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的荣耀 第320章

作者:匂宮出夢

可是在玛丽亚看来,这完全是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面——谁知道这个老东西还能活多久呢?要是还必须再熬二十年的话,那就算等到扬眉吐气的那一天又有什么意义?

当然,她也知道现在再说这个只会更加惹怒苏菲,所以也没有再说下去了,而是转换了话题。

姐妹两个时隔几年重新见面,自然还有太多的话题可讲,她们一直聊故国的事,以及小时候的趣事,让苏菲听得不禁又燃起了思乡之情。

“有生之年如果还能回家看看那就好了。”她红着眼睛说。

“我相信,终究我们可以有心想事成的那一天。”玛丽亚回答,“所以,我的姐姐,你一定不要被悲伤淹没,你要好好地活下去,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毕竟,如果以后不能再讥讽你的话,我也会少了很多乐趣的。”

妹妹的话,让苏菲又是感动又是气恼,最后她用手帕擦了擦眼泪,然后和玛丽亚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放心吧,我会活下来的,既然你们都没有放弃我,我又怎么舍得告别这人间?我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美好时光没有享受呢,现在这些日子,更是让我又浪费了太多时光……是啊,若是有得偿所愿的那一天,我要加倍弥补回来!”

说完之后,她拿过了桌子上的那封信,然后放到了胸口,接着闭上了眼睛,仿佛以此来汲取精神上的力量。

“你写封回信吧。”玛丽亚提议,“多长都行,我给你带过去——”

“谢谢。”苏菲重新睁开了眼睛,然后用充满活力的视线看着妹妹。“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份恩情的。”

========================================

就在玛丽亚公主来到美泉宫的第二天,帝国首相梅特涅阁下也来到了这里,觐见这位公主殿下。

这当然不是他的本意,只是公主殿下特意表示希望和他见面,所以他也只好勉为其难,在百忙之中抽出点空了。

虽然除了她的姐姐之外,并没有任何一个人为她的到来而感到喜悦,但是她作为巴伐利亚的公主,也理应享受应有的礼遇。

礼节是不能根据人的好恶而改变的,对于这个由几百年的历史以及无数繁文缛节堆积起来的王朝来说,仪式就是它的生命。

很快,首相阁下来到了公主殿下所居住的套间。

和老皇帝一样,一看到这张和苏菲一模一样的脸,他的内心当中就生起了许多不悦,但是和皇帝不同的是,他用精巧的笑容和优雅的举止掩盖了这一点。

“很高兴见到您,公主殿下。虽然今天是第一次同您见面,但是对您我却感觉很熟悉,因为您同苏菲殿下一样美丽。”

“首相先生,见到您我也很高兴。”玛丽亚同样也是满面笑容,“您同我想象中那样优雅,我真为帝国有您这样的栋梁而感到由衷的庆幸。”

“您过奖了——”梅特涅轻轻摇了摇头,“我现在已经是个步入暮年的老家伙了,最近总是有精疲力尽的感觉,只是为了帝国而不得不勉强自己罢了。”

“您可千万要保重身体,我虽然是巴伐利亚人,但我依旧希望您在维也纳缔造的和平能够长期维持下去,让我们享受现在的生活。”公主继续恭维。

“唉,要是每个人都跟您一样想该多好……”梅特涅长叹了口气,“可就是有些惹是生非的家伙偏偏喜欢捣乱,让大家不得安生!”

梅特涅的话意有所指,而玛丽亚自然也知道他是在说什么。

“您放心吧,我们巴伐利亚人并没有给世上添乱的意愿……”她笑得眯起了眼睛,“我们之所以招待了莱希施泰特公爵,只是为了感谢他赠送给我们家族一顶王冠而已——平心而论,有这样大的恩惠,难道我们能无动于衷吗?那也太丢脸了。”

“道理是这样没错,但是最好小心一点,那个小家伙是个惹祸精,给我们所有人添了多少麻烦!我觉得你们抽身事外才是上策。”梅特涅半是感慨半是威胁地说。

“自然,我们懂得分寸,也知道应该怎样按照自己国家的利益行事。”玛丽亚不动声色的回答。“而且,他现在也离开了巴伐利亚,接下来他做任何事都跟我们没关系啦,我们国家也绝对不会参与到他的事业当中。”

然后,她从旁边拿过了一封信,再送到了梅特涅的面前,“说到这里,在我临行之前,公爵曾经委托我送一封信给您,我不知道您愿不愿意接受。”

“没关系,我们虽然关系破裂了,但总归也有几分情分在,不至于连通信都不行。”梅特涅笑了笑,然后接过了信。

他撕开了印泥打开了信件,快速地浏览完了,然后立刻将视线放到了玛丽亚身上。

玛丽亚只是保持着平静的微笑,仿佛对一切都不知情。

艾格隆在心中提到了珂丽丝忒尔的事情,并且以私人身份请求梅特涅帮忙,为她提供应有的教育,为此愿意给出相应的经费——梅特涅的私人腰包还能够得到另外一份。

玛丽亚知道内情,但无论是从奥地利的立场考虑,还是从她自己个人的立场考虑,她都必须装作自己不知道珂丽丝忒尔的存在,也必须装作和整个事件无关。

“好的,我知道了。”片刻之后,梅特涅将信随手塞到了口袋里,然后含糊地回答,“谢谢您的辛劳。”

接着,他突然又笑了起来。

“事实上,在不久之前,我刚刚收到消息——有关于莱希施泰特公爵行踪的消息。”梅特涅首相面带笑容地看着玛丽亚公主,“您有兴趣听听吗?”

“您请尽管说吧。”玛丽亚回答。

“他跑到法国境内去了。”梅特涅慢吞吞地回答。

“什么?!”玛丽亚大为惊讶,脱口而出,“不可能吧,这不是找死吗?”

在这个年代,欧洲大陆上并没有覆盖电报网络,也没有到处覆盖无孔不入的新闻媒体,所以玛丽亚在前往奥地利的路上根本就没有听过,直到现在她才知道这样一场风波。

难怪他一直对我讳莫如深,原来是玩这样的冒险!

梅特涅一直都在暗中观察玛丽亚的表情,从她的神态当中,他认为玛丽亚是真的完全不知情。

看来那个小家伙并没有对她寄托多少信任,他和巴伐利亚王室也没有进一步的勾结——不过这也很正常,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巴伐利亚的国力,对比起法国来实在太孱弱了,路德维希国王再怎么利令智昏,也不至于敢于公开站在皇位觊觎者这一边,同波旁王朝对抗。

既然确定了这个事实,梅特涅也不再卖关子了,而是继续说了下去。

他大致地说到了那个少年人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在法兰西境内所发表的宣言的大致内容——这些东西都已经作为爆炸性新闻在各国传开了,根本算不上机密,所以梅特涅也没有添油加醋,只是陈述了事实。

虽然对梅特涅来说这好像只是个谈资,但是玛丽亚心里听得心潮澎湃。

只身冒险潜逃回国,还敢在公众面前露面,何等胆大妄为,又是何等肆意任性!自己刚刚还在嘲笑他胆小,现在看来是小看他了。

也对,如果不是这样的人,他又怎么会走到今天这步呢……了不起。

正当玛丽亚还在沉思的时候,梅特涅再度开口了。

“殿下,您之前跟他见过面聊过天,那么您知道他接下来会打算干什么吗?或者有什么猜测吗?”

“很遗憾,我完全不知道,他也没有跟我说——”玛丽亚摇了摇头,没有露出任何痕迹,“您想想看,他这种人又怎么会跟我交心呢?”

梅特涅心想也是,所以也没有再做纠缠。

接下来,两个人按照礼节说了一大堆无关痛痒的客套话,而彼此的心思都已经飘到九霄云外,等到了合适的时机立刻各自告辞了。

玛丽亚心里知道,自己在这里呆不久了,皇帝陛下恨不得马上下逐客令,让自己这个不受欢迎的客人赶紧离开。

但是她无所谓,她已经在期待着自己下一个目的地了。  

60,米兰

好雨知时节。

就在这个春夏之交夜晚当中,雷声隆隆,惊天动地,随之而来的就是淅淅沥沥的雨滴。

细密的雨水拍打在树林上、泥土上、各处的建筑上,将这片大地变成了一个湿润的世界。

不同于暴虐严苛、希望带走人们身上最后一丝热量的冬雨,而现在的这场雨,则像是上天赠予人间的礼物,滋润地上的生灵,为他们驱走闷热,带来渴盼的清凉。

就在这个沉闷的雨夜当中,艾格隆带着自己的几个护卫们一起,悄悄地来到了米兰城郊外。

他现在穿着黑色的雨衣,整个人都融入到了黑夜当中,借助着仅有的星星点点的幽暗灯火,在无人的道路当中行走。

这场大雨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相反越是接近夜幕当中的米兰城,他的心情越是愉快。

他在不久之前,刚刚完成了一项壮举,他潜入到了法兰西境内,然后在民众的注视当中发表了宣言。

他靠着自己的冒险之举,轻轻松松地就让自己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把欧洲舆论场再次搅得天翻地覆。

在离开法国途中,他一路躲躲藏藏,穿越了瑞士境内最终来到了米兰,所以在这一路上他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外界信息,但是他可以预料到,自己肯定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当然他更加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他,有多少人为他欢呼就有多少人想要他立刻去死,所以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自己的安全。

米兰,并不会是一座欢迎他的城市。

在1815年之后,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塌,奥地利重新夺回了米兰为中心的伦巴底地区,并且在自己的意大利领地上建立了伦巴底-威尼西亚王国,以奥地利皇帝为国家元首。

虽伦巴底和威尼西亚被并入了一个国家,但是实际上两个地区还是有着各自平行的一套政府,奥地利皇室则派出一位总督来监督这个王国的运行。

现在的总督,就是莱纳大公他是先皇利奥波德二世的第十二个孩子,自然也是弗朗茨皇帝和卡尔大公的弟弟,自从1818年开始,他就一直呆在伦巴底-威尼西亚王国担任总督,代表奥地利皇帝统治这一片意大利地区。

作为总督的他,和自己的家人一般都呆在米兰。

就理论上来,这位大公应该算是艾格隆的叔外祖父当然,艾格隆可不敢去找这位大公去一叙亲情。

艾格隆知道波旁王室现在恨自己恨得要死,绝不能落到他们手中,可是落到哈布斯堡家族手里他的命运就会好多少吗?那恐怕也不见得,自己的外祖父可是一个小心眼记仇的人,自己给他带来了那么大的羞辱,他又怎么可能轻易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况且,当地的米兰人,和法兰西人也不一样。

法国人铭记皇帝带来的光荣,也记得他恢复国家秩序所带来的安全和稳定,但是这些伦巴底人就不一样了。

虽然他们曾经同法国人一样是拿破仑的臣民,但是对法国人他们并不特别抱有好感这些可怜的伦巴底人,到底是意大利人,在拿破仑崛起的过程当中,他们成为了首当其冲的被征服者,到处被蹂躏和劫掠,拿破仑依靠着这里的财富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法军在这片地区大肆烧杀抢掠,制造的种种灾难也铭刻在了当地的历史记忆当中。

而等到了拿破仑创建帝国之后,他们被归并到了以拿破仑为君主的意大利王国当中,但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依旧要承受高额的税收和无休止的兵役,总体来他们并不那么爱戴拿破仑哪怕拿破仑理论上来是个意大利人后裔。

随着帝国陷入到无休止的战争当中,越来越繁重的压榨让米兰人的反抗情绪越发浓烈,而帝国末期不断的军事失败,更加增添了当地人起来反抗帝国的勇气。

在1814年4月20日,米兰爆发了大规模动乱,而当时的意大利王国财政部长朱塞佩-利纳,甚至在被暴民抓住之后私刑处死。

可想而知,帝国在他们心中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当然,唯一让艾格隆有点欣慰的是,伦巴底人也不太喜欢奥地利人。

平心而论,相比于拿破仑帝国的统治,奥地利人的统治现在要宽松许多奥地利帝国并不像法兰西帝国一样横征暴敛,甚至还允许伦巴底人在一定程度上自治,而且米兰作为地区首府,在这个新的和平时期,经济发展也很快。

但问题就在于,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冲击下,伦巴底人,尤其是那些上层精英分子开始觉醒起了民族意识。

他们认同自己为意大利人,并且已经厌倦了历史上持续不断的被入侵、被法国人或者德意志人轮流统治,他们不想沦为二等公民,被视作无足轻重的边疆地区,他们希望出现一个意大利人自己的国家而拿破仑一度捏合出来的意大利王国,恰好又某种程度上符合他们的期待。

他们想要一个意大利人自己创建的意大利王国。

而如今的意大利在政治上又回到了法国大革命前那种四分五裂的状态,北方被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南方被波旁家族的两西西里王国统治,中间则是一堆破烂小邦国。

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伦巴底人并不觉得靠自己就能够推翻奥地利人的统治,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旁边的撒丁王国那里。

撒丁王国本来只是一个小邦,在拿破仑战争当中,在欧洲大陆上的皮埃蒙特等领土被拿破仑直接一路横扫,但是在法兰西帝国覆灭之后,它不仅恢复了旧有的领土,而从维也纳和会当中拿到了热那亚,实力得到了壮大。

梅特涅在维也纳会议上做出这项安排,其初衷正是为了在奥地利和法国之间,塑造一个有实力的缓冲国,作为对法国扩张的守门人,承受第一波打击。

这个算盘确实打得不错,但是他忘记了一个事实奥地利自己同样也会成为撒丁王国的目标。

法兰西帝国覆灭之后,法国势力暂时退出了意大利舞台,接下来还控制意大利领土、尤其是最精华的北意大利领土的,就是奥地利人了,于是他们成为了新兴的民族主义者的眼中钉。

拿破仑带来的灾难,已经远离了这片土地,曾经的伤口也在慢慢愈合,渐渐地人们也会淡忘这些灾难,转而注意起了他带来的那些积极的部分(尽管也许并非他的本意)。

正因为民族主义的烈火开始燃烧,于是统治着这个王国的古老的萨伏伊家族,也成为了这些意大利人精英分子眼中统一的希望。他们要么公开表示、要么暗中希望由撒丁王国领头,以意大利人的枪炮来统一意大利,驱逐所有外来干涉势力,一扫千百年来的屈辱,让这个四分五裂的国家重归一统。

而古老的萨伏伊王室,此时为了自己权势的扩张,也在暗中迎合这样一股民族主义思潮,想要把这股力量借为己用在这个年代的欧洲,封建领主扩张领土的本能,和民族主义者们解放祖国的光辉梦想,在某个历史阶段确实会奇妙地结合起来,这并不是唯一的例子,也不是规模最为宏大的例子,甚至就制造的灾难来,也排不上号。

在原本的历史线上,梅特涅的算盘完全落空了,这位外交家毕竟还是一个18世纪的人,他以各个封建王国的办法来处理当代的问题,并且一度还确实处理得不错;但19世纪泛滥于欧洲各地的民族主义思潮对他来是那样陌生,至于封建王室与民族主义思潮的苟合对他来更是闻所未闻,更别提前预防了。

不管他原先是如何想的,总之,萨伏伊王室就此成为了奥地利心怀叵测的敌人,它不断地煽动伦巴底地区对奥地利人的反抗情绪,并且在1848年趁着维也纳闹起了革命,武装进攻了伦巴底只可惜被挫败了。

而在失败之后,萨伏伊王室依旧贼心不死,依旧执着地想要完成大业。为了卷土重来,它甚至转而投向了法国的怀抱1848年之后,路易-波拿巴当选法国总统,并且在1852年成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而撒丁王国立刻就向他靠拢,寻求他的庇护,以此来作为对奥地利复仇的靠山。

为了讨好波拿巴家族,萨伏伊王室下了血本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王,把自己的女儿克洛蒂尔德公主嫁给了拿破仑三世的堂弟。

拿破仑三世也投桃报李,他本来就想要狠狠地打击一下奥地利,报当年的一箭之仇,现在得到了一个小跟班,自然更加乐得如此。

在1859年,撒丁王国、法兰西帝国先后对奥地利宣战,并且最终靠着法军在马真塔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奥地利人不得不让出了伦巴底,撒丁王国几十年的夙愿终于成真,踏上了统一整个意大利的决定性一步。

奥地利人对意大利统治的终结,居然是由萨伏伊家族完成的,这实在让人始料未及毕竟历史上哈布斯堡皇族和萨伏伊王族联姻了许多次,甚至共同并肩作战,对抗了拿破仑。

维也纳会议上对撒丁王国的精巧安排,却由于旧时代的野心和新时代的思潮,而走向了与当事人愿望完全相反的结果,这是何等的啼笑皆非……

当然,对此时的艾格隆来,这些发生于“未来”的事情,也只能当成是参考了。

眼下伦巴底地区的贵族们,也还只是在心中嘀咕一下要摆脱奥地利人统治,或者顶多把自己的子弟派到撒丁王国去习,建立人脉关系,还没有真正有胆量去公开谋求独立,奥地利人对这块土地的统治,看上去还是那样坚如磐石。

他尊重这一点,也不打算挑战奥地利官方对自己的耐心。

他来到这里,只是为了解决一些旧日的问题而已。

之前,在母亲那里,他得知了他之前瞎编的财宝掠夺队伍居然真的存在;而后来,在他的义兄欧仁那里,他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信息。

欧仁亲王同样知道这些人的存在毕竟,他曾经是意大利总督,代表皇帝统治这片地区,这些人的活动是瞒不了他的。

但是他没有深度介入这些事,因为他不想沾染上盗墓贼的恶名,只是在必要的时候为这些人找一些方便而已。

但是即使如此,他依旧掌握到了许多有关于他们的信息。

在欧仁亲王带着家人们逃离米兰的时候,因为形势已经变得非常混乱,所以他不敢去找这些人并且把财宝带走,因为那只会让他的逃离变得更加危险。

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依旧认为这些财富是属于帝国的继承人的。

于是在他的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当中,他在撰写回忆录的同时,从自己记忆当中挖掘出了自己还记得的相关信息,并且把它们都记录了下来,然后作为遗稿封存了起来。

如果艾格隆依旧身处奥地利人的控制下,未曾有机会拜访他的家人,那么这些遗稿就将一直长眠于匣子当中不见天日;如果艾格隆有一天摆脱牢笼来到他的家人面前,那么他就将完成自己最后一项心愿了而且也许是他最后能够为义父的继承人帮上的忙了。

艾格隆确实做到了,他拿到了义兄最后的馈赠。

这些遗稿,现在就藏在艾格隆的怀中,即使是天上下着的大雨,也没有能够损害到它们半分。

在黑暗的夜幕当中,雨水倾泻而下,把这些小路冲刷得坑坑洼洼,然而艾格隆心中燃起的火焰却随着距离的接近而越烧越旺。

他抬起头,注视着远处城中的灯火,眼睛里燃烧出了贪婪的火光。

平心而论,他并没有把握自己真的能够得偿所愿;而且现在的他,也并不一定非要把所谓的珍宝搞到手不可。

但是,他不想失去任何命该属于他的东西,这是他一生当中唯一的偏执,他就是为此而奋战至今的,这一次同样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