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第98章

作者:问道太乙

不过很显然,对此李明早有了考虑。

“父皇,教导之人无须担心,先期不过长安一百个学堂而已,所需要的千人即可,少府人员就即可完成。”

“至于钱财,少府应该足以支撑。”

话语开口,此时的李明神情很从容。

少府单单在册的官吏就高达了上万人,而且这上万人几乎都是识字的,自然可以充当为老师。

如今以李明对于少府的掌控,这一点自然轻松。

至于钱财方面那就更加不是什么问题了。

如今的少府本来就已经几乎成为了聚宝盆一样的存在。

源源不断的精盐,雪糖给少府提供着海量的收入。

钢铁,鸡鸭,地龙,养猪同样能够源源不断的带来收入。

过去的一年时间,少府的收入已经不下于国库了。

而今年少府的收入无疑会更上一个台阶,

造纸术进一步的完善,以及大豆榨油,能够提供的财富丝毫不小于之前的。

虽说少府支出也很多。

比如水库,运河,公路的修建。

可公路修建是可以回本的。

接近两年多的时间,一些公路已经开始收费了。

开始有了收入。

相信用不了多久,公路到达收支平衡问题不大。

唯一需要支出的就只有水库,毕竟这东西,在这个时代不存在发电,不存在其他的情况下,想要获得收益基本没有什么办法。

可那又不是完全少府花钱,还有一部分是国库花钱。

这样一来,每年能够结余无疑是海量。

这些钱流着那是什么都不是,花出去才是真的钱。

而且还是为了义务教育,完全是值得的。

想一想前世义务教育的恐怖,就能够知道这玩意到底有多强了。

在前世,德意志如此之发达,甚至足以开启一二次世界大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义务教育。

在当时的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应尽的义务。而国家必须为他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德意志统一前,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7.5%。

在1871年统一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普鲁士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德国的煤炭和钢铁总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到1910年,普鲁士的工业总产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

德意志如此,前世的华夏也同样如此。

华夏自开启义务教育以后,整个华夏的国力犹如坐火箭般直线上升。

短短的时间就已经超过了西方列强数百年的发展。

虽说这是西游的世界,可有些东西依旧是共通的。

比如教育。

若是能够在大唐开启义务教育,整个大唐的国力无疑也能够上天。

只是世家的问题不得不考虑。

所以他的打算就是以太学吸引世家的注意。

以学堂逐渐铺设义务教育。

加上有着少府打掩护,几乎很难被发现。

只要给予他时间。

当学堂铺设在了整个天下,当系统签到给予的东西足以让李唐到达更高层度,那么一切的问题都不会再是问题。

这甚至不需要太久。

只需要前期隐蔽一些就行了。

时间也许只是三五年,甚至可能两三年。

毕竟到那时候大唐必然能够到达三级。

一旦到达三级,他能够签到的东西无疑会更多。

不说其他的。

武道恐怕第二境肯定会有。

再加上大唐这几年的发展。

哪怕是直面世家都不会有着太大的问题。

而听着李明的话语,李世民原本冷静下来的内心在这一刻不由再度有了一份起伏。

这一刻他的思绪在不断的闪烁,念头也在不断出现。

直到片刻之后。

李世民才彻底稳定了下来,目光再度看向了李明。

“朕准了!”

“另外拿朕令牌去找孔颖达,你要是需要人,他会给你一些的!”

声音开口,这一刻李世民一咬牙,最终下定了决心。

虽说这有着很大的风险。

可他更加清楚,大唐不能够这样继续下去了。

这是一次机会,他不愿意放弃。

而听着李世民的话语,李明不由一喜。

因为到达这一刻,计划才算是可以展开了。

没有李世民的同意,他可不敢擅自开始。

一旦出了问题,那就不是什么小事。

反之,有着李世民的应声,很多的问题都可以说不是问题了,别看还有着意外的支持。

“三日之后,大朝议之上,朕会让房相提议重开太学。”

李世民停顿了片刻,话语再度开口。

“诺!”

李明应声。

第一百零九章 掘世家的根,纯粹的孔颖达

有了李世民的应声,李明很快离开了皇宫。

而第一站,自然就是前往孔府。

如今的孔家还没有到达后世那一种人尽可败的地步。

特别是此时的孔颖达,更是有着一份读书人的傲气。

最为如今最出名的经学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其从小勤奋好学,师从大儒刘焯,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朝大业初年,选为“明经”进士,授河内郡博士,候补太学助教。唐朝建立后,成为秦王府学士。贞观年间,历任国子博士、给事中、太子右庶子、散骑常侍,参与修订五礼,编纂《隋书》。

如今已经开始了修订五礼。

并且已经逐渐成型。

进入孔府。

李明很快就见到了孔颖达。

面对着这一位,李明还是表示了尊重,毕竟这一位可是当过自己老师的。

“老师,学生叨扰了。”

话语开口,身影躬身。

“卫王殿下,有何事?”

孔颖达带着好奇的声音开口,目光则是看向了眼前的李明。

自从李世民撤下了他,和李明这三年来还是第一次见面。

“老师,少府需要一些识字的工人,我想在长安内开设一百所识字学堂,可人手缺少,父皇说让本王找您。”

听着孔颖达的话语,李明沉吟了一下,将话语微微的转变随后才开口。

相比于和自己老爹说的,和孔颖达说的更加内敛一些。

毕竟孔颖达再怎么说也同样是世家。

虽说实际上不如七宗五姓,可孔家名义上还是老大呢,这一点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这样啊!”

“卫王殿下,需要多少人?”

听着这简化的内容,孔颖达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沉吟了一下询问道。

“一千人吧,若是老师能够给予更多就更好了。”

“老师应该知道,现在少府紧缺人手。”

李明赶紧开口。

“好,十天左右,我会调集[ ]群9:8,0!2:0。5,8,5。6一些学生过来。”

孔颖达点头,直接应承了下来。

一千多人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作为天下大儒,他的学生何止千人,再加上孔家,调动个千人问题不大,甚至万人都有可能。

“多谢老师!”

听到孔颖达的声音,李明的神情不由一喜,赶紧道谢。

虽说他最坏的打算是让少府人员教导,可少府人员教导哪有这一种读书人教导来得更好。

“无妨,这是小事。”

“不过卫王殿下,还是需要多读读五经。”

孔颖达摆了摆手,没有太过在意,似乎想到了什么,看了看李明,随后叮嘱了一下。

“是,学生明白!”

李明应声。

随后再度坐了一会,聆听了一下孔颖达的“教导”之后,李明才告辞离开了孔府。

接下来几天。

李明开始了忙碌了起来。

学堂开设自然不仅仅只需要人,还需要场地,需要教材。

不过这些问题倒是不大。

以少府目前的资本,直接就可以买地建楼。

有着钢筋水泥,外加工程队,建设起来并不会太过花时间。

毕竟如今的学校也不需要像后世那么复杂,一栋两三层的楼,十几个房间就可以作为一学堂,建造起来自然就要容易很多。

哪怕是教材问题。

也很好解决。

签到之中,什么都有。

启蒙读物自然也有。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最好的启蒙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