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 第95章

作者:小盖聂

“一举多得。”

朱棣内心早已翻江倒海,让民间去贩卖私盐,朝廷从中抽取利润,确实要比盐铁司自己制盐卖盐,垄断盐市场更简便,更赚钱。

这小子,一眼就看穿了市场,不但准确判断出市场的发展趋势,还对当下大环境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这洞察力,这商业头脑,连朱棣都自愧不如啊。

“说得不错,此计可行。”

这还没完,杨士奇继续道。

“而且一旦开放私盐,必然会涌入大量开采者,如此细盐将会大量出现在市场上,量多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私盐价格一旦下降,售盐的巨大利润就会消失。”

“当私盐失去了巨额利润,自然不会有人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走私,因为那点价值,根本不值得走私,如此一来,朝廷连打击私盐都省了。”

“并且价格降下来之后,平民百姓也能吃得起细盐。

“何尝不是一件惠泽万民的善举。”

朱棣越听越兴奋。

平民百姓也吃得起细盐?!

这是是一件多么具有蛊惑力的事情啊?

反观各朝各代,便是强大如秦朝,繁荣如唐朝,想让每个百姓都吃上细盐,都是天荒夜谈的事情。

如今,竟然在大明朝实现了。

还是在他朱棣的手上实现的,这可是足以载入史册,流芳千古的大功绩。

朱棣激动得,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陆林啊,你可知道,你又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件惠泽苍生的大事。

朱家子孙,乃至大明百姓,都该感念你的恩德。

一想到从今以后,大明朝所有百姓,都能吃得上细盐,三人就兴奋得难以自抑。

但是他们根本想不到,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更大的利益,还在后头。

因为要大量采矿,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百姓除了种地之外,会渐渐开启另一种赚钱方式——出卖劳动力。

百姓有了钱,就会购买其他商品,从而拉动内需,如此一来,整个大明朝的经济都将被带动起来。

大明会从一个农耕社会,渐渐走向资本社会,如此才算正真做到国富民强。

……

不日,朝廷就把开放私盐一事昭告天下。

徐国公听到卖盐还要买一个准卖证,就挺生气的,但是他算了算,自己最后也能赚不少钱。

总比守着一座破盐矿,毛用没用要强得多。

也就没计较了,第一个去办准卖证。

而且一办就是一千斤。

心腹却觉得吃了大亏。

“国公爷,咱们真的要办准卖证嘛?”

徐景昌却踹了他一脚。

“你懂个屁,现在不办,以后等开采私盐的人越来越多,盐就不值钱了。”

他得在大伙还没跟上之前,趁机捞一笔。

心腹还是不服气,于是把矛头对向陆林。

“这陆县子欺人太甚了,明明答应您合作开采盐矿,结果转头就把制盐技术卖给了朝廷,这不是吃两家饭嘛?”

“他这头分了国公爷六成,那头又拿了朝廷两成,他可是赚得盆满钵满了,可是咱们还要再花钱从朝廷手里卖一个准卖证,国公爷,咱们亏大发了啊。”

徐景昌何尝不知道自己亏大发了。

自己的盐山不仅要分陆林六成,还要再分朝廷两成,这么算下来,他到手也就两成。

他出钱出力出山,最后赚的还没有陆林一半多。

在看看自己这条腿……

不止是亏大了,他这摆明了是被陆林给耍了。

徐景昌恨得咬牙切齿。

陆林,你给本国公等着,新仇旧账,本国公早晚跟你一起算了。

第54章 围观皇上耕地

有了徐国公带头办准卖证,其他人也纷纷效仿。

因为他们没有技术,还得多花一倍的价钱从朝廷手里购买技术。

但是算下来,他们还是能赚个盆满钵满,自然也乐开了花。

开放私盐的政策,让每个人都得了实惠。

陆林的名号,再一次打响,甚至民间开始流传关于他的英雄事迹。

在茶楼酒肆,关于陆林的奇闻异事,是最受说书先生青睐的。

说书先生说得神乎其神,百姓听得津津有味。

陆林俨然成了大明的神话般的人物。

“据闻陆县子降生之时,五彩祥云笼罩天边,无数鸟儿绕着他的屋檐飞舞,分明是天降祥瑞啊。”

“真的嘛?”

一群茶客热络的议论。

“陆县子真的是天神下凡啊。”

“不是天神,怎么能种出红薯这样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