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 第769章

作者:流云天

承德殿。

经过一番繁琐的仪式之后,这场登基仪式已经趋于尾声。

在曹正淳和雨化田的带领下,秦峰缓步上前,一步一个脚印的登上了高台。

高台上,

那用纯金打造而成,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正孤零零的摆在那里。

“陛下,请!”

曹正淳二人弯腰,冲秦峰做了个请的手势。

见状,

秦峰也没有在犹豫,大踏步走了上去。

坐下!

感受着屁股下龙椅那硬邦邦的材质,秦峰心中第一个念头居然是:

这踏马要是能换成沙发就好了!

嗯,

这个记下,

回头让工匠琢磨琢磨,看能不能弄出一个类似的沙发。

打定了主意之后,秦峰这才抬起头来,

双眼俯视着殿内群臣,心中说不出来的满意与自豪。

纵观华夏五千年,哪个朝代能和现在的大汉相比?

武有:宇文成都、吕布、岳飞、赵云、关羽、张飞……等等!

文有:刘伯温、杨彪、蔡邕、管宁、司马徽……

额?

这个……

看着台下文臣和武将,秦峰的眉头微微一挑。

太明显了!

武将这边年龄最大的岳飞也不过才四十来岁。

像关张和吕布他们也大都才三十多岁。

如果算上岳云的话,那小子还不满十八!

可文官这边呢、

杨彪、蔡邕、管宁、司马徽……

这特么哪个都不低于五十啊!

就算正年轻的刘伯温,经过这些这段时间的忙碌,脸色看起来也比较憔悴。

不比还好,

把他们放在一起这么一比,这也太明显了点吧?

虽然人们常说谋士越老越吃香,

但那也要看情况的啊!

自己这边才刚准备大刀阔斧的改革呢。

先弄一堆老头子来?

不行!

科举考试必须要加快进度了!

打定了主意的秦峰,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诸位爱卿,科考,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额……”

随着秦峰的话音落下,满朝文武都有些面面相窥。

大哥!

现在可是登基大典啊!

你登基完了之后,难道不应该是策封群臣吗?

就算不策封群臣,那来个大赦天下也好啊!

哪有一上来就开始谈工作的?

第779章 三省六部制实行,竞聘上岗!

尽管心底有所腹诽,可秦峰既然问了,就没有人敢不回答。

在心中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后,刘伯温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科考之事不是儿戏,吾等需要更多的时间编写新的考卷。”

“甚好!”

听着刘伯温的回答,秦峰满意的点了点头。

“刘爱卿,就如你所说,科考之事事关重大。”

“这样的话,何不新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这件事?”

“毕竟……”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后每年朕都要举行一次科考,为我大汉选拔人才。”

“这……”

随着秦峰的话音落下,刘伯温脸上浮起一丝恍然。

之前他还好奇,为何陛下没提起改换新官制。

原来在这儿等着他呢!

不过,

这件事儿秦峰早就和他们商量过了。

因此,

听秦峰这么说后,刘伯温赶忙拱手附和道:

“陛下所言甚是,大汉确实需要这么一个部门!”

“那就叫礼部吧!”

在众人诧异的眼神中,秦峰直接拍板道:

“刘爱卿,你觉得,这礼部尚书谁来兼任合适?”

“属下以为,蔡邕蔡大人就很适合!”

“那行!”

随着刘伯温的话音落下,秦峰直接拍板道:

“蔡爱卿,那就由你来担任这礼部尚书一职吧!”

“???”

满脸懵逼的蔡邕,还是被杨彪给推出去的。

礼部尚书?

什么鬼!

让老夫当官没什么,可你总得把官职给说明白了吧?

尽管心中满腹疑惑,可回过神来的蔡邕,还是赶忙跪地谢恩道:

“臣蔡邕,谢陛下隆恩!”

“爱卿起来吧!”

双手微微虚抬,示意蔡邕站起身来后,秦峰笑着道:

“蔡爱卿,礼部目前最主要的事,就是把这科考给朕办好了!”

“你有这个信心吗?”

“没有!”

“……”

秦峰脸上的笑容一僵,忽然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这老头是来找茬的吧?

正愣神间,

却见蔡邕抬起头来,语气十分凝重的道:

“陛下,若想在大汉十三州同时开启科考,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先不说各地考场的建设,光是报考人数统计,都需要不短的时间。”

“而且,试题倒还是其次,主要还需要军队的配合!”

“要不然……”

“出再好的试题,都有提前泄密的可能。”

“爱卿放心便是,到时候朕会安排人手给你的!”

“既如此,那老臣就没什么问题了!”

说着,蔡邕再次口头谢恩,这才退到了一边。

见状,

秦峰笑着点头的同时,心中的不爽渐渐散去。

这老头虽然脾气撅了点,但还算是个能办事的人。

等蔡邕回去之后,秦峰环顾了一圈,再次开口道:

“相信诸位很应该都很好奇,这礼部是个什么机构?”

“那你们接下来可要听好了!”

说着,秦峰摆了摆手,示意曹正淳可要开始了。

“鉴于现如今的朝廷机构过于臃肿,朕决议,进行一番精简。”

“撤销三公九卿制,全面实行三省六部制。”

“这……”

听着秦峰的决定,不知情的人不由面面相窥。

可看了看前排的杨彪和刘伯温等人那平静的脸色。

得!

人家内部早已决定好的,咱们听着就是了!

于是,

偌大的承德殿中,只剩下曹正淳的声音在不断回荡。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侍郎四人,事中若干。”

“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侍郎四人,事中若干。”

“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陛下裁定后,交尚书省贯彻执行。”

“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