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129章

作者:飞星骑士

平津战场上和淞沪战场上,不少国军部队在上报的战斗记录里都提到了日军狼青犬对己方的破坏。

看着这些报告,蒋纬国也很感兴趣并感头疼:“小日本的狼青犬确实非常厉害,有没有办法可以对付呢?”他给海统局下命令,“看看我国有没有军犬警犬专家,找回来咨询一下!”

海统局办事很得力,很快就给蒋纬国送来一位中国本土的训犬专家,此人是南京中央警校警犬系主任,名叫董翰良(董翰良是中国警犬学军犬学的开拓者)。

“其实不难对付!”董翰良显得很有信心地对蒋纬国说道,“我早就注意到了日本人的狼青犬并寻找对付办法,在浙江省昌化县有一种土狗叫‘板凳狗’,身形矮小但彪悍勇猛且温顺听话、忠心耿耿,只要经过精心训练,我国的这种板凳狗就可以在战场上打败日本人的狼青犬。

板凳狗个头小,狼青犬长得非常高壮,所以板凳狗在战斗中能一口咬中狼青犬咽喉!”

“好!”蒋纬国听得喜出望外,“董先生,你需要什么?”

董翰良面露赧然神色:“需要资金。

咱们国家向来不太重视警犬军犬,所以…”

蒋纬国笑道:“资金的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了,你尽管放手去做就可以了!”

尽管中国军队目前在淞沪战场上压着日军打,在平津战场上也跟日军厮杀得不分胜负,但战事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中国军队的诸多不足,日军的一些战术也非常值得中国军队的重视。

从战术角度上看,中国军队防敌渗透能力比较低,日军屡屡使用一种“分队突破战术”,即派遣若干支中队级乃至小队级的小股部队,借助黑夜、烟雾、不良气候、炮火掩护等掩蔽,甚至伪装成中国平民或中国军队,对中国军队防线上的薄弱处展开潜行,后续炮兵精确定位,不断炮击以掩护这些小分队,等日军炮火停止时,这些小分队已经悄无声息地摸到中国军队眼皮底下,潜行时“化整为零”,突然发动攻击时则“化零为整”,起到很大出其不意效果(在原先历史上,中国军队在上海的核心阵地大场镇就是被日军该战术攻破的)。

上海是华东最前沿战场,根据中方统帅部的预测,如果上海不幸沦陷了,国军还有“塞克特防线”在上海和南京间继续抵挡日军,这道塞克特防线由大量堑壕组成,看似牢不可破,实际上存在着非常重大的缺陷,就是“纵深太浅”,跟长城一样,很长,但很窄,所以日军只要集中兵力火力对防线其中一点展开重点攻击并突破,就能瓦解整条防线(在原先历史上,日军统帅部预测日军要花两个月时间才能突破塞克特防线,实际上,松井石根只用了短短的两天时间,他的战术就是集中日军所有的大口径重炮对防线一点进行超高强度的猛轰,轰开一个大缺口,日军后续部队犹如决堤洪水般蜂拥而入,中国军队随之陷入了全线混乱、溃败)。

很让蒋纬国感到不安的是,因为国军在淞沪会战开端打得“太好了”,因此南京高层里居然出现了一种“决战上海”的声音。

本来,国军统帅部对于淞沪会战的认知是:上海早晚会丢,国军在上海肯定是挡不住日军的,因此国军的战斗任务不是死守上海,而是坚守上海,力求在上海沦陷前重创日军,战事可分为三部曲,分别是:先发制人、见好就收、全身而退;但现在,一些高层居然提出了这样的说法:日军在国军迎头痛击下损失惨重,其战斗力不过如此,由此可见,国军完全可以守得住上海,既然如此,为何要打算放弃上海?还不如继续增兵上海,在上海与日军直接展开全面决战,守住上海,同时消灭一二十万甚至三十万日军,同时再在平津战场上也重创日军,南北两场大胜双管齐下,必然可以迫使日本高层畏惧中国、妥协让步,接受列强大国的和平调停,搞得好的话,这场中日战争开始几个月就可以结束了。

“开什么玩笑!”蒋纬国愤愤不平,“那些人都是猪脑子吗?中日战争注定是漫长无比、艰苦无比的全面战争,本来已经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结果居然冒出一个‘决战上海’的说法,这不就是‘速胜论’吗?”他十分焦躁,因为这种速胜论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非常有害的。

最让蒋纬国不安的是,他老爸蒋介石居然对这种“决战上海”的提议颇感兴趣,甚至还十分认真地让白崇禧等高级将领专门研究“决战上海”是否可行,毕竟,“战争打几个月就可以结束”恰恰是蒋介石梦寐以求的好事,他不可能不动心。

“糟糕!”得知此事后的蒋纬国暗暗叫苦,“他不会又要开始瞎指挥了吧?”战略大纲一旦被全面改动,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无需多言的,国军就要像原先历史上那样在上海死拼了。

第183节 新局势

烈日当空,万籁俱寂。

死水般的静谧中,一棵只剩下焦黑枝干的枯树孤零零地歪斜在黑红色的粉末状焦土间,树干上坑坑洼洼,尽是密密麻麻的弹坑,几块大小不一的炮弹碎片深深地插入树干内,树枝上栖立着几只浑身漆黑的乌鸦,一双双小眼睛在警惕地打量着周围,一会儿后,其中一只发出“嘎”的嘶哑鸣叫并振翅从树枝上飞下去,其余乌鸦也都纷纷飞下,落在遍地横七竖八的人的尸骸间,立刻惊动起一团团乌云般嗡嗡飞舞的苍蝇。

刺鼻的尸臭味吸引得这些乌鸦趋之若鹜而来,在盛夏高温和湿热水汽中迅速腐烂开的尸体是这些乌鸦以及那些苍蝇的饕餮盛宴。

尸骸间,乌鸦们欣喜若狂地跳跃着、翻找着、啄食着,尖锐的喙嘴或叼起一颗黯淡无光的眼珠,或撕开一块脓液淋漓的肉团,或扯断一截蠕动满蛆虫的稀烂肠子。

就在这时,笼罩在刺眼阳光里的晴空中突然间传来轰隆隆的雷声,原本忙于大快朵颐的乌鸦们立刻整齐划一地振翅腾飞。

雷鸣后闪电降临,在空气被撕裂的尖啸中,一波又一波流火飞星以闪电般的速度从大地一端掠向另一端,继而在地面上绽放开遍地沸腾的火球。

“隐蔽!快隐蔽!”国军阵地上,在战壕里猫腰来回穿梭着的军官们纷纷嘶声叫喊,“日军炮击了!”

前敌指挥部内,高级将领们神色忧虑地举起望远镜:“日军的炮火越来越加强了!”

几公里外的日军炮兵阵地上,一尊尊口径高达120毫米或149.1毫米的重型榴弹炮列成气象森然的钢铁方阵,不断地爆发着火山群般的冲天烈焰,挥汗如雨的日军炮兵无不赤裸着上身,一颗颗重磅炮弹不断地被推入炮膛内,继而在怒发冲冠的红火白光中咆哮着掠向目标,炮弹出膛的强劲气浪震得整个炮群阵地热气呼啸、飞沙走石。

炮群阵地的四周,一个个手持望远镜的观察手警惕地眺望着天空,烟尘飘扬的碧霄间,一群银光闪闪的飞机穿云破雾而来。

“支那军飞机来袭!”观察手们声嘶力竭地大吼。

“多少数量?什么机种?”军官火急火燎地喝问道。

“三十多架!都是德制战斗机!”一名观察手喊道。

“有轰炸机!六架美制马丁轰炸机!”另一名观察兵急忙补充道。

“高射炮准备开火!”军官厉声下令,“联系第三飞行团!”

夺空而来的中国空军机群以苍鹰搏兔之势扑向地面的日军重炮群阵地,护卫重炮群的日军高射炮、高射机枪立刻猛烈对空开火,数百道弹火在摄人心魄的轰鸣中平地而起、卷向天空,空中的中国机群一边腾挪翻飞以躲避日军防空火力网一边奋不顾身地展开攻击,数架飞机在猝不及防中被日军弹火击中,要么凌空爆炸要么拖着浓烟坠向地面,与此同时,滚滚炸弹从天而落,几门日军重炮霎那间在火球中横飞上天,炮管被炸成了废铁麻花,周围炮兵血肉横飞一片。

天云间,又一批飞机从长江对岸呼啸而来,机翼上喷涂着血红色的旭日军徽,双方机群立刻展开电闪雷鸣、星落云散的空中搏杀。

地面上,日军重炮群继续怒绽烈焰,而在重炮群阵地前,上万名日军步兵已蓄势待发,炮击之后,随着指挥官狼嚎般的命令,漫山遍野的日军踏着脚下的焦土、尸骸、血泊,再度发动了强大的进攻。

飘扬着青天白日旗的国军阵地上,同样震天破云的喊杀声同时猛然爆发。

短兵相接后,两军旋即一起陷入暴风骤雨般的火力网中,死亡和鲜血再一次疯狂地弥漫开来。

蒋纬国和张治中一起站在距最前线二三公里的前敌指挥部内,两人举着望远镜,神色都有些阴郁,心情都有些沉重。

“委员长和一些高层居然还打算在上海跟日本人直接展开决战!”张治中苦笑着道,“虽然我们不惧怕日本人,但也不能轻视日本人啊,日本人哪有那么好打哟!日军的重炮和飞机都已经得到加强了,我们空军毕竟非常缺乏轰炸机,难以对日军造成强大的空中打击。

你看,空军机群刚才对日军重炮群阵地的攻击就不是很理想,只摧毁几门日军重炮而已,但却足足损失了七架宝贵的飞机!”

站在二人身边的第9集团军副司令黄琪翔中将同样表情忧虑:“日军炮兵力量在加强后,日军每次步兵攻击都必以重炮群提供就近火力增援,从而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截至到此时,日军在吴淞口登陆场已经深入内陆二十多公里,我军每天平均后退二至三公里,不得不承认,日军已经站稳脚跟了,我们无法再像过去十天里那样把日军压制在滩头进行攻击性防御了!”

蒋纬国点点头。

此时是9月1日,于8月22日正式爆发的淞沪会战已持续整整十天,日军虽然谈不上翻盘,但确实不再像开战前几天那么被动了。

在8月28日这天,日军集结了一千多名工兵和两个大队的兵力,突然在毗邻上海滩、位于长江入海口处的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展开登陆,由于岛上没有中国军队的守备力量,因此该岛被日军兵不血刃攻占,日军随即在岛上竖河镇昼夜施工,仅仅花了一夜时间就修建了一座可容纳两百架飞机的临时野战机场,次日天亮后,来自台湾和九州岛的两支日军航空队迅速进驻竖河镇机场,被合编为直属上海派遣军司令部的日军独立第三飞行团,值贺忠治少将为团长。

从这一天开始,淞沪战场的天空不再是中国空军独霸了。

国军统帅部在淞沪会战前基本上没考虑过派军驻守崇明岛这件事,首先,崇明岛虽然靠近上海,是中国第三大岛、长江第一大岛,但战略价值似乎不高,日军的目标既然是上海,就没必要买椟还珠、舍本逐末;其次,崇明岛面积不小,近1300平方公里,这个大岛如果派军驻守,派多少兵力?派精锐部队还是派杂牌部队?如果派大批部队或精锐部队,可日军在战事中根本就不打崇明岛,那派到崇明岛上的部队岂不是白白浪费军力?如果派小股部队或杂牌部队,日军真的打崇明岛了,岛上部队又有什么用?更何况崇明岛是岛屿,四面环水,开战后的日军肯定掌握绝对制海权,崇明岛未战就已处于日军控制中,如果派部队驻防该岛,等上海的主力国军开始后撤了,崇明岛上的部队怎么撤?岛屿四面水域都被日军控制,岛上部队岂不是成为坐以待毙的孤军?正因这样,国军统帅部只是下令把崇明岛上的十几万居民进行疏散和撤离,没派部队驻守和防御崇明岛,相当于默认放弃了崇明岛。

蒋纬国也想过这件事,他反复搜索自己的记忆,好像没听说抗战期间有“崇明岛战役”,也没听说国军和日军为争夺崇明岛而展开厮杀,所以他也在放弃崇明岛这件事上采取了默认态度。

但是,蒋纬国忽略了“蝴蝶效应”,既然历史已经被他改变了,日本人那边肯定也会随之改变,很多东西都跟原先历史上截然不同了,并且越来越多的东西受影响而面目全非了。

在上海举步维艰、难以立足的日军立刻因地制宜,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崇明岛,在岛上修建起机场并且把该岛作为日军集结部队、储存物资的上海前线总后方基地。

发现日军在崇明岛上的动作后,国军派遣空军机群展开攻击,但由于空军缺乏轰炸机,所剩不多的轰炸机经不起高强度的消耗,所以无力轰炸日军在该岛上的航空兵基地和物资基地。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日军虽然在淞沪战场上拥有了飞机,但仍然无力跟中国空军争夺制空权,日军很有自知之明,飞机都是用于保护重炮部队的,只被动防御,不主动进攻(日军已经知道中国空军没有多少轰炸机,所以制空权即便被中国军队夺去,日军遭到的打击也不是很严重,因此放弃了争夺)。

针对开战初的失利,松井大将等日军高层经过反复研究,觉得“炮兵火力不足是皇军攻势难以施展”的主要原因,在他的请求和杉山元大将的支持下,日军舰队暂缓向上海运输下一批登陆部队,而是集中运力运输重炮部队。

独立野战重炮兵第10、第15联队以及独立野战重炮兵第2、第3、第4大队共五支日军重炮兵部队先后抵达上海,累计共超过130门口径达到105毫米、120毫米、149.1毫米的榴弹炮。

这批重炮的到来,极大地加强了淞沪战场上的日军炮火强度,也大大地提高了日军在战场上的推进速度。

面对日军舰炮火力威胁,国军退避三舍,退至日军舰炮难以进行精确轰击的地带再展开防御,但面对随日军步兵一起前进的日军重炮兵的火力,国军只能硬拼。

淞沪战场上的国军只有一个重炮团(就是蒋纬国的第14炮兵团),本钱有限,肯定无法跟日军重炮群展开火力对轰。

“…日军再发动攻击前,先以重炮群猛烈轰击我军阵地,复以步兵部队密集冲击,日军炮兵素质极其过硬,炮火精确无比,日军步兵甚至能跟随日军炮兵展开延伸射击时的弹幕而趋步前进。

…我军官兵们头上炮弹不断落下,面前又日军不断强攻,虽有杀敌报国之决心和视死如归之勇气,但血肉之躯毕竟难以抵御日军强大炮火之压制打击!”张治中在给蒋介石的一份军事报告中这样描述道。

9月1日这天,中国军队遭到了中日开战后的第一个重大挫败,平津沦陷。

平津会战于7月27日爆发,于8月31日正式结束,持续35天。

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平津战场前敌总指挥宋哲元上将在8月31日宣布参战部队放弃平津,全线后撤。

整场会战中,中方前后投入约50万兵力参战,日方前后投入约20万兵力参战,会战最终以日军获胜而告终,日军先于8月10日攻陷天津,后于8月22日攻陷北平,天津战役(天津保卫战)和北平战役(北平保卫战)是整场会战的两大核心,都打得异常激烈。

此次会战,中方宣布自身伤亡11万人,毙伤日军5万余人;日方宣布自身伤亡2万余人,毙伤中国军队20万人;国际列强派去平津前线的军事观察员们普遍认定,中国军队伤亡官兵超过十五万,日军损失应该在四万人左右。

中国军队的佟麟阁中将、赵登禹中将等七名将级军官在战役中为国捐躯,其中,损失最惨重的中方部队就是东北军和小西北军,东北军的6个军和小西北军的2个军都伤亡过半,另外还有蒋纬国的第918团。

第918团是嫡系里的嫡系,但正因如此,反而是越不怕损失、越勇于参加最险恶的战斗,因此损失非常巨大。

平津会战对于中国军队而言肯定不是胜仗,但不管怎么说,浴血奋战后即便失败也是虽败犹荣,万般好过原先历史上的不战而逃。

尽管杀敌四万、自损十五万这个比例并不太好,但蒋纬国知道宋哲元等前线将领都尽力了,毕竟淞沪战场上的国军基本上都是中央军,平津战场上的国军却是一锅各派系杂牌军混成的大杂烩,指挥不畅、军令不通,能打成这个战绩已经很了不起了。

虽说如此,蒋纬国的心情还是很沉重,他发了一份电报给杜聿明:“几成?”

杜聿明回电:“八成五!”

双方言简意赅且心知肚明。

蒋纬国顿时心痛万分。

平津沦陷后,宋哲元本打算把部队收拢到河北省中部的保定,稳住并保住冀中和冀南,但攻陷平津后的日军在华北大平原上挟胜利之威,长驱直入、一路南下,而作为对比,国军的精锐部队、不怕牺牲的部队已在平津战场上损失大半,士气和锐气都遭到很大挫败,装备和物资都消耗得濒临枯竭,无力再战,加上消极避战、保存实力的思想的作怪,各部队谁也不肯去前面顶住来势汹汹的日军,各顾各一窝蜂向南逃,使得宋哲元构想中的“保定保卫战”根本就没有打响,日军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轻取保定,继而再度掠地百里,直到攻陷石门市(石家庄),日军才意犹未尽地停止攻击。

参战国军最终败逃到邯郸、邢台等冀南地带,河北省五分之四陷入日军之手。

日军在河北省、在华北地区没有再继续扩大战果,并非日军手下留情,而是日军兵力不足,因为根据日军统帅部的命令,原计划调往华北的三个日军师团都转而调往华东,甚至连“华北派遣军”本身也接到抽调部队转去上海参战的命令。

此时,日军统帅部跟中方一样,都把战争重点放到了上海和华东。

第184节 特种战

九月三日凌晨四点,崇明岛,天气因受华南台风影响而风雨如晦。

竖河镇野外一片树林里,日军第3师团第5旅团第6联队第3大队第1中队第1小队小队长小林茂少尉正在尽忠职守地带领着自己的小队执行着巡逻戒备任务。

风雨中,小队的日本兵们都浑身湿透,精神也有些萎靡不振,导致他们情绪不高的原因倒不完全是因为天气,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眼前的战事。

作为第一批在吴淞口展开登陆的部队,日军第6联队遭到了几近毁灭性的打击,伤亡人数比例占全联队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其中丧命者超过一千二百人。

按照日军的正常编制,一个小队(规格等于中国军队的排,但规模要等于中国军队的加强排)的人数在五十人至七十人之间,但小林小队此时实际上只有二十四人,其余的那几十人要么躺在伤兵医院里疼痛呻吟着,要么已经变成装进骨灰罐里的一堆灰烬,要么还在前线战场上散落不全地腐烂发臭着,继而肥了中国的花花草草或变成中国的苍蝇乌鸦野狗的大餐,其实,小队长小林少尉原本只是小队里的一个分队长(日军分队等于中国军队的班,规模也要略大一点,一个分队一般有十三人),因为前任小队长龟田中尉在激战中阵亡,才使得小林少尉得以顶上去。

一想到龟田中尉的丧命过程,小林少尉就不寒而栗。

龟田中尉在激战中发挥出帝国军人勇于身先士卒的精神,冲在小队最前面,结果踩中了中国军队的地雷,不但被炸断一只脚,地雷爆发出的一束钢珠激流还把龟田中尉裤裆里的那坨重要器官打得稀巴烂,疼得生不如死、发出一阵阵杀猪般惨叫声的龟田中尉等不到被抬下去救治,当场用手枪开枪自杀。

“真想回家啊…”小林少尉在心里不止一次地这样偷偷地想道。

应该承认,绝大部分日军官兵的精神意志都是非常顽悍的(毕竟此时是战争初期,日军官兵基本上都是久经训练以及“思想过关”的精锐老兵),但残酷的实战足以诱发人趋利避害的原始本性,毕竟现实跟想象还是很有差距的,最起码现实中的战争可没有宣传画或宣传电影里那样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一个上一刻还好端端的、活生生的人在下一刻就变成一堆泡在血水里的碎肉,即便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也难以真正地做到习以为常和无动于衷。

小林少尉确实很想念自己在名古屋乡下的老家(日军第三师团的编组地是名古屋地区,因此该师团又被称为名古屋师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