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 第122章

作者:七月未时

这可不是小事啊,尤其对一个国家来说,民怨生变,若控制不好,将会酿出滔天大祸。

“许清宵果然是祸端,怒斥大儒,引来民怨,看来无需我出手,他便要因此付出代价。”

有声音响起,语气更加愤怒,认为民怨来于许清宵。

然而下一刻,后者的声音响起。

“不是……”

“回大儒,南豫府民怨,来自许清宵不错,但民众上街,是为许清宵伸冤,如今南豫府民怨极深。”

“天机台已经传来消息,此等民怨,不得小视,南豫府府君李广新,已焚香烧来卷宗,还望诸位大儒过目。”

通报之人不敢怼大儒,但事实就是这样,他不得不说。

此言一出。

文宫所有儒生愣住了。

民怨来自许清宵?但都是为许清宵伸冤?

这……这!

“文宫一聚。”

也就在此时,一道宏伟的声音响起,传遍整座文宫,刹那间所有儒生全部动身,包括大儒也动起身来了。

朝着文宫走内部走去。

而与文宫激烈反应对比,大魏宫廷内就显得无比安静。

养心殿中。

大魏女帝静静地听着侍女通报南豫府之事,显得沉默不语。

“回陛下,整件事情婉儿已经调查清楚。”

“自立意文章显世后,天明书院学生前往南豫府,想要找许清宵谈论立意,只是这几日许清宵并未出现,没有接见。”

“天明书院连续三十五年力压南豫府,故此许清宵不去赴约,引来天明书院上下积怒,后六品正儒万安国亲临,教训学生。”

“但这般使得学生更加激怒,故此在南豫府各大酒楼大放厥词,引来百姓不悦,后因许清宵一身灰尘扑扑,被百姓误以为遭人追打。”

“引来误会后,天明书院的学生遭百人围攻,此事过后,南豫府府君第一时间控制主要人员,恰逢严儒亲临南豫府,主张此事,严法而行。”

“故南豫府府君,抓拿所有关联之人,一夜之间,罪犯增至四百七十二人,百姓惶恐不安,人人自危,而后南豫府楼宴开设。”

“许清宵于楼宴之中,作千古骈文,而后怒斥大儒,道出自己立下新意,更是说出天假为圣,必灭腐儒之言。”

“严磊大儒以文怒斥,昭告天下,却不曾想许清宵也有文器,相鼠之诗,骂的严儒昏死。”

婉儿跪在地上,将来龙去脉,仔仔细细地告诉大魏女帝。

整件事情就是如此,她没有偏袒谁,也没有帮谁,从下至上,都没有任何偏袒,只是在阐述事实。

蒙骗圣君,是大罪,没有人敢在其中玩任何猫腻。

龙銮上。

大魏女帝看着两篇文章。

一个是严磊斥责许清宵的。

一个是许清宵斥责严磊的。

两人几乎是不死不休。

然而让她惊讶的是,许清宵竟然能做到这个程度,上达天听。

要知道许清宵不过是个八品儒生啊。

只是很快,大魏女帝眉头微皱。

许清宵立意。

这是她根本没有算到的地方。

她为何向天下人道,许清宵所作之文章,乃是立意绝世文章?

其目的性是为了保护许清宵。

大魏王朝,不缺立意,有朱圣之意在,出了新意又能如何?

即便这个立意,是新的圣人之意,又能如何?先不说别的,能不能流传下去是一个问题,有没有人信是一个问题。

儒道争意,与宗教争香火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佛门也有道门,就算后面再出一个新的佛门,又能如何?

对天下局势有影响吗?

没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对佛门有影响吗?

有天大的影响。

可关她皇帝什么事情?

她是帝王,眼中只有国家利益,百姓能否吃饱,百姓能否安居乐业,这才是她关注的地方。

只是她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意,别人希望吗?

自然不希望。

甚至说这朝堂当中,也有一批人不希望大魏王朝进入休息阶段。

为何?

为的不就是利益吗?

所以若她宣告天下,许清宵所作文章,乃是安国策,可以使大魏王朝蒸蒸日上,可以让大魏王朝国富民强。

那许清宵的麻烦就更大了。

儒生们不会说什么,朝中势力会允许吗?

保守派和激进派第一个反对,这些当官的人,哪一个不是人尖?

一心为国的也有,而且数量不少,可问题是只要涉及到了国本之争,这些人就万般顾虑,到时候又是什么试点测试,亦或者是慢慢来。

等个三五十年再说。

大魏王朝等得起吗?等不起了。

所以她不能说,不然的话,许清宵面对的就不是儒者了。

跟文人书生斗,最起码有一个好处,一切都是在明面上的,只要低调一些,少说些话,这些儒生也不敢做什么。

而若是跟朝中势力去斗,许清宵没有任何背景,只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她可以护许清宵,但不能护一辈子,而且一个真正的帝王,也要有权衡。

许清宵若真有大才,可以施行安国策计划,她可以保驾护航。

可若只是纸上谈兵呢?

安国策虽是绝世文章,但施行是一个问题,解决又是一个问题,其中有太多细节许清宵没有说出来,也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

她在等许清宵。

可看现在的样子,不能再等了。

在女帝看来,许清宵就是一时气愤,所以将错就错,主动承认自己立下新意,而且还闹出这种事情来。

若是自己再不出手,就真的麻烦了。

“朕,明意。”

“明日上朝再说吧。”

大魏女帝开口,但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在外响起。

“报!陛下,南豫府已激起民怨,百姓上街游行,为许清宵鸣冤,南豫府府君李广新送来加急文件,请陛下过目。”

随着声音响起,跪在大殿内的婉儿立刻起身,接过文件,随后快速来到龙銮面前,将信封交给大魏女帝。

后者接过信封,拆开观看。

片刻后。

她神色依旧平静道。

“退下吧,一切等明日上朝再说。”

此话一说,婉儿退走,大殿内便只剩下女帝一人了。

龙銮上。

女帝看着手中的信封,眼神平静,可却一刹那间看穿了一切。

“李广新,为了保许清宵,你也算是煞费苦心啊。”

“若不是这许清宵朕有所需要,凭你这番行为,这个府君也就不要当了。”

龙銮上,女帝心中思索。

随着信封到来,她一瞬间便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南豫府发生民变之事,这可不是许清宵能做到的,甚至说任何人都做不到,唯独府君李广新能够做到。

借以大儒严法,从而弄得人心惶惶,让百姓产生民怨,关键时刻,再给予挑拨,一呼百应,营造如今的局面。

而李广新这般做,为的就是保护许清宵。

叫板大儒可不是一件小事,但李广新以民意对儒意,两者对比之下,自然儒意逊色不少。

毕竟天下一切,民为根本,百姓是天下的根基,哪怕是圣人,若是被世人所弃,也不值一文。

但这种做法,却触到了皇权底线。

换做任何时候,无论李广新出于什么目的,她也不会饶过李广新。

但偏偏是这件事情,她还真的不能惩戒李广新。

因为这件事情,与她有莫大的关系。

但本意上,她是为了保护许清宵,奈何造化弄人,这就是万物的变化。

罢了罢了。

大魏女帝将信封放置一旁,等待着明日的朝会。

她知晓,明日朝会,必是一场激烈的争斗。

这一日。

大魏京都上上下下都听闻了此事,京都当中,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此事。

相比之下,京都百姓偏为理智,并没有完全认可严磊,但也没有完全认可许清宵,不过许清宵为百姓伸冤之事,赢得了京都百姓好感。

无论如何,为民者,赢民心。

而各大国公府,也在议论此事。

所有人都知晓,明日早朝,会引发朝堂争吵。

但大部分人都觉得,许清宵这次凶险了。

怒斥大儒,立新意,这两点都会给许清宵带来天大的麻烦。

与此同时,南豫府越来越多的民众聚集,他们沉默不言,乌云遮盖南豫府天穹,雨没有停过。

阴郁的天穹,不仅仅是在天上,也在百姓心中。

所有百姓与文人,已经安静下来了,他们在雨中沉默,等待着朝廷给出一个交代。

周围各府都听说了这件事情,皆为震撼,在百姓眼中,许清宵为民伸冤,自然赢得诸多好话。

而在文人眼中,却两极分化严重,有人认为许清宵的确狂妄,甚至煽动民意,但也有部分文人认为,许清宵敢作敢当,为百姓请命,为真正君子。

至于立意之说,到没有太大的讨论,毕竟能否立意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

而且天下文人,又不是朱圣一位圣人。

再说了,即便许清宵当真立意成功,否决朱圣之意,那又如何?

朱圣门徒只能说在天下文人当中占据数量最多,毕竟五百年前的圣人,影响力极大。

可还有一部分信奉其他圣人,这些人又不会仇视许清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