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 第424章

作者:七星肥熊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绾、李斯等人讨论了很久,终于在古籍之中找到了一个最为尊贵的名号“泰皇”,同时建立了一套新的制度。

  政哥对于一众朝臣设计的礼仪制度挺满意的,不过对于泰皇这个名号,总觉得却少了点味道,想了许久,说着。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臣等拜见皇帝陛下!”

  尊号已定,君臣之礼成也!

  一场朝会下来,群臣散去。政哥将赵爽、王翦、王绾、李斯、冯劫、蒙武、李信等人留了下来。

  秦国初定天下,需要向天下展示新的面貌,制定一整套的礼仪制度。可这种上层设计,终究是面子上的事情。

  而里子,却在于在场的一众人。

  秦并六国,划天下为三十六郡。

  然而,接下来便不是高枕无忧。事实上,帝国初生,却面临着内有外患。

  北之匈奴、东胡,南之百越,以往被七国各自分担的周边压力,现在全部聚在了秦国的肩膀上。

  关东六国虽灭,可他们并不是因为腐朽而被灭。事实上,在秦军出关荡灭六国的时候,那六国依旧有着很强的组织力,内部的秩序也并未崩坏。而是在秦军外在的压力下,破灭的。

  战国乱世,虽然死伤无数,可天下是被七个国家,七个秩序共同影响的。如今,那六个已经灭亡了,可人心未服,帝国该如何治理也是一个相当宏大的问题。

  在这个宏大的问题之下,则有一个个细小的问题,牵扯着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

  要解决这个宏大的问题,不是一时一刻所能解决的。

  而内部的问题也不少,最为急切的,则是庞大的秦军,该如何安置?

  天下已经每有了大仗,有着足够爵位的人可以进入关中为官,爵位等级不够的也可以下放到各地,担任官吏。

  剩下的兵士,没有进入大夫一级的,也可以拿着朝廷赏赐的田地屋宅,回家务田。

  秦国虽然灭了六国,但对于六国的旧族还是很警惕的。也因此,在各地保留军队,还是有必要的。

  而关中也是一样。毕竟,就算不论山东六国,关中的北面,也面临着匈奴的威胁。

  该削减削减的,该留下留下的,剩下的便是帝国今后的军事布局,必须有着一个初步的议定。

  此时帝国最大的军事布局还是放在了山东六国,至于周围的匈奴、百越,都是在次要的位置。

  当然,军事的布局只是辅助手段,不是为了进行战争,而是为了协助各地重新建立秩序。

  清剿匪寇,安抚百姓,丈量土地,编纳户口……

  繁琐而又重要的议程到了最后,终于到了边境问题。

  与匈奴、百越的冲突,可能是唯一要动刀兵,有着进行战争的可能。

  众人将目光看向了赵爽,却见他走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帝国荡灭六国,天下初安。若山东有变,关中之军可顺流而东,据敖山之饶,以御六国余孽。然南北未定,北有匈奴,南有百越。当思危变。”

  政哥看向了赵爽,问道。

  “卿有何策?”

  “帝国初兴,为御内外之变,当兴马政。”

  “马政?”

  秦国初生,各郡的人口、户籍、田地、税收还没有统计,此时大规模的开始养马,为军事做准备,还太早了。

  更何况,在秦灭六国的时候,也同时缴获了六国大量的马匹,再加上秦国之前蓄养的,现在的秦国还不缺马。

  毕竟,在此之前,还有一系列的土木工程在安排的过程之中,都需要耗费相当的财力。

  “关中北有胡苑之利,容畜者众。大秦可安抚边境的蛮夷部落,行怀柔之策,拉拢分化。再兴榷场,以盐、铜之物,换其牲畜马匹,以服饰、器物之精美,以堕其心。久之,不战可定。”

  如今秦国内部还未整顿,就算是要对匈奴大规模用兵,也还不是时候。用这些计策,操作的好的话,可以暂时稳住边境的蛮夷部落。

  最终,政哥思量了一会,道了一声。

  “可!”

  (未完待续)

  

第629章 乞骸骨

  

  山中樱庭。

  紫女的木屐踩在实木的地板上,发出踏踏的响声。她手里握着一个盘子,走进了屋中。

  赵爽正躺在软塌上,手里拿着颗葡萄,正在发呆。

  “你在想什么呢?”

  紫女将盘子放在一旁的短桌上,从上面拿出了酒壶,给赵爽倒了一杯酒。

  嫣红的酒水倒在夜光杯中,端到了赵爽的面前。

  “道家的北冥子最近发来了信,约我去太乙山一趟,我感觉没有什么好事。”

  “北冥子?”

  “你和道家天宗的关系不是挺不错的。”

  “平时这个老家伙对我爱搭不理的,这次主动邀约,绝对有问题。”

  “难道是道家见帝国一统天下,所以想要安排些弟子进入秦国?”

  赵爽摇了摇头。

  “这种事情他们自己就能办,用的着我么?”

  见赵爽否了,紫女又猜测着。

  “难道是道家在江湖上遇到了什么危难,想要墨家出手?”

  “北冥子这个老家伙不为难别人就不错了,谁还能为难他?”

  毕竟,当今世上能和北冥子过过招的,不出十指之数。

  “那难道是道家天宗遇到了什么困难,所以想要些财物?”

  赵爽乐了。

  “他想要钱就好办了,反正我也没有。”

  紫女见赵爽这副无赖样,忍不住翻了翻白眼。看着赵爽这个忧愁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这里面不会还有事吧?”

  赵爽见到紫女狐疑的样子,忙着安抚道。

  “你想到哪里去了,这里面能有什么事情?”

  “真的?”

  “当然是真的。”

  赵爽信誓旦旦地说着。至于阴阳家最近拐了一个道家天宗的一个叫小衣的女弟子,焱妃、月神叫他平事这件事情,赵爽并不认为这是一件事情。

  “那就好!少和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狐狸精待在一起,别最后惹了一身骚。”

  便在此时,外面的白露匆匆走到了庭院中,腰间挎着长刀,拱手一礼。

  “主上,武成侯在外求见。”

  “王翦?”

  赵爽看了一眼紫女,对方点头示意,站了起来,下去吩咐着侍女进行相应的准备。

  赵爽站了起来,穿戴了好了衣冠,正准备出去迎客,却听见王翦的声音传了进来。

  “山庭雅致,惠风和畅,真是一等一的盛地。”

  “太师前来,未及远迎,有所不周,请!”

  赵爽将王翦迎到了屋子中,相对而坐。侍女端来了酒水,放在了桌上。

  看着短案上月光杯中的葡萄酒,王翦端起杯子,喝了一口,不觉赞道。

  “好酒!”

  王翦放下了酒杯,说道。

  “这种以西域异果酿造的美酒售价高昂,其中良品者一斗可至一金,次者也要五六百钱。”

  要知道,这个时代,寻常的黔首一年下来,也不过有着几百钱的结余。

  碰上年景不好的时候,这几百钱都剩不了,也许还要倒赔。

  毕竟,秦国以耕战为本。这种体系,到了现在依旧在影响着秦国的运转,重农而轻商。

  也就意味着大部分人都只能靠耕作得到的农产品,抛去自己所需,将剩下的在市集交换物品。

  “说来汉阳君的封地在南郑地,可在西面还有一座金城作为居所。这些年来,从西域前来关中的商队络绎不绝,其中最为关键的通道便是金城?”

  “的确如此!”

  “不到实地去一趟,还真不容易发现,陇西之外还有着一座十几万人口的宏伟城池。”

  这等人口的城池,便是放在中原之地,都可以算是有数的大城,更何况是在陇西?

  这些年来,除了赵爽原本带去的人口,不少帝国军队的将校也在那边有了份产业。尤其是安西镇军中世族出身的将校,也在那里安家。

  昔年赵国边军中投降赵爽的那些人,也定居在这座城中。

  甚至可以说,陇西最大的城池不在狄道,而是在陇西之外不属于秦国郡县制管辖的金城。

  金城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周围水草丰茂,宜耕宜牧。重要的是,从西域来的商队必定会经过这里,给这座城池带来了活力。

  十万安西镇军镇守在贺兰山下,兴建军寨,防御匈奴,也是为了掩护这条商道的安全。

  “我这恰巧也无事,正准备回金城居住!”

  王翦看向了赵爽,似乎有些惊讶。

  “巧了,老夫也想要回乡了。”

  此刻帝国正以无比高效的议程来统筹规划着天下,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最为核心的议题。

  那就是该怎么治理天下?

  也就是郡县治与分封制的争端。

  两派的观点各有道理。其中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派便认为,天下之地,险峻穷富之异,民风俗情不一,不可一概论之,应当分封皇室子弟,前往齐楚等人心未服之地,安定地方。

  廷尉李斯一派的法家出身的大臣则认为,天下之乱源便在于分封制。纵然是嫡亲血脉,过了几代之后,他们的后代也会反目成仇,带给国家相当大的威胁与混乱。

  毕竟,周室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初周天子分封的时候,姬姓的诸侯国占了绝大多数。

  周室本想要以这些姬姓的诸侯国为屏藩,可后来,打得最凶的就是这些姬姓的诸侯国。

  当年,让周天子威信扫地的繻葛之战,便是同为姬姓的郑庄公弄出来的。

  当然,这件事情会如何走向,王翦并不关心。可王家一门两彻侯,的确站在风口浪尖上。

  同样的,还有同为彻侯的赵爽。

  相比之下,赵爽承受的压力还要更大。毕竟,他是如今秦国封地最大的封君。

  “太师正是鼎盛之时,当为国家尽一份心力,怎可在此时离去?”

  王翦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看着对方乌青的发丝,暗道了一声:你说这话亏不亏心。

  “老夫老了,精力也跟不上了。近来处理军务,常感力有不逮,以后的大秦,还要看汉阳君这等年轻俊才。”

  赵爽心中暗中鄙夷着。这老家伙精气充足,体魄健壮,哪有一点精力跟不上的样子。

  “本君近日也感乏力,也许是旧伤犯了,怕是需要休养个几年才能缓过来。”

  ……

  咸阳宫中。

  这个天下的主人坐在御座上,殿宇之中,两派的臣子争吵得很是激烈。

  可帝尊的注意力却在案头的两份奏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