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 第20章

作者:衣冠正伦

当然这请假条主要还是想给钟绍京看一看,你不书法家吗,看看我这颜体新书,比你那些陈旧窠臼强多了。虽然他学书也只是草草,但落笔成字,在真正书家看来,也是颇有新趣可赏,这点信心还是要有的。

可是,如果李潼知道这首游仙诗之后引发的一场风波,那是绝对不会手贱到写这么一首诗的。

第0047章 向阳而行

神都苑乃是原隋西苑,紧邻皇城太初宫的西侧,旧年大唐开国建业,秦王李世民东讨洛阳王世充,便驻兵西苑,鏖战大内。

李潼与李守礼离开内文学馆,前后几名宫役跟随,沿宫墙夹道溜达,居然溜达到了神都苑中。

其实早在仁智院时,也没有什么明文规定要将他们禁足院中、不许外出,只是嫡母房氏谨小慎微惯了,为免落人口实而不许他们随意出入。再加上仁智院依傍玄武城,禁卫森严,李潼也实在不敢在禁军将士们眼皮子底下瞎溜达。

可是到了内文学馆,自然没有了这些禁忌。为了往来内文学馆进学,他们身上也都带着通行的符令,虽然真正防守严密的要害区域不够资格进入,但通行一般的宫防是没问题的。

当然,这也是通过不断试探才得出的认识,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也是脑袋挂腰间的满怀悲怆。

如今的神都苑,也只是皇家游园,并不是什么重兵驻守的兵城,他们步入此中,自然便没有障碍。

李守礼这个可怜孩子,长到这么大,除了早年往来巴州途中,大概还没见过如此广阔天地,一俟进入神都苑中,便如脱缰的野马一般,撒欢狂奔起来,拦都拦不住。

至于李潼,则是一副心事重重,对于神都苑冬日荒凉的景致并不感兴趣。

一路从内文学馆溜达出来,沿途他也在不动声色的打量禁中路线格局,但所见无非千篇一律的廊道宫墙,大凡稍具形胜制高、可收眺望之效的地点与建筑,全都有禁军将士把守,禁绝闲杂人等的靠近。

如此一来,便更加凸显出钟绍京这种能够出入禁宫并经管宫事十几年之久之人的可贵。虽然李潼也明白,即便是眼下拉拢住了钟绍京,对他而言也没有丝毫实际用处。

后世李隆基所以宫变成功,除了钟绍京这些内应的配合,最重要还是他爸爸李旦长达二十多年之久的隐忍与蓄势所积攒下来的人望与影响。否则单凭李隆基一个小年轻,此前作死于博州的琅琊王李冲倒是他一个好榜样。

武周一朝,李旦作为皇嗣被武家人疯狂输出,日子虽然过得苦闷,但也成为大唐国祚能够得以继续传承的标志。这种深入人心的影响,绝不是中宗与韦后那一团乌烟瘴气的操作能够消磨掉的。

人在困境之中,哪怕是一份心理的安慰,也实在弥足珍贵。所以对于久不露面的钟绍京,李潼也是怨念愈深,偏又无可奈何。

冬日园景荒凉,无非石丘松柏、宫舍亭台,实在乏甚可观。满脑子的骚操作无从实施,李潼招招手,便有一名宦者上前,递上了一根球杖。

内文学馆宫人们不独只有学习,闲来也会做些游戏,或被神皇召集于殿前踏鞠击球以为戏乐。踏鞠便是足球,击球便是马球。

李潼对马球兴趣不小,得知内文学馆仓舍中存放有相应器具,便让掌故周典给他取来一根球杖,但很快就发现没有马,也根本无从练起。

马匹在禁宫之中,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内文学馆即便是宫禁稍微宽松一些,也不可能给李潼牵一匹马过来。

但在看到那个球杖材质与样式后,李潼很快便想到变通之法,让人将球杖截去一部分,只留下了一半的长度,赫然就成了类似高尔夫球杖的样子。

既然马技无从操练,索性先练上半身,等到步战精熟了,之后再习马战。由步转骑,逆风上扬。

手里拿住球杖挥挥杆,算是活动身体。等到宦者将竹片削成的球托插在坡地上并将木心的马球摆好,李潼拧腰挥杆,嗖一声那马球便击高飞出,落在十几米远处。

击飞一球,李潼仔细回味,觉得这马球较之高尔夫球还是显得沉重许多。毕竟马上击球,还要考虑到马匹所带来的力量增幅。

但他又不是真要搞什么体育运动,锻炼臂力并技巧而言,也已经足够了。

飞奔远处的李守礼看到李潼站在坡地击球,顿时眼馋得不得了,嗷嗷叫着跑回来,嚷嚷着就要自己也试一试。于是兄弟俩便在神都苑这荒园角落里,酣畅淋漓的玩了一下午的步击球。

傍晚返回仁智院,照例是李光顺个乖宝宝站在嫡母面前背诵《春秋》,而李守礼则对李潼挤眉弄眼的偷笑。

用过晚饭后,李潼惯例去找那个部头米白珠学羯鼓,却被告知这一部音声人已经被召回内教坊,据说是内教坊正在为新年大礼操练宴乐,在外乐人统统召回。

听到这消息,李潼愣了一愣,原来不知不觉,垂拱四年已经将要过去了。

不过很快,他便又想到这于自己而言,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在跟那个部头米白珠学习鼓技的时候,李潼也在有意识询问宫廷宴乐细节种种,得知内教坊虽然地在禁中,但其实对内的管理并不很严格,皇宫大内之中,人员的出入管理比较松散。偶或贵人夜宿禁中,临时召集乐人侍乐也都是很寻常的事情。

这意味着,李潼也可以进入内教坊,去搞他翻新旧曲的事业。内教坊乐工伶人例属贱籍,即便是有人拿此做文章,无非给他安上一个“亵弄贱民”的污名,称不上秽乱宫闱。

而且,眼下时局看似混乱,其实内外的界限还是很明显的。他们一家待在皇宫大内中,即便是那些酷吏想要收拾他们,其实也是拿不到一手情报的。即便是有,他们也不敢用啊!

皇宫大内,那是神皇陛下起居禁区,重用你们这些酷吏,是为了让你们消灭那些外界的隐患,好好的本职事业不做,你们撩我裙角、窥我禁私,想干啥?

第二天一早,抵达内文学馆放下书包之后,李守礼又喜孜孜道:“巽奴,再去击球吧,这一次我也备好球杖,咱们分个高下!”

李潼不搭理他,唤来掌故周典问起内教坊的方位。

对于这位大王想一出是一出的不安分,掌故周典也是头疼不已,唯恐出了什么差错。

她们这些禁中女官,对于雍王一家处境所知实在有限。神皇陛下就算再怎么不待见这一家人,也不可能将她们召集起来仔细吩咐这都是场面亲戚、无关紧要,给我使劲儿弄他们。

这些底层女官们,能够看到的就是原本乏甚存在感的雍王一家再次得到神皇垂怜,追念先王的慈乌台兴筑在即,且三王也被解除禁足并且入学治业。

神皇陛下态度已经亮出来了,她们是吃饱了闲得蛋疼还要再去苛待雍王一家?

这种上下沟通的不流畅,便是李潼敢于狐假虎威的底气所在。

他奶奶已经被皇位馋得眼冒绿光,满朝文武、内外士庶,民情物情,已经足够她忙得焦头烂额,又怎么会闲得对他们三个没爹的娃念念不忘、严防死守?无非是觉得有用的时候想一想罢了。

军国大事已经分身乏术,偶尔一闲玩玩面首、听个小曲,她不爽吗?还被下边人拱火说你三孙子在禁中浪得没边,拿这种琐碎小事惹她烦躁,这不找抽么?

所以当永安王提出要往内教坊一游,掌故周典虽然有些腹诽这小子不好好学习,但也还是顺从的安排宫人随行引道。

李守礼空有一颗斗鸡走狗的玩乐之心,却苦于想象力不足,李潼既然不去神都苑,他便也觉得没了意思,而且自觉去内教坊也不错,便也从善如流的跟上去。

临行前他还不忘叮嘱李光顺道:“娘娘昨晚面沉寡乐,阿兄今日记得多诵一篇。”也不知道哪来的脸说这个。

内教坊所在,位于大内西南角落,皇宫的最边缘,地近掖庭宫。由此再往外行一道宫墙,便抵达了皇城的丽景门,丽景门附近有内诏狱,许多蒙冤入监、不便公审的罪犯刑徒便投入此狱中,身受酷刑折磨,往往惨死狱中。

这么一说,便显得这一片区域阴气森森。事实也的确如此,大内西南角落这一片区域,建筑呆板森严,宫墙飞檐遮蔽天日,行走其中那种阴森感甚至比李潼初生来到这个世界所待的五殿后廊舍殓室还要更浓厚几分。

“巽奴、巽奴,你还记不记得?那一片宫室,便是咱们此前居舍!”

行走途中,李守礼突然拉住李潼,指着廊道尽头所通一片处在阴影覆盖下、望去便有几分破败感的宫舍说道。他脸色隐隐有些发白,可见记忆并不开心,口中也喃喃道:“我是再也不想回来这里了!”

李潼顺着李守礼指点方向望去,脑海中有关画面泛起来,更觉得身上阴寒几分。他抬手裹了裹身上的衣袍,深有同感的点点头。那种暗无天日的日子,最是摧残人的精神,饶是李守礼天性乐观都不愿再提及。

李潼并不知在他不曾到访的时空中,没有了那一篇《慈乌诗》,他们一家在受审完毕后处境有没有改善,但想到李守礼之后人体晴雨表之称,大概率是没有的。

人要向阳而行,哪怕满途荆棘,朝阳霁月,也足慰我遍体鳞伤!

再行片刻,转过一道宫墙折角,眼前豁然开朗,喧闹嘈杂的丝竹声也随风涌来。

第0048章 内教坊诸事

内教坊格局,也如仁智院一般,是一片独立的院舍,而且规模要庞大许多。

这也很正常,既然名之为坊,自然也就有名副其实的地方。虽然由于处在禁中,不可能真的像两都里坊那种规模,但是作为宫中乐户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场所,必须的配套设施,肯定也是一应俱全。

得知二王到来,内教坊监事者也是匆忙出迎,乃是一名年在四十多岁,面白无须、皮肉松弛的中年宦者,自陈名为杨绪,司宫台内给事兼太乐署典事。

唐代官秩体系很庞大,围绕皇宫便有殿中省、内侍省并尚宫六局等等,官职与机构看起来很混乱。但其实也很好分辨,殿中省主要是为皇帝本人服务,还具有一部分外廷的属性,也主要由士人担任官职。

内侍省与尚宫六局则主要在禁中活动,其中内侍省主要由宦官担任官职、管理事务,尚宫六局则是女官,男女两套班子。几年前,内侍省又更名为司宫台。

至于这个宦官杨绪的官职也很有意思,司宫台内给事已经是品秩从五品下,这在外朝已经属于服绯并可以荫子的中层干部。

眼下内教坊尚未独立判事,仍归司掌礼乐的太常寺代管,所以内教坊官员一般也要挂上一个太常寺的兼职。因此这个杨绪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还有太常寺下属太乐署的典事。当然,光宅元年武后监国的时候,太常寺也被改名为司礼寺。

可是,相对于从五品下的内给事,太乐署的典事仅仅只是一个流外五品的下吏,不入流的职位。

由此可见外廷在面对内廷时那种傲娇,内给事又怎么样,穿什么绯袍,你也配!跟中唐之后宦官专权的嚣张跋扈截然不同。

对于这个宦官杨绪,李潼兴趣不大,你哪怕叫高延福,有个养子叫高力士,都多看你两眼。不过他也明白,禁中虽然是大唐权力中枢,但类似钟绍京那种宝藏男孩也并非俯拾皆是。

在这名宦官的引领下,李潼与李守礼走入内教坊中。

内教坊即名为坊,内中格局大体也依照城中坊市,坊道十字交叉,坊户屋舍如棋盘分布。李潼来到这个世界,至今也没能离开禁中,自然也无从领略洛阳坊市风采,此际步入坊中,也算是稍稍解渴。

在他的询问下,那宦官杨绪也随口讲述一下坊中人事布局。

内教坊有乐人几百户,其中又分为在籍乐人与番上乐户,番上的乐户隶属司礼寺所管辖的乐户籍民,并不纯是宫人、宦者,番期结束后还要离开禁中,在外居住。而在籍的舞者与音声人,则就需要长留禁中直至老死或是开恩放免。

坊中东北是管理机构并放置钟磬乐悬的阁堂,西北则是舞乐伶人们排演并操练所在,此刻各种丝竹鼓乐声正从此处传来,夹杂着伶人清歌声,可见各类大曲的排练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西南坊区是籍乐居住区域,并排演一些小曲杂调,其中还包括鱼龙百戏等。东南坊区则是番上乐户所在区域,并且也有太乐署派驻官员如协律郎等于此采声翻曲。

李潼来到这里,用的名义是要挑选一些乐人翻新几首旧曲。当宦官杨绪问起可有熟悉并属意的乐人时,让他有种欢场新客没有风月相好的淡淡羞耻感,又不愿露怯,便随口道出部头米白珠的名字。除了这一个,他也实在不认识内教坊其余人。

宦官杨绪先道声抱歉,言是坊中此际正在排演大礼所用诸部大乐,所用多人,未必能够成功将人找来,然后将二王请入东北阁中暂坐,这才吩咐役者匆匆去访米白珠。

过了约莫有一刻多钟,大胡子米白珠匆匆行入进来,见到二王之后连忙上前礼拜致歉:“坊中召急,不辞而别,还望大王勿罪。”

“小事而已,既然归坊,可有案习排演什么新曲?”

李潼一副欢场老手的姿态,淡淡问道。

“入坊便归舍中,还不曾有用。”

听到米白珠的回答,李潼脸色顿时一僵,我只认识你老小子一个指名传来,结果你太不给我长脸,别人都在排练结果你滚回来坐冷板凳!

侍立一侧的宦官杨绪见状便上前笑语道:“大王若翻新曲,坊南尚有外署协律郎通辨诸音,可随传入用。”

听到这话,李潼脸色更黑,显你眼尖是不是?本来已经挺尴尬,还来笑我没有上档次的老相好?老子就不用!

“音声翻曲,娱情则已,不必扰动诸多。”

他淡淡摆手,旁边李守礼也点头道:“米部头鼓技颇佳,余者还不知优劣,不必唤来。”

不会说话你就少张嘴,没看到米白珠那家伙老脸都臊通红!

米白珠倒是很感激大王对他的抬举,一天不见居然就追到内教坊来,但当着教坊监事者的面,还是不好吹嘘自己技艺有多高明,上前讪讪道:“卑职多谢大王雅赏,但孤器难制全曲,请为大王再荐音声数人,以作选替。”

李潼抬手按住将要开口说话的李守礼,并对米白珠点头表示同意。

米白珠侧首对杨绪点出几个人名,这太监顿时面露几分难色,但看看堂上端坐二王,还是勉为其难的点点头,派人去传唤米白珠所点的那几个人。

这一次去的时间要长一些,几乎过去了半个时辰,传唤之人才陆续到来。当然,李潼他们也不是干等着,宦官杨绪命人取来一些俗乐小曲的乐谱籍目,以供二王拣取。

可是看到那天书一般的曲谱,李潼不免觉得这太监似乎在为难他,要是我能看得懂,国家养你们还有什么用?

不过除了这些乐谱之外,李潼还是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内教坊的一些案习教材,对乐器乐理的描述,宫商调位的分析等等,由于乐人普遍文化程度并不高,所以这些乐理写来也都通俗易懂。

李潼抬手拿起一卷羯鼓鼓法,随便展阅竟然看出一些门道来,一些技巧就连此前米白珠教他打鼓的时候都没有提及,于是心中便暗戳戳狐疑,这老小子露拙藏巧怕不是看自己天分出众,一学就会,想要多混几天饭吃吧?

米白珠并不知这位看起来阳光俊朗的大王内心如此阴暗,只在一边垂首感慨:“可惜仆愚不堪教,只字不识,否则遍览乐籍,习得更妙乐技,也能优事王上。”

“你不识字?”

李潼闻言后倒是一奇,见面便听此人谈吐并不粗鄙,难免高看一眼,没想到跟他装大尾巴狼呢。

米白珠苦笑稍作解释,他只是隶属司礼寺乐户贱籍,习得乐技也只是家长手口相传。至于宫中虽有掖庭、内文学馆等教授宫人文化,但却并不包括他们这些乐户贱籍,所以他们生来也只能从事这些粗浅的卑技,前途黯淡无光。

李潼听到米白珠的解释,心中也是略生悲悯,跟这些祖祖辈辈没有前途可言的卑下乐户相比,他也算是幸运。相逢就是缘,老米你以后就跟我混食吧,有人弄我你得上,懂?

当得知米白珠家里还有四五个男女孩子,李潼更是一乐,准备把这一窝都端了,吩咐米白珠如果有机会,可以将几个孩子引见一下,真有可堪造就者,他也愿意引入内文学馆学习。当然,女儿还好说,儿子的话,要在内文学馆读书,只怕不能留住小雀雀。

这种层次的示恩,李潼也不避讳外人。否则他连房门都不必出,躺在床上挺尸装死得了。

看到米白珠区区一个贱籍乐工居然能得二王欢意,有来有往的问答,旁边侍立的内给事杨绪脸上也流露出几分羡慕。他这从五品内给事,按例应是皇后宫官,可是上任以来,他还没有见过皇后哪怕一次。

羡慕也没用,一个皮肉松弛的老太监,没啥培养的价值,真要领出什么儿女来,李潼更要敬而远之了,惹不起。

对答之际,几名乐工伶人已经到来,李潼记得米白珠点了五个人名,结果只来了三个。一个胡子大把,也是胡人名为康多宝,一个三十出头妇人名为潘三娘,另有一个胡姬名为米大蛮,居然就是米白珠的大女儿。

李潼看看米白珠那副糙样子,再看看他女儿那含羞带怯、挠人心弦的娇美模样,心情不免有些凌乱,老米你不回家问问媳妇有没有蹊跷?

大概是有的,为人父母但凡对子女有一点爱,能给起这名儿?大倒没什么,足尺足码、有啥叫啥,挺好的。可是米大莽多好听,莽到你害怕!

不过一想到他们三兄弟的小名,李潼又沉默了。

三人各自上前自陈,胡人康多宝善羯鼓与胡笳,并且是《燕乐》部的一名部头。

听到这介绍,李潼便瞥了臊眉耷眼的米白珠一眼,心知自己算是见到高手,《燕乐》乃是十部乐的首部,能在其中担任部头的,哪里是米白珠这种杂部头能比的。

妇人潘三娘精擅琵琶、竖箜篌,并且曾为坐部伎一员,能够坐堂表演,只因年长色衰而被剔除,但乐技却是更加纯熟。

至于胡姬米大蛮,则是一名歌舞伎,最擅胡旋舞。看那隆鼻碧睛、五官精致小巧,腰肢玲珑的姿态,也能推想当其翩翩舞起后,应是怎样妖娆画面。这胡姬要比她爸爸混得好,乃是一部歌舞伎的头人,即就是领舞人。

李潼要翻新曲,舞姬是没什么用的,对那胡姬流波放电的眼神只作视而不见,当然也不好当人老爹面飞眼调情,就算她老爹愿意也不行,这名字就太出戏。

琵琶是燕乐的大乐器,李潼先让那乐伎潘三娘试奏几曲,听听旋律、找找灵感,看看有什么可抄的诗词。文人墨客之间的骚情互借,不能叫偷,关键是要把美好的诗篇洒满人间,大爱无疆。

第0049章 莫厌金杯酒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潘三娘琵琶技艺确实高明,起码比米白珠他们那部音声人的琵琶手要高明得多。李潼听着都止不住的入神,转音惊破时,才又想起来正事。

大凡什么事情,第一次做来总是难免生涩。李潼手拿曲目,看着上面不乏有颇为眼熟的词牌名,也在心中将自己所能记住的一些诗词篇章试着转韵协律,但也难免迟疑不定。

唐宋声韵,没有太大变化,即便是有,也能拗救过来。他所迟疑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要代入自己的出身处境与时人对他的判估去选择,能抄的那么多,无谓露出那么多马脚。

要把这件事当作一项可以长久运营的事业来做,最好给人一种循序渐进,精益求精,不断突破的层次感。他奶奶命那么长,他有大把的时间无所事事,可不能三板斧一榔头,掏空了自己。

所以《琵琶行》这首长歌虽然首先想到,但也最先被他排除,起调立意太高了不好,后边调子不好衔接,也会引人狐疑。六朝靡靡之音还未散尽,唐人仍是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样子,好糊弄。

“且慢,这首是什么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