆,中庶子司马孚又是太子近臣,所以诛司马不能明目张胆,最好找可靠的人折中去办,否则会给夏侯家惹来祸患……”

夏侯惇有些感动,这时候曹操还想得那么周全,他拍着胸膛说:“孟德放心,末将一定办好。”

“元让要记牢,此事绝密……”

曹操话还没说完,突然啪的一声响,强风吹开了紧闭的窗户,一阵寒气向着屋内灌进来,许褚慌忙带着虎卫进来堵窗户。

“大王勿惊,今夜妖风甚急,末将已着人来固定窗户。”许褚抱拳解释。

曹操看到许褚好似找到答案,连忙追嘱咐:“仲康,孤有重要遗令给你,时机到了元让会转告你,记下来?”

许褚看着曹操满脸严肃,又看了看旁边的夏侯惇,铿锵回答道:“末将遵命。”

夏侯惇立刻心领神会,心说孟德也想得太周全了,就是对许褚有些残忍。

曹操吩咐完,突然间急剧瞳孔放大,脸上显露出的惊骇之状,并且失声大叫:“你……你们……不要过来……”

许褚拔出佩剑左右摇摆,心说自己的领地哪里会有刺客?

夏侯惇见曹操往墙边退走,立刻冲上去把他扶住,轻声安抚:“孟德,谁来了?”

“别……别过来……你们怎么全来了?好些不全是孤杀的……啊……”曹操一口气上不来,倒在了夏侯惇的怀里。

第六百四十一章 这都是曹彰误我

建安二十五年二月底,曹操病重受惊吓而亡,享年六十五岁。

很多人死前会看到亲人来迎,但曹操却看见仇敌陈宫、吕布、马腾,自己人粮官王垕、师勖、以及面带笑意的杨修,还有那些数不清的百姓……

曹操病逝,群臣皆哀。

时值洛阳的军民苦服劳役,但慑于曹操的威望不敢爆发,此时听说曹操病亡便骚动起来。

夏侯惇作为副统帅,面对这种局面显得有些慌乱,因为他奉诏令赶路很急,自己的部曲现在还屯驻在寿春,而洛阳除了曹休的少量虎豹骑,剩下都是直属曹操的兵马,而且大部分以青州兵为主。

夏侯惇一面让曹休稳住局势,特别是不怎么听指挥的青州兵,一面召集洛阳群臣商议对策。

群臣诸将担忧局势混乱,大多建议秘不发丧、稳住洛阳军民情绪,并根据曹操遗令,让曹洪护送灵柩返邺城。

谏议大夫贾逵力争曰:“魏王临终托孤四位重臣,如今元让将军、子廉将军、贾大夫三人皆在,大王虽薨,不可秘也,应让使者立刻去各郡县发丧,让内外官员都来吊丧。”

贾诩听完制止:“虽然可以派使者发丧,但不用都来吊丧,如今关羽虎视南阳,雍凉、淮南皆蠢蠢欲动,各路将军应严守防区,待大王下葬后再分批去祭拜,此乃最稳妥之法。”

“文和之言甚善。”夏侯惇点点头,然后转身对贾逵吩咐:“梁道(贾逵),使者的事就交你去办,各处文官可赶赴洛阳吊丧,但是武将都需留守防区。”

“唯。”贾逵拱手点头。

贾逵刚刚布置派出使者,曹操病逝的消息瞬间传遍洛阳,青州兵听说曹操病故,便敲着鼓一批批准备返回家乡。

青州兵散漫的行径并非首次,昔日曹操徐州讨伐陶谦时,因为缺粮就大肆劫掠屠戮百姓,后来在宛城征张绣时,听说曹操可能在混乱中身亡,还是于禁用雷霆手段加以制止。

当时就有人提出学于禁,制止青州兵无视军纪的行为,不服从的就要治罪。

贾逵见状劝说夏侯惇曰:“魏王已殡,新王未立,宜安而不宜战。”

“梁道(贾逵)之言甚善,青州兵骄纵只服魏王,若是强行镇压恐引兵变,处理不好会让刘备、孙权趁机来攻,应作长檄公文,让其归家途中有粮食供给……”贾诩附和。

曹洪望向夏侯惇,让他来作最后定夺,夏侯惇微微点头,同意了贾逵、贾诩的意见,最后青州兵全部散尽,但骚乱和兵变没有发生。

此时最好还是对动乱进行安抚。于是说服了众大臣,并发给青州兵长檄公文,让他们凭着公文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得到当地官员提供的粮食关照。如此一来,一场骚动才被平息下去。

只有夏侯惇知道其中原因,知道青州兵与曹操的特殊关系,因为现在魏国任何一个人,都已经无法再指挥他们。

青州兵的前身是黄巾贼,准确来说是太平道的信徒,这些农民出身贼寇,就是要推翻汉朝的统治,后来张角发动起义失败,黄巾军失去了精神领袖。

曹操当初任济南相时,曾把汉朝诸王滥建的祠堂拆毁,所以青州的黄巾余党,把他当作另一个反汉朝的精神领袖。他在青州剿黄巾期间,青州黄巾送曹操檄书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

这群朴素的‘信徒’从青州开始,陪同曹操征陶谦、伐吕布、讨张绣、灭袁绍,虽然不是特别恪守军纪,但对曹操的忠心不遑多让。

曹操病逝洛阳后,青州兵的精神支柱倒塌,所以纷纷归乡务农,最后走得不剩下一人。

送走青州兵期间,各地奔丧的官员纷至沓来,其中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便是与司马懿留守许都的鄢陵侯曹彰。

曹操病逝在司马懿意料之中,但得知自己不是托孤之臣倍感意外,因为这几年曹操对自己倍加亲近,自己也与太子曹丕的关系深厚,他身后还站着河南士族,是没理由不入选的。

司马懿收到命令即刻启程,鄢陵侯曹彰得知消息与他同行。

两人来到灵堂外,谏议大夫贾逵迎了下来,曹彰虽然是驻外的武将,但说到底还是曹操之子。

曹彰赶来吊丧本无可厚非,但他开口一句话震惊了贾逵,同时也让司马懿听得一惊。

“先王玺绶何在?”

贾逵听得一怔,正色对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曹彰黄须迎风飘动,眉目间的杀气随眼神而去,贾逵不卑不亢凛然对视。

剑拔弩张间,夏侯惇与曹休阔步走了出来,沉声道:“子文节哀,咱们进去吧。”

“呃……唯……”曹彰抱拳行礼,他没想到夏侯惇竟在洛阳,刚才咄咄逼人的气势瞬间收敛。

夏侯惇转身的时候看了看司马懿,刚才贾逵雄浑的声音引出了自己,也大概猜出曹彰说了什么,心说该不是司马懿从中搞鬼吧?

“都进去吧。”夏侯惇大喝一声,带着走入往灵堂走去。

司马懿快步进前叫住贾逵,并故意与夏侯惇、曹彰、曹休三人拉开距离,小声解释:“梁道(贾逵),我本想独自来奔丧,但鄢陵侯毕竟大王之子,他要来我拦不住啊……”

“仲达何须跟我解释?”贾逵苦笑。

“我看夏侯将军神色有异……”司马懿小声补充。

贾逵双手一摊:“夏侯将军怎么想不清楚,但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先王虽没让你托孤辅政,却也别自暴自弃与鄢陵侯走得太近,他现在的身份可不妥当……”

“呃……不是……我是太子的人啊……”司马懿百口莫辩,心说这都是曹彰误我。

“那到邺城好好解释吧。”贾逵摇摇头。

在洛阳吊丧十数日,夏侯惇让曹洪、曹休护送曹操灵柩返回邺城,自己则依照曹操的遗令赶赴许都坐镇。

司马懿私下给夏侯惇解释缘由,但因夏侯惇受了曹操的遗令,此刻对司马懿非常的警惕,所以表现得并不是很亲密。

顾不得夏侯惇信不信,司马懿果断跟着大队前往邺城,辅政大臣的位置虽没捞到,但是拥立之功可别再跑了。

夏侯惇望着远去白色的队伍,伤心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凌厉。

第六百四十二章 卞后骂狗鼠不食

曹操病逝洛阳,报丧的使者至邺城,王太子曹丕悲喜交加,群臣则相聚痛哭、场面混乱。

中庶子司马孚见状挺身而出,厉声喝道:“今君王违世,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万国,而但哭邪!”

群臣遂停止哭泣,司马孚建议曹丕振作,曹丕遂把群臣请出朝廷,留下陈矫、司马孚、陈群、卫觊、和洽等重臣商议大事。

曹丕让中庶子司马孚布置丧礼,让郎中令和洽安排好宫廷的警卫,遂与剩下的人商议曹操后世。

曹操遗令已随使者传至邺城,御史中丞陈群等认为国不能一日无主,请太子曹丕从速即魏王位。

侍中卫觊出班提醒:“太子若要即魏王位,于礼当先受天子诏令……”

尚书陈矫反驳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鄢陵侯手握兵权,此时应已奔赴洛阳,一旦生变,则社稷危也,天子诏令,来日可补。”

曹丕见众人齐声附和,他冷静安慰道:“子文乃我亲弟,对先王素来孝顺,未必敢行此悖逆之举,况且征南将军(曹仁)就在邺城,尔等大可放心。”

曹丕跟着召集百官,安排即位礼议,一天之内全部办妥。

次日清晨,群臣以魏王后的命令,拜太子曹丕即位为魏王。

曹丕下令大赦天下,遵曹操遗令分表四大辅政大臣,夏侯惇为大将军、曹洪为卫将军、贾诩为太尉、陈群由御史中丞转为尚书,曹仁因拥立之功被表车骑将军,其余大小官僚、尽皆升赏。

曹洪等人护送灵柩北上期间,献帝派御史大夫华歆带着诏书,先一步抵达邺城授曹丕丞相印绶和魏王玺绶,兼任冀州牧。

曹丕留华歆在邺城封为相国,尊奉母后卞氏为王太后,册封曹睿为武德侯。

建安二十五年三月,献帝改元延康,同月曹洪、曹彰、曹休等人护送曹操灵柩回到邺城。

未及到洛阳吊唁的臣子追至邺城,其中就包括曹操最喜欢的曹植,他因酒醉误事后回到封地反省。

曹丕得知司马懿不是托孤大臣倍感意外,但想到两人旧日情谊,亦迁司马懿为丞相长史,让他与司马孚共同操办曹操丧礼。

至于洛阳城曹彰引发的小插曲,曹丕并没追究司马懿以及曹彰。

停丧期间,曹洪将曹操遗书转交曹丕,曰:“此乃先王亲书,请大王阅看。”

曹丕当着曹洪的面展开书信,纸上密密麻麻写了两页,字里行间看不出半分枭雄气,唠唠叨叨仿佛一个普通父亲。

信曰: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也……

曹丕看完眼泪横流,颤声对曹洪保证:“本王必恪守父命,不敢有半点怠慢……”

四月初,曹丕按曹操信中嘱托,将其葬于邺之西冈上,附近设有七十二疑冢,皆不藏金玉珠宝以防盗掘。

曹丕初掌大位谨小慎微,就像刚刚彩票兑奖的幸运儿,每天依旧小心翼翼的花钱,因为他觉得现在拥有的不真实,所以极力控制心中的欲望。

在贾诩、陈群、司马懿、华歆等人辅佐下,曹丕对于魏王愈加觉得适应,曹仁、曹休等人按曹操遗令很快赶赴寿春、洛阳,鄢陵侯曹彰也被客气地请回封地,曹洪留在邺城镇守后方,许褚则留在魏王宫掌禁军宿卫。

曹丕有意刁难临淄侯曹植,借口他到洛阳和邺城吊丧不及时,将其禁足在邺城为曹操守墓。

临淄相距洛阳千余里,曹植收到的消息本就滞后,他紧赶慢赶根本就追不上,明眼人也看出曹丕是有意为之,故而没人敢站出来劝阻。

卞太后深知曹操喜爱曹植,曹丕积压在胸中的妒火需要释放,所以只在暗中保护曹植,也没有干预曹丕的行为。

有一天,曹丕因病不朝,卞太后因担忧入宫探望,才知道曹丕胆大包天。

曹丕除了释放对曹植的妒火,还在这两个月时间内,疯狂对女人释放欲火。

曹丕躺在病榻上面色蜡黄、双目无神、显得异常的疲惫、明显是虚耗过度的症状。

卞太后叫来甄氏、郭氏、阴氏等夫人盘查,想知道是谁对曹丕无度索取。

结果答案揭晓时,卞太后大吃一惊。

手握兵权的将领离开邺城,曹丕身上的压力骤然减轻,加上魏国内有能人辅佐,他的心思便活泛起来。

曹操在遗书中有明言,让曹丕把他生前的婢妾,全部安置在铜雀台居住,并在台上安六尺大床,用布帛沙帐设在大床四周,要求这些美人初一、十五在帐内表演舞蹈,并要求曹丕经常去铜雀台,望着曹操陵墓方向祭拜。

曹丕素有乃父之风,在当年破河北的时候,他就抢先一步截走甄氏,只给曹操留下了袁绍之妻刘氏。

曹丕可能觉得经常去铜雀台麻烦,便把曹操的婢妾全收入魏王宫,每日玩乐以致身体每况愈下。

卞太后知道个中因由,指着曹丕的鼻子厉声怒斥:“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

病榻上的曹丕自知理亏,根本不敢抬头反驳,卞太后随后将曹操的女人,或遣散、或驱赶至铜雀台。

清理完曹丕的后宫,卞夫人几天都不能释怀,恰逢临淄侯曹植前去问安,见母亲脸色有恙便一再追问。

在卞夫人诉苦后,曹植终于得知曹丕的龌龊行径,他睁着双眼,望天叹息:“大兄银乱宫阙,岂是人子所为?”

“子建慎言,此事颇为隐秘,尔不得出门胡言乱语,恐惹祸上身。”卞夫人嘱咐。

“孩儿明白了。”曹植点点头。

当夜回到住所,想起那事闷闷不乐,遂在房中饮酒浇愁。

酒酣之际,右刺奸掾丁仪,与其弟丁廙又来造访。

第六百四十三章 颠覆大魏果如是?

丁仪出身沛国丁氏,丁氏与曹家世代联姻,曹操的原配就是丁氏,因曹昂意外去世而和离。

建安初年,曹操欲效仿父辈,将清河公主嫁给才貌双全的丁仪,于是找到曹丕商量,但曹丕并不喜欢丁仪,以其眼睛小为由谏阻。

曹丕非但不看好丁仪,而且建议曹操把清河公主,嫁给夏侯惇次子夏侯楙。

后来曹操任命丁仪为相府西曹掾,在交谈中发现丁仪才能出众,出于欣赏叹息:“丁仪的确是难得的俊才,就算双目失明,也该把女儿嫁他,何况只是眼睛有点小,都是子桓误我。”

丁仪知道这件事后,对曹丕怀恨在心,在曹丕、曹植争夺储位时,坚定与杨修站到一起,成为曹植的支持者。

杨修被杀,曹操离世,丁家兄弟没了庇护者,整日郁郁寡欢。

曹植到邺城后,他们数次上门对饮,有人分担痛苦,痛苦就好像被减弱一样。

曹植虽然好酒,但喜欢有人作陪,今天自斟自饮,让丁家兄弟觉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