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396章

作者:飞星骑士

第469节 烽火连天(4)

靠着周密而完善的计划、坚定执行并且精确把握的行动、最大限度的充分准备、顽强勇猛的战斗以及趁其不备、出其不意的先发制人,南京军攻入中亚后第一天就连连旗开得胜,一举拿下了阿拉木图和哈萨克东北部的厄斯克门、塞梅伊,极大地掌握了中亚战场的主动权,不过,南京军还远远谈不上控制中亚,因为中亚苏军主力还在。

苏军中亚军区司令员s.g.托洛费门科中将是一个缺乏军事才干、缺乏指挥能力、缺乏实战经验的高级将领,并且优柔寡断、胆小怕事,面对南京军的强大攻势和苏军在战事初期的失利,他手忙脚乱、惊慌失措,急急地调动中亚各地苏军对南京军展开反扑。

苏军的反扑目标主要是阿拉木图,这是因为阿拉木图在厄斯克门、塞梅伊之前遭到南京军攻击,当托洛费门科在仓促间下令调兵反扑阿拉木图后,他才得到厄斯克门、塞梅伊也遭到南京军攻击并且迅速失守的消息,惊惧不已的他心乱如麻,在短时间的思考后,他决定,不分兵多处展开反攻,否则会被南京军牵着鼻子走,既然已经顾此失彼,也只能将错就错,因为阿拉木图的重要性大大地超过厄斯克门和塞梅伊,所以反攻计划维持不变,集中兵力,先收复阿拉木图,然后再收复厄斯克门和塞梅伊,稳扎稳打,避免因为兵分多处导致被南京军逐个击破的错误,同时确保收复阿拉木图的胜算能达到最大。

客观上讲,托洛费门科的决定还算可圈可点,确实,苏军要收复的地方有两个,两个拳头同时打向两个地方的威力肯定不如两个拳头同时打向一个地方。

阿拉木图陷入激战时,托洛费门科火速地向莫斯科发去了报告,莫斯科方面自然大为震惊,同时严词要求托洛费门科“迅速收复沦陷国土,赶走中国侵略军”。

托洛费门科支支吾吾地请求得到增援,亲自打电话给他的斯大林用令人心惊胆寒的严厉语气询问道:“托洛费门科同志,侵入中亚的中国侵略军有多少?”

托洛费门科心惊肉跳地道:“还不太清楚...”

“混帐!”斯大林勃然大怒,“托洛费门科同志,你是中亚军区的司令员,敌人已经打过来了,你居然都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就算战争没有爆发,你作为中亚军区司令员,难道不应该竭尽全力地搜集敌军情报吗?居然如此糊涂麻痹!这是非常严重的失职!”

托洛费门科吓出了浑身冷汗,他急忙说道:“斯大林同志,根据阿拉木图、厄斯克门、塞梅伊前线的几位高级指挥员同志的报告,侵入中亚的南京军应该只有二三个师...”

斯大林顿时爆发了雷霆大怒:“敌人只有二三个师!你有多少军队?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亚军区有苏联红军四个军的正规军,还有陆续新建的四十多个民兵师,总兵力足足超过六十万!这么庞大的军队,居然被二三个师的敌军打得措手不及!这已经是极度的耻辱!托洛费门科同志,你居然用六十多万军队都挡不住二三个师的敌军,并且还要增援,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荒唐的要求吗?你实在是太失职了!太让我失望了!”

托洛费门科险些吓得腿软,他极度害怕斯大林的下一句话是“立刻来莫斯科”或者“立刻去西伯利亚劳改营报道”,因此他急忙解释:“斯大林同志,虽然我军兵力确实超过敌军,但是,中亚军区的很多精锐部队以及大批重武器都被调去了东欧战场,民兵师也都是新建的,训练和装备都不足,中亚很大,部队很分散,敌军虽然只有二三个师,但齐装满员,总兵力起码十万,又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并且还有后续更多的部队...”

“我不要听你的狡辩!”斯大林怒火万丈地打断托洛费门科,“我要的是胜利!胜利!你懂吗?托洛费门科同志,我命令你组织部队,投入反击,收复沦陷国土,赶走中国侵略军!维护苏维埃的中亚神圣领土不受侵犯!你的部队比中国侵略军还要多,如果你完成不了任务,你不需要回莫斯科了,直接去西伯利亚劳改营报道去吧!”说完,斯大林怒气冲冲地挂断了电话。

斯大林一方面觉得没必要给中亚军区提供援助,一方面是他也有心无力,东欧比中亚更重要,战事也更吃紧,因为“质量”大不如德军而只能寄希望于用数量取胜的苏军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东欧是需要补的“西墙”,中亚则是被拆的“东墙”之一,斯大林哪里还有多余的军力在补西墙的同时又补东墙。

根据沙波什尼科夫等苏军高层将领的分析,只要苏军在基辅战场上挡住德军,哪怕并不能消灭或击败、击退、击溃德军(此时基辅战场局势已经明显不利于苏军,苏军高层已经不再抱有消灭德军的希望),打成平手也好,再过两个多月,雨季和冬季就会来临,俄罗斯的冰雨和寒冬会成为苏军的一大盟友,到时候,德军被挡住了,加上雨季和冬季的来临,必然无法再继续前进,苏联就可以获得一整个冬天的宝贵喘息时间。

拖下去,拖到雨季和冬季的来临,苏联就能有胜利希望了。

斯大林和蒋介石有一点很不同,中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战争策略是“以空间换时间”,德苏战争爆发后,苏联虽然也需要时间,但斯大林舍不得“空间”,舍不得领土,所以不愿进行“以空间换时间”,他既要时间也要空间,从而给前线苏军下达了一个又一个死守命令。

电话这头的托洛费门科在噤若寒蝉中放下了电话,咬着牙地发动了反击。

苏军的反击目标是阿拉木图,反击战线则有两路,一是调动哈萨克境内苏军由北向南反扑阿拉木图(阿拉木图位于哈萨克境内最东南处),二是调动位于哈萨克南部的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四国境内苏军由南向北反扑阿拉木图,形成了一北一南两路集团。

苏联的中亚五国跟中国、阿富汗、伊朗三国接壤,很显然,来自中国的威胁是最大的,因此中亚苏军大部分都集中在靠近中国的中亚东部,所以托洛费门科调动部队的时间并不慢。

在这同时,南京军也在调兵遣将。

第17师攻占阿拉木图后急速北上,将阿拉木图和当地以北铁路线交给后续赶来的友军第123师,第111师从新疆北部出击,闪电般拿下了哈萨克东北部两大重镇,同时,第20、第37、第38、第39师也披星戴月地从西北经新疆进入中亚参战。

根据部署,第17、第123、第20师组成第31军,负责在中亚南部作战,军长陈明仁;第111、第37、第38、第39师组成第37军,负责在中亚北部作战,军长冯治安。

南京军暂时不设立集团军,因为南京军部队编制大大地超过常规国军,南京军一个师等同于常规国军一个军,南京军一个军等同于常规国军一个集团军,所以无需设立集团军编制。

8月1日天亮后,中国空军也以威武雄壮之势参加了战争。

中国西北的天空不断地呼啸掠过一波波银光闪闪的飞机,为了在战前麻痹苏军,中国空军在新疆境内没有驻扎大规模的航空兵力量,飞机都分散在华北、西北等地机场上,开战后,这些飞机以候鸟迁徙般的形式,一批接一批地从华北、西北等地飞到新疆,途中经过几十个正规机场或临时修建的野战机场进行中转,累计超过1300架飞机被投入中亚战事。

这个数字对于德军、苏军而言都不算大,但已经是中国空军三分之二的家当了。

中国空军此时共拥有2000多架飞机,数量确实不大,但质量一直得到很好保证,其中,1300多架被用于中亚,500多架在华北、蒙古、东北等地,另有二三百架在南方,同时,中国本土的军工业现在可月产约130架飞机,一半是德国飞机,一半是中国的木头飞机。

一千三百多架飞机,对于开战前拥有一万三千多架飞机、并且此时能够年产七八千架飞机的苏联而言(苏联在二战期间最高峰时一年生产四万架飞机),肯定不是一个会让苏联人感到害怕的数字,但在眼下这种苏军被德军打得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中国空军的一千三百多架飞机无疑是一支让苏联人感到恐惧的强大力量,并且中国空军的飞机普遍在质量上优于苏军飞机。

一千三百多架中国飞机汇聚成浩浩荡荡、铺天盖地的金属云层,震天撼地的引擎轰鸣声犹如延绵不断的滚雷般响彻云霄,所到之处,地面上的百姓、军人们可以很清楚地目睹这幕气贯长虹、遮天蔽日的空中打击力量,引起地面上波澜迭起般的欢呼喝彩声。

《中华英雄报》描述道:“...天空中的这一幕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为之激动和落泪,百年来饱受列强欺凌的我们多么渴望我们国家能有一支强大的的军队啊!而如今,这个愿望正在一步一步地化为现实,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天空中上千架的我国空军的飞机,形成了壮观至极的场面。

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飞机螺旋叶和机翼掀起的气流犹如飓风漩涡,横扫苍穹!从机场上一波波连续不断爬升起飞的机群就像一道道逆流飞天的银色瀑布,气吞山河!激动人心!中国空军万岁!国军万岁!国军必胜!”

中亚的天空中,中苏战机展开了星落云散的铁血搏杀。

由于时间上的延迟,国军机群没有像陆军部队那样靠突袭取胜,而是与苏军航空兵部队展开了堂堂正正的空中大战,地上黄沙万里、风起云涌,空中电闪雷鸣、星火如炬。

双方超过两千架飞机在十多个交战空域内进行着令人眼花缭乱和屏住呼吸的厮杀,展开交锋的双方飞机自然以战斗机为主,蜂群般的双方战斗机在无垠晴空间互相激烈地缠斗着、追逐着、绞杀着,青天白日军徽和五角星军徽犹如两个正在漫天散花的仙女分别洒出的蓝色花瓣和红色花瓣,纷纷扬扬、密密麻麻地交错乱舞。

尽管这场中亚大空战比起德苏两军的东欧大空战在规模上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但同样摄人心魄,空战核心是阿拉木图,苏军足有六百多架飞机参战,其中两百多架是准备往当地南京军头上扔炸弹的轰炸机,南京军四百多架飞机迎战,双方从不同方向呼啸向阿拉木图的机群犹如两股席卷而来的金属沙尘暴,看得阿拉木图居民们无不呆若木鸡,引擎声震耳欲聋,夺空而来的双方机群迅速像两股扭成一团的龙卷风般厮杀纠缠在一起,漫天都是闪耀的银色光点,地面上的南京军第123师官兵们纷纷激动得大喊大叫、鼓掌跺脚,拼命挥舞军旗军帽,为己方飞行员加油助威。

只见雷音滚滚的云霄长空间,千余架飞机把阿拉木图的天空遮盖得犹如鱼鳞般,混合纷杂得目不暇接,但“乱中有序”,因为空中机群虽然在整体上非常混乱,但小单位的飞机在战斗中都严格地维持着队列秩序,中国空军飞机都是四机编队,即便空中一片混乱,中国空军的飞机也是四架四架严密地组队飞行和战斗,两架主攻,一架警戒上方,一架掩护后方,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苏军在这一点上大不如国军,堪称一盘散沙地在战斗。

引擎轰鸣声和机翼破空声中爆鸣起此起彼伏、密集如雨的航空机枪机炮的开火声,漫天尽是呼啸横飞的弹火和不计其数的火星火花,前者金蛇狂舞,后者犹如雨中池塘水面般波纹粼粼,直线的、曲线的、切线的...各种弧形的烈焰弹迹满空开花,夹着此起彼伏的火星火花,使得整个天空犹如液态金水般沸腾燃烧,飞机的尾迹、弹火的尾迹一起在天空中划开了错综复杂的火网烟痕,此起彼伏、此闪彼灭,厮杀中的飞机一边竭力咬着目标、猛烈开火,一边竭力甩开背后敌机、躲避弹火,机身在战斗中不断地翻转扭转、爬升俯冲、左躲右避、前摇后摆,汇聚成繁杂恢宏的空战场面。

无数的火星火花火光中不断地绽放开一团团巨大的火球,不断有飞机成为这场大战的淘汰者,有的被打爆,凌空炸开一团震荡云霄的火球,彻底分崩离析,飞机和飞行员一起粉身碎骨,化为无数燃烧的碎片,纷纷扬扬地落向地面,有的被打成重伤,失控后像陨石般一头栽向大地,来得及跳伞的飞行员被弹射出机舱,在半空中绽开一团伞花,来不及跳伞的飞行员则随着飞机一起撞在大地上,炸开一团拔地而起的火光烟柱,灰飞烟灭、尸骨无存。

阿拉木图的天空中云卷风舞,在万点火光中下起了一场壮观而惨烈的樱花流星雨。

bf-109的最大缺点就是“腿短”,从新疆西部石河子机场飞来的bf-109不得不在阿拉木图当地机场先降落,加满油后再起飞投入空战。

阿拉木图的机场一片热火朝天,机场边的高射炮阵地怒绽着一道道烈焰飞火,地勤人员无不挥汗如雨,奔跑着推动一辆辆或放着油桶或放着弹药的小车,不断有飞机从天降落,有的来自新疆,有的来自天空,飞行员无不大汗淋漓,有的身上脸上还血迹斑斑。

长时间的飞行或高强度的战斗是极度耗费体力的,飞行员驾机从新疆飞来或参加完一轮空中厮杀后都下机休息,把飞机交给已经在机场上整装待发的第二批飞行员。

地勤人员检修飞机、补充燃油弹药时,筋疲力尽的飞行员从驾驶舱里爬出来,接替飞行员已经精神抖擞、踌躇满志地准备飞上长空。

“干掉几架?”

“击落两架!另外还打伤了两架!”

“学长好样的!”

“学弟,接下来交给你了,但不要逞强,要活着回来!”

“学长放心吧!我会小心的!”

进行接班的两名飞行员互相重重地击掌。

亲自来到阿拉木图的空军副总司令黄光锐听着飞行员们的对话,脸上露出会心的笑意,因为他听得出来,战况顺利,部队赚多赔少,战果战损比例极大。

远东战争让苏军高层意识到苏军航空兵部队存在众多重大弊端,比如没有统一指挥部,苏联空军总司令部因此而成立,另外,苏军航空兵部队在编制上、战术上都比较落后,不仅如此,苏军的飞机也十分落后,大不如德国飞机。

可以说,远东战争敲响了苏军高层的警钟,为此,苏军高层进行了一系列亡羊补牢的措施,但因为时间太紧张,所以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特别明显,更何况,苏军新出厂的不算太多的优良飞机也被送去东欧救急,使得中亚天空中,苏军完全被中国空军压着打。

双方参战飞机差不多,甚至苏军飞机还没中国军队多,而中国军队飞机在质量上优于苏军飞机,并且,中国空军走的是“战斗机第一”路线(以前走的是“战斗机唯一”路线),使其飞机总数里战斗机比例极大,于是,这场中亚的空战里,中国空军飞机质量比苏军高很多,中国空军飞机总数比苏军略多一点,至于双方战斗机数量,中国空军更是苏军的两倍。

毋庸置疑,从这个现状上不难看出,中亚空战的胜负已无悬念了。

八月一日,第一天,中国空军以自损200多架飞机的代价(一半多可以修复),消灭苏军800多架飞机(有不少在受损后飞回机场,还可以修复),基本上掌握了中亚的制空权。

有了制空权,仗自然更好打了。

风卷残云地消灭掉苏军的战斗机后,中国空军的战斗机们以饿鹰扑雀之势杀向苏军的轰炸机群,一顿砍瓜切菜、大快朵颐的大开杀戒后,没有战斗机保护的苏军轰炸机纷纷步了苏军战斗机后尘,尽皆被打成了漫天绽放的礼炮烟花和陨石流星,参战的中国空军战果辉煌。

空战捷报传来后,武汉和北平都再次欢声雷动,空军总司令周至柔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毋庸置疑,开战初期,中国军队(指的是陆军和空军,因为没有海军的事)打得确实很漂亮,德国元首希特勒、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日本海相及川古志郎等盟友国高层都发来了祝贺电报,至于观战的美、英、法等国,反应不一,态度最阴阳怪气的是英国,英国三大报纸之一、立场比较“偏左”的《卫报》在8月4日刊登了一幅漫画用于形容正在展开着的“德苏中三国大战”,这幅漫画是这样的:一头熊和一头虎厮杀得两败俱伤、伤痕累累,一条体型瘦弱、面目可憎、神情猥琐的鬣狗在熊的背后冷不丁地一口咬住了熊的睾丸,熊露出痛苦而愤怒的表情。

漫画的标题是:中国人的胜利。

这幅漫画的讽刺含义可以说是赤裸裸,也折射出英国人的某种“无法细说的心态”。

无论美英法震惊也好、嘲讽也好、警觉也好,中国军队在苏联战场上的胜利是确凿的。

取得制空权后,南京军愈发攻势猛烈,一批批中国空军轰炸机如入无人之境地横行在天空中,展开猛烈轰炸。

只是,因为中国空军走的是“战斗机第一”路线,所以轰炸机并不多,轰炸力度自然谈不上狂轰滥炸,加上交战地域太过于辽阔,所以只能进行重点轰炸。

根据陈明仁、冯治安的要求,国军轰炸机重点轰炸中亚境内的苏军交通线、辎重基地等要害部位,把铁路炸得犹如麻花般支离破碎,把桥梁炸毁,把隧道炸塌,瘫痪苏军的集结速度,更主要是迟滞中亚地区外的苏军的增援速度。

8月5日,中亚苏军正式展开全面反扑,与南京军爆发两场大战,一场在阿拉木图以北两百五十多公里的巴尔喀什湖东部湖畔戈壁上,一场就在阿拉木图当地,前者是哈萨克境内苏军对阿拉木图的反扑,与南京军狭路相逢,后者也是中亚另外四国境内苏军对阿拉木图的反扑,与南京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市攻防战。

由于南京军掌握制空权,中亚地形大多是沙漠戈壁,苏军大规模的移动被南京军掌握得十分清楚,获悉后的陈明仁和冯治安通过电报联系,展开商讨,两位将军看法不一。

冯治安:“子良(陈明仁表字),苏军南北两路合击阿拉木图,你小心被包饺子哟!”

陈明仁:“仰之(冯治安表字),你少说风凉话了,老毛子来势汹汹,咱们不能大意,敌情查清楚了吗?你和我通通气,核实一下!”

冯治安:“根据情报和飞机侦察结果,包括民兵在内,北路苏军超过25万,南路苏军怕是不下20万。

子良,咱们捅了马蜂窝了!”

陈明仁:“是啊,捅了大马蜂窝了。

第17师能拿下阿拉木图,靠的是突袭,第111师能拿下厄斯克门和塞梅伊,靠的也是突袭。

眼下,老毛子主力反扑我们了!”

冯治安:“子良,这四五十万老毛子都是冲阿拉木图去的,你的第31军被夹在中间了,你只有三个师,第17、第123、第20师,总兵力十万,恐怕...我看,我不出手帮你不行啊,我打算派更陈(庞炳勋表字)率第39师南下驰援你们。

咱们兵力大不如老毛子,前后包围是行不通的,但可以前后夹击!”

陈明仁在思索很久后回复道:“仰之,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你的第37军承担着更加重大的任务,不要轻易分兵,不要节外生枝,否则,影响你部的战斗,那就得不偿失了!”

冯治安:“子良,这怎么是节外生枝呢?你部真的很危险啊!我们后续主力还在华北,一时间是来不了的,中亚战场目前就你我哥俩!”

陈明仁:“危险是危险,但又不是必死无疑。

我部十万,敌军四五十万,看看谁怕谁!不要忘了,我军拥有很多优势,比如装备精良,官兵们士气也很高昂,制空权也在我们手里,大不了退回阿拉木图打一场纯粹的守城战,守城战不正是我们最擅长的吗?另外,我部帮助你部牵制住中亚苏军主力,你部岂不是可以更好地完成你部的任务?咱们都要有大局思维。

相信我的话就不要好心办错事,不要调一兵一卒来增援我,我专心打我的,你专心打你的!”

冯治安十分动情地回复道:“多多保重!”

陈明仁:“你也是,都是为国而战,完成任务后,我们把酒言欢!”

冯治安:“好,一言为定,完成任务后,我们把酒言欢!”

第470节 烽火连天(5)

中亚战场上,冯治安的第37军在哈萨克东北部执行本部预定任务,陈明仁的第31军则在哈萨克东南部迎来了两场大战。

摊开地图后,陈明仁很清楚地认识到了局势:第31军的第123师目前在阿拉木图展开防御,第17师正在从阿拉木图一路北上,第20师刚刚开出新疆,即将抵达阿拉木图。

第17师北上是为了牵制哈萨克东北部苏军,从而策应冯治安的第37军,不过,因为苏军中亚军区司令员托洛费门科的优柔寡断,这个任务已经轻松完成,第17师已抵达阿拉木图以北两百五十多公里的巴尔喀什湖东端湖畔戈壁。

在第31军的北部,二十五万余苏军正在席卷而来,在第31军的南部,也有数量不下二十万苏军正在大举逼近。

这一仗怎么打?陈明仁陷入思索,第31军的将领们各抒己见。

军参谋长陈济桓提议道:“我看,应该把第17师和第20师都收拢到阿拉木图,加上第123师,三个师合兵一处,依托阿拉木图的城市地形,好好地打一场城市防御战。

这种仗,正是我们南京军最擅长的。

我军十万,敌军四五十万,打城市防御战,最有利于我军,也是最稳妥保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