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 第195章

作者:炎垅

轰轰几声巨响,重装铁骑的战马已将四五名百济兵撞飞到半空之中。骑士手中的狼牙大棒也舞的呼呼做响,将战骑两侧的百济兵一一击倒在地。百济兵如同被镰刀剃过的稻草般纷纷伏倒在地,醒悟过来的百济兵失魂落魄的撒腿就向两边跑去。不到半刻时间,本聚集在东门下的百济兵就已无影无踪,五百重装铁骑在城门洞旁的梯道旁刹住马蹄,骑士们纷纷跳下战马,一手持狼牙大棒,一手持斩马刀向城楼上杀去。与此同时,城外也传来阵阵马啸嘶鸣与马蹄奔踏之声,原来是去港口的那营轻骑飞羽也得到讯息,杀了回来。

城楼上,百济兵仗着人多势众,再次取得了战术上的优势,堵在甬道旁的两个梁军小方阵,越战人数越少,且战且步步后退。眼见梁军局势岌岌可危。

数十名拥挤在最前方的百济兵齐刺手中长短不一枪矛,密集的矛刃虽然大多被梁军盾墙挡住,但还是有不少从盾牌间隙空挡中穿了过去,刺入梁军步卒的环片甲中。一名梁军步卒连中三枪,倒在城墙甬道的血泊之中,可是他的后方却再没有能直接替补他的梁军兵士了。一名梁军队率见此危急情景,连忙挺身斜穿过来,试图堵住这个缺口。但时间似乎已是来不及了。

就在两三名百济兵要挤入这个缺口时,天空中犹然间落下了不知哪里冒出的箭矢,将他们身后的百济兵放倒了一大片,密集的箭矢轻易洞穿了这些没披挂甲胄或只穿戴着皮甲的百济兵士身躯。那两三名失去后续的百济兵士孤立无援的陷入梁军的人群中,很快被缳首刀捅成了蜂窝。

城下的轻骑飞羽一边沿着城墙飞驰,一边不断的开弓放箭,为城头的同袍提供着支援。紧接着,那些徒步跑上城头的重装骑士们已冲到军阵盾墙之前,斩马刀和狼牙大棒劈头盖脸的向百济兵士们身上招呼而去。

一名百济军队率,挺起手中缳首刀不顾一切的向前刺去,却被狼牙大棒当的一声打飞,与此同时斩马刀雪亮的刀锋从他脖颈间扫过,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腾空而起。另外五六名百济军枪矛手,将手中矛枪齐齐刺向一名重装骑兵,可是这五六支矛枪都未能全力刺出,所以未能刺透重装骑兵身上的铁甲。后者的狼牙大棒与斩马刀已经翻飞成一团。在惨叫哀嚎声中,两人的脑袋被狼牙大棒击碎,一人被斩掉头颅。最后两名百济兵则是被两名梁军枪盾兵用缳首刀捅入了胸膛。更远处的百济兵还在不断的遭受着城下轻骑飞羽的箭矢袭击。城头的百济兵在遭受如此多面攻袭下,最终士气瓦解,向后撤去。城外轻骑飞羽却不依不饶的继续绕城而行,追射城墙墙头的百济兵。那些徒步做战的重装骑士和枪盾兵们也沿着甬道开始追击溃兵。

与此同时,那两队本被堵在城门后的长弓手也入了城,顺着梯道登上了城楼。而在南新城中主街上的徐荣方阵在付出巨大伤亡后,也撤到了城门附近。梁军长弓手们占据制高点,终于能大展身手。重箭一支接着一支不间断的向城下射去,几乎每一箭都能将命中一个目标。

仇首王此时也跟了过来,当他看到自己身边的两名亲兵也相继中箭身亡后,心中也惊惧起来,情不自禁的后退了几步。退到东城城门口处的梁军不再后退,开始以数层盾墙牢牢的封堵住城门洞,枪矛如毒蛇吐信般不停歇的从盾墙后反复向前捅刺着。在矛枪,盾墙,重箭构成的立体防线前,百济兵似乎撞到了一堵无形的刀山,不仅无法逾越一步,还死伤累累,门洞前的百济兵尸体越积越多。

仇首王暗暗着急时,却有令兵慌慌张张的来报:“启禀大王,在城头的兄弟们被梁军击溃了。梁军正将他们往南北城墙上赶。南北城门的我军守军请求增援。”

仇首王听了这话心中一惊,他并没有在南北乃至西城门部署多少兵力,因为他非常自信自己能在城中就将徐荣的主力围歼。此时他心中疑虑道,难道徐荣入城的只是小股,真正的主力却没有随他一起入城,而是都登上了城墙,所以能将城墙甬道上的我军如此轻易击溃?若真是这样,一旦让梁军攻占了其余三面城墙的城门,岂不是让自己这万人上下的兵马陷入绝境之中。

仇首王念头及此,不敢再多想,急令道:“传本王军令,全军撤离!赶快从西城门撤出南新城!”言罢,他自己跳上自己的坐骑,匆匆忙忙的向西撤去。片刻钟后,陆续知道自己大王已经逃掉的仇首军各部,也先后向西城门外匆匆而逃。城上城下的梁军乘机全力追杀,

到了日落时分,几乎鏖战一整日的梁兵们才收兵退回这座南新城。徐荣抓紧时间将一些被俘的百济将兵审问一番方知道事情的全部前因后果。

原来,仇首王虽然未能攻占列口,但司马懿走之前,还是承诺将南新城赠予百济,前提是要仇首王依他计划而行。这是个连环计,当天夜间夏侯惇夜袭梁军不成,便直接退到城西的港口,登船而走同时通知藏在南部山区丘陵中的百济军进入南新城。如此,徐荣看到空城和空荡荡的海港,必定会以为魏军已然弃城,但百济军却已在南新城中大街小巷以及另外三面城墙上设好埋伏。

只是司马懿也不会想到,即使他将徐荣诱骗成功,可是在梁军强悍的战力下,他的计略还是没有得逞。此时,奔逃在城外南部山区中的仇首王见身后没有梁军追兵追来,已放缓了马速,收拢溃兵。他的脸上现在全是六神无主的木然之色,梁队的表现太让他惊惧了。他心中感叹道,世上怎会有如此强悍的兵旅,自己以后该如何保住百济不被他们所毁灭。

第716章 东青州刺史

一场罕见的暴风暴雨过后,南新城前几日大战中所留下的血腥气被涤荡的一干二净。空气也变的清新起来。城头的梁军守兵突然发现,天海相连的地方冒出了几个桅杆。不久,桅杆和层层叠叠的船帆就铺满了南新城附近的海面。

徐荣早已得到令兵传报,登上城头极目远眺,发现果然如自己所料,是得到飞鸽传书消息的梁军主力来了。这些船只相当部分是梁军特有的远洋索具大帆船。这些帆船除了具备传统船舶没有的跨洋航行能力外,更大的特点是它们那巨大的装载量,一条船只就能装载成百上千的兵马。除了这些远洋索具大帆船,同样为梁军所特有的桨帆战舰,甚至具备长距航海能力的大型维京船也编制在船队中。

南新城西边的深水码头上,徐荣首先见到的大梁东洋舰队的指挥使卫温。卫温自吴国灭亡后就投靠了梁国。冯宇自然要发挥其特长,将他委任为三大舰队之一的东洋舰队指挥使。其余两支远洋舰队是西洋舰队,指挥使林涛。南洋舰队,指挥使甘宁。而甘宁原先统帅的内河水师因为天下一统而被裁撤,原有的船只人员被分到其它军团和远洋舰队中。

徐荣与卫温寒暄了几句,一名少年便从卫温身后转了出来,对徐荣躬身一礼道:“小王见过镇东将军。”

此人徐荣自是认得,正是冯宇封的魏王曹冲。曹冲虽为天子所封的王爵,但却是番王,与亲王不能比拟。按前朝惯例,他的身份虽名义上高于徐荣的镇东将军,但实际上他对梁朝任何一名有品号的将军,都得以外番小邦之君对天朝上国之臣的礼仪来对待。

徐荣连忙还礼道:“魏王此番跨海而来辛苦了,徐某已在这南新城中略备薄酒为诸位接风,请诸君前往。”

在曹冲为徐荣一一引荐过包括郭嘉在内的各个王庭幕僚。最后,徐荣发现了太史慈的身影,原来太史慈军团就是冯宇派到海东三韩来的第二个军团。冯宇派出太史慈的原因也很简单,太史慈乃东莱人氏,而东莱与海东也就一海之隔。除了太史慈的军团,冯宇还派遣来了一名文官---荀彧。

荀彧早在曹丕逼迫汉帝刘协退位禅让后,就已是实际上的下野,告老还乡的境况。冯宇在攻克邺城,一统天下后,冯宇着荀攸三番两次登门拜访他这名亲叔,方才将劝得他重新出山。

不过此次荀彧来海东并不是为了统帅徐荣,太史慈两大军团的。甚至让他做为军师参谋也不是冯宇派他来的主要目的。而是,冯宇决定在海东新设置一个州---东青州,要将本属幽州的辽东四郡和即将征服的三韩之地从地域广大的幽州中剥离出来,统归为东青州管辖。而东青州的首任刺史州牧便是荀彧。

几刻钟后,大梁诸将官还有曹冲的麾下幕僚都在南新城的府衙中坐定。在大海上颠簸了两天一夜的众人眼巴巴期盼着端上来的丰盛酒菜,最后却很是失落。因为端上来的都是粗酒陋食。不多的肉食还是战场上战死的马肉以及附近山野中猎取来的山鸡野兔。再看那些端酒上菜的人都是些徐荣的亲兵军汉,连个婢女仆佣都未曾见到。再看那徐荣,虽然强作欢颜,端着酒爵与在座众人互敬互饮,但眉宇间隐隐透露着股忧郁之情。

曹冲身旁的郭嘉立刻看出门道,向徐荣先敬了杯酒后说道:“徐将军看上去似有心事,是否所得到的这座城池乃是座空城?城中人口物资皆被曹丕所掳走了所致?”

徐荣回道:“奉孝先生所猜测的不错。某折损成百近千的兵士方获得此城,但是城中人口一空,物资粮草也是一空。我军只是得了一座空城,若没有顺带得到这个深水良港,我军这一仗便是打亏了。不过,这还不是某最忧心的事。而是这带方乐浪两郡乃至三韩都是贫瘠未开发之地,人口之中虽有不少同文同种的华夏子裔,但也难以为我所用。如此日后,仅靠某和太史慈兄弟的两个军团完成圣上的诏令,实属困难啊。”

久久不曾言语,只管吃菜喝酒的荀彧听了这些与他息息话语也不禁将眉头抬了一抬。郭嘉又问道:“乐浪带方做为边郡,物资贫瘠我们都知道,可徐将军话中的华夏子裔也难为朝廷所用,是何解?”

徐荣便将他所了解到的详情近况向众人娓娓道来。待他叙述完毕,荀攸却放下筷子哈哈笑道:“这有何难,我们只需做两件事,便能安抚收拢民心,让乐浪带方之民为我所用。”

徐荣连忙拱拱手道:“敢为你荀刺史,我等要做哪两件事?”

荀彧捋着胡子道:“这第一件事嘛,只需老夫出面即可。这件事就是效仿先秦卫鞅公徙木立信之法取信于民。第二件事只能由汝和太史慈将军来完成,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击灭马韩之中最大的势力百济。当然最后还要将魏王的兵马借用一下,以此在百姓中彰显我大梁的实力。两郡之民相信我大梁朝廷的信用和看到大梁朝廷的实力后,自然不会有此前的疑虑。”

众人听了荀彧的话,沉默了半刻后,卫温开口道:“刺史的话不无道理,可是圣上诏令某护卫魏王的兵马前去瀛洲,若是耽搁了行程,让曹丕抢先在瀛洲扎下根基,构起防御,岂不误了大事。”

郭嘉笑着接话道:“无妨无妨,天子诏令中只要今年冬季之前,我军能抵达瀛洲即可。距离现在还有三四个月。想来这三四个月的时间曹丕此贼也造次不出什么来。”

荀彧也开口道:“所以我等才要以最快时间击灭百济国,即是为了证明我大梁的军事实力,也是为了不耽误魏王的行程。”

徐荣,太史慈齐齐放下酒杯,对荀彧道:“如此,就依刺史所说行事。”

……

两天之后,荀彧便在一队梁军铁骑的护送下,来到了列口城。带方太守公孙旦早早的就在城外三里处恭迎这名新到任的东青州刺史。

第717章 徙木立信

又是一个清晨,列口城的城门如常被守门的兵卒缓缓打开。早已在城门内外的等候平民百姓们立刻挑起货担,头顶装满货物的箩筐出入城门。

只是今日这城门与平时相比,不一样了很多。原来是城门处多出了不少兵士,而且这些兵士身上的甲胄远比带方本地的郡县兵要精良的多。显然他们都是海对面过来的“中原兵”。

除此城门洞中还立了根不是很粗也不是很长的的木料,城门口的显眼处贴了两张偌大的告示。一名郡县兵敲着小锣在告示旁吆喝起来:“大梁天子诏令,我郡自今日起划为东青州管辖,并以荀彧大夫为刺史。另,荀彧刺史有敕令,今日立大木于此,有能将此木移到西门者,赏金百两。”

喊话先是用汉语,而后又各用扶余话何韩夷土话各喊一遍。从城门处经过的人,对东青州刺史什么的不感兴趣,但一听到赏金百两,便都来了兴趣。纷纷向告示前聚拢而来查看细节,有个别识字的还一字一句的念叨起来。等大家确定各自的耳朵没听错后,议论纷纷起来。

“这么根小木头,谁拿不走啊,凭什么要给百两黄金啊?想也不用想,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其中一定有问题。”

“是啊,搞不好是以此检验百姓之中有无贪心之人,然后…”说话的人说到这用手掌做了个刀割脖颈的姿势。

“这倒不至于吧。但我看啊,就是戏耍百姓玩开心的,要不就是以此检验揭榜人的气力,然后抓去当壮丁。否则悬赏这个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抓壮丁?这不大可能吧。一旦抓了一个壮丁,事情传开了,谁还会再上当?管它是真是假,先试了再说。怎么说一百金了,走这么趟路,咱就成富户了。”

“呵呵,怕是你有命挣,没命花啊,不信你去试一试。”

过去小半个时辰后,城门处内外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但却是没有一个人上前揭榜。只是在场无论大梁的官员兵将,还是看热闹的平民百姓,却都没注意到不远处一棵大树的树荫下,有人兀自冷笑着。

这人是仇首王派到列口城中的一名细作,他不是扶余人甚至也不是马韩土著,而是一名辰韩人。而且他这辰韩土著还很特别,他是前秦躲避苦役的流徙之民后裔。徙木立信的典故他自然是听长辈当民间故事说过。他暗自笑道,这些梁人太蠢了,即使要徙木立信,也要换种方式,却这般原封不动的复制而来。

此时,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却已走到城门洞处,将竖在那的那根木头用手掂了掂,显然是有心一试赚取这百两金锭了。看到这,百济细作突然心生一计,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就与数百年前在咸阳上演的那一幕一样。年轻人扛着巨木在众人的哄笑喧哗嘲讽中向东城行去。一路上还有梁军兵士为他开道,驱散在前挡道的闲杂人等。列口城不大,也就片刻钟的功夫,扛着大木的年轻人就来到了东城城门处。他将大木砰的往地上一放,然后两眼直勾勾的望着梁军将官说道:“军爷,木头给您运来。某要去哪里才能领到钱?百两若给不了,给五两十两也好。俺就差点钱给俺娘抓药了。”

旁边已有人用汉语叫喊起来:“王家傻小子,汝还在做白日梦咧?钱有这么好赚吗?”,“王二愣子,你又干了件傻事。”周边顿时爆发出一片哄笑之声,显然这个姓王,绰号王二愣子的年轻人是列口城中的“熟面孔。”

负责的梁军将官立刻高声应道:“汝不用去什么地方领赏…”,众人听到这哄笑之声更大了,有人已提前宣布自己的判断准确:“看到没有,我就说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么。”但是当众人听完两军将官的后半句话后,顿时都变的鸦雀无声起来。

“就在这,我们将百金交割于你。”说罢那将官将手一挥,有人端上来一盘用红布遮盖之物。将那红布一揭开,才发现下面是整盘黄澄澄的金锭。现场本沉默的众人顿时发出一片惊呼,有的开始大呼小叫,后悔不迭起来。

将官从兵士手中接过那盛着金锭的盘子准备交给王二愣子,后者用颤抖的手就要去接。

此时却发生了件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那将官突然将整盘的金锭连盘抛洒出去。砰的一声,几块金锭和木盘砸在附近一人的脑袋上,与此同时,一支暗箭从王二愣子的脑袋旁擦边而过。

被砸的那人正是百济细作,他见事情败露,立刻丢掉暗藏在袖中的手弩,拔腿就跑。五六名梁军兵士眼疾手快,早已拔腿追了上去,同时放出了手中的撵山犬。那细作还没跑出十仗远,就被那只撵山犬死死的咬住了小腿肚,而后被几名梁兵牢牢地按在地面上。

现场先是鸦雀无声了几息,接着王二愣子蹲在地上,抱头嚎叫道:“金子俺不要了,不要杀俺!”其余人也突然像是炸了般,疯狂的哄抢起散落一地的金锭。

梁军将官眉头一挑,正要喝令兵士们上前,围住这些哄抢金锭的人群,并从他们手中收缴回失落的金锭时,却被人按住了肩膀。将官扭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刺史荀彧。荀彧摇摇头表示他不要再出声。

此时,现场已尘埃落定,散落一地的金锭早就无影无踪,进了某些人口袋。但是闻讯赶来的大批梁军也将这群人团团围住。

荀彧此时清了清嗓子,对众人高声道:“老夫便是刚刚到任的东青州刺史荀彧。此徙木封赏之事,老夫绝不食言。既然现在金锭已失,老夫就再拿出一百金锭给这位乡民。至于那已经丢失的一百金锭,因为是我军兵将主动抛洒在地,所以也不会再追究。”

荀彧边说边挥了挥手,围着这群人的梁军见到手势,也轰然散开。荀彧话锋一转,指着那名被捕的细作道:“此人从中作梗破坏,居心不良,待我大梁官府查明缘由后,会将其当街腰斩示众,以儆效尤!”说话间,又有病史端了新的一盘金锭,由荀彧亲自交到王二愣子手中。

第718章 齐聚慰礼城

徙木立信中意外的插曲反而为梁军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这件事很快被杂居于列口城的汉人,诸胡,韩夷所知晓。又通过那些行商游贩迅速传遍了带方郡,并且还在向南向北传播着。

这个事也传入到位于带水之滨的慰礼城中。带水便是后世的汉江,慰礼城是扶余人南下所占据的第一座大型城堡,也是他们建立百济后的设立的第一座都城。

此时,胳膊上还扎着绷带的仇首王真认真听着细作和斥候们的情报汇总。当他听到大梁设立东青州以及荀彧徙木立信的事后,不以为然的向地上吐了口痰道:“什么东青州,西青州的。这韩地以后都是我们百济扶余人的。还来这套老把戏立威立信,看本王怎么对付你们!”

他眼珠转了转吩咐身边的侍卫令兵道:“传我军令,速速召集军中所有千夫长,以及各个担鲁的王侯前来叙事!”

百济的政体是马韩的部落城邦联盟的一种延续,还是奉行的分封体制。仇首王虽为百济国之主,但他实际上只有百济京畿之内的三个城池,合计上万的兵马可供直接调遣。其余的城邑坞堡划分为大大小小数十担鲁。大的担鲁会有一个中心城池附带一些坞堡。最小的担鲁则仅仅有一个坞堡。每个担鲁之主或称王或称侯,对所统辖的担鲁有完全独立的军政大权。

半日后,这些担鲁城主和仇首王麾下的十来个千夫长便汇集在慰礼城的王宫大殿之中。仇首王直接对他们表明了态度,说道:“海对面有改朝换代了,这次换了个什么大梁。他们派人接收了此前本属于魏国的乐浪,带方两郡,而且还设立了东青州,看样子还试图将我们百济乃至三韩之地都变为他们的郡县。我们扶余子孙岂能为他人所奴役驱,所以本王找你们来,是要商议个对付梁国的办法。”

仇首王说完,发现几名担鲁城主脸上露出迟疑之色,立刻接着说道:“我们百济已与他们结下了梁子,打了两仗。现在是想打也得打,不想打也得打。否则他们迟早会吞并了我们百济京畿和各个担鲁。”

一名老态龙钟的担鲁城主,张开他那干瘪的嘴巴道:“可是大王,小王我听说这梁军十分悍勇善战,他们能以不多的人口和兵力就席卷了数万里疆域,短短两年就统一了大海西边的中原。连号称拥兵百万的大魏也被他们打的丢盔弃甲,带着万人不到的残兵流落到我们这了。如今这大梁的大军又跨海而来,而且看上去他们的水师也很强悍。我们百济所有担鲁以及京畿中的兵马合起来也不过两万余众。如何能抵御的了他们?”

仇首王斜瞥了一眼这老者,说道:“琉璃王叔,你老了,否则何至于丧了我扶余人的胆气,倒长了他人志气。”

那被唤作琉璃王的老者两手一摊,不以为然道:“小王七旬有余,确实是老了。大王有何对付梁军的高见,请告知我等,若真能可行,将那大梁势力驱赶回中原,助我百济在此成就霸业。小王愿意倾其所有奉大王之命行事。小王心想,其余担鲁之主也和小王所想一样。”

琉璃王话说到这,其余七八名担鲁城主齐齐起身附和的道:“只要大王之计略可行,我等愿尽忠职守,奉令行事。”

仇首王一拍大腿说了个“好”字,而后慢悠悠的说道:“这梁军是强悍不假,本王也是见识过的。但他们也有短板,那就是此处距离他们的中原路途遥远,从辽东过来要走陆路数千里,从海上跨海来,也要行船两天一夜才能到达。而且这乐浪海风急浪高,并非日日都是适合航海的日子,直接漂洋过海,行船到此处风险极大。所以他们的军伍规模大了,无论是粮草还是兵源补充都困难重重,只要时间一持久,他们就难以为继。所以我们只要从中作梗,联合盘踞在带方乐浪一带的诸胡势力,与他们合兵一起共同抗梁。要梁军寸步不得前,攻占不了新的城池,无法以战养战,便能让他们不攻自破。除此,我们还应该派出部队,不断在列口,南新城附近的乡野中袭击梁军所占据的坞堡村落,建立我们自己的据点,要让当下梁军所占据的两座城池彻底成为孤城。”

仇首王说到这停顿住,抬眼向众人看去,仔细的观察着大家的表情。大家也都表情变的不自然起来,因为谁都知道接下来,仇首王要讲最重要的事了---分配谁出多少兵,谁出多少粮。

就在此时,一名仇首王的亲卫令兵急匆匆的闯入王宫大殿,喊叫道:“启禀大王,大事不好,城外五十里外的地方出现了一支梁军,正在不断的向慰礼城靠近。只是他们似乎道路不熟,不是走最短的路径直接向慰礼城扑来,而是在曲折前进。”

在座的前夫长,大小担鲁之主听到此话,惊的从地板席子上跳了起来。仇首王自己自然也大吃一惊,暗道梁军为何来的如此之快。但是他还是故作镇静的安慰众人道:“诸位莫惊,本王倒要看看他们是如何攻入我慰礼城这座坚城之中!”

接着他便向那亲卫令兵问起详情:“来的梁军有多少兵马,步骑各为多少?”

“启禀大王,据前方斥候所报,来的梁军有三千余人马。其中大约步卒两千,战骑千骑。”

仇首王听了这话,立刻转惊为喜,哈哈大笑道:“这梁军来的正好,本王正要打个大胜仗来提振全军士气。他们区区三千人也敢来攻打慰礼城,真是可气可笑。当年,公孙度的燕国鼎盛时,仅带方郡就聚兵五万,也拿我们百济无可奈何。如今这梁国的三千兵马面对的可不仅仅是我们万余兵马这么简单,还要面对来途上的险山恶水。甚至他们能找到慰礼城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接着他就要对他的十来名千夫长布置军令,此时那琉璃王却站起身来向仇首王告辞道:“启禀大王,小王这就回担鲁抽调兵力来勤王。”

其余担首城主也纷纷起身,说了和琉璃王同样的话,仇首王却自信满满的将手一挥道:“大家都不用走,这点梁军京畿之中的兵马就足以应付,本王要大家留在此处看场好戏,看本王如何攻杀这几千不知死活的家伙!”

第719章 反伏击

丘陵山谷之中,徐荣望了一眼已经西斜的太阳,语气带着些许焦虑向前方的斥候问道:“这回路途找对了吗?”

斥候立刻回道:“回将军,这回应该错不了了,看前方那两个丘陵之间的浅谷。这个小的印象特别深,不会记错,穿过之后便是慰礼城所在的那个半环形盆地。”

徐荣点了下头道:“传某军令,加速前进。”

几天之前,梁军就派出斥候,在重金收买的一个马韩向导指引下,找到了慰礼城所在。只是这个路径全程都是在山区中穿行,没有明显的标志物,而且其中一段路程是在夜间穿行而过。这让经验丰富的梁军山地斥候也难免在第二次行来时迷糊起来,还好最终他们还是没有迷路,在几经走差道折返后,终是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并且此时已经距离慰礼城很近了。

但是当徐荣快要进那丘陵口子时,心里打个梗。这丘陵虽然只有三四十仗高,坡面也缓,但植被茂密,徐荣一眼便看出是个伏兵的好去处。他立刻勒住马匹,高声喝道:“全军停止前进!”

军令立刻被一声接着一声接力传遍了整个行军队列。逶迤绵延过里长的队伍陆续停住了脚步。徐荣用矛枪指着两面山丘道:“速速派斥候向这两座山丘进行查探,看林木之中是否藏有敌兵。”

随即,十几名梁军山地斥候,架鹰牵犬要向山丘奔去。却又徐荣叫住,嘱咐道:“若发现真有敌军在此设伏,也要尽量装作没有发现他们的样子。”

为首的斥候头目向徐荣抱拳道:“将军放心,对此我等有所经验,若那山林之中真有敌军伏兵,我们也尽量让对方不发现我们。即使他们察觉我们,我们也不会让他们知晓我们已经发现他们。”

那斥候随即对手下令道:“给犬只上口罩,免得它们吠叫惊敌。”

很快,十几名山地斥候消失在山野丛林之中。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可是十几名斥候却如同石沉大海般没有了讯息。徐荣心中不禁焦灼起来,额头上滚下豆大的汗珠。

就在他准备派出第二波斥候时,那名山地斥候头目却是独自一人满脸泥汗的跑了回来。徐荣连忙问道:“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怎么就汝一个人回来?其它人呢?”

斥候头目气喘吁吁的回道:“启禀将军,属下和手下这些兄弟先后从山丘后的陡崖处攀爬到山头之上,而后从上向下在林木中潜行侦查。结果侦知两座山丘上确实有大股敌军伏兵。而且属下和几个弟兄已经大致摸清了他们的位置和部署。只是我们正准备折返时,突然又有股敌军向山头行来,这让我等下山有可能被发现。为了尽量不打草惊蛇,减少目标暴露,属下决定只自己一人折返。其余人等还藏伏于山上的林木之中。”

徐荣点点头道:“原来如此,此次汝和汝的兄弟袍泽算是立了大功。”说罢他便召来军中队率以上的将官,进行着仔细布置。

此时,左边山丘的山头,一名年轻的扶余将领正蹲伏于草丛之中,向远处的山下翘首以望。他便是仇首王的亲弟扶余近肖古。此次他奉命带兵五千在此设伏,近一个时辰前,他就得到斥候消息,说梁军已在数里范围之内了。他立刻令百济兵士们做好伏击准备。但是却左等右等了快一个时辰,也没见梁军的到来。他反而心中焦灼起来,于是带着百余亲卫登上山头,登高望远观察梁军的行踪。

他的一名亲卫小声说道:“将军,你看。他们来了!梁军来了!”近肖古放眼望去,果然一队打着梁军旗号的队列开入了山谷之中。这支队列五人一排,却绵延近一里之长,毛估估有约两千余人的样子。他顿时一愣,小声自言自语道:“不是此前斥候报说有三千人上下,怎么这只有两千人的样子,而且都是步卒,那千骑上下的骑兵到哪去了?”

旁边一名百济将官应道:“也许是他们觉得骑兵山道难行,又以为我们的慰礼城在山区之中,骑兵发挥不出优势,所以让骑兵先行折返去了。”

对这答案,近肖古不置可否。不过,梁军很快全部进入谷地之中,时间也容不得他多想,近肖古令道:“准备吹响号角,全力攻击进入谷地的梁军,务必将他们全歼!”

谁知,他的话音未落,那已进入山谷地带的梁军突然在轰然做响的齐声口令之下,在比较开阔的谷地中摆开阵势。向着两侧山坡霎那间便构筑了两道盾墙,盾墙之后还有梁兵顶着大盾,为盾墙加了盖。弩炮车,便携弩炮也在空地中迅速的摆开设置。每架弩炮车周围也站了一圈手持大盾的枪盾兵。

近肖古高声惊叫道:“不好,他们发现我们了,立刻吹响号角,发起攻击!”他身边的令兵随即掏出牛角号呜呜的吹了起来,但才吹了两声,箭矢却从附近的草丛中疾射而来。吹号的令兵当场中箭身亡。近肖古本人已被眼疾手快的亲兵拉倒在地。

箭矢还在噗噗的射来,又有一名号令百济兵被乱箭射成蜂窝。近肖古急道:“需要速速传令,否则此战必败。”他说话时,一名将官冒着不断从草丛中射出的冷箭,将号令兵掉落在地的号角抢在手中。而后身上带着几支箭矢滚到一边的灌木丛中,仰面朝天的吹响了那支牛角号。

紧接着,百济军呼应此号令的号角声也陆续响起。埋伏在两边山坡上的五千百济兵站立起来,齐声呼喝,箭矢也如飞蝗般向谷地中的梁军军阵攒射而去。但是此时,梁军的弩炮也已安置妥当,抛射出了第一波火爆弹。数十成百的火球腾空而起,迎着箭雨向两边的山坡上落去。

箭雨噼噼啪啪如同雨点般打在梁军的盾墙龟壳上,却没有丝毫效果。火球落在山坡上已因夏季干旱略显枯萎的草木之中,燃起了一堆堆的熊熊大火。百济兵们开始山呼海啸般的向山谷下扑了过来…

第720章 近肖古王之死

慰礼城盆地附近的山谷中,一名身高七尺的百济大汉,右手中举着阔剑,左手持一面燕尾大盾奔冲在最前方。他是百济军中一名百夫长。当他距离梁军军阵还有十仗距离时,突然发现无数密集的棍状物从梁军盾墙后飞射而出。那是梁军兵士投掷的矛枪。

百夫长眼见一支矛枪向他扑面而来,非常敏捷的将左手向上扬了下,只听篷的一声闷响。一支硕大的矛枪贯入了他的大盾,透过盾牌的矛刃从他左臂上擦边而过,划开一个大口子,鲜血顿时涌了出来,痛的他呲牙咧嘴。紧接着他听到身后两侧相继传来两三声惨叫,跟在他后面的两名百济兵士分别被标枪贯穿了脑袋和身体,倒在血泊之中。

百夫长忍着剧痛,将左手一甩,脱掉了因为挂着矛枪而显得沉重无比的大盾。他以极快的速度冲到了盾墙之前,一跃而起,阔剑被他双手握着高高的举在空中,只待落下借势一剑将前方的梁军兵卒连人带盾劈成四块。但是,还未等他身形下坠,就已有三支矛枪分别刺入他的小腹,大腿和胸膛之中。将他整个人挑在空中,而后重重的摔在地上。

百济兵如同海浪撞上岩石般,在碰上盾墙后四散开了,有的当场被盾墙后刺出的矛枪捅杀,有的用手中兵刃寻找着各个缝隙空挡向盾墙后的梁军兵士劈刺而去。

梁军阵中的弩炮继续有条不紊的攒射着火爆弹,一发发火球还在不停的落在两侧山坡上的草木之中。火势越来越凶猛了,四处可见的起火点现在已连成一片,许多百济兵的衣襟甚至都被火舌舔着,惊慌失措的在地上打起滚来。如此一来,后方的大部分百济兵被烈焰火海所阻隔,无法连续的冲向梁军军阵。

与此同时,两边山头各涌出百十名梁军步卒,他们中有相当部分是梁军的山地斥候。近肖古急令山腰的兵士上山头进行支援,但此时山坡上到处是火和乱奔乱跑的百济兵士,哪还可能有人前来增援。近肖古和数十亲兵所藏身的草丛灌木,不断的被密集的箭矢疾射着,不断有人发出中箭后的惨叫哀嚎之声。近肖古对周遭亲兵低声说道:“如此下去,我们迟早会全部被梁军射杀,索性拼了。大家听我号令,齐齐杀出,说不定还能挽回败局。”

随即,随着一声大喝,近肖古和数十亲卫从草丛中窜了出来,杀向正边射箭矢边向这边行来的梁军兵卒。这些兵卒见有人杀出,也纷纷将弓箭丢弃在地,抽出了近战兵刃,迎了上去。这些梁军兵卒既非山地斥候也都是十里挑一的精锐,不消片刻时间,便将近肖古的亲兵斩杀了七七罢罢。

近肖古将刀从一名梁军兵卒的环片甲中用力的拔了出来时,一支矛枪枪尖已向着他的脑袋疾刺而来。近肖古下意识的将脑袋一偏,枪刃已划拉掉他一只耳朵。

上一篇:大秦工程兵

下一篇:大唐最强驸马爷