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融合三倍吕布战力 第59章

作者:知鱼小生

可曲辕犁将长直耕犁甩了好几条街是他万万没有想到。

大唐境内,荒地数不胜数,如果土地改制能够顺利进行,那曲辕犁的推广可以让农户开荒的耕地提高一倍以上。

再加上土豆的全面种植,大唐的粮食产量何止是翻了十倍,那是翻了近乎二十倍啊。

想着这个数字,李世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二十倍的粮食产量是什么概念,他想都无法想象。

这必将是大唐走向富强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少倾……

众人回到了桌边,他们心中有许多疑问想要讨教。

李世民坐到凳子上,伸手将李承乾面前装有蜜饯的盘子挪了过来,拿起一颗丢到嘴里。

又喝了一杯茶,压了压惊。

李承乾望着他,眉头紧皱,这便宜老爹还真是不客气啊。

一旁……

魏征揖礼道:“太子殿下,臣想系统的了解一下曲辕犁,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他虽是文官,但他对李承乾发明的曲辕犁有着浓厚的兴趣。

“嗯。”李世民附和道:“承乾,你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吧,朕也想知道,你是怎么研制出曲辕犁的。”

此话是李世民最后的倔强,他倒要看一看李承乾是否回答的上来。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的神态,妥妥的后妈形象,在感叹的同时,还要质疑事情的真实性。

对于李世民这种想法,李承乾只想给他四个字,受罪的命。

不过,李承乾也懒得跟他计较,毕竟两人的思想不在一个高度。

他看着魏征道:“首先是将长直耕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在辕头安置一个可以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曲辕犁的重量,更便于曲辕犁的调头和转弯,不但节省人力和畜力,操作起来也更加灵活。”

“曲辕犁上还增加了犁评和犁建,推进犁评,可以使犁箭向下转头,犁铧便可以深入土地,如果提起曲辕犁的犁评,犁箭便会转向上,犁铧深入土地则较浅。”

“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是非常重要的构架,如果可以熟练的使用曲辕犁,便可以达到深耕或浅耕不同需求,便于精耕细作。”

“不知本宫这样讲解,郑国公是否理解的清楚。”

曲辕犁的架构,李承乾穿越前还真的仔细研究过,他本就对古代的一些工具颇有研究,没想到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透彻!”魏征不住的点头,“太子殿下解析的实在是太透彻了,殿下如此精细的研究,实在是让老臣佩服。”

此时,魏征对李承乾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亲眼看到,他还真不相信李承乾有这样的本事。

李世民坐在一旁,认真的听着李承乾的讲解。

他听着李承乾讲的头头是道,如果不是对长直耕犁有着很深的见解,如果不是亲手研制出曲辕犁,他也不可能了解的如此透彻。

李世民开口道:“承乾,曲辕犁制作起来麻不麻烦,推广方便吗?”

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必要抓着谁研制的事情不放,倒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曲辕犁的推广才是重中之重。

李承乾回应道:“只要有儿臣的图纸,曲辕犁制造起来便很容易,推广就更不是问题了。”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

突然……

长孙无忌皱起眉头道:“太子殿下,我有一个疑问?”

李承乾道:“舅舅请讲。”

长孙无忌继续道:“如果我们将土豆交给农户种植,如果有人忍不住将土豆全都吃了,那可如何是好?”

众人赞同的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

自古穷山恶水出刁民,越是贫苦的地方,民风越是不好。

倒不是这里的习俗或是传统,只要还是生活拮据,吃了上顿没下顿,肚子都喂不饱,哪里还能讲求文明。

李世民抬头,对长孙无忌投了赞许的目光,表示对他所提问题的肯定。

看着李世民欣赏的笑容,长孙无忌心里乐开了花,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思考,终于捞了一波政绩。

李承乾道:“舅舅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们可以将分发的土豆种子泡发至发芽,因为发芽的土豆含有毒素,不可食用。如此一来,土豆种子被偷食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闻言,众人露出了惊讶的目光。

这土豆也太会长了吧,正常情况下可以食用,而且口感极佳,发了芽便成了有毒的食物。

这土豆是上天专门派发给大唐的吧。

长孙无忌兴奋道:“如果真如太子殿下所言,那这土豆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粮食,我们要尽快将其推向全国。”

“解决了粮食问题,大唐的内忧问题便已经解决一半了。”

自古以来,朝堂与百姓最大的矛盾冲突便是粮食。

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便没有人会起义反抗朝堂了。

反之,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那任何极端的事情,他们都有可能做的出来。

第83章 土地兼并之风

片刻……

李世民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朕便依承乾的意思,正式开始推行土地改革,只是这细节,还需要我们商讨。”

“承乾你将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土地改制,李世民这一个月也仔细想过,认真的研究过,从大秦的商鞅变法法开始,他翻阅了各朝各代的文献典籍,心中虽想法,但并不成熟。

他看着胸有成竹的李承乾,干脆将事情全都抛给他,自己乐得清闲。

“嗯。”李承乾点头道:“儿臣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具体的计划,我们这样开始……”

翌日清晨。

乌云密布,阴雨连绵。

东宫……

朝堂上……

李承乾破天荒的参加了早朝。

厅内的众大臣,眼睛时不时扫向他,平日里见上太子一面,可是极为不容易。

老太监陈琳站在台上高喊,“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自从李承乾灭掉卢家九族后,五姓七望的人老实了很多,在朝堂之上,也很少冒泡了。

一个个的都开始夹起尾巴,低调做人了。

此时……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陛下,臣有本要奏。”

闻言,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长孙无忌有本要奏可真是太少见了。

谁不知道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两个人整天有事没事的泡在一起,无话不谈。

怎么今天还正式了起来,在朝堂上奏本,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无知的人还在看热闹,聪明的人已经看出了门道,今天有人要倒霉。

李世民一本正经的问道:“赵国公,你有何事要奏。”

长孙无忌揖礼道:“启禀陛下,如今,长安城周边,侵地案时有发生,土地兼并更是屡禁不止,长安城周边的农户大多成了佃农,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

“臣恐长此以往,会引起民愤,动摇我大唐的根基,还请陛下,下令彻查此案。”

众大臣闻言,面露疑惑,今天这是刮的哪一阵妖风,长孙无忌竟然提及土地兼并之案。

土地兼并在大唐境内,根本就是心照不宣的事,不单是五姓七望,地主豪强,就算是朝廷官员参与其中的也不算少数。

而且李世民也从来没有明确制止此事。相反,每次军队缺粮,打仗缺粮,他还指着这帮土地兼并之人的赞助。

虽然李承乾灭了范阳卢家,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无形中将五姓七望和地主豪强推到了一起。

“赵国公怎么会突然提及此事呢?土地兼并大家早已心照不宣了吧。”

“是啊,陛下继位一来,从来没有命令禁止过此事。”

“这可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啊,一旦出了问题,可不是小事啊。”

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朝堂之上顿时炸开锅,大家低声交流。

李世民拍着案牍喊道:“肃静!肃静!”

闻言,所有人都闭上了嘴,等待着李世民的反应。

李世民淡淡道:“赵国公所言极是。”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李世民的话让所有不知情的人,措手不及,这可不是李世民的风格啊。

如果是针对五姓七望,那他应该以商业着手,而不是以农业着手。

毕竟土地兼并之风,涉及的不仅仅是五姓七望。

其中还涉及一部分官员和一批地主豪强;

李世民的真正意图,他们一时竟捉摸不透。

紧接着……

李世民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悲愤道。

“自我大唐建国以来,土地兼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参与其中的不乏达官显贵,王孙贵族。”

“他们将原本属于百姓的田地据为己有,这种行径与豺狼何异?”

“农户在原本属于自己的田地上耕种,不但要上缴田亩税,还要将所收获的粮食的一大半上交给地主,这简直是大唐的悲哀。”

“勤勤恳恳的百姓,忙忙碌碌一年,最后竟然连肚子都吃不饱,我是试问朝堂内的诸位,于心何忍?”

“巧立名目,巧取豪夺,为了夺取百姓的田地,这些人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朕对此感到痛心疾首,他们忘记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他们违背了臣民的原则。”

听了李世民的一番话,虽然感到突兀,但大臣们心中有了底,看来他这次是要来真的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

长孙无忌附和道:“陛下圣明,长安城周边的自耕农,十不存一,大部分已经被迫当上了佃农。”

“五成的田地租金,两成的耕牛租金,让多少农户家中,没有半点存粮,抵押孩子,抵押妻子,抵押地契,又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

“微臣以为,土地兼并案,侵地案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闻言,一些对土地兼并并不是很了解的官员一片哗然,目露震惊。

七成的耕田租金,这与谋杀又有什么样的区别。

一些参与其中的官员便将脸压的很低,各自想着对策。

王侍郎听着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话,眼睛滴溜乱转,当别人为此感到绝望时,他心中却浮现出了一个阴谋。

他从队列中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此事,万不可轻举妄动!”

看着站出来的王侍郎,李承乾嘴角微扬,鱼儿上钩了。

李世民看到站出来的王侍郎,眼中没有了以往的厌恶之色。

他心想,承乾这小子还真是够神了,从早朝开始到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全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李世民看着他开口道:“王侍郎,你有什么异议?你是觉得朕的说的不对吗!”

“怎么,兼并土地!你王氏,是不是参与其中!”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李世民依然装出那副高冷的样子,直怼王侍郎。

王侍郎回应道:“臣惶恐,王氏世代忠良,一心为了大唐啊!”

“陛下不要忘了,大唐境内有多少地主,且不论他们为大唐带来的多少税收收入,一旦他们联合起来抗争,那最终损失的是大唐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