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继承董卓基业开始 第223章

作者:大秦反派

别的不说,荆州的人才也有很多的。

诸葛亮,周瑜两个,也是当世人杰。

“如此,诸位便将清点人口,丈量土地的事情落实吧。”

“喏!”几人顿时起身。

之后,董洛将李儒的信烧掉,叫来了王越,将空的信封给他。

“此物,你派人送回长安吧。”

李儒会明白,并且开始准备的。

同时董洛也需要抓紧安排好兖州、青州、徐州的人事事务,尽快全面恢复百姓生产,巩固自己的统治。

一口气再吞了三州之地,实力可谓再度膨胀。

吃下来了,也要消化好。

百姓该减税的减税,该免税的免税。

投降的降卒,该放归家乡的就放归,较为优秀的,也还想继续从军的从军。

实际上,董洛军中军饷抚恤丰厚,不少人都愿意继续从军。

但不可能挑选太多。

之后还有那些因为战乱逃散,或为祸乡里,或占山为匪的,该剪除也要剪除。

于是,这些人悲催了。

出动剿灭他们的,是董洛这次攻灭袁曹吕的二十万大军。

多数想要浑水摸鱼的人,欲哭无泪。

在青州有一个山头更悲催。

就一伙小土匪,之前蒋济救援北海时兵败,他逃出来的。

又裹挟了一些百姓,占山为王。

竟然是一队飞熊军出动剿灭他们。

这土匪头子,死前依旧满脸恐惧。

不到半个月,因为董洛大举动作,兖州、青州、徐州飞快地安定下来。

这般动兵,也是为了震慑正在接受清点人口,丈量土地的三州世家们。

更别说有的地方还是董洛麾下大将亲自主持。

谁敢动?

不到两个时辰,屠刀就能上门了。

有了这样的震慑,各项工作的进度,正在以一种狂飙的速度进行。

至于这些事情当中,会不会有蝇营狗苟,和勾结之事,董洛不在意。

王越的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

当然百姓也感念董洛稳定治安和恢复生产。

从黄巾之乱开始,一直饱受战乱的兖州、青州、徐州三地百姓,自然非常渴望和珍惜这和平。

就连不少被袁曹吕不断剥削的世家,这个时候也很配合。

反正他们先前就被刮的很穷了。

“相国,攸举荐一人。”

这天荀攸忽然跑来找董洛,还带了一个人来。

“哦?哈哈哈,何人?”

现在的他,想起最初手底下人才匮乏时,再对比现在,顿时笑了几声。

荀攸微微一拜,“此人名陈群,乃许昌人 士,原为曹操部下,后曹操兵败,他不及跟上,到袁曹覆灭,他便一直留在东郡。,”

陈群...

董洛眸光微动。

这个家伙,是根正苗红的士二代啊。

出身名门,极其标准的世家子。

出将入相或许很多人比他强,可这家伙是个内政型人才。

还是不能错失的。

虽然原轨迹中为了将遴选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搞了个九品中正制,后面直接变成世家垄断。

但现在董洛在,自然不会让这事发生。

“他愿为我效命?”

荀攸一笑,“当今天下,他们还有什么选的?”

想当初,第二次讨董联盟,几十万大军,似乎也还在眼前呢。

而今,威盖天下谁堪敌?

“说的是啊。”董洛微微后仰,“让他来见。”

很快。

陈群步伐稳健地走入。

浑身都散发着一种清流气质。

“陈群拜见相国。”

“长文果然名士!”董洛笑着赞了一句。

陈群闻言有些惶恐,连忙下拜,“不敢,与相国相比,犹如微星与皓月,微不足道。”

当今天下,就算在袁曹吕未灭之前。

董洛摘去董贼的称号的话,恐怕天下第一名士非他莫属!

现在董洛又吞并中原,他的年纪配上而今的功绩,放在任何一人面前,谁都会黯然失色。

“我知你长于内政,就往长安,辅佐尚书令李儒治政如何?”

荀攸一听这话,心中奇怪了一下。

相国竟然这就知道陈群的本事了?

这等识人之明,怕是不下崔琰、郭嘉了。

陈群则有些受宠若惊。

“陈群谢相国!”

他当然知道,李儒在董洛集团中是什么地位。

自己一个新来之人,就能有如此高位。

这位董相国敢于用人,果然不是传闻。

“好,那你便去长安吧,暂任尚书令下属官,民曹尚书。”

“谢相国!在下必肝脑涂地!”陈群再拜。

第二天,陈群便带着两个仆从,还有董洛的手书,先行赶往长安了。

而董洛,在稳定兖州、徐州、青州之后,也准备回长安一趟了。

杜畿主政青州,张既主政兖州。

陈登如愿主政徐州。

徐荣掌军四万,镇泰山郡,以望三州之地。

迄今为止,董洛麾下,军政集于一身者,依旧只有益州的刘基。

张辽仍归淮南寿春,还多了三个人,张任、臧霸和严颜。

甘宁回青州东莱,继续训练水师,幽州、青州两地继续打造更多的战船,以做来日攻打江东的需要。

之后,诸事稳定后,董洛起大军,带着众文臣武将,回了洛阳。

停留数日后,带着蔡琰等人,一同回长安。

长安处,有几件大事在等着董洛。

而得知董洛即将回来,长安顿时有些紧张了起来。

刘协与汉室忠臣警惕惊恐。

有人却每天看着寝宫之外,静静坐着。

等到了夜色很深,才懊恼一叹,躺下休息了。

同时,李儒授意华歆、贾逵,准备董洛的封王事宜。.

第260章

董洛带着十多万大军回关中。

到一路分一路。

洛阳弘农一带,颍川许昌一带,各放置了三万大军。

剩下的九万大军,便跟~着他回长安。

这一路,走了七八天。

终于回到了长安。

董洛龙盘虎踞一般,坐在了高大庄严的车架上,看着前面巍峨的长-安城。

“呵,自孤领军出函谷,灭袁术之后,就一直没能回来,-至今多久了?”

在一侧骑马的郭嘉闻言算了算。

“有三年了。”

“三年了啊。”董洛点点头。

从洛阳一路走来。

关中处处阡陌相连,处处可见水车转动,水渠潺潺。

鸡犬之声相闻,百姓怡然自乐。

董洛就很是满意。

李儒虽说阴狠,但是治政也还是有本事的。

加上自己还安排了崔琰等人一干人在长安帮助。

而且在治政上,李儒的政策,并不像他的心一样,那么阴狠毒辣。

毕竟以后都是秦公的子民嘛。

自王允之乱后,就没怎么经历过战火的关中地区,在这个时候,已经展现出一股盛世的势头了。

特别是这一次,董洛从中原带回来的一些人。

更是感慨不已。

兖州、青州、徐州三地,满目疮痍。

这关中却是大治。

这种情况,先前路过关中去往西域的曹操、夏侯惇、曹仁,都默然不已。

心受震动。

他们终于清楚,就算他们能打败董洛一阵,也逃不了最终覆灭的结局。

而此时,军中第一次来到董洛老巢的刘晔、司马防,一样震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