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 第357章

作者:七月未时

现在让自己散去,死都不可能。

“可你体内的民意,阻碍了蓬儒的浩然正气,你越是这般,我越是怀疑你修炼了异术。”

“许清宵,你若散去民意,蓬儒还没有查出你修炼异术的痕迹,老夫向你赔罪,哪怕登门赔罪都行。”

孙静安捻了捻胡须,如此说道。

他极其自信,因为许清宵越是这般,他越是相信许清宵修炼了异术。

否则的话,为何体内好端端会有民意阻挡?哪里有那么巧的事情?这一定是许清宵有所防范。

“可笑!”

然而,孙静安的言论,在许清宵眼中显得无比可笑。

“孙儒,许守仁为百姓伸张正义,得到百信支持,体内凝聚民意,而你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让许清宵散去体内民意。”

“那我可否说,你也修炼了异术,散去浩然正气,让我观察一番?若是没有问题,我登门谢罪,你可愿意吗?”

张靖开口,到了这一步,他自然要为许清宵出头说话,总不可能一直被他们压制住吧?

“哼!”

孙静安想要开口讽刺回去,然而蓬儒的声音却忽然响起。

“不是不可。”

蓬儒出声,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神色一变。

甚至京都百姓们也有些惊讶了,没人会想到蓬儒居然答应这种方法。

这就有些……狠了。

孙静安再听到这番话后,明显神色一变,可他望向蓬儒之后,马上恢复常色道。

“只要张大人愿意,老夫愿意如此,但前提是,许清宵也要散去民意。”

“以老夫之儒位,换他之民意,如何?”

孙静安开口,这番话不是他的真心话,没有人会舍得大儒之位,孙静安也不可能舍得。

可眼下到了这个局面,必须要以这种方式来打破僵局。

一时之间,双方沉默,不知该怎么回答。

“好了。”

最终,女帝的声音响起。

她的目光落在蓬儒身上,而后缓缓道。

“此事,到此为止吧。”

“既然蓬儒并未查出许守仁体内异术。”

“就无需再查了,怀宁王的情报有误,但念在怀宁王为国家着想,功过相抵。”

“孙静安,严磊等人,也是为大魏着想,此事无过,但也无功。”

“就这样吧。”

女帝开口,她做出了抉择,这件事情到此为止。

她不想处罚任何人,也不想任何人因为这件事情而受到处罚,就这样过去,就当做是一个有惊无险的风波罢了。

但当女帝说完此话,蓬儒的声音响起了。

“不可。”

“异术之事,涉及太大,如若换做任何人,蓬某都会敬遵圣意。”

“然而,许守仁并非常人,他修炼儒术,若真修炼异术,早晚有一天会入魔。”

“而他的魔种,很有可能无惧儒术,一旦如此,将会惹来滔天之祸,到时血流成河,尸骸如山。”

“蓬某,为读书人,养浩然正气,许守仁为天下百姓伸冤,而蓬某则是为天下百姓除害。”

“守仁小友,若你真想自证清白,将体内民意散去,如若老夫当真冤枉了你,老夫临死之前,会以大魏文宫,传你圣道之言。”

“助你成就大儒,当做补偿,如何?”

蓬儒没有咄咄逼人,他只是给出了必须要严查的理由。

并且为了补偿许清宵,他愿意帮助许清宵早日抵达大儒,用毕生的浩然正气,传圣人之言。

对比之下,散去民意并不是一件亏本的生意。

毕竟蓬儒是一位天地大儒。

“多谢蓬儒好意。”

“但晚辈无需,晚辈入学半年,便已立言,这么早证大儒,有些不太妥当。”

“请蓬儒放心,晚辈未曾修炼异术,也不会祸害百姓。”

许清宵很平静回答。

蓬儒的鬼话,傻子才会信。

程立东死的难道还不够惨?

此时此刻,许清宵算是彻底明白这些大儒是什么人了。

因有明意,所以他们一旦确定自己的目标方向之后,依旧会不择手段,无非是他们会做的干净一点罢了。

这些人,并不是自己认知中的大儒。

没有那么高大上的理想与抱负,相反他们更是一种极为执着之人。

为了自己的明意或者立言,竭尽全力,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所以许清宵更不可能与他们参合在一起,自己的道,更加稳妥。

“有没有修炼异术,不是你说了算。”

“许清宵,你不敢散去民意,就是心虚,害怕。”

孙静安的声音再次响起。

他主动抨击,令人生厌。

这个行为,不仅仅让百官们有些不舒服,也不仅仅是让京都内的百姓有些不舒服。

甚至陈心和周民两位大儒都忍不住皱眉,包括一些读书人。

整件事情,许清宵有没有不配合过?

没有。

许清宵大大方方来到皇宫,又大大方方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孙静安要请天地大儒来,许清宵也是大大方方。

现在查不出什么结果,又要说是什么民意阻挡了,还非要逼迫许清宵散去民意,这的确有些过分了。

“好了!”

此时,女帝再次开口,她声音落下,孙静安倒也闭嘴。

“此事,说到底还是朝堂之事。”

“许清宵也是大魏户部侍郎。”

“眼下人证不但证明不了什么,反而自己修练异术,死有余辜。”

“而一切物证,也无法证明什么。”

“让许清宵散去民意,的确有些强人所难。”

“此事到这里了。”

“众爱卿意下如何?”

女帝不想要继续谈论此事。

可以到此为止了,没有必要继续谈下去,天地大儒都现身了,还要怎么样?一定要让许清宵散去民意吗?这太过于强人所难了。

哪怕许清宵不受百官待见,她也不会同意,更何况文武百官都支持许清宵。

“臣,陈正儒,同意陛下之言!”

“臣,张靖,同意陛下之言!”

“臣,顾言,同意陛下之言!”

“臣,李彦龙,同意陛下之言!”

“臣,周严,同意陛下之言。”

“臣,王新志,同意陛下之言!”

六部尚书依次开口,他们站了出来,同意女帝所言。

不仅仅是他们,下一刻。

安国公走了出来。

“老臣,也同意。”

“臣,也同意。”

“臣,同意。”

卢国公,信国公,等等六位国公纷纷站出来表态。

信武侯,射阳侯,广平侯,曲周侯。

一位位侯爷也站出来了。

满朝的文武,几乎九成九都同意女帝所言。

这一幕,让京都百姓兴奋,这一幕也让许多支持许清宵的人都莫名有些热泪盈眶。

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愿意站出来支持许清宵,冒着很大的风险,顶着巨大的压力。

而这就是朝堂的态度。

他们信任许清宵,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许清宵能为大魏赚钱也好,许清宵能帮百姓伸冤也好,不管如何,他们站出来了,就是支持。

而殿内。

许清宵也不由莫名感动。

自己牵扯异术之祸,正常来说品级越高,越是不能参与其中,一旦出事,对他们来说影响极大。

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就已经算是一种信任了。

“蓬儒!”

“此事,就这样吧。”

满朝文武几乎都答应了,女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她望着蓬儒,声音比之前大了一些,也算是道出自己的想法。

然而,蓬儒依旧是摇了摇头。

即便是满朝文武都支持许清宵,可他还是不答应。

看着蓬儒摇头,孙静安立刻开口。

“陛下,这异术之事,怎可能如此草草了结。”

“臣认为,一定要彻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孙静安认真无比道,更是显得有些慷慨激昂,为国为民一般。

可此话一说。

大魏京都当中,无数声音响起了。

“我等不需要交代。”

“许大人无罪,何来交代?”

“此人当真不为人子,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许大人,都已经请来了天地大儒,为何还要彻查?”

“这个孙静安,根本就不配为儒,之前太平诗会也是如此,偏袒十国大才,打压我们大魏才子。”

“没错,而且外邦来使到咱们大魏,孙静安第一时间去迎接,我亲眼目睹,不知道的还以为孙静安是异族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