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493章

作者:飞星骑士

说完,舒国生站起身,用眼神意识蒋纬国跟他一起离去,丢下已经被打入石化状态的维辛斯基呆呆地坐在原地。

蒋纬国和舒国生走到会议室外一个四周没有人的空地上。

“赤裸裸的威胁?”蒋纬国笑起来,“太简单、太直接了吧?”

舒国生笑了:“大局已定的时候,阴谋诡计已经没必要,越简单越直接的办法越有效。

维辛斯基这种人,是斯大林最忠实的走狗,但他真的忠于斯大林吗?斯大林的那些走狗真的发自肺腑地忠于他?未必!他们或是迫于高压手段,或是因为洗脑手段,或是贪图富贵名利,从而心甘情愿地助纣为虐。

他们的忠心,不值一文。

当然了,为防止这个维辛斯基真的打算给斯大林陪葬,所以我说出了最后那番话!”

“最后那番话有何意义?”

“我暗示维辛斯基,苏联高层内部已经有很多人打算投降了。

如果维辛斯基效仿别人、弃暗投明,我们不就策反他了吗?如果维辛斯基死心塌地地效忠斯大林,肯定会回去告密的,告诉斯大林‘很多高层打算背叛你’,斯大林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杯弓蛇影、疑神疑鬼的地步,他极度害怕他的走狗们会在最后关头背叛他、出卖他、暗算他,所以他会再进行一番‘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清洗。

苏联还能再承受一次大清洗吗?到时候,内部一片腥风血雨的苏联岂不是不战自败?并且,压力越大,反抗越强,斯大林越是大杀特杀,越刺激得更多人背叛他。

不是吗?”舒国生微微一笑。

蒋纬国竖起大拇指:“确实如此!”

与此同时,北亚战场最西段,南京军在“大沙暴”反击中刚刚攻占的苏联城市秋明。

第37军军长兼第38师师长张自忠正在城外路上迎接着率部抵达的第77师副师长胡琏。

两位将军谈笑风生地进行了一番客套寒暄,最后,张自忠好奇地问胡琏:“胡副师座,来此有何贵干?”

胡琏微微一笑,轻轻地吐出两个字:“屠城!”

“啥?”张自忠大吃一惊,“屠城?什么意思??”

胡琏取出一张手令:“这是二公子亲自下达的命令。

秋明城区里的十八万居民,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杀光,一个不留!”他一脸善解人意地笑了笑,“二公子考虑到,张副军座可能下不了手,所以特让兄弟我带人过来替你动手!”

张自忠又震惊又感到匪夷所思:“为什么要屠城?”

胡琏收起手令,再次笑了笑:“曹操攻打徐州,破城后展开屠城,杀人一万,夸大为三十万,对外宣传市因为徐州军民死战不降,所以屠城以立威,接下来,曹操大军所到之处,各城尽皆闻风丧胆、望风而降,这就是‘屠一城,降十城’!”

张自忠仍然十分惊愕:“恕我直言,我还是不太明白!”

胡琏看着即将变成人间地狱的秋明:“秋明是一座刚刚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城内的工厂虽然不多,但对于我们而言也是非常宝贵的,可恨,我军攻占秋明时,秋明的苏联军民居然执行了焦土政策,炸毁工厂、破坏机器,导致我军得到的只是一座废墟。

接下来,我军攻打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等地,当地苏联军民岂不是要效仿秋明?因为不识抬举以及恶意破坏,致使那些本该属于我国财富的工业设备荡然无存,所以秋明遭到我军屠城,全城十八万人,无一幸免!”他看着张自忠,“接下来,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等地的苏联军民还敢执行焦土政策吗?”

张自忠茅塞顿开:“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他随即想到了什么,“秋明城共有十八万居民,你们该不会真的要一个不留吧?你们应该是杀几千人,然后夸大为十八万吧?”他看着胡琏,心里有股不妙念头,“你们难道真要杀光全城十八万人?我军名誉会被玷污的!”

胡琏哈哈笑起来:“张副军座啊张副军座,我军杀几千人对外宣称杀了十八万,我军杀十八万对外宣称杀了十八万,宣传效果是一样的,那么杀几千人和杀十八万人有区别吗?”他意味深长地道,“至于我军名誉,不需要担心,第一,胜利者是不会被谴责的,成吉思汗杀人上亿,那又如何?照样被讴歌、称颂、崇拜,我军会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谁会给那些死掉的苏联人伸冤叫屈、主持公道?第二,说实话,我军名誉已经干净不到哪里去了,北亚四城的围困战,死了多少苏联人?这场‘大雪崩’和‘大沙暴’,我军对外宣称歼敌八十万,可实际上呢?我军起码杀掉了五个八十万的苏联人!死掉的苏军民兵、苏军新兵、苏联平民要比死掉的苏联正规军多得多!美英法一直不遗余力地抹黑丑化我军,哪怕我军是绝对干净,它们也会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所以,我们做好人会成为坏人,做坏人当然还是会成为坏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张自忠沉默了半晌:“我们不一定要使用恐吓手段,我们可以使用怀柔手段!”

胡琏摇摇头:“使用不了怀柔手段了。

参加苏联战争以来,我军一直用铁血政策对待苏联人,特别是北亚四城的围困,彻底地让我军在苏联人心里铭刻下了杀人如麻的残暴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再对苏联人使用怀柔手段,反而适得其反,因为苏联人不会相信我们的怀柔,所以,我军只能更残暴、更血腥、更可怕!”

张自忠彻底地无话可说了。

第572节 乞和停战(2)

按照联盟国的战略计划,联军在1940年下半年对苏联发动第一阶段的进攻,在当年末和次年初的这段冬季里,暂停进攻,前线军队转攻为守,同时抓紧时间整军经武、消化战果,在1941年春夏时期对苏联发动第二阶段的进攻也是最后阶段的总攻,在半年内消灭掉苏联,预计在1941年秋冬时候完全地结束苏联战争。

不过,由于苏军发动的“大雪崩”以及中苏接下来爆发的“冬季会战”,使得联盟国的战争计划受到一定程度的打乱,中国军队比预期提前跟苏军展开了持续五十多天的大战,虽然取胜,但人员伤亡惨重、物资消耗巨大,使得中国军队的休整时间被延迟了,无法在1941年春夏时期再联合德军对苏联发动第二阶段的进攻,根据南京军总部的估算,南京军起码要休整两个月,直到1941年6月份才可以再战,毕竟冬季会战就是结束于四月初,南京军无力在这场大战结束后,马不停蹄地再度展开大战;至于德军方面,中苏爆发冬季会战后,德军为牵制苏军、策应南京军,也为能趁机取得战果,提前恢复了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虽然德军没能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但还是节节推进、战况顺利,几乎攻占了斯大林格勒城区全部,苏军主力被驱逐出城区,在外延郊区进行负隅顽抗。

在这个战局背景下,苏联当局同时向中德两国进行“不顾一切的乞和”,并有罗斯福相助。

对于苏联的乞和,希特勒断然拒绝,他都不屑接见苏联特使,得知此事后的商震急忙从基辅飞到柏林面见希特勒。

希特勒神色倨傲地哂笑道:“商将军,斯大林向我摇尾乞怜了,他真可笑,死到临头了居然还有这么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恨的是,罗斯福居然也派来了特使,明显是给斯大林帮腔的。

罗斯福把自己当成什么?他在威胁我?我会怕他?德国会怕美国?哼!如果罗斯福老老实实地呆在他的轮椅上,不要干扰德国和联盟国的伟业,我自然会跟他井水不犯河水,如果他不自量力,那我就不会再对他客气了!德国早晚跟美国也要一决雌雄!”

商震连连点头:“当然、当然,我们也很不喜欢美国,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俨然是一个负责任的、热心于为别国主持公道、调停各国矛盾、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者,但却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唯利是图,并且最擅长落井下石、乘人之危,不过…”他话锋一转,神色诚恳地道,“关于苏联的乞和,元首阁下,您也不需要直接拒绝,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希特勒摊开手,“我还真的看不出来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跟斯大林废话?跟一个快死的人,需要浪费时间吗?因为罗斯福?我可以打包票,罗斯福根本不可能拿出强力有效的举措干涉苏联战争,一来他受到美国国会和反对党的制约,二来他也没那个魄力!”

“不!”商震摇摇头,“因为苏联的‘焦土政策’,这才是关键!”他坦然地道,“尊敬的元首,我们不只是需要胜利,还需要胜利带来的利益,如果不能带来利益,还是胜利吗?元首阁下,我们需要苏联的财富,特别是苏联的那些工业设备啊!”他叹口气,“说句丑话,德国可能看不上苏联的破铜烂铁,但我们中国…真的很需要啊。

元首阁下,中国越来越强大,对德国而言,难道不是好事吗?毕竟,苏联战争只是德中联合的开始,接下来,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德中继续携手走下去的!”

希特勒沉吟不语,陷入思索,最后,他也显得十分真诚地说道:“我当然理解中国的难处和苦衷,只不过,如果在最后关头放过斯大林和他的布尔什维克团伙,会有什么样后果?用你们中国的话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商将军,我并不是一个残暴嗜血的人,但是,有的东西必须要彻底清除掉!东斯拉夫人是劣等种族,并且他们的信仰和政治制度又是那套祸害无穷的红色瘟疫,不将其赶尽杀绝,恐怕会死灰复燃!到时候,我们再后悔也已经晚了!”

商震虽然对希特勒的这套理论不以为然,但他必须要顺着希特勒的思想:“元首阁下,我承认您的考虑是正确的,您放心,蒋纬国将军在对苏策略上跟您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坚定不移地打算将其斩草除根、赶尽杀绝,不过,我们可以稍微地缓一缓,反正最终结果并不变!”

“哦?”希特勒灰蓝色的眼珠子里闪起很感兴趣的目光。

此时已是一九四一年的春末夏初,暖风和煦、草长莺飞,按照原计划,联盟国要恢复对苏联的战事了,不过,南京军暂时无法再战,德军则已经准备充分,于是,德军高层内部发生了分歧,一部分将领认为“德军也要缓一缓,等南京军恢复再战能力时,德中大军一起进攻,必定一举成功”,另一部分将领则认为“德军没必要等南京军了,苏军在冬季会战中元气大伤,已经一蹶不振,正是趁机将其彻底解决的大好时候,哪怕南京军无法参战,德军单干也足以消灭苏联,如果德军等南京军,苏军也获得了喘息时间,到时候就要夜长梦多了”。

德军统帅部内,各执一词的将帅们展开了激烈争论,本来,拥有最终决定权的希特勒是比较倾向于“德军单干、立刻开战”的意见,但最终,希特勒决定“等一等,等南京军恢复战力”。

希特勒决定“等一等”,基于两个考虑,一是尊重中国盟友的感情,南京军刚跟苏军结束大战,耗尽了苏军最后的元气,德军继而上阵,灭了苏联,岂不是趁机摘桃子、占便宜?肯定会让中方高层有意见;第二个原因是为了“缓一缓”,留点时间用于处理苏联乞和的事。

不过,希特勒也没有命令德军全线停战,他命令斯大林格勒战场上的德军继续进攻,以攻占这座城市为目标,一来加大德军在战场上的胜利、战果、主动权,二来可以震慑苏联当局和斯大林本人,迫使苏联为了乞和而拿出更多的东西,三来为了羞辱斯大林,毕竟斯大林格勒是以斯大林本人名字而被命名的。

日、意、英、法等国对苏联向中德进行乞和的事情不是很清楚,最清楚这件事的就是苏联本身以及中德,还有充当“主持人”的美国。

苏联是向中德同时乞和的,所以中德都拿出了各自的条件。

希特勒态度强硬,强硬得近乎蛮横,他对苏联赔钱赔物倒不是很感兴趣,他最注重的还是苏联的割地。

苏联在乞和中愿意“把列宁格勒以北、莫斯科以西、斯大林格勒以南所有原属于苏联的地区都割让给德国”,但不包括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三城本身,希特勒则要求,苏联必须割让以上三城,苏联的保留领土要进一步萎缩,国界线要继续后退,斯大林打算把苏联东欧地区50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出一半给希特勒,但希特勒要更多,并且,希特勒非常精明地要求苏联割让出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新地岛。

众所周知,苏联虽然领土辽阔,但极度缺乏出海口,苏联在东欧地区北部的出海口主要是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摩尔曼斯克在列宁格勒以北,按照乞和条件,已经被苏联割让给德国,所以苏联只剩下阿尔汉格尔斯克了,但希特勒毫不留情,把苏联最后一个港口也要割让走,这样,以后的苏联就彻底变成了东欧东部的一个“内陆国”,虽然在北部还有几百公里的通往北冰洋的海岸线,但没有一个能够使用的港口,并且希特勒要求苏联再割让出新地岛,明显是要在以后苏联的北部建立一个大型海上基地,密不透风地监视苏联所剩无几的海岸线。

如果真的这样,苏联虽然会得以继续存在,但完全被德国保卫、监视、掌控,断绝了所有对外通道,就是“大德意志帝国”版图内的一个“国中国”,就像意大利境内的梵蒂冈。

毋庸置疑,斯大林是难以接受希特勒的新条件的。

蒋纬国对苏联提出的要求没有希特勒那么强横,反正他要的东西,斯大林已经在乞和条件里给出了:如果苏联乞和成功,中国可以派人进入苏联所剩领土内接收工业设备(按照原则,苏联的工业设备是中德瓜分的,德国不是太需要、太看得起苏联的工业设备,希特勒会很慷慨地把苏联工业设备的大部分都分让给蒋纬国),另外,蒋纬国还会在苏联境内招募几十万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等等,充实中国的科研工业技术水平。

当然了,钱和资源、物资,蒋纬国也是不会客气的。

因此,苏联乞和的最大矛盾点还是在希特勒身上,希特勒和斯大林条件相差太大。

苏、德、中、美四国的外交官员、高级特使们在柏林、北平、华盛顿三地展开了一番又一番激烈会谈。

在这同时,联盟国并没有给苏联喘息时间,南京军虽然偃旗息鼓了,德军则在继续大打特打,用军事上的压力把苏联当局压得喘不过气,也避免上苏联的缓兵之计。

在这段边打边谈的时期里,希特勒频繁地跟蒋纬国互相发电报,交换意见,其中一次,希特勒这样询问蒋纬国:

“小蒋先生,你觉得我们需不需要在苏联的乞和条件里加一条‘斯大林必须下台并且由苏联新政府将其作为战犯转交给我方’?”

“元首阁下,您为何有这个打算?”

“斯大林此人虽然劣迹斑斑、粗暴愚蠢,但确实颇有铁腕手段,我可不希望他成为‘苏联的希特勒’!”

“我明白元首阁下您的意思了。

乞和成功后的苏联,简直就是二十三年前打输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被迫签署《凡尔赛条约》后的德国的翻版,但德国在经过二十三年的励精图治、浴血奋战,终于再度崛起,假如苏联跟德国一样卧薪尝胆、知耻后勇,我们就要大事不妙了。

不过,请恕我直言,元首阁下您多虑了。

苏联不是德国,斯大林也不是您,存在着本质区别。

另外,我们并不会跟苏联缔结永久性的和约,不会给斯大林多少时间的,并且,我们在眼下留着斯大林比除掉他或推翻他更加有利于我们!”

“何出此言?”

“斯大林性情暴戾、凶残嗜杀、刚愎自用、心狠手辣、猜忌多疑、贪恋权力,他爬上列宁继承者的位置并非他众望所归,而是因为他最狠毒,本来,他的倒行逆施已经导致很多苏联人对其恨之入骨了,而这场战争的惨败和这种史无前例的割地赔款进一步地让他不得人心,所以,斯大林的位置已经摇摇欲坠,大批苏联高层对他阳奉阴违、各怀鬼胎,可以想象,第一,斯大林本来就是一个极度贪恋权力的人,他不会放弃手中权力的,第二,斯大林此时退无可退,一旦他下台,就是他死无葬身之地的时候,所以他在接下来只能更加变本加厉地、丧心病狂地、不择手段地巩固他的权力,必定会在苏联境内再度掀起一场场大清洗、一阵阵血雨腥风。

元首阁下,我们故意留着这么一个暴君继续荼毒苏联,难道不是我们的好事吗?”

“真是太高明了!小蒋先生你说的非常正确!是的,我们就拭目以待吧!相信我们的斯大林同志会成为我们安插在苏联境内最好的祸乱根源!”

在蒋纬国说服了希特勒后,这件大事就好办多了。

经过二十多天的唇枪舌战,最终,苏、德、中三国在美国居中调停和多番政治斡旋下,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确定了《联盟国与苏联的停战和约》,代表中国参加谈判的是顾维钧。

这份和约内容十分繁杂,主要款项如下:

第一,苏联永久性地割让北亚全境和中亚全境给中国,两国新的分界线以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为准(实际上,乌拉尔河在和约被签署后不会成为中苏的国界线,而是成为中德的国界线,因为乌拉尔河以东是哈萨克的领土,以西则是德国的新领土);

第二,苏联永久性地割让东欧地区的伏尔加河主流以西全部领土给德国,并包括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三座城市极其周边地带在内。

根据此款,苏联最终领土只能保留伏尔加河主流以东、乌拉尔山以西,并且这块“河之东、山之西”地区的南部和北部也遭到割让,苏联最终领土仅剩约170万平方公里,是苏联领土面积最大时的约7.7%,换而言之,苏联丧失了约92.3%的领土;——德军在占领斯大林格勒后将其改名“希特勒格勒”,在占领列宁格勒后将其改名“威廉格勒”(用以纪念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在占领莫斯科后将其改名“东柏林”(蒋纬国得知此事后无力吐槽,他很佩服希特勒的创意,实际上,在原先历史上确实存在一个“东柏林”,那是被柏林墙割裂开后的柏林的东部地区,希特勒把莫斯科改名“东柏林”,本意是“德国在东方新领土上的东方柏林”,但却产生一种十分有意思的巧合含义);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极度不愿意割让列莫斯三城,希特勒则更看中阿尔汉格尔斯克港,最终,在罗斯福的调停下,希特勒允许让苏联保留阿尔汉格尔斯克港(罗斯福的理由是:停战后,上亿苏联人会因为战争而陷入饥寒交迫、缺医少药的困境中,苏联政府显然已经无力喂饱它的国民,德国肯定也没兴趣为之劳民伤财,美国等中立国愿向苏联伸出援手,提供人道主义救援,阿尔汉格尔斯克港是苏联最后的对外通道,也是苏联人的“最后生机”,希望德国方面给苏联人保留最后的一丝对外通道以便于美国等中立国向苏联提供人道主义救援),作为交换,斯大林放弃了列莫斯三城。

根据该款项,乞和成功后的苏联的新领土完全蜷缩在东欧东部偏北处,东西南三面都是联盟国领土,唯独北面还有几百公里的北冰洋出海口,但这段海岸线上只有阿尔汉格尔斯克港可以进行海上运输,唯一的对外港口;

第三,苏联对中国和德国的战争赔款(略);

第四,中德两国在苏联新领土里的采矿特权(略);

第五,苏联对中国和德国的实物赔偿。

蒋纬国对第五款最为看中,根据该款,苏联拆除绝大部分的重工业设施、绝大部分的军工业设施、过半轻工业设施,保留少数重工业、军工业和部分用于维持民生经济的轻工业,保守估计,以上工业设备的总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对于这批财富的分配,日本、意大利等联盟国成员国自然基本上得不到,完全是中德支配。

经过商谈,希特勒同意让中国分到四分之三,德国只取四分之一,不过,一些特殊的、尖端的苏联工业设备,德国拥有优先获取权。

另外,根据和约第八款,苏联以后在军事上会受到严格的限制,主要措施是:

第一,苏联裁撤海军和空军,不得拥有任何军舰、排水量超过三千吨的民船、潜水器、飞行器,现有的军舰飞机一律作为战争赔偿转交给联盟国(自然还是由中德两国进行支配);

第二,苏联陆军人数被限制在50万人以下,不得拥有坦克、大口径火炮;

第三,苏联军队(苏联陆军)不得研制、生产、储存生化武器;

第四,苏联军队废除义务兵制度;等等。

除此之外,根据和约第十二款,联盟国放弃追究苏联高层人员的战争责任,换而言之,希特勒和蒋纬国没兴趣把斯大林送上审判台或断头台。

和约的最后被郑重注明:该和约为期十年。

此款的含义是:联盟国在十年内承诺不再攻击苏联,但在十年后就不保证了。

北平的南京军总部里,蒋纬国和几名南京军高层一起看着顾维钧从华盛顿发来的电报,心头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