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限极品大礼包 第268章

作者:鹿尘埃

在历史上中甘宁的人生算不得悲剧,但是「不得志」三个字,却明晃晃地悬于他的头顶!

甘宁有个非常大的缺点——眼高于顶,桀骜不驯。

在历史记载中,甘宁原在刘焉手下任职。刘焉病死,刘璋继位后,甘宁看不上刘璋,起兵叛乱。叛乱失败之后,甘宁又先后投靠了刘表、黄祖。

这二位甘宁依旧看不上,最后投靠了孙权。

「生子当如孙仲谋」!

对于孙权,甘宁总该看得上了吧?

似乎如此。

从那以后,,甘宁成为了孙权帐下的一名猛将,他随周瑜攻曹仁夺取了夷陵,随鲁肃镇守益阳和关羽对峙,随孙权攻取皖城擒获了敌军大将朱光。

当然了,还有「甘宁百骑踹曹营」,这件千古流传的大功。

在逍遥津之战中,甘宁更是凭着一身勇力,保护孙权「蹴马趋津」,死里逃生。

孙权自己,都曾经赞叹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那么,甘宁立下了这么大功,受到了什么封赏了呢?封侯了吗?

尤其是最后的逍遥津一役,「功高莫过于救驾」,甘宁封侯之事,应该是板上钉钉了吧?

然而,事实上,没有!

完全没有!

在历史上,鲁肃、周瑜、吕范、陆逊、吕蒙……等东吴名将,都封侯了,唯独甘宁没有。

甚至于,就是甘宁死后,都没得到侯爵的追封。

说什么,“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那是没立下大功的机会才难封,而甘宁却是立下了泼天的大功都难封。

他比李广冤多了!

为什么?

很简单的道理,甘宁太桀骜了。着急起来,连孙权都敢硬顶,更莫提其他人了。

就这样,甘宁把东吴的君臣和同僚都得罪了一遍。

封侯?

想屁吃呢!

东吴都督吕蒙,曾经评价甘宁道:“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

瞧见没有?「容忍」!

如果当时东吴外无强敌,甘宁恐怕性命都难以保全。

现在好了,甘宁遇到了刘偃。

无论武艺,还是战功,甘宁凭什么不服刘偃?怎么敢不服刘偃?

而且,他再和同僚搞不好关系怎么了?

在刘偃这里,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甘宁的性格缺陷,丝毫不耽误他飞黄腾达。

总而言之,秦汉帝国,能者上,庸者下。“李广难封。”之事绝不会再有——刘偃自然会给其建功立业的机会。

「甘宁难封」之事,更不会再有——只要立下大功,就自然有大赏赐下!

……

“邵陵侯!邵陵侯!”

“生擒大国之君,邵陵侯可是咱秦汉帝国独一份的!”

“邵陵侯,大英雄,好汉子!”

“邵陵侯之大功,必将千古传颂啊!”

……

马超受赏之后,甘宁在三十万众的欢呼声中,走上了点将台,。

必须说明的是,甘宁为滇州副都督时,已经立下过大功,受封过侯爵了——邵陵侯。

老实说,对于接下来的封赏,甘宁并不如何激动。

对于能生擒朱罗王,他当然是高兴的——千古留名吗?哪个华夏好男儿不想?

对于为汉皇刘偃立功,甘宁当然也是高兴的——没有陛下的提拔重用,哪有他「锦帆贼」甘宁的今天?

但是,封赏?

——陛下还能封赏自己什么呢——

大汉高祖有云: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

现在,自己已经是邵陵县侯了,升无可升。陛下所能封赏的无非是勋章和财帛而已,自己虽然喜欢,但还真的不缺。

然而,刘偃的封赏,还真的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

刘偃道:“邵陵侯!”

“微臣在。”

“尔于阿姆河之战中,擒朱罗王婆兰多,有大功于国,理应封赏。今日,朕封你鄂国公,钱五千万,锦缎三万匹,并赐帝国二等宝鼎勋章一枚,以资鼓励!”

“谢……啊?什……陛下,您……您什么?”

按说,皇帝在如此郑重的场合,公开进行封赏。臣子除了谢恩之外,不应有任何话讲。

但是,现在,甘宁已经完全忍不住惊呼出声。

公爵!

这可是公爵啊!

周定礼制,天下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公爵比侯爵为高,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话说回来,无论秦朝还是汉朝,都是没有公爵这一说的。侯爵之上,就是王爵!

怎么今天,又出来一个公爵呢?

第436章 若果对华夏有功,朕岂吝封王之赏?

事实上,何止甘宁纳闷啊?

哗——

刘偃话音刚落,全场顿时如同开了锅一样。

“什么?鄂国公?陛下封甘宁鄂国公?我大汉,还有公爵一说吗?”

“没听说过啊!如果是真的,甘宁之位,可就在诸将之上了啊!简直是祖坟上都冒青烟!”

“但是,这甘宁何德何能呢?我不是说,甘宁立下的功劳太小。但是,他凭什么位在诸将之上啊?”

“就是啊!论资历,他才跟了陛下几年?连开国大将都算不上!”

“鱼俱罗、高思继、李傕、马平,哪个不是为陛下鞍前马后效力了几十年,现在才不过是侯爵啊!”

“当初,高思继也不是没擒过胡君啊!要说甘宁立功是大汉头一份的,也大有商榷之处呢!”

……

三十余万将士议论纷纷,都感觉刘偃这个封赏既太意外,也不大合理。

要不是甘宁长得五大三粗,相貌凶恶,大家都要怀疑陛下是不是后宫绝色太多审美疲劳,开始有断什么之癖,龙什么之好,和甘宁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了。

终于,“咳——”

在大家的声音渐低之时,刘偃轻咳了一声。

声音不大,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听见,只是能看到刘偃的动作而已、

但是,仅仅如此,全场就霎时间鸦雀无声!

开玩笑,开国之主,秦汉圣君刘偃的威望岂是等闲?

哪怕他真的宣布,将一个无名小卒提拔到宰相的位置上,只要他决心一下,没有任何能够、或者敢于反驳。

恰恰相反,人们会自动脑补,从各个角度证明,那无名小卒是多么牛逼,陛下是多么慧眼识英才。

刚才人们议论甘宁封公之事,也只是因为这个消息太过惊人而已。

刘偃朗声道:“你们没听错,朕的确因为生擒朱罗王婆兰多的大功,封甘宁为鄂国公。从今日开始,我大汉要完全打出华夏原本的势力范围,向世界进军。

为了鼓励将士用命,朕决定,在侯爵之上,再加上一层爵位,就是公爵。

非但如此,朕还会将爵位从虚封改为实封。亭侯,封一亭之地。

乡侯,封一乡之地。县侯,封一县之地。至于公爵么……封三县之地!当然了,这些土地,不是在华夏故土,而是在……”

原本大汉的公爵是实封的。

西汉建立,因功封列侯者有一百四十三人,大者不过万户,少者五六百户。

这些爵爷对封地有着治权。侯爵家中有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官员,为爵爷管理封地,就相当于一个小朝廷。

不过,由于汉代规定武功爵可以进行买卖,渐渐地爵位开始向轻、滥地方向发展。

到了东汉时期,列侯对麾下的治权已经名存实亡了,只是有着收税收的权力而已。

后来,秦汉帝国建立,刘偃干脆顺水推舟,将侯爵治权的名义也拿走了。

从那以后,秦汉帝国事实上实现了「除皇帝外,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连税收都是由官府统一征收。

侯爵的作用只体现在,官府收完税之后,会把封地的税收转交给侯爷。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

华夏向整个世界进军,那里的土地是华夏的十倍以上,那里的风俗和大汉完全不同,那里的人和大汉的语言完全不通。

刘偃如果要还实行大一统的统治模式,就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事倍功半。

所以,刘偃再次改革了大汉的勋爵制度。

他将治权还给了大汉的公侯们。

这些公侯不仅有了封地的治权,还可以保有一定的军队。

说句不好听的,那些公侯到了封地上,关起门来就是土皇帝。只要不太过分,秦汉朝廷就不会追究。

当然了,现场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理解,这是刘偃的无奈之举的——现在的技术水平就这样。要想华夏的旗帜遍布世界,只能如此。

在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中,皇帝刘偃这是为了鼓励将士们为大汉卖命,花了血本了。

好!

好啊!

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谁心中,没有大权在握的梦想?

土皇帝,也是很好的嘛!

毫无疑问,现在大汉侯爵的含金量,在打着跟头的往上翻,直接和前汉初年等同!

人们对立功封侯的希望,更加迫切!

那些已经封侯的战将,此时更是激动。

说实话,刚才对于甘宁得封鄂国公,很有些人是心里面不痛快的的。凭什么啊?凭什么小小的甘宁,爬到自己的头上去啊?

但是,现在,他们这些不满已经完全烟消云散。

有什么啊?

不就是封公吗?

甘宁能,我也能!

我也能得封公爵,传之子孙!

我也能为三县之地的土皇帝!

甘宁,只不过是开了个好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