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351章

作者:飞星骑士

国军高层们不得不感到愉快,因为日苏开战太有利于中国了,虽然在政治上、外交上等多方面还有更深层更复杂的含义,但最起码的,国军可以排除掉两个重大隐患了:第一个,日苏暗中勾结,联合侵略中国;第二个,苏军准备打中国并且只打中国。

前者是中国的灾难,后者会让中国在中日关系中陷入巨大不利和被动。

眼下,日苏大打出手,完全推翻了这两个让国军高层深感不安的猜测,国军高层岂能不如释重负,继而开心不已?日本人和苏联人“狗咬狗”,中国人没有理由不开心。

用蒋纬国的话说,“完全可以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庆祝了”。

南京军总部内,除了南京军的将领们,还有十多个金发碧眼的德军中层军官同在现场,他们是德国驻华军事代表团的成员,不但沟通德中,也沟通中日,毕竟日本人不会把他们的军事情报转告给中国军队的。

通过德国人的渠道,南京军方面对发生在一千多公里外的日苏前线战场的情况还是很清楚的,毕竟日军里有德军观察员,日本人也不会对德国人隐瞒事实。

“已越过满蒙边界、侵入东北境内的苏军是第57军,目前可确认的苏军参战部队番号包括4个机械化步兵旅、5个摩托化步兵师、4个装甲旅、3个坦克旅、4个骑兵师等,保守估计,参战苏军超过10万,并且后续部队在源源不断抵达,估计其后续部队不少于10万。

...”

“跟随苏军一起参战且侵入东北境内的伪蒙军目前已确认有伪骑兵第6和第8师。

...”

“战场上苏军出动了大批的坦克、装甲车、汽车,坦克数量不低于500辆。

...”

“苏军远东空军也出动了,已有超过350架飞机参战。

...”

“苏军炮火十分猛烈,足有二三百门火炮在对日军阵地进行猛烈炮击。

...”

“诺门罕的伪满军1个骑兵旅和1个步兵旅已被击退,伤亡超过3000人,苏蒙军正在继续推进,日满军已从诺门罕一带退至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一带,双方正在激战中,驻守满洲里和呼伦贝尔的日满军正在增援。

...”

“苏军飞机轰炸了满洲里和呼伦贝尔,日军飞机与苏军飞机正展开激烈空战。

...”

蒋纬国认真地听着,他已经不开心了,不是事态不利于中国了,而是他恢复了认真和凝重,开心毕竟是一开始的心态。

“正在跟苏军交战的日军是哪部?”蒋纬国问身边的萧爻。

“第4师团!”萧爻回答道。

辽吉黑三省内的日军共5个师团,其中,第4、第2师团驻扎在黑龙江省,第6师团驻扎在吉林省,第9、第18师团驻扎在辽宁省。

蒋纬国点点头,又问道:“还在激战吗?”

萧爻颔首:“还在激战中!”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战事是凌晨四时展开的,现在已是下午两点,诺门罕那里的激战已经持续整整十个小时了!”

蒋纬国沉吟不语了一会儿,然后问萧爻:“老毛子来势汹汹啊,一下子投入这么多的坦克飞机大炮,看样子是蓄谋已久的,你觉得小鬼子扛得住吗?”

萧爻反复地浏览着手上厚厚的前线战事报告文件,凝神思索。

这个过程是很考验一名高层指挥军官的信息甄别、信息归纳、分析、判断能力的,要通过双方态势变化、伤亡情况、损失程度、后续增援等各方面因素进行总结,并且,手中信息也不一定是对的,就比如眼下正在展开着的诺门罕战役,日军可能对德军观察员含糊其辞,而德军观察员毕竟无法在云端俯视战场全局,看到的、听到的、搜集到的战场信息也是管中窥豹甚至是盲人摸象,存在着很大误差。

在后世的战争电影里,经常出现这么一个桥段:我军指战员根据某个侦察兵英勇潜入敌军阵地里搜集到的情报而下达一场战事的重大决定。

这是虚假的,真正的军队指挥官不可能干出这么草率、这么冒险的事情,一个侦察兵,太小太小了,根本就看不到战场全局,他得到的战场信息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根本就是错的,指挥官不可能凭借一个侦察兵提供的情报就下达重大决定。

指挥官需要做的,就是萧爻此时做的,把浩如烟海、真假混杂、纷乱繁复的战场信息在脑子里进行过滤、提炼、汇集,得出最终结论,极大考验到指挥官的能力。

“日军扛得住一时,但扛不住长久,并且日军只能局部扛住,苏军已经展开大规模的迂回包抄了!”萧爻思索五分钟后,给出他的答案,“我估计,日军可能会有一个旅团左右的部队被苏军包围在诺门罕前线,凶多吉少,不过,苏军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火力大大地超过日军,却连续攻击了十个小时也没获得大幅度的进展,由此可见,整体上苏军压着日军,局域上双方其实不分上下!”

“有意思,真有意思!”蒋纬国笑起来,他的笑意是萧爻不理解的。

蒋纬国感到两件事“真有意思”,一是日军居然没有被苏军一边倒地痛宰,二是大名鼎鼎的日军第4师团居然没有一触即溃,这两点,真的很有意思,因为让蒋纬国感到很意外。

这场爆发在1939年8月8日的远东战役爆发于满蒙边界的诺门罕地区,跟原先历史上爆发在1939年5月至9月的诺门罕战役堪称惊人的相似,并且“历史时机”也非常的相同,蒋纬国毫不怀疑,这场远东战役就是原先历史上的诺门罕战役受到“蝴蝶效应”影响产生的,但又有着本质性的不同,第一是规模,规模翻了好几倍,第二是战争动机,更是截然不同了。

在后世,只要是熟悉抗战史、二战史的人,都知道“诺门罕战役”和“日军第4师团”,因为这两个东西“很有趣味性”。

关于诺门罕战役,长久以来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此战中,苏军一边倒地吊打日军,仅损失六千人便摧朽拉枯、犁庭扫穴般地消灭六万日军(苏日两军损失数字有很多种说法,但无一例外的都是悬殊很大,苏军伤亡数千,日军伤亡数万,比如后世著名军事小说《亮剑》就说日军在诺门罕战役中阵亡五万余人,苏军伤亡则不到三千人),之所以会这么说,一是真相被掩盖,苏联当局封存档案,对外宣传时肯定会大大地降低苏军伤亡以及大大地增加日军伤亡,直到苏联解体后,大量档案资料被解密,真相才被公布于世,在苏联档案资料被解密前,日本档案资料是公开的,但中国人肯定不相信日本单方面的档案资料,肯定认为日本人在自我吹嘘;二是出于国内某些特殊原因,需要吹嘘、夸大苏联军队战斗力,嘲讽、贬低日本军队战斗力,甚至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此诋毁、丑化、抹黑抗战中的中国军队等。

诺门罕战役的实际情况是苏军惨胜,苏军见好就收,日军也借坡下驴,双方其实打成平手,苏军死亡失踪约9700人,受伤约15000人,日军死亡失踪约8400人,受伤约8800人,从伤亡数字上看,日军不算失败,并且苏军在此战中耗费的弹药、损失的装备都大大超过日军。

客观上评论,苏军是靠苏联远超过日本的雄厚国力才在战场上勉强取胜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诺门罕战役中参战苏军是机械化的精锐,参战日军是二流的第23师团,由此也能证明一件事:抗战初期和中期,一直承受日军一流师团攻击的中国军队是不容易的,更是了不起的。

如果抗战期间的中国军队不存在那些内部的弊端,中国军队也是非常强大的。

至于日军第4师团,也有一种关于该师团的并且流传很广的说法:该师团相当的无能,号称“皇军第一窝囊废师团”。

这种说法同样是虚假的,第4师团战斗力很强,并且该师团比起其它只知道死打硬拼的日军师团,战斗风格更加稳重,战斗手段更加灵活,绝非窝囊废。

眼下,远东战役爆发了,第一场恶战就在诺门坎,蓄谋已久且准备充分、火力强大的苏军猛然间攻击日军,日军虽然猝不及防、陷入被动,但顽强地坚持着,被击退却没被击垮。

战火猝然被点起后,中、日、德、苏四大国的高层都被惊动了,美、英、法、意等国也纷纷把诧异、不安、焦虑的目光投向远东。

武汉、东京、柏林、莫斯科,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员、驻外武官、特使人员犹如过江之鲫般展开了密切活动。

北平的南京军总部内,南京军高层屏气凝神,密切地关注着日苏战局。

天黑时,新一轮的战地信息被德方人员不断地送来:

“日军第4师团第7旅团在满洲里和呼伦贝尔之间的原野上陷入苏军重围!”

“满洲里的日军第4师团第32旅团第70联队正在穿插向苏军侧翼!”

“苏军一部包围住被围日军,一部向满洲里进发,一部向呼伦贝尔进发!”

“日军伤亡约4000人,伪满军伤亡约5000人,苏军伤亡应不低于日军伤亡,伪蒙军伤亡不明!”

“日军损失飞机约120架,苏军损失飞机应该不低于日军!”

“日军第2师团第3旅团已经从齐齐哈尔出发,前去增援第4师团!”

“日军摧毁了100多辆苏军坦克!使用的是大规模的燃烧瓶攻击手法!”

听到这个,现场的南京军将领们互相交换着眼神:小鬼子还真精明,把我们当初对付他们坦克的办法学去对付老毛子坦克了。

巨大的东北地图前,参谋军官不断地更新着最新战局发展态势。

“苏军占据了上风啊!”黄维看着地图,地图上,代表苏军的红色箭头正在咄咄逼人地延展着,代表日军的黄色箭头明显被挤压成了一团。

“但苏军损失似乎很大!”陈明仁接过话题,“虽然压着日军,但耗费不小!”

“不止!”王耀武补充道,“老毛子整体上看似气势汹汹,但似乎进展不快,看样子,小鬼子确实挺顽悍的,在好几个局部战场上硬生生地顶住了老毛子!”

李玉堂说道:“我看,小鬼子虽然一开始被打得手忙脚乱,但只要稳住了阵脚,全线顶住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未必!”宋希濂反对道,“东北的日军就5个师团,还要用2个防备我们,日本人兵力很不足,苏联人后续兵力却是源源不断,全线打起来的话,苏联人还是会压住日本人的!”

将领们议论纷纷。

蒋纬国在旁边思索着,苏军、日军,在二战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个问题很有争议性。

不过,蒋纬国现在根据他的真实了解,加上超越历史的“天书”,基本能下结论了。

首先,日军(日本陆军),单兵战斗力极其强悍、堪称一流,战术也非常过硬,但装备落后,跟美英苏德相比起码落后十年以上,同时,战略十分拙劣;其次,苏军(苏联陆军),直接可以引用原先历史上美军著名将领巴顿对苏军的评论:“一群勇猛彪悍的乌合之众”。

这个评论看似自相矛盾,实际上一针见血,“勇猛彪悍”指的是苏军占据实力优势时会势不可挡,至于“乌合之众”指的是苏军落下风时会沦为土鸡瓦狗。

具体参见原先历史上德苏战争初期,面对优势德军,苏军完全是一触即溃,但在战争后期,苏军掌握优势后,开始凶狠反扑德军。

再对比诺门罕战役的苏军日军伤亡数字,苏军死亡失踪约9700人,受伤约15000人,日军死亡失踪约8400人,受伤约8800人,不难看出,日军死亡和受伤差不多,而苏军受伤则是死亡的一点五倍,这说明战场上的日军比苏军更顽强,受伤后也死战,导致伤兵存活率不高。

晚上九时,前线战场上传来了一个十分意外的新情况:被围日军突围了。

“什么?”将领们都很吃惊,“日军突围了?怎么突围了?”

“日军一个战车联队和一个骑兵联队冲入苏军包围圈,撕开了一道缺口,使被围日军步兵部队得以突围!”一名德军观察员报告道,“日军和苏军爆发了坦克大战,日军获胜了!”

“啊?”蒋纬国瞪大眼,“日军和苏军爆发坦克大战?日军还获胜了?”

“嗯!”德军观察员解释道,“部分坦克是我们援助给日军的四号和三号,并且日军使用我们援助给他们的八八高射炮放平了轰击苏军坦克,摧毁很多苏军坦克!”

“妈的!又是跟我们学的!”冯治安叹口气。

“日军居然还有战车联队?”蒋纬国更加吃惊了。

“嗯!”德军观察员点头,“日军部分师团都下辖一个战车联队,这是日本陆军全面裁军后的新设战斗部门!”

正如这名德军观察员所说,日本陆军全面裁军后只保留12个师团,数量大大地减少了,因此日军高层决定“提升质量”,从而让日本陆军整体战斗力不下滑。

另外,经过中日战争,日军部分高层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学习到中国军队(南京军)的很多特长和优点,也认识到坦克、冲锋枪等现代武器的重要性,不仅如此,根据联盟条约,日本陆军是要转让大批武器装备给中国陆军的,日本人在这件事上打了折扣,步枪确实一支都没有少,但机枪、掷弹筒、迫击炮、步兵炮特别是大口径的重炮,都只转让了很少给中国军队,使得日本陆军虽然人数减少了,但机枪、掷弹筒、迫击炮、步兵炮特别是大口径重炮的“密度”却得到了很大增长,继而导致日本陆军的“火力密度”水涨船高。

此时,日军的12个师团,每个师团下辖2个步兵旅团,每个步兵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同时,师团部还直属1个骑兵联队、1个炮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1个辎重兵联队,以及新增的1个重炮兵联队和1个战车联队。

不过,因为重炮和战车(坦克)数量还不够,所以不是12个师团都额外地拥有重炮兵联队和战车联队,而是分批装备的,在东北三省的日军5个师团因为处于最容易爆发战事的地方(要么跟苏军开战,要么跟南京军开战),所以得到了优先装备权,都拥有重炮兵联队和战车联队,导致此时的诺门罕战场上,日军虽然整体实力不如苏军,但在火炮、坦克上并不落太大下风。

“妈的!小鬼子越来越强可不是好事啊!”蒋纬国心里产生了一丝阴霾。

“八哥!”蒋纬国的十弟张继正急匆匆地小跑过来,凑到蒋纬国耳边低声道,“武汉那边有事发生了!”

“什么事?”蒋纬国吃了一惊。

张继正低声道:“苏联派来特使,向委员长秘密提出‘中苏军队联手,一起夹击日军’的建议,说苏联会帮助中国收复东北。

委员长让你立刻回武汉,参加高层会议,商讨这件事!”

蒋纬国心头一动,他立刻站起身:“走!给我准备飞机,我要回武汉!”

【今天是2016年最后一天,在此祝读者朋友们2017年平安、幸福、美满。

第424节 南京军1939年底

南京军,这支军队是南京会战前蒋纬国整编国军战前共有的11支德械部队(第3、第6、第9、第14、第36、第87、第88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独立第2补充旅、第918装甲团、第128机械化步兵团;另外,第918团和第128团就是稅警总团)成立的用于保卫南京的“中国最强军队”“十万南京军”,在会战期间和会战结束后,因为不断有新部队被补充进来以及进行多次大规模的扩建,再加上蒋纬国的苦心经营,南京军发展得越来越庞大,形成一个半独立的军事集团,属于蒋纬国嫡系势力“宁系”,是中国陆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属于蒋纬国统领,无论武器装备、训练、战斗素质、战斗精神、战斗意志、战斗力、士气、财力,还是战术先进水平、军事思想...都堪称“中国军队第一”。

截止到1939年底,南京军已经发展到27个师,包括26个野战师(此时约有一半部队还在建设中)和1个生化兵师(该师也是国军唯一的生化兵部队)。

全部建设完成的话,南京军的正规军总兵力高达约100万人。

蒋纬国的嫡系地盘主要是华北六省一市:山东省、山西省、河北省、绥远省、察哈尔省、热河省、北平市,以上六省一市在军委会统帅部的军区/战区规划中被设立为三个军区/战区,包括:第五军区/战区:山东省、河北省、北平市;第二军区/战区:山西省、绥远省;第八军区/战区:热河省、察哈尔省,所以南京军的驻扎地基本上就是华北六省一市、华北三大军区/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